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的“买”到地狱的通行证--前河北省对外贸易合作部副厅长、河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主任李友肯受贿分析_李友灿论文

贪婪的“买”到地狱的通行证--前河北省对外贸易合作部副厅长、河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主任李友肯受贿分析_李友灿论文

贪婪“买”来地狱通行证——河北省原对外贸易合作厅副厅长兼河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主任李友灿受贿案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北省论文,受贿案论文,机电产品论文,对外贸易论文,办公室主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依靠组织的培养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李友灿的成长之路可谓一帆风顺:参军,成为战斗英雄;转业,从副处级一直升至副厅级

李友灿的人生,也曾有过闪光的历史。1952年,他出生在河南省淮阳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3岁时父母相继去世,李友灿与姐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贫困的童年生活在他的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使他养成了既自尊而又敏感的性格。从此,出人头地、发家致富,成了他苦苦追寻的人生目标。因此,青年时代的李友灿做事认真刻苦,为人严格自律。很快,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为跳出农门,1970年,他中学没毕业就参军入伍。在部队,他刻苦训练军事技术,积极要求进步,成为军事骨干,并很快入了党,提了干。1979年,中越边境燃起战火,李友灿随部队奉命赴南疆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上,他和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置生死于度外,为保卫祖国的神圣边疆不受侵犯英勇作战,并荣立军功。随后,他又作为战斗功臣被保送到军校学习深造。毕业后,他凭借勤勉而扎实的工作态度和突出的业绩,屡屡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正团职领导岗位。

1987年底,35岁的李友灿转业到河北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工作,从一名军人转为政府官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依然保持着在部队时敬业踏实、办事干练的工作作风,角色转换完成得相当顺利。一年多后,他就被提拔为省计委办公室副主任。此后,李友灿的仕途更是一路顺畅。1992年,经组织安排,他平调到省机电办任副主任,4年后升为主任,并任省机电办招标局局长。1997年, 他被任命为河北省招商局局长。(正处级),1998年9月被提拔为省机电办主任(副厅级)。2000年3月,河北省进行机构改革,机电办划归外贸厅,李友灿又被提升为河北省外贸厅副厅长,但仍兼任省机电办主任。

省机电办虽然只是个处级单位,在许多外行人看来也并不显眼,但掌管着全省进口汽车配额的分配,实际上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单位。按照规定,国外汽车要进入中国市场,一是要缴纳关税,二是要经过配额管制。因为进口汽车利润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得到了一个配额实际上就得到了相关的利润,所以作为负责全省进口汽车配额审批大权的省机电办主任,可谓掌握着很多经营汽车业务企业兴衰的命脉。

省机电办主任的权能如何重要,李友灿心里自然是一清二楚。实事求是地说,刚到省机电办时,出于在政治上还想积极要求进步,他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但随着职位的升迁和权力的增大,他的思想悄然发生了变化。在他看来,当上副厅长,自己的政治仕途已基本上走到了尽头,因为凭他的年龄、资历、学历、背景等很难再往上进步,便逐渐丧失了进取心,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私欲随之开始膨胀。此后,他整天热衷混迹于官场和从事汽车贸易的大老板之间,每天迎来送往,奔波于酒楼和娱乐场所之间,陶醉其中忘乎所以,是厅里公认的大忙人。李友灿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比较憨厚,不善言语,但实际上特别爱玩,对保龄球、高尔夫球等流行运动样样精通,几天不玩上一局,就手痒痒地坐立不安。石家庄的各个高档娱乐场所,他都是常客,当然每次玩乐都不用他花钱,一些有求于他的汽车贸易企业的大老板纷纷以能为他买单为荣。石家庄玩腻了,他就上北京、下廊坊,附近哪里有好玩的地方,他就往哪里跑。

因为跟他交往的都是出手大方的大老板,消费也高档,时间长了,李友灿的心理就逐渐失去了平衡:既然这些人都是依靠自己的关照挣大钱,仕途上也已经如此,与其让这些不相干的人发财,为何不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谋点利益呢?况且,以后退休后的生活、儿子要送到国外留学都需要钱。再说,捞钱的事只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别人是不会发现的。下定决心后,贪欲极度膨胀的李友灿利令智昏,肆无忌惮地一次次伸出了贪婪之手,疯狂收受贿赂,踏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李友灿受贿案的情节并不复杂,利用手中掌握的进口汽车配额这个稀缺资源,他第一次收受贿赂就高达300万元

