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浅见论文_罗飞

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浅见论文_罗飞

罗飞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朱王堡中心小学 737206

【摘要】我校地处西北农村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进城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3-107-01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儿童。我校地处西北农村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进城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这类儿童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以至于对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这既影响了学生健康、活泼地发展,又给社会进步带来了的隐患。在此,结合教育工作实践,我就如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面对复杂的社会,身心健康成长尤其令人担忧。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有心事无处诉说,只能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问题,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留守儿童最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性问题、行为问题和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情绪消极。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内心失衡。留守儿童缺乏足够的亲情,得不到同龄儿童应有的温暖,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有的自闭,不愿与人交往;有的虚荣攀比,父母会用金钱补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在有充足经济来源的前提下,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世。留守儿童的自卑和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把得不到的亲情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和金钱,对社会充满敌意,做出一些逆反的行为。

3.认知水平较差。儿童对于公众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的行为模式地学习,最早来自父母。学到的价值观念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最终转化为行为准则。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十分敏感,同时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没有积极引导,导致认知水平较差,甚至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上,对应的如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和享乐主义、功利主义。

4.人际交往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会遇到很多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相比较与家庭完整的儿童,在心理上有落差,觉得家境不如别人,父母不如别人,没有其他孩子讨人喜欢,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不和谐。

5.自觉性差。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们只是抱着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的态度来管教他们。所以,这些孩子在家里处处受着宠溺,爷爷奶奶也都由着他们的性子而为。他们到了学校之后,受不了纪律的约束,大多数孩子便表现为纪律性差,自觉性差。如:上课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好贪玩……经常出现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现象,这给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6.学习吃力。由于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主动性差,加之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因素,这些孩子均学习吃力。尽管在校期间有老师的督促约束,可回到家,爷爷奶奶又督导不力,致使这些学生养成了一紧一松的习惯。学校与家庭不能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收效甚微。

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树立典型榜样强化正面教育。在留守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觉性强,自立能力突出,在道德品质和学业上出类拔萃。我们发现这些苗子后,就及时树为标兵,让留守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大力宣传优秀留守学生榜样,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鼓励更多的留守学生向他们学习。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学校充分利用班会及课间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同时要求各班充分利用好每周星期一下午第六节的班会课,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洗礼和灵魂的净化。

3.让老师充当“留守儿童”的“临时家长”。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他们的身边,对他们进行言传身教,但是,作为人师的我们应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用爱心关怀“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这不是父爱和母爱却胜似父爱和母爱的师爱,并在师爱的阳光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让老师把好每个“留守儿童”的脉,从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

4.与家长或“临时监护人”互动。我校教师借助家访和家长会的机会,指导“临时监护人”的科学教育方法,推广那些富有经验而又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首先,父母要有完整的责任意识,意识到父母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爱;其次,父母要坚持定期、不间断地保持与孩子各方面的联系,随时掌控孩子的情况;第三,通过安装电话等方式,设法消除与孩子的沟通障碍;第四,父母要学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并接受父母对他的关爱;第五,构建一些能够给予孩子帮助的人际关系;第六,尽可能多抽时间回家与孩子团聚。

总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协作。让我们大家共同携起手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黄雪松,刘克纾.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9-11.

解占彩.农村“留守儿童”成因及对策浅析[J].经济论坛,2007,(9)

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论文作者:罗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浅见论文_罗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