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野下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文化机制论文

乡村振兴视野下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文化机制论文

乡村振兴视野下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文化机制

杨 洪 林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城乡关系新格局的原动力。就当前我国乡村社会而言,虽然经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和计划的实施,乡村长期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一定改观,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农业农村短板、城乡二元结构仍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还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就是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推动人才、资金等发展要素向乡村聚集。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路径选择,必须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离不开人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农业人口大量外出务工、迁居城镇,乡村特别是中西部民族地区的乡村出现“空心村”“老人农业”等现象,失去发展的动力;城镇也因移民不能有效融入而产生系列社会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城乡移民必将进一步增多,移民的社会融入机制建立尤为迫切。

一、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移民双向流动

乡村振兴将进一步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流动,减少农业人口的总量,提高城镇化率。虽然我国经过二十多年快速城镇化,到2017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但仍有五亿七千多万人口长期居住在农村,农业人口的总量仍然偏大。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未来十余年内我国仍将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每年仍将有1 000万左右乡村农业人口流向城镇。减少乡村农业人口,提高城镇化率不仅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必要过程。我国乡村农业人口仍然以土地为维系其生存的主要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小,土地碎片化,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导致农民增收困难。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提高,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企业由于难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难以在乡镇生存,农民“离土不离乡”的生计模式也愈发难以实现。就目前来看,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仍然依靠城镇就业。只有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减少乡村农业人口,才能为农村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乡村振兴也要促进城镇人口向农村流动,为乡村发展带来活力。乡村农业人口流向城镇的主要是中青年,留在乡村的以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乡村振兴必须吸引社会精英来乡村干事创业。这些社会精英可以是从乡村走出去、在城镇获得成功的经济精英、政治精英或者文化精英,也可以是城镇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在快速城镇化的初期,城镇人口向乡村流动的逆城镇化不仅需求不旺,意愿不强,而且政策也有限制。进入新时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下,城镇化和逆城镇化对乡村发展的促进作用都得到确认。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为城乡融合发展、重塑城乡关系指明了方向,也为城镇常住人口向乡村流动开启了窗口。

二、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困境

城乡移民社会融入困难是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其成因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从政策层面来说,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各种优势资源大量投入城镇,用于保障城镇户籍人口,农业人口被边缘化,形成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制度障碍。在基础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方面,城镇户籍人口和农业户籍人口分属不同的体系,并且前者的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障水平明显多于或高于后者,造成前者对后者的歧视。从经济层面来说,不仅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大,而且从乡村流向城镇的移民主要集中在第二劳动力市场。该市场劳动力密集,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竞争激烈,与城镇户籍人口主要就业的第一劳动力市场形成巨大反差。这些情况不仅导致移民内部难以形成充分信任的密切关系,而且缺乏与城镇户籍人口接触的机会。

城乡移民社会融入需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两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都积淀了一定数量的设施、设备资源,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有所缓解。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即公共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导致其难以充分发挥文化治理功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内容稀缺以及基层中心提供的内容与居民的需求不匹配两个方面。笔者及团队成员曾在全国城乡做过大量调查,发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了满足基层居民读书看报需求而设置的农家书屋几乎无人问津,村民更愿意使用卫星接收器接收免费的电视信号;农村电影放映少有人关注,展览展示条件简陋、展品单一,难以吸引观众;对于基层民众需求比较迫切的文艺演出、文体活动、教育培训等内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却难以提供。

公共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公共领域的形成,还能促进公民公共性的塑造。哈贝马斯发现在欧洲印刷资本主义兴起之后,城市出现自由讨论文学作品的读书会,读书会的参与者在讨论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延伸到对公共事务的讨论,从而形成有别于公共权力和私人领域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突出特征是对参与者没有身份限制,面向所有人开放,它能够为移民和本地居民创造交流沟通的平台和平等对话的机会。公共性是公民自觉地关注和增进公共利益的意识。目前,城乡居民的这种意识虽然有较大提升,但总体上还比较淡薄。例如城镇居住小区内的居民因为有紧密的公共利益,大家比较关注小区内的事务,但出了小区就不太关注;乡村聚落里的村民也同样只关心本聚落、本家族的公共利益。公共文化的非物质属性决定它不会因为参与者增多而对先入者的利益带来损害,反而能够增加民众对公共文化的关注度,增添公共文化的魅力,让先入者的文化自信增强。因此,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来促进城乡居民公共性边界意识的延展,使他们从关注小区、聚落的公共性,扩展到关注整个城市、国家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促进他们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接纳移民,创造更加融洽的社会融入环境。

三、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文化机制

城乡移民社会融入需要建立适应时代特点的主流文化弘扬机制。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渠道广,思想文化多元,传统的说教方式难以让主流文化在青年一代入脑入心,必须根据他们接触媒介的特点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弘扬,牢牢把握主流文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湖北宜昌夷陵区太平镇许家冲村用三峡渔鼓调填词传唱《许家冲村党员公约》,不仅让党员干部把党的纪律和作风要求牢记于心,也让群众广泛知晓,是创新主流文化弘扬机制的有益探索。三峡渔鼓属于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家冲村利用这一传统文化来弘扬主流文化,既让传统文化焕发了生机,也促进了主流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主流文化,包含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等内容。这些内容入脑入心以后,对促进移民和本地居民凝聚共识,寻找“最大公约数”有所裨益。