2001年初,李友灿去北京一家高尔夫球场打球时,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北京森华创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华公司)的总经理丁某(现已移居国外)。为人精明的丁某得知这个相貌平平、皮肤黝黑的中年人是河北省机电办主任时,眼睛不禁一亮,心想以后要能和这个人拉上关系,自己的财源还不会滚滚而来吗?!初次相识,丁某热情有加,竭力恭维,使尽浑身解数与李友灿拉关系、套近乎。打完球后,丁某主动邀请李友灿到北京的一家高级饭店就餐。丁某的热情、好客、精明,给李友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1年4月,为拉近距离,丁某打电话给李友灿,邀请他到北京打高尔夫球, 好玩的李友灿爽快地答应了。当然,丁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想利用李友灿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拿到一些进口汽车配额。这是一个周末,李友灿到北京后,丁某竭尽地主之谊,在陪李友灿玩得尽兴之后,不失时机地向李友灿提出能不能想办法给森华公司搞些汽车配额,并承诺事成之后决不会忘了李厅长的关照。李友灿当然清楚不忘关照的真实含义,当即答应了丁某的请托。因为丁某的森华公司在北京注册,不属于河北省的管辖范围,李友灿要丁某耐心等待,由他想办法将进口汽车配额转给森华公司。为保密起见,李友灿还特意叮嘱丁某,这件事由丁某和他直接联系,不要让公司其他人知道或插手。

怎样才能顺利把河北省的进口汽车配额转给在北京的森华公司呢?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李友灿自有妙策。回到石家庄后,他马上给河北省的汽车经营大户——河北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汽贸公司)总调度室副主任朱某(现已被立案侦查)打电话,要他到自己办公室来一趟。这些年,由于业务往来的关系,李友灿和朱某私交甚好,在他看来,由朱某来承办这件事最合适也最可靠。见到朱某后,李友灿直言不讳地说:“北京森华公司总经理丁某是我的一个朋友,他想要些进口汽车配额。你以你们公司的名义向机电办提出申请,我批后,你再转给他。”朱某清楚转让进口汽车配额违反国家规定,一旦暴露就可能构成违法犯罪,因此有些犹豫。李友灿是个聪明人,马上对症下药地说:“这样做对你们公司和你个人都有利。只是从你们公司走一下手续,配额转给森华公司后,你们公司可净得利润30万元,森华公司给你个人20万元。公司挣了一部分钱,你个人也不白辛苦,属于双赢。你放心,这事儿只要你我不说,谁也不会知道。”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朱某犹豫再三,还是动了心,答应与李友灿合作。

2001年8月, 朱某以河北省汽贸公司及下属企业的名义向省机电办申请进口汽车配额69个。李友灿很快批准,并打电话通知了丁某,让他给朱某20万元辛苦费,给有关企业30万元利润费。丁某闻之欣喜若狂,当即答应照办。不久,朱某便将这69个汽车配额转给了森华公司。丁某不忘李友灿的嘱咐,如数兑现承诺。

不久,李友灿应丁某之邀再赴北京。丁某不忘李厅长的关照,拿出300 万元作为酬谢。李友灿尽管有点紧张,但还是心安理得地收下了。这是他收受的第一笔贿赂。当时,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查办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一案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燕赵大地上的反腐风暴一浪高过一浪,李友灿却顶风犯案,毫无顾忌地收受贿赂,最终亲手把自己送上了黄泉路。

尝到甜头后,李友灿的胆子越来越大,欲壑难填,一步步陷入罪恶的泥潭不能自拔

李友灿大笔一挥,就给森华公司带来了丰厚的财源,因此在丁某的眼里,李友灿就是财神爷,就是公司支柱,靠上这棵参天大树,何愁公司不兴旺发达呢。初次交易,双方皆大欢喜,此后,丁某常常邀请李友灿到北京吃喝玩乐,并跑前跑后,小心伺候陪同。时间不长,两人便俨然成了莫逆之交。

无利不起早,商人的投入当然要求回报。没过多久,丁某又向李友灿提出,能否再帮忙搞一些进口汽车配额,数量最好大一点。此时的李友灿已经尝到了权钱交易的甜头,丁某既然又把捞钱的机会送上了门,他当然不会错过。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

