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对策与思考论文_贾书丽

提高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对策与思考论文_贾书丽

贾书丽 莱州市委党校

村级党组织作为国家与农民之间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一方面承担着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还要领导与协调其他村级组织共同维护农村基础性秩序,以确保农村的和谐稳定。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大多数的情况下,村级党组织是否具有战斗力和行动力,关系到国家政权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更关系到我们党是否能够长期执政。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就开始不断强调和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党的农村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随着党员数量的增加和党组织覆盖面的扩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发挥、党员意识淡化等问题凸显,因此,必须持续的、更加重视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问题。

一、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现状

(一)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就不断强调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全面系统的从组织、思想、制度、作风、执政能力和反腐倡廉等多方面来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之下,作为党在农村的最低一级的基层组织——村级党组织的能力建设也确实取得一定的成就,一方面,村级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各地加大对村部活动场所投入,进行标准化建设是近几年农村党建的较为突出的特征。党建资料管理逐步规范化,实现党建档案整齐划一、分类科学的创建目标。实行村干部坐班制,规范村干部的从政行为。大力实施党务村务公开,规范村级组织的权力运行。另一方面,领导村庄经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积极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提升发展村庄经济的能力。村级党组织通过广泛搜集市场供求信息,分析和预测市场前景,制定正确的经济决策,定期向农民群众发布的方式帮助农民群众正确把握市场动向,合理运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化给党在农村的能力建设带了一系列挑战,而村级党组织出现的一些不良特征,使得党建工作陷入结构化困境之中,严重影响了村级党组织的能力建设。一是领导农村党建能力式微,主要体现为党员活动逐渐缺乏、党员管理逐渐复杂、政治认同逐渐流失、吸纳能力逐渐降低。二是执行政策的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学习政策缺乏动力、宣传政策缺乏意识、落实政策缺乏支持、反馈政策缺乏渠道。三是基层治理的能力衰弱,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益难调控、基础建设难进行、矛盾纠纷难调解、社会风气难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四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弱化,主要体现在党的权威愈分化、党群关系愈疏离、服务资源愈缺失、宗旨意识愈淡化。

我国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弱化的原因是多方面,归结起来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乡村社会的分化与多元化给村级党组织整合乡村社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二是集体经济的去集体化致使党组织丧失经济基础;三是乡村治理的去政治化使村级党组织陷入到“不出事”和“不得罪”的逻辑之中;四是乡村党建脱离基层治理与群众路线而陷入“空转”困境当中。

二、提高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对策

(一)优化社会环境

一方面,以乡村社会整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农村就业;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政策,抑制贫富分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合理调整农村阶层利益格局,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坚持制度改革,淡化阶层边界,引导阶层思想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以思想政治教育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把握舆论导向,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构建宣传工作创新平台;加强法制建设,积极推进立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宣传工作纳入制度和政策层面和具有约束力的法律轨道来建立和完善引领机制,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建立公共沟通机制,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平台。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老年党员的作用,让其参与村庄重大决策、对村干部形成监督、参与村庄纠纷调解等。

(二)增强物质基础

一方面,制定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充分利用当前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克服不利环境,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釆取有效措施化解村集体不良债务;制定和完善涉农相关政策,重点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集体收入和资本运作的监督与管理,确保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探索壮大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把农民劳动合作与社会资本技术、管理合作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

(三)改良基层政治生态

一方面,增强村级党员干部的治责意识。要确保村干部积极投入村庄治理中,必须结合当前农村实际,强化村干部的治责意识,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和村级党建工作结合起来进行,以达到重塑党员干部政治性和原则性的目的。也可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激励党员干部投入村庄治理中。另一方面,强化村级党组织旳权力和权威保障。村级党组织作为当下中国乡村治理中重要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他们进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共同维持农村社会的公共秩序。重新塑造乡村社会的政治性,就需要重新调整国家、基层组织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应赋予村级党组织一定的调配资源的空间,提高他们的治理能力。重塑党在农村的权威,确保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

(四)夯实组织基础

一方面,要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来打造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选准与配强村级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增加党性,加强教育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工作水平和整体素质;建立党内关怀和帮扶机制,充分调动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来保持普通党员的先进性。建立和完善对农村普通党员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着力提高农村普通党员的整体能力素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各项任务,保证党员有事可做;建立和建全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体系。同时,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确保党组织旳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不断修改和完善农村党员发展的标准;建立和健全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培养制度,加强对农村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与考察;加强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做到整个发展党员流程的公开、公正和透明,保障发展党员的质量。

论文作者:贾书丽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提高村级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对策与思考论文_贾书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