在影响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诸因素中,政策层面的因素能够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解决。比如,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之后,为土地流传、资本下乡创造了条件。并且,目前还在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探索,为城镇流向乡村的移民建设必要的生产生活设施开启了政策窗口。另外,国家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领域也加快了改革步伐,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将会破除,但文化融入问题还需不断探索解决。

城乡移民社会融入需要促进乡村广泛吸纳城镇文化的优秀成果,形成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新机制。古人有云“礼失而求诸野”,其中蕴含的不仅是统治者与平民、城镇与乡村的关系哲理,也是文化的传承法则,即城镇文化渊源于乡村文化。现代社会精英大量聚集在城镇,在城镇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成果通过物品的向下流动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乡村,但精神文明的成果却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在研究文化的传承机制时将长辈向晚辈学习的现象称为“后喻文化”[注] 后喻文化,即Postfigurative Cultures。参见Margaret Mead. Culture and Commitment:A Study of the Generation Gap,Garden City. New York:Natural History Press,1970:1。 ,我国社会学者周晓虹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反哺”[注] 周晓虹:《文化反哺与器物文明的代际传承》,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当前的乡村也急需通过城镇文明的“文化反哺”来促进精神文明发展,弥合城乡间的文化鸿沟,以促进城乡间人员流动和社会融入。

在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诸要素中,文化融入最为困难。现代城镇基层社会从行政管理体制上虽然由社区组成,但社区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交集。城镇居民这种“原子化生存”所形成的社会是“陌生人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居民的文化生活倾向于个人化,缺乏公共性,因此移民很难获得来自本地人的帮助,也很难实现社会融入。并且,随着城市扩张和城中村改造,早期移民以乡缘和业缘为纽带形成的城镇社区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进一步加剧了乡村向城镇流动的移民社会融入的困难局势。

乡村社会则与城镇社会不同,它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受文化所支配,成文的法律、规则的作用有限,没有谙熟乡村文化的城镇向乡村流动的移民与乡民产生文化冲突的机会增多。热情好客是乡民们的本性,但他们始终只会把外来者当作过客,难以接受外来者成为村落的主人。当前我国维持着数量庞大的单姓村落就是乡民们这种排他性的有力例证。在很多地方,入赘的女婿及他的后代如果不更改为女方家族的姓氏就难以被乡民接纳,那么没有任何血缘联系的移民融入乡村社会则更加困难。并且,生活在“熟人社会”中的乡民们在社会交往中处事的规则可能并不符合“理性人”“经济人”假设,他们更为看重的是个人“面子”及乡村既有的秩序和结构。由此可见,城镇流向乡村的移民在乡村社会中的社会融入比乡村流向城镇的移民更加曲折和困难。

取生长状态良好的TU686细胞接种于6孔板,每孔接种5×105个细胞,37 ℃、5% CO2培养箱中贴壁培养24 h。使用不同浓度OPC处理细胞,24 h后使用PBS洗涤2次。用含EDTA的胰酶消化,移至新的10 mL离心管中,1 000 r/min离心3 min (r=8 cm),PBS洗涤离心1次,加入500 μL的1 mmol/L MDC染液混匀,37 ℃避光孵育1 h,流式细胞仪检测,以0加药组相对蛋白表达量(1±0.005)为标准。

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应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加大科学技术创新力度,将传统技术与创新技术相融合,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将区域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做到取长补短,推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蛋白质水解指数(PI):是指NPN占TN的百分比。TN含量测定:参照GB5009.5-2016凯氏定氮法。NPN含量测定:参考朱健辉[20]的方法,并略作修改。将样品自然解冻后,剔除可见脂肪和结蹄组织,切碎,称取5 g左右(精确到0.01 g)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40 mL蒸馏水,高速匀浆机匀浆3次,于4 ℃下放置1 h后,3000 r/min离心15 min,用快速滤纸过滤,取10 mL滤液加入等体积的10%三氯乙酸混合均匀,室温静置30 min,2500 r/min离心15 min,过滤,取10 mL滤液用凯氏定氮消化。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必将推动人口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快速城镇化和逆城镇化并行的局面也将出现。这些城乡间流动的移民在城镇和乡村的融入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城市新移民不能融入城市社会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是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深刻历史教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加强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障碍,更要构建促进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文化机制,让移民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共同促进社会发展。[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16ZD07)资助。]

为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组织和开展教研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我县大多数小学中,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的开展成效并不高,并且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本身对教研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现就联系实际来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仅与大家共勉。

(作者简介: 杨洪林,湖北咸丰人,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赵小华;责任校对:赵小华】

标签:;  ;  ;  ;  ;  ;  

乡村振兴视野下城乡移民社会融入的文化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