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白止痒洗剂治疗外阴白色病损96例临床观察论文_郭翠玲

抑白止痒洗剂治疗外阴白色病损96例临床观察论文_郭翠玲

郭翠玲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妇科 天津 300000)

【中图分类号】R24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67-01

外阴白色病损是指妇女外阴部皮肤粘膜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白色增厚、角化斑块、且出现表面皮肤粘膜粗糙、皲裂或者皮肤变薄、弹性减低、甚至阴唇、阴蒂萎缩、消失。病人自觉阴部瘙痒或奇痒难忍、夜不能眠、灼热而疼痛。该病早年一般习称为“外阴白斑”,随后有“外阴营养不良”和“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等命名。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也是难治症。2006—2013年,笔者采用抑白止痒洗剂治疗外阴白色病损96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96例均为本院妇科门诊患者,其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76岁,平均43岁; 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0年,平均10年,

5-10年者居多;已婚者75例,未婚者21例,其中绝经57例,停经半年者10例,余月经正常29例。曾用它法治疗无效者15例。

96例患者中,有一例为不孕症诊治过程中妇科检查发现外阴白色病损,余均为外阴瘙痒难忍而来就诊,皆常规白带镜检及尿糖化验,排除因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糖尿病引起的外阴瘙痒,并均为持续性奇痒及肉眼可见的外阴皮肤增厚,粗糙变白,病损部位为大阴唇、小阴唇阴蒂或阴唇沟后联合皮肤。

2 诊断标准

均根据有阴痒,外阴皮肤粘膜有局限性和弥散性白色病变,组织增厚、变硬或干枯、萎缩等症状和体征,除外滴虫、霉菌感染及糖尿病所致的外阴炎。

临床分型: 轻型:外阴局灶性变白、瘙痒、外阴无萎缩,弹性好,好发于阴蒂,小阴唇,亦呈对称性生长。中型:外阴变白、局部奇痒难忍,抓破后疼痛。阴蒂增大,皮肤粗糙,角化明显,隆起,有皱璧或有鳞屑,大小阴唇萎缩,粘膜粗糙、弹性差;重型:外阴变白、外阴痒甚或奇痒难忍,并有萎缩、可见皲裂或外阴溃疡,病变区奇痒,病变区多自小阴唇开始,对称性向外扩散,部份延伸肛门区皮肤发亮,薄如卷烟纸,弹性差,易发生皲裂,有3例小阴唇平坦消失,阴蒂萎缩融合,阴道口明显狭窄。性生活障碍等。

3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及用法: 鹿衔草20g,淫羊藿20g,地锦草20g,蝉蜕10g,黄柏10g,苦参10g,赤芍10g,蒲公英10g。上药为一付量,入布袋包装,先用清水浸泡40-60分钟,每次煎煮15-20分钟,取药液每日坐浴至少2次,每次20-30分钟,每剂药可用1-2天。30天一个疗程并观察疗效。最短者,坐浴10天,最长者坚持8个疗程。

4 疗效标准与结果

根据1993年我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有关内容确定疗效。临床治愈: 瘙痒症状消失,外阴皮肤粘膜颜色、弹性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38例,占39.58%;显效: 瘙痒症状消失,外阴病变皮肤恢复良好,萎缩得到明显改善,病损范围明显缩小2/3以上者,色素明显加深为红色或淡褐色未继续发展者46例,占49?91%;有效: 瘙痒症状减轻, 外阴病变皮肤有所改善,病损范围较治疗前减少,病损皮肤颜色改善为花白或淡红色或淡褐色8例,占8.33%;无效: 症状及外阴病变皮肤均无变化,未达有效标准或加重者为无效4例,占4.16%。总有效率95.8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典型病例一

