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技术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其中包括了防火技术、焊接接收、节能技术、保温技术、抗震技术和智能技术等。随着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意识的加强,以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建筑技术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建筑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建筑工程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技术含量更高的施工工艺及手段会慢慢进入到建筑工程领域,让建筑工程技术朝着更加智能先进的方向发展,这也会是建筑工程技术今后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1建筑的分类及特征
1.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是现代建筑的一种发展趋势,它与保护概念紧密相连,能够得到大家的青睐。绿色建筑意在构建环保的、节能的、健康的、高效的居住环境。绿色建筑能够极大地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和发展基础。绿色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在建筑设计的阶段,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共存,把重心放在环境保护,生态尊重上,完成理想的建筑构图。绿色建筑主要包括3大方面内容:(1)保护环境:绿色建筑强调与环境和谐共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2)节约能源:绿色建筑重视建筑材料的使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3)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建筑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人提供居住、工作的环境和空间,绿色建筑应该为人提供“高效”、“健康”的使用空间。
1.2节能建筑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各类新技术的有效运用,节能新技术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节能新技术主要就是为了实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能耗的有效降低,尤其是要注重对于一些不必要能耗损失的控制,尽量规避可能出现的各类能源损失威胁。结合节能新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有效运用,其涉及到的具体方式比较多,比如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应用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也确实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际作用效果,有效规避了建筑工程项目室内热量的散失,如此也就能够加大节能力度,在相当多的建筑工程项目中都得到了理想运用;此外,为了更好实现建筑施工方案的节能优化效果,注重对于各类新型能源的有效运用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比如各类新型太阳能设备的合理施工,就能够提升建筑工程项目对于太阳能资源的运用效果,进而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自身能耗控制力度,降低了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它风能以及地热能、潮汐能的应用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3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使建筑中使用的电器设备包括照明、安防、空调、电视、通信设备等实现智能互联、远程操控等功能。智能建筑是物联网发展的一个产物,用于实现各个设备间的互联通信,能大大提高用电设备操作的便利性。智能建筑是一个有机系统,是由多个系统相互协作构成,形成一个智能化的建筑。建筑智能化包含以下几个维度:(1)建筑安全智能化:包括智能建筑材料、光纤混泥土、有机结构件等安全性高的建筑材料。(2)建筑生态智能化:建筑能够自动完成对空气、水份、土壤温度测量;能够自动完成加湿、通风、灌溉等操作;有效完成“三废”处理。(3)建筑运行智能化:包括有线电视、数据通信、语音、视频通信智能运行;照明、暖通、给排水、供暖等智能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建筑设备智能化:建筑使用的电器设备,包括空调、地暖、家电、电梯等,能够按照需求智能开启或停止。
1.4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建筑学、生态学和现代建筑技术等原理和技术,将建筑与其相关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具备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并能够提供适合人居住的良好环境的建筑。生态建筑具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节约,能有效改善周围生态环境,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等特点,它能够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起来,协调发展。生态建筑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改善和环境问题解决,目前得到快速的发展。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包括:(1)生态建筑依赖于许多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根据具体条件而对这些技术的最佳搭配,或称研究性技术组合。当然,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生态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循环生产等几个方面。(2)生态建筑是地方性十足的建筑,这种地方性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指符合地方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所构成的发展可能性。
2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精细化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今后的建筑工程技术会朝着更为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种精细化可以体现在几个具体方面。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方式、手段和施工工艺会更为精细,比如一些典型的焊接技术或安装技术,都会朝着精细的方向发展。此外,建筑工程项目对于材料的选用和材质控制上也会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对于选用的材质会进一步严格把关,材质的性能、环保性等都会有更加严格的控制。
2.2信息化与数字化发展趋势
信息化及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很大程度转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其对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渗透也非常明显。今后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中,会有更多数字化技术的融入,同时,整个建筑体的信息化程度也会更高。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管控制上,透过对于数字化的施工流程的监控和数据采集,可以对于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紧密跟踪,这样产生问题后可以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
2.3集成化发展趋势
集成化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中的一个典型体现便是对于施工技术与安装技术间的有效连接,并且会对于多种工程技术展开融合,让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更加便捷高效,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也会得到更好的保障。集成化技术的融入会让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水平得到提升,这也是一种潜在的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拉升。
2.4绿能技术
绿能技术是为了将建筑建设成环境友好型、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方法。在绿能技术领域,要求在建筑设计时,采用保护环境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利用清洁能源提供能量、减少建筑有害气体排放等形式,提高建筑的环境友好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能建筑已慢慢得到重视,在建筑设计伊始,已将绿能技术纳入考核要点。
2.5防水技术
防水技术是建筑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保障建筑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筑防水技术有多种分类防水,如果按照防水使用领域,可以将防水技术分为屋面防水、地下防水、墙体防水、屋顶防水和室内防水技术。如果按照防水技术的工艺来划分,可以分为卷材防水技术、密封防水技术、刚性防水技术和涂膜防水技术。在我们国家,用的最多的防水技术包括卷材防水、密封处砂浆防水和砌砖墙体防水等。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防水技术也实用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未来,防水技术所使用的材料,将会由传统的混泥土、砂浆,转变为符合高分子材料、有机化合物等,其防水特性将会更出众,已保证建筑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
3结语
随着保暖材料、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建筑将会朝着智能、环保和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人性化、智能化。集成化技术和智能技术是保障这些维度实现的重要技术,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涛,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外部环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麦克哈格IL.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雍静,李北海,杨岳,建筑智能化技术。2008年1月环保行的国家.
论文作者:蔡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生态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节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