(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即墨市供电公司 山东即墨 266200)
摘要:新时期随着各行各业及人们对电能需求量的逐渐增加,为电力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如今电网运行范围逐渐增加,但是配网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故障问题,对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产生影响,本文对常见故障分析及运检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配网;配电线路;常见故障;运检管理
1配网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
1.1单相接地故障问题
线路断线时,断线处和金属物体、地面等发生接触及碰撞,进而引起单相接地故障。造成单相短路故障因素也有很多,主要包括线路搭到横担上或者线路断开直接接地。由于配电线路常常需要穿过树木、建筑物等,如果树木树枝没有得到很好地清理,很容易发生线路碰到树枝而导致接地短路发生。当架线杆没有将线路固定好,线路在外力作用下落在地上,从而发生接地故障。单相接地故障虽然允许在1~2h 内线路继续运行,但如果检修人员不能及时地发现处理故障,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如损坏电力设备等,造成停电事故,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
1.2变压器故障问题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本元件,担任着电压等级变换的重要角色。一般情况下,由于变压器性能稳定,变压器故障概率较小,但也排除在电网极端运行情况下故障的可能性。比如在夏天用电高峰时,一台变压器故障或检修,另一台变压器过载运行,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变压器内部损耗增加,温度升高,可能造成变压器内部故障,而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保护动作,切断变压器的运行,从而造成线路不能继续运行,影响网络的可靠稳定运行。
1.3短路故障问题
短路故障是配电线路常见故障之一,一旦线路短路,保护跳闸,虽然能保证电网的安全性,但只要故障未清除,线路将一直无法送电,从而影响电网运行。通常在雷电季节,雷击线路或绝缘子闪络,容易造成线路短路;在受到大风或暴雨等影响时,线路可能会发生线路相碰等现象,也有可能由于大风刮来的金属物、树枝等导电体附着在线路上,使得不同相或不同线路之间短路,导致线路短路故障;另外,如果线路周围有腐蚀性的物品时,可能会对导线产生腐蚀,造成短路故障。
2故障原因
通过对以往经验的总结,配电线路故障主要由三类因素造成,分别为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和自然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引起线路故障最主要的因素,通常体现在运行管理方面。因配电线路较长,而且还要跨越复杂的地形,如果在线路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未对周围环境给予充分考虑,将在线路运行中产生不同类型的故障,加之检修人员工作不到位,使线路长期带病运行,无法排除线路中潜在威胁,将极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事故。
2.2设备因素
设备因素从本质上讲虽然属于可控因素,但配电线路涉及到的设备数量大、种类多,每一个设备的健康状况与运行质量都会对线路运行造成影响。此外,如果电力设备自身无法满足线路运行要求,不仅难以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还会增大线路故障发生率。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以减少由于设备问题发生的线路故障。
2.3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典型的不可控因素,而且其对线路造成的影响或破坏也是最直接的,但是可以采取一定措施予以避免。因线路直接架设在户外,若在线路规划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线路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气候特点,而且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则在后期运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一系列故障,例如之前提到的接地故障与短路故障。
3配电线路运检管理
在配电线路运检管理初期,如果线路运行异常或发生故障,需由用户向维护人员提供线路故障信息,然后维护与检修人员再根据故障信息,结合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判断故障发生原因和位置,最后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故障。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延长停电时间,而且其故障诊断大多为人员主观判断,难以保证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果线路在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确定具体发生位置,比如利用接地故障定位仪判断接地故障发生位置,除了能大幅减少检修时间,缩短停电时长,还能保证故障诊断的正确性与客观性,为故障检修提供可靠的依据。由此可见,配电线路运检管理必须借助智能化与自动化管理模式,构建符合线路运行要求与提供优质供电服务的新型运检系统。
3.1建立信息数据库
新运检系统的高效运行有赖于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伴随各类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系统需要进行采集和处理的信息数量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复杂,为了使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与系统运行保持协调,必须构建并完善相应的信息数据库。而对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极大的简化线路运检工作,还有助于提高系统实际运行效率。以之前提到的变压器故障为例,如果线路中发生变压器故障,则系统会对变压器的异常信息进行采集和预处理,然后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较,进而给出推测结果,为检修提供方向和目标。
3.2智能化管理平台
根据目前的配电线路建设、改造与信息采集、处理要求构建一个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管理平台。借助这一管理平台,除了能对线路运检管理流程进行简化,还有助于提高全体作业人员实际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用于运检管理的经营成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运检管理工作,并对这一平台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在第一时间发现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线路检修提供支持,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3.3对运检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应用
为了促进运检管理工作水平及效率的提升,需要对独立的配网配电线路运检管理系统进行构建,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运检管理工作朝着一体化管理的方向发展,人们可围绕运检管理目标对系统进行逐渐完善,在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对传统运检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及漏洞问题进行处理,运检管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并且能够借助系统完成数据的实时调整,根据线路故障问题及实际情况进行评判,进而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对故障问题进行排除。例如,借助系统对配网配电线路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掌握,进而对该范围内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判断等。此外,配网配电线路二遥故障指示器的应用对故障分析及运检管理工作同样具有较多的积极影响:针对配网错综复杂、线路分布较广、线路容易跳闸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可以对二遥故障指示器进行合理应用,故障指示单元、终端监测单元、调试工具设备等为其重要组成,能够完成实时数据发送、命令读取等工作,进而对检测终端接地故障、短路故障等报警状态进行识别,将信息反馈至控制中心。在遥测的支持下可以实现现场通信终端动态数据发送、读取等目标,并且能够掌握负荷电流一类的动态信息,在DMS接收故障指示器传输的信号后,能够完成主动研判一类的工作,自动监控公变数据,同时可以结合线路供电实际路径完成拓扑分析等工作,完成停电区间故障定位,为配网配电线路故障问题定位效率的提升提供更多支持。
结束语
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配电工作提出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电能输送质量,为人们提供充足、稳定的电能,需要对配网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分析工作及运检管理工作加以重视,避免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及自然因素等对配网配电线路造成过多消极影响。本文对配网配电线路故障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运检管理措施,以期为故障分析及运检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夏树春.配网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运检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8:115-116.
[2]孙跃辉.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与运检管理[J].民营科技,2016,12:34.
[3]耿冲.降低10千伏农村配网故障率研究[D].郑州大学,2016.
[4]唐隆森.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
[5]赵江.输配电线路外力破坏的监视与预防[D].广西大学,2016.
论文作者:黄迪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变压器论文; 发生论文; 因素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