康某,女, 23岁,已婚, 2011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主因已婚18个月未孕来诊。妇科检查发现小阴唇萎缩、阴蒂及后联合处皮肤色白,粗糙、增厚,弹性消失。追问病史,外阴瘙痒8-9年,曾自用洁尔阴外洗无效,但未去医院诊治。且婚后夫妻生活时外阴疼痛,并对此有恐惧感。白带镜检阴性,尿糖阴性。给予促孕中药口服同时,予以抑白止痒洗剂外洗治疗,鹿衔草20g,淫羊藿20g,地锦草20g,蝉蜕10g,黄柏10g,苦参10g,赤芍10g,蒲公英10g。7付,每付药入布袋包装,先用清水浸泡40-60分钟,每次煎煮1520分钟,取药液每日坐浴4-6次,每次40-60分钟,每剂药可用2天。并告知药液接触外阴局部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一周后复诊,自述效果不显,未能坚持坐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考虑该患者求医心切,嘱其去医大总医院进一步诊治。一周后患者及家属拿着外阴活检病理报告复诊,哭啼着要求继续中药治疗。原来病理报告提示为萎缩性营养不良。并被告知该病从西医方面还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予抑白止痒洗剂7付,每日一付,方药用法同上述,嘱其坚持坐浴治疗。一个月后复诊时,自述每日坐浴时间总共能达到3-4个小时,瘙痒症状已消失,夫妻生活较前好转。查见外阴病变皮肤色素明显加深为红色,外阴渐丰满,弹性较前恢复,病损范围较前明显缩小。嘱继续抑白止痒洗剂坐浴。三个月后复诊见外阴皮肤粘膜颜色、弹性基本恢复正常,夫妻生活较前明显和谐。继续上药坐浴,每付药可用2-3天。坐浴治疗5个月后发现早孕,嘱停止坐浴,查外阴皮损已完全恢复正常。停药1年产后随访无复发。

典型病例二

杨某,女, 56岁,已婚, 断经4年,2010年3月9日初诊,患者主因外阴瘙痒反复发作,发现外阴白色病损近20年,加重1个月来诊。患者主诉20年前出现外阴瘙痒,起初为夜间偶有瘙痒,逐渐发展为夜间症状加重,曾在多家医院诊治,时轻时重,瘙痒持续,且外阴逐渐干涩,弹性消失,触摸局部感觉如同触到塑料。近一个月外阴局部奇痒难忍伴疼痛。检查发现外阴自阴蒂至后联合呈白色粗糙改变,小阴唇平坦消失,阴蒂萎缩融合,阴道口明显狭窄,伴皲裂。白带镜检阴性,尿糖阴性。予以抑白止痒洗剂外洗治疗,鹿衔草30g,淫羊藿30g,地锦草30g,蝉蜕10g,黄柏10g,苦参10g,赤芍10g,蒲公英15g。7付,日一付,每付药入布袋包装,先用清水浸泡40-60分钟,每次煎煮15-20分钟,取药液每日坐浴4-6次,每次40-60分钟,并予备用尤卓尔1支,晚间奇痒难忍时再用。一周后复诊,患者自述当日首次坐浴1小时顿感下体舒适,随间断坐浴共6小时,晚间外阴瘙痒明显减轻,未用尤卓尔。每天坚持坐浴5-6小时,现外阴瘙痒已消失。继予上药14付坐浴治疗。用药3周复查见外阴病变皮肤色素明显加深为红色,皲裂痊愈,局部组织复软,弹性较前恢复。用药6周复查见外阴病变范围较治疗前明显缩小、部分出现色素沉着呈花斑样改变即红色和浅褐色交错。用药10周时患者自述8周时有外阴瘙痒,但能忍受,持续3-4天逐渐减轻消失。检查见萎缩外阴已丰满,大部分出现色素沉着,花斑样改变即深红色呈散在细条索状穿插于褐色中。用药4个月时复查,外阴皮肤粘膜颜色、弹性恢复正常。1年后随访无复发。

5 讨论

外阴白色病损是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临床主要以外阴瘙痒或伴裂痛为主症,局部体征为皮肤粘膜脱色,上皮角化,增厚粗糙,皮肤甲错,或萎缩,弹性消失,严重者可蔓延至阴道,会阴及肛门周围,造成性交困难及排尿困难。由于本病发病缓慢,且不危及人之性命,故不被人们所重视。只有痛痒难忍,用一般治疗方法无效时,才来寻求中医治疗。笔者根据祖国医学治疗阴痒、阴痛、阴疮的经验, 继承恩师张丽蓉主任学术经验,在恩师的三仙汤基础上创拟新方抑白止痒洗剂治之,疗效满意。

临床注意:症状缓解后,不要立即停药,应待皮损恢复正常后再停药,否则,止痒效果也不会巩固,易反复。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发现,往往经过数个疗程而难以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但瘙痒症状却能迅速缓解,说明本治疗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停药后部分病例瘙痒再现,甚则病情加剧,此时不应认为是治疗无效,相反说明既往治疗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宜继续采用以巩固疗效,不宜因病情复发动摇治疗本病的信心而轻易改变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论文作者:郭翠玲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抑白止痒洗剂治疗外阴白色病损96例临床观察论文_郭翠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