回到石家庄后,李友灿吩咐朱某再以公司的名义申请进口汽车配额130个,由他批后转给森华公司。朱某上次从丁某处顺利拿到了20万元好处费,满心欢喜,知道这次肯定还亏不了自己,便满口应承,积极操办。

朱某走后,李友灿又打电话给唐山冀东机电设备公司副总经理贺某。唐山冀东机电设备公司也是经营汽车销售的一家企业,与省机电办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副总经理贺某和李友灿个人私交也很好。李友灿告诉贺某,北京森华公司总经理丁某是他的一个朋友,现在生意不太好,请贺某以他们公司的名义申请进口汽车配额130个,他批后由贺某转给丁某,支持他们一下。贺某不敢不从,只好照办。

没过几天,朱某和贺某申请进口汽车配额的报告便报了上来。李友灿也不含糊,快事快办,很快批准了他们的申请。这260个进口汽车配额手续办妥后, 马上转给了北京森华公司,时间是2001年11月。

丁某拿到这260个进口汽车配额后,激动不已。他压根也没有想到, 李友灿的办事效率如此之高。为牢牢拴住这个大财神,他特意准备了875万元巨款作为回报。几天后,李友灿亲自开车来到北京领取酬金。丁某将8个长约60厘米、高约20厘米、宽约20厘米装满百元面额巨款的旅行包放在李友灿所驾车的后备厢里。由于钱太多,后备厢根本放不下,剩下的干脆扔到了车内的后排座上。当然,这次朱某也没有白忙活,事后,他也从丁某处拿到了25万元的辛苦费。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二笔交易刚刚过了几个月,2002年4月初, 丁某再次请李友灿帮忙搞一些进口汽车配额。李友灿故伎重演,即命朱某又以下属企业的名义申请进口汽车配额180个、 让贺某以唐山冀东机电设备公司的名义申请进口汽车配额25个。这205个进口汽车配额由他批准后,很快便转给了森华公司。 进口汽车配额到位后,丁某再次付给朱某酬劳费50万元。

李友灿这次没有等丁某通知,便主动打电话给丁某,开口便让丁某准备1018万元现金,下午他开车到京亲自去取。由于是周末的下午,丁某一时取不出那么多钱,便慌忙将仅取出的852万元现金分别装到和上次一样的8个旅行包内。当天下午5点,李友灿独自一人驾车来到森华公司将现金取走,并嘱咐丁某一定尽快将剩余的166万元取出来,明天下午他再来取。丁某连连致歉,表示第二天一定把钱凑齐。如果说前两次交易李友灿尚属受贿的话,那么这次则是赤裸裸地索取贿赂了。第二天下午,李友灿又如约开车来到森华公司,取走了剩余的钱款。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们的心越套越累,结果把理智闭塞了。”李友灿就是在金钱的巨大诱惑下,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丁某一次比一次谋取的利益大,一次比一次受贿的数额多,在罪恶的深渊里也越陷越深。

2002年8月,李友灿通过朱某再次为丁某提供进口汽车配额225个,事后收受人民币890万元。

2003年4月,李友灿指使朱某为丁某申请进口汽车配额480个、从批给唐山冀东机电设备公司的进口汽车配额中向贺某索要10个转给丁某,收受贿赂高达1640万元。

2002年4月,李友灿还通过贺某向唐山冀东机电设备公司索要高尔夫轿车一辆,价值人民币21万元。

在与丁某一年零九个月中的5次权钱交易中,李友灿先后为丁某提供进口汽车配额1249个,从中收受贿赂高达4723万元。这一数字相当于河北省一个中等县的全年财政总收入。据他自己交代,收钱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数过,因为钱太多了,而且来得很容易,多点少点的,他也根本不在乎。可见那时的李友灿,对金钱的强烈欲望和疯狂追逐已经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事后,根据检察机关查证,在李友灿受贿的4700多万元中,有2000多万元存入银行或兑换成美元,300多万元汇给在加拿大读书的儿子,其余的则被他全部挥霍。

李友灿潜逃到国外后,牵出了疑案线索,最终难逃恢恢法网,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由于李友灿为政不廉,省机电办的一些领导干部纷纷效仿,与一些专营汽车贸易的不法商人勾结在一起,进行倒卖进口汽车配额的犯罪行为。一些富有正义感的干部群众对此深恶痛绝,纷纷向上级机关反映省机电办存在的问题。

