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倾听_暗示效应论文

让学生学会倾听_暗示效应论文

让学生学会倾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家紧挨着一所聋哑学校,当初选择这套住宅贪图的就是一个清静。不料,学生们的哇哇“说话”声十分吵闹。这真让我大吃一惊!后来,与该校教师聊天时才知道:聋哑学生中其实有不少人能发声,但不会说有意义的话,因为他们的耳朵听不到。天生的聋子,都成为无法学会说话的“哑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职业习惯使我顿悟:听在语言和思维能力训练中的基础作用是何等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的“听知”能力训练,不是指简单的“听觉”训练,而是指学生通过听觉分析器接受语言信息进而加工吸收的训练活动。“听”这种认知、理解语言的能力,谓之“听知能力”或“倾听能力”。

学生的有效倾听是一种需要不断培养与修炼的能力。有效倾听需要集中注意、善以眼神与人交流,需要借助分析、理解和判断等活动,需要智力和情绪上的配合。

首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课堂“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从现代师生关系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有鉴于此,教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确保学生的主角地位,尊重学生的意见,用心与学生交流,最终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完成有效的课堂对话。

一些有识之“师”对此是颇有实践经验的。比如浙江的一位名师认为,让当代学生正确理解学习《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虽然有点困难,但是确实很重要。他是这样教学《愚公移山》的。

老师问:智叟应该是智商很高的。面对愚公所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他假如作出针锋相对的回答,可能会怎么说?学生们各抒己见,如诘问愚公能保证子孙血缘不断吗?能保证后代移山的决心不变吗?等等,随后,老师又追问,既然如此,那么聪明的中国人为什么对愚公移山的故事一直津津乐道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各有各的说法,但一言以蔽之:励志。最后,老师总结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的意义。

以上课例中,老师首先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智叟并非不智,愚公并非不愚。然后引导学生探索:千百年来人们对《愚公移山》为什么百读不厌呢?学生们深入思考,认真倾听,思维活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终又达成了统一的认识。在这种倾听的环境中,同学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的回应往往也成为教师进一步追问、引领的起点与阶梯。在对话过程中,众多学生尊重、倾听,利用他人的独特感受,点燃了自己的思维火花,从而激发了课堂的参与热情。

其次,为了对学生科学地进行倾听能力的训练,必须积极探讨和掌握听知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应用暗示效应是有效地提高倾听能力的途径之一。

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在无意识中接受了一定的诱导,并做出与之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那么,暗示源来自哪里呢?暗示源是指能够导致暗示心理的一切因素,包括语言、行为、外部的环境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凡是影响心理的都是暗示源。

教学环境对学生来说,是暗示信息非常重要而丰富的源头。特别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引发暗示效应,使学生的思路朝着预设的教学目标发展。这就是教学语言的导向性。

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笔者这样导入:“同学们,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当官的人不得归,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思?”学生很自然地回答:“思乡之情。”“好。那老师就给你们讲述一个游子的故事: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蝺蝺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笔者低缓动情的描述已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寂寞苍凉的秋思境界,而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听知注意力,这样离笔者预设的教学目标也就不远了。这种训练正是巧妙地运用了暗示效应,有利于学生对词作主旨的把握、意境的领悟。

应用暗示效应培养学生的听知理解能力,则是运用了启发式策略解决问题。当学生明确了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达成目标间的空隙后,教师要帮助他找到填补空隙的办法,即应用暗示效应给予正确的启发,使问题的知觉方式与学生的知识经验尽量接近。这样,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例如《愚公移山》中有“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句。钱梦龙老师指导学生听读之后问道:“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先是一怔,稍加思索后便答道:“他没有爸爸!”钱老师问:“你们怎么知道?”学生回答:“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正是值得学生探明蕴意的暗示。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知理解能力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听知理解,这里主要指对朗读的词语、内容或情节的理解。钱老师的暗示作用于学生的非理性心理,使他们在倾听时能够把握要点,概括内容,领悟本意。

一般地说,教师的课堂提问不适宜具有限制性,否则容易封闭乃至禁锢学生的思维。但是,有的时候,教师提问的限制性恰恰能有效地控制学生思维的“天马行空”,使课堂教学节奏更明快更简洁。

例如学生初读了郑振铎先生的《猫》之后,有位青年教师提问:“本文写了几只猫?”学生有的说“三只”,有的说“四只”,争执不休。笔者认为在文本的细枝末叶上纠缠不清实在没必要。可以改为这样提问:“作者家里曾经养过几次猫?”这样就从空间上、对象上作了限制,实际上提供了一种暗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感知文本。

这是听知组合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听”,将教师提问的内容进行正确的归类和逻辑的理序。教师一个恰当的提问,既暗示了思维目标,又训练了学生倾听能力的条理性。

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中开放性的题目多了。例如七年级《华南虎》“研讨与练习三”:“朗读英国诗人布莱克《老虎》一诗,说一说,它和课文同样是写虎,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两首同一题材的诗进行比较阅读。

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上课本,聆听教师的范读。首先,笔者指出:比较阅读具有多角度性。这里,编者提示我们从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去比较。其次,笔者在朗读过程中,特别强调声调和节奏的刺激力量(适度夸张)。因为笔者认为,只有大量运用情绪刺激,才能发挥良好的暗示效应,激发学生积极的探求欲望。而学生对教师的朗读,大多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判断,尤其是对那些赞叹老虎威武和力量的诗句,作出了认真的辨析与品评。这种听知品评力是比听知理解力更高层次的能力,它是以理解为起点和基础的,同时还具有听知审美力。

多媒体进入课堂,为学生创造了提高倾听能力的艺术环境。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情感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愉悦、欢快而又轻松的艺术氛围刺激与调动了人的情感,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暗示效应,很容易激发人的潜力、创造的动机和好奇心、求知欲。

笔者教学《安塞腰鼓》时,播放了两则配乐朗诵录音,朗诵者读出了对文本的不同理解。从两个不同的朗诵者的语态、语调、语气中,传达出了对文本语言理解的差异性。在音乐的旋律中,学生的身心似乎十分松弛,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情绪在波动,联想在腾飞。音乐引发了学生心灵的共鸣,提高了学生的听知想象力。

当然,音乐不是唯一的暗示方式,教师课堂上一句幽默的插话,一个即兴的富有表现力的动作,或者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教师可以将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运用,这不仅是为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营造轻松的气氛,同时它们必然会促进暗示的心理倾向——态度、动机等等发生变化。让人愉快的教学必定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而言之,倾听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能力。桑·黑贝尔斯在《有效沟通》一书中指出:“在人们指责的所有沟通(与人对话)的错误中,不去倾听可能排在第一位。”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有效的课堂学习就是“倾听”。因为“听”列位于“说读写”之前,而且声音的感人往往比文字的视觉意义更直接。谁能忘得了电影《王子复仇记》 《简爱》《佐罗》配音演员的语言魅力!邱岳峰的磁性、童自荣的华丽、毕克的醇厚——他们的声音使剧中人物有了更多的光彩,相信教师的语言同样也能弹奏出课堂的华美乐章!

标签:;  

让学生学会倾听_暗示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