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士官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再加工论文_高琳,,钱王荣

浅谈士官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再加工论文_高琳,,钱王荣

—— 以基层农副业生产课为例

高 琳 钱王荣

武警士官学校基层后勤管理系给养教研室 杭州 310000

摘要 士官教育是人才强军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对授课内容再加工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本文通过介绍知识再加工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以基层农副业生产课程为例介绍如何提升知识再加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士官教育 知识再加工 基层农副业生产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过程[1]。在实际士官教学过程中,由于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的不同,教员往往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再加工,转化成能与原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起联系的、适合学员接受的、有利于学员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及其表现形式,这就是知识再加工。

一、知识再加工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士官教育在军事教育中的地位突出,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士官人才,对讲授知识的再加工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

(一)把教学内容加工成士官学员能够适应和接受的知识形式

士官学员普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让学员生硬的以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直接去理解未加工过的内容,可能会消化不了,因此,通过讲授精心再加工的知识更能创造符合学员年龄特征和认知活动发展规律的学习活动情境。

(二)知识再加工能优化教学过程,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目前部队正在优化教育教学水平,根据学员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年龄特征、部队的教育目标,对知识进行再加工,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以实施优化的教学过程。并且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写”,或删减或补充或强调,做到有针对性的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甚至无效劳动。

(三)知识再加工能激发学员学习动机,调动其思维活动积极性

知识再加工,除了让其讲授内容上更加丰富,更多的是再加工的过程可以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以激发学员兴趣,比如把概念等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特性这样的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操作性强的知识形象化,这些无疑都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调动学员思维活动积极性,使学员自觉地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教学和学习活动中。

二、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提高知识再加工能力的有效途径

知识再加工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授课过程一定要结合武警部队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士官学员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再修改,以基层农副业生产课程为例,基层部队进行农副业生产,不仅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作风,更是建立军营田园文化、维护部队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学员了解种植、养殖、副食品加工等方法、增强学员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至关重要,在基层农副业生产课程中,能否将这门课上好,知识再加工将会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要吃透教材、高于教材

教材是多年来专家教授智慧的结晶,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凭借,因此吃透教材目的是让自己所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升华,但对教材中知识再加工不是教员毫无依据对教材胡乱修改,更不是舍本逐末对教材取而代之。

基层农副业生产上课过程中,传统的养殖种植的方法的确值得让学员们学习,但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新技术的教学和推广,要求教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广泛查阅有关资料,及时了解新的知识点,比如作物的引种和育苗、蔬菜的无土栽培、生态猪的养殖等等,使生产课更具有前瞻性,更贴近生产实际,更符合现代化警营的要求,使学员接触到更多、更新、更深入的知识。

(二)重新确定授课内容的分量、次序

在每次的授课中,有的知识点比较抽象、有的是新思想和新方法,因此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员实际情况来重新确定重难点,进而重新确定教学各个章节的分量、次序,优选讲授内容,传授有效知识,让学员学了就能理解、就会用、而且要用好。

基层农副业生产着重培养学员动手能力,学习的同时让小菜园、小圈舍成为传承光荣传统的好阵地,因此授课内容要按照学校现有条件,同时考虑季节、天气变化,可以安排和穿插与实践相关的讲授内容,为操作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当学员走进菜地,走进养殖场,走进生产一线时,做到心中有数,不仅知道怎么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进而孰能生巧,让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无缝对接。

(三)增加必要的辅助材料,让学员了解知识、会用知识

上课时增加必要的辅助材料,比如运用古今中外的故事、典故、天文地理等各种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更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在生产课中穿插古代中国农业传承、基层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案例等。同时要结合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另外可以增加科研项目,科研与教学一体化,融入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前沿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带到课堂上来[2]。

(四)进行必要的语言改造

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必须媒介,教学语言要有科学性、逻辑性、规范性、生动性,因此就要求教员在课堂上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要精心改造的,备课时多预讲和练习,平时也多和学员进行交流。

对于士官教学而言,语言加工上要下工夫,将抽象变形象,深奥变浅显,复杂的语句变的简明,尽量做到让每个学员听明白、喜欢听。对于实践课来说,语言要贴近实践操作,要融入个人经验,讲解由易到难,生动形象。

(五)接受学员的反馈信息,根据其反应进行知识再加工

教学反思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督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和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因此及时的接受反馈信息,观察学员的学情,随时捕捉学员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实际效果。

如何让基层生产更加丰富有效是生产课的教员要注意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及时纠正操作上的错误比如生产工具使用不当,培养学员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另外要及时接受来自基层和学员反馈信息,知道他们的需求,安排新知识的讲解。

总之,知识再加工绝不是闭门造车,是教员在教学目标、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现有教材与学员的认知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融入了诸多的个人经验,更是体现了教员对授课内容精益求精的要求,基层农副业生产不是简单的种与养的结合,更多的科学有效的方法,通过知识的再加工,让学员会劳动,想劳动。

参考文献

[1]杨斌.教学过程本质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07,33-35.

[2]田有.科研与教学并重成就优秀的大学教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2,33-35.

论文作者:高琳,,钱王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浅谈士官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再加工论文_高琳,,钱王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