2003年8月,河北省纪委根据群众举报, 组织人员开始对省机电办有关人员的经济问题进行调查。同月,省外贸厅和省贸易办合并成立了河北省商务厅,鉴于群众对省机电办有关人员经济问题的反映举报属实,作为原外贸厅副厅长的李友灿这次暂时没有安排进入商务厅的领导班子。

此时的李友灿慌了神儿,从种种迹象看,他知道这次肯定是在劫难逃,自己受贿4700多万元一旦东窗事发,只有死路一条。为逃避法律的制裁,他决定赶快逃跑。之前,他悄悄销毁了自己审批有关出口汽车配额的所有资料。然后,他偷偷跑到北京,将在北京某花园买的一套房子里存放的现金倒腾出来。这一切做完后,他连妻子也不敢告诉,便用化名高价办理了一张身份证,通过一家旅行社,以到俄罗斯旅游为名,仓皇逃到小城哈巴罗夫斯克市藏匿起来。

在调查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时,与本案有着直接联系的主要人物李友灿突然失踪,不知去向。从多方掌握的情况判断,他极有可能是出逃藏匿。为彻底揭开省机电办存在的问题和李友灿失踪的内幕,2003年9月1日,河北省纪委、省公安厅、省检察院联合组成“0391专案组”,对李友灿的犯罪事实进行侦查。

办案人员首先对李友灿的住宅和办公室进行了搜查,但他使用的电脑中所储存的资料已全部删除,记录有关事项的笔记本也已经销毁。办案人员决定先从李友灿近几年所审批的进口汽车配额上着手。在省机电办,办案人员发现,有关资料早已被全部销毁。随后,办案人员驱车赶赴北京,从国家机电办和国家许可证管理局获取了所需资料。资料显示:1998年以来,河北省机电办共为省内20多家企业办理进口汽车配额4241个。随后,办案人员对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并逐个对申请进口汽车配额的2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

半个月过后,调查结果令办案人员大失所望:通过对20多家企业的排查,除发现个别企业在申请进口汽车配额过程中向省机电办有关人员行贿的材料外,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李友灿受贿的线索。

为找出破绽和疑点,办案人员重新进行了审查,终于发现了一个疑点:在李友灿审批的进口汽车配额中,河北汽贸公司获得的配额数量居20多家企业之首,经办人则是该公司调度室副主任朱某。

办案人员立即转移工作重点,对朱某展开调查。据朱某交代,在为本公司办理进口汽车配额过程中,李友灿曾多次授意他以该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的名义申请,配额批下来后,由该公司和北京森华公司共同使用。在这一非法交易的过程中,自己收受过北京森华公司的贿赂,李友灿肯定也接受过北京森华公司的贿赂。北京森华公司的总经理丁某经常和李友灿直接单独联系,因此李友灿受贿数额有多大,受贿的过程如何,朱某称自己并不清楚。

经了解,丁某已定居国外,专案组很快与他取得了联系。在权衡利弊之后,丁某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讲清了同李友灿之间的经济往来情况,并提供了相关的证据。根据丁某的交代,专案组迅速调整侦查方案,在继续做好对李友灿受贿问题的补充证据和固定证据的同时,立即商请国内有关部门展开对李友灿的追缉。

与此同时,在俄期间,由于没有合法的居住身份,李友灿不敢公开生活,更不敢接触当地的侨胞。语言不通、生活不适应,特别是惧怕国内的追捕,使他每天处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背井离乡的他,每天都在思念着国内的亲人。一次,当他实在感到生活无望和精神空虚之际,曾想一死了之,差一点做了客死异国之鬼。就在他在国外过着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日子时,他所惧怕的国内法网还是向他撒来。中俄两国在反贪污反贿赂问题上有着共同目标和利益,这为跨国缉捕李友灿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警方在外事部门的协助下,向俄罗斯警方提供了李友灿出逃该国的有关情况。在俄方的大力协助和配合下,2004年4月中旬,李友灿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被警方缉捕。4月19日,李友灿被我国警方押解回国。

李友灿归案后,办案人员迅速组织力量展开突审。起初,他还怀着侥幸心理,避重就轻,不肯交代问题,但没经几个回合,便在办案人员掌握的铁证面前败下阵来,不得不交代了自己受贿犯罪的全部事实。至此,这个建国以来河北省受贿数额最大的案件终于真相大白。

