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吴,绵

娄底市中心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 探讨小儿骨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发生12例护理纠纷作为研究对象,对因服务态度较差、护理不当、专业知识及技术操作水平不高、医疗费用等发生的护理纠纷产生进行统计。并对不同护龄护士发生纠纷的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统计数据分析,护理态度所占比例约为41.67%,成为纠纷的主要原因。护龄低于5年的护士发生护理纠纷的比例较高,约为58.33%。结论 探讨小儿骨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对减少护理纠纷,构建稳定、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儿骨科;护理纠纷;护理技能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对相关医疗卫生服务的高要求,导致医疗护理纠纷事件数量居高不下。尤其是儿科护理因护理不当、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及技能水平的欠缺成为护理纠纷事件较多的科室。小儿骨科护理时相对难度较大,再加上患儿因活动受限脾气较差,护士工作负荷过重等影响因素,使患儿在治疗、护理阶段具有较高的护理纠纷潜在风险。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小儿骨科收治的486例患者中发生12例护理纠纷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小儿骨科收治的4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患儿246例,女患儿240例;年龄为0岁~15岁,平均(6±1.5)岁。总共发生12例小儿骨科护理纠纷,约占总患儿的2.47%。产生纠纷的患儿中有5例男患儿,7例女患儿,治疗原因包括摔伤、打击伤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骨伤。患儿在年龄、性别、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通过对本次研究对象基础数据的采集,以及相关护理人员的陈述,同时也参与了纠纷的协调处理。根据《差错事故管理制度》中关于护理纠纷严重程度的划分,对纠纷原因、性质以及影响后果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将纠纷定义为缺陷、差错、事故。最后讨论小儿骨科护理纠纷产生原因以及预防对策和措施[1]。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记录及分析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用%来对各组之间的计数资料,差异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纠纷产生原因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当前引起小儿骨科护理纠纷的原因有服务态度较差、护理不当、专业知识及技术操作水平不高、医疗费用等。其中护理态度所占比例约为41.67%,成为纠纷的主要原因。其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3.1小儿骨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

(1)服务态度较差,缺乏沟通。小儿骨科患儿多因突发事故出现骨伤,由于年龄小,承受力较差,当有任何不舒服时就会哭闹,若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较差,非常冷漠或者出现不耐烦的表情很容易让患儿出现害怕的情绪,引起家长的不满,甚至会出现护理纠结[2]。就本次研究而言,因服务态度所引起的纠纷发生了5例,约占总纠纷的41.67%。另外,在护理或治疗过程中由于自我保护法律意识淡薄,在家属面前说话毫无顾及,引起家属不满或者出现质疑治疗等现象,进而发生严重的后果。例如,某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由于心电监护机上某项指标显示不清,直接说“机子坏了”,导致家属误认为不积极治疗向医院投诉。

(2)护理不当。小儿患者作为一群特殊的病患,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都需要给予“特殊”照顾,尤其重点对患儿心理特点、情绪变化的关注。在护理过程中针对小儿健康教育理念,在饮食禁忌、功能锻炼、服药技巧等方面应用专业的小儿护理方法。但在实际护理中发现,多数家属对小儿护理期望过高,一旦护理无法达到满意程度时便会对护理产生质疑,成为护理纠结潜在导火线。

(3)专业知识及技术操作水平不高。例如,骨牵引护理不当,与患儿无法做到良好沟通,致使护理时以工作忙为借口无法精准调整牵引重量、距离、肢体摆放等,对于骨牵引护理中的注重事项也不及时告知家属,使骨牵引护理整体不到位,出现骨折错位、肌内萎缩、针眼感染等护理问题,进而发生护理纠纷[3]。再如,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理论知识或护理操作技能的欠缺对于家属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的回答,致使患儿增加痛苦,家属不满。

3.2防范措施及对策

(1)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加强与病患沟通。服务意识与服务态度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由于小儿科室患者的特殊性,不仅需要更专业的护理基础和技能,同样也需要更加优质的服务态度。因此儿科护理人员必须关于护理服务进行再培训教育,以实现儿科护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2)增强护士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建立患者与家属之间沟通的桥梁,护士一定要加强患者与家属的沟通,平时多巡房,多和患者接触,建立好与患者的关系,避免与患者发生不愉快的事,在做每一项检查时都要和患者和家属讲清楚,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并让家属放心。所以,建立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避免发生纠纷的重要部分。

(3)熟悉患儿心理特征。针对儿科患者护理时必须要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尤其是0~5岁的幼儿。患儿由于无法准确的表达,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对陌生环境的恐怖感,都会影响到真实的治疗效果[4]。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结合主客观事实配合相应的心理支持疗法,例如亲切抚摸,热情关心,友好玩耍等。同时也可以尽量装扮儿童病区,创造丰富多彩,活泼可爱的环境以促进治病和护理效果。

(4)增强法律意识,注重护理记录。作为小儿骨科的护理人员,首先必须了解相关法律,对可能存在的差错护理以及纠纷进行排除。从法律角度分析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而全面提高科室护理人员预防意识和能力。其次,严格规范、重视科室护理记录,不仅保障良好的法律效应,同时也可以在医疗、教学、科研、护理等领域提供权威的数据材料[5]。

综上所述,引起小儿骨科护理纠纷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医院以及儿科应从增强护士服务意识,加强与病患沟通;增强护士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熟悉患儿心理特征以及增强法律意识,注重护理记录等多方面采取预防对策,最大限度的减少护理纠纷,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晶晶,谷芳茹,张慧玲,马群爽,李晓迎,刘国娟.小儿骨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7):222.

[2]雷贞.小儿骨科护患纠纷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217-218.

[3]江丽霞.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7):2675-2677.

[4]许敏芽.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04):141-142.

[5]李义.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07):878-879.

论文作者:吴,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小儿骨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论文_吴,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