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检修是电力企业工作的重要项目,变电检修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是否安全,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我国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用电的需求量不同程度的增加,为了维护人民用电的质量,电力企业要充分重视变电检修工作,全面分析变电线路中存在的潜在威胁因素,采取合理高效的方法来应对,确保整个电网系统的稳定性。由于变电检修的危险性和复杂性较强,因此检修过程要增强对危险因素的分析与把控,确保作业同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本文从变电检修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而后就如何解决安全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具体的措施,旨在促进变电检修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变电检修;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强化路径
1.变电检修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
在实际的变电检修现场,导致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是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主要是源于变电检修工作本身对工作技能要求高,同时作业过程也存在较高的危险性。而人为因素通常是导致变电检修过程出现危险事故的重要因素,如检修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在工作中没有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制度过于形式化和书面化,同实际的作业过程没有匹配起来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和把控方面的能力有限等。
1.1检修人员安全综合素质不高,主体责仼落实不到位
在变电检修的过程中,人为因素是导致变电检修产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变电检修的危险性较强,如果工人师傅在作业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和要求来作业,或者变电维修工人的技术水平与工作经验不足,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则无法及时对变电进行检修或者检修不到位,必然会导致变电工作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由于变电检修工作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需要多个专业的技术工人配合才能检修完成,因此如果安全综合素质不高,再加上变电维修各级人员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那么实际工作的过程则容易出现安全责任不履行和应付不负责任的现象,变电检修的过程则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加大安全事故风险,导致电力生产事故的发生,给变电检修现场人员以及电力企业和系统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1.2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与作业实践相脱离
结合变电维修的工作实践发现,电力工程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上与实际的变电维修的作业实践存在脱离的现象。由于变电维修的环境相对恶劣,并且在实际的维修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突发的情况,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和情形,所以变电维修中则需要不断的解决作业中出现的难题,为此作业的实践存在复杂性、危险性的特征,而且变电检修的时间不确定,现场作业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的特征,如果依照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来进行规范和管理,常常会出现制度与现场作业实践不相符合、相脱离的情况,那么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就难以落实到位,变电检修中的安全隐患也相应的会增加。另外,由于变电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各不相同,部分安全意识薄弱的检修员则没有认真对待检修工作,在检修的过程中忽略了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的规定和要求,不规范的进行变电检修的作业操作,导致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实际的作业实践过程存在违背和矛盾的现象。
1.3危险因素的分析与把控能力不强
变电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但是变电线路中的危险因素并非直接暴露在外面的,部分隐藏在线路之上、变压器内部以及GIS组合电器部件等,因此需要变电检修人员对线路存在的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把控,将变电线路变压器和GIS组合电器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及时的排除,而排除安全隐患则对检修工人的技术要求高,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变电检修经验,在对线路进行检修时能够快速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从现状来分析,部分变电检修企业风险防控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手段来进行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的事前和事中防控,企业各级人员识别和控制风险能力不强,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在进行变电检修时,其对不同作现场管理、作业、环境等危险因素的识别不充分和不全面,不能彻底分析出相应的风险和隐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并加以落实,现场作业风险未及时消除和控制,危及作业人员和变电设备安全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变电检修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强化路径
2.1加强检修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技术交底工作
电力企业要提高对变电检修人员的业务培训,当检修人员的综合作业素质水平提高时,他们对变电线路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的分析和把控能力也越强,越能将变电线路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的排查出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减少危险因素对变电线路带来的影响。电力企业的变电检修人员需要做到强化技术交底,老师傅要将技术传给新的检修人员,定期开展安全管理会议和检修研究会议,对变电检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同时以定期开展讲座等方法加强对检修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变电检修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
2.2结合作业实践,科学调整安全管理制度
在变电检修作业实践的过程中,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电力企业可以从变电检修作业实践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同变电检修作业实践的情形相吻合,让安全管理制度为变电检修作业服务。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结合安健环质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加强对安健环质管理体的建设和评估工作,确保体系在变电检修现场落地和执行,不断完善变电检修安全管理机制,控制好质量风险和人身的安全,依照制度规定来做好风险数据库的计划,强化现场作业的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作业的规范管理,预防和控制安全管理的行为。另外,结合HSE管理工具来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推进各项HSE管理工具在变电检修中的运用和固化,每月定期开展HSE KPI 指标统计和分析工作,提升全员HSE 参与度及各项安全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有效措施,预警和防范变电检修安全风险。
2.3加强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预控工作
变电作业现场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分析和预控要求检修人员拥有相对丰富的检修经验,可以采用研讨、请教专家等方式来提高对危险因素的分析与把控。在发现危险因素之后要及时组织识别和分析,形成风险数据库,在现场检修前进行提取和修订,形成适用现场的风险应对措施,采进行风险管控,在分析危险因素方面,电力企业可以组织变电检修部门开展定期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控的讲座培训,使参加人员更好的掌握风险分析方法和评估技巧,提升危害辨识、评估及控制能力,加强作业现场安全指导,使员工能够对变电检修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及时有效的分析和把控。在现场进行每一项变电检修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组织作业人员分析工作步骤或活动,从而发现并提出一些包括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等方面已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源,同时考虑作业全过程中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作业现场实施作业安全分析单制度,工作负责人根据每项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结果,梳理并明确现有控制措施,针对风险制定有效控制措施,规避安全风险。
2.4规范现场作业,提高检修安全和质量
变电现场的作业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做好现场作业的规范管理,对作业实践中存在的违规现象要及时的制止。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变电检修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作业过程的规范性,同部门人员在发现检修问题时要及时的提出,将问题排除在外,从而提升变电检修的安全与质量。规范现场作业需要构建规范的奖惩制度,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使其认识到增强检修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性。
3、结束语
变电检修工作存在较大的危险因素,并且工作的过程较为复杂,加强对变电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和规范,确保变电检修作业的实践同安全管理制度相匹配。为了确保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做好变电检修工作,电力企业要加强对变电检修现场的作业安全管理,强化对检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对检修人员的业务培训,结合变电检修作业的实践活动,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变电检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莉莉,徐勇,富力岩,等. 变电检修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 环球市场,2018,(34).
[2]赵炜佳,陈光雨. 变电检修的常见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
论文作者:韩德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作业论文; 现场论文; 人员论文; 因素论文; 危险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