李友灿已经被执行死刑,踏上了黄泉路,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警醒的教训

2004年8月26日, 河北省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李友灿特大受贿案。法庭上的李友灿对自己的受贿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在最后陈述中痛心疾首地说:“国家和亲人为培养我付出了极大的辛劳,但我走上领导岗位后却放松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以致为追逐金钱而堕落。我对不起党和国家的多年培养,对不起亲人寄予的厚望。我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负责,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说到动情之处,李友灿涕泪横流,痛悔不已,但毕竟为时已晚。

法庭经审理认为:李友灿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4723万元和价值21万元的小轿车一辆,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已构成受贿罪。9月10日,法院对李友灿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李友灿不服,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11月29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李友灿受贿案作出二审判决,依法裁定驳回其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很快,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对李友灿的死刑判决,并依法下达了对其执行死刑的命令。

李友灿已经受到了法纪的严惩,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沉重的思考。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其贪婪行径令人震惊,其犯罪过程发人深思。

第一,思想蜕变导致行为滑坡。李友灿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农家子弟,一步步成长为副厅级领导干部。虽然职务不断提升,但他的思想却不断滑坡,宗旨观念淡化了,个人私欲膨胀了,随之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正如李友灿在供述中所说:“我的蜕变是从开始接触进口汽车配额以后开始的,特别是当上副厅长以后,接触的人多是一些出手大方的有钱人和做生意的老板们,我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便开始通过配额捞钱,越做越大,直到后来一车一车地拉钱,完全丧失了人性,不想再有任何进步。”这是李友灿思想灵魂的真实写照。思想的蜕变带来政治的蜕化,政治上的蜕化变质,必然导致经济上的犯罪和生活上的腐化堕落。身为副厅级干部,李友灿从不参加组织生活,完全游离于组织的监督制约之外。他自己开着高级轿车,时常在高尔夫球场等高消费场所消遣。他把儿子送到加拿大读书,用巨资购买高档别墅,大肆挥霍,在腐化堕落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第二,“一言堂”造成权力“寻租”。李友灿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敛得4700多万元,其“一支笔”掌握“全省配额申批”的巨大权力是他大肆捞钱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其中暴露出的体制性“漏洞”发人深思。由于经营进口车,特别是进口轿车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获得进口车配额就意味着得到一次商机,李友灿等职能部门的不法分子趁机收受好处费,进行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才会屡禁不止。按照正常程序,国家每年分两次将汽车配额下达到各省机电办,再由企业向省机电办申报汽车配额。从表面上看,河北省机电办对配额的分配都是按程序进行的。即工作人员对申报配额的企业进行筛选并拿出一个初步意见,再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由主任李友灿签字通过,然后报国家外经贸部。但实际上,在汽车进口配额的分配问题上,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李友灿一个人手中。每次开会确定分配方案时,他总是首先在会上发言并提出意见,说给哪个企业就给哪个企业,说给多少就给多少,集体研究实际上流于形式,成了他的“一言堂”。由于李友灿独断专横,省机电办的其他人员没人敢“说什么”。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广泛有效的监督,公众利益的分配不是在透明、公开的前提下运行,为李友灿谋取个人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成了他疯狂敛财的工具。一手给配额,一手收取“好处费”,李友灿与丁某肆无忌惮地大搞权钱交易,也使他在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第三,上梁不正带坏风气。为避免有人检举自己的罪行,李友灿在省机电办采取拉拢、引诱、打击等手段拉拢腐蚀工作人员,让他们与自己同流合污,许多经手办理汽车进口配额业务的工作人员相继走上犯罪道路。他曾公开对下属说:“你们别犯傻,该赚点钱时别不赚。”这也是为什么每次他主导进口汽车的配额,会上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因为配额的背后有一定的经济利益,个人可以收取好处费,大家对此都心照不宣。上行下效,在李友灿的带动下,省机电办的领导班子也全部烂掉了。作为省机电办的“一把手”,李友灿大搞权钱交易、疯狂敛财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使贪污受贿之风在省机电办盛行,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形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李友灿被处以极刑的深刻教训再次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谁敢触犯法律,以身试法,不管隐藏得有多深,逃得有多远,最终都将被绳之以法。这正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标签:;  ;  ;  

贪婪的“买”到地狱的通行证--前河北省对外贸易合作部副厅长、河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主任李友肯受贿分析_李友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