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融合”视角下安溪县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三产融合”视角下安溪县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三产融合”视角下安溪县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冯秋萍1 丁 晨1纪金雄12

(1.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福建 泉州 362406;2.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 泉州 362406)

摘 要: 本研究从分析安溪县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概况入手,基于“三产融合”视角探究了安溪县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及资源、功能、市场、技术方面可供选择的融合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溪县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对策。

关键词: 产业融合;茶产业;旅游产业;安溪县

一、引言

2015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国家大力推进农村“三产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茶产业作为一种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特殊农业,面临难得转型升级的大好机遇。在茶产业供求矛盾突出的现实环境下,安溪县茶产业发展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从茶业产业链的拓展来看,茶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拓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茶叶的种植、加工、流通和文化、旅游出现了有机的融合。

1.1.1 纳入标准 ①合并有Ⅰ型或2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②符合手术指征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③年龄在25~65周岁之间的患者;④能够良好配合临床研究的患者;⑤拥有正常的语言沟通能力,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⑥知晓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的患者。

二、安溪县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概况

安溪县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和间接拉动了以茶叶加工、茶机生产、茶叶包装设计、仓储、物流、旅游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发展,这为安溪县茶产业从一产、二产向三产延伸,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与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当前安溪县茶产业与旅游业主要还停留在资源融合过程,茶产业各环节与旅游要素的交叉渗透仍然不够紧密,使得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品功能较为单一,未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安溪县茶文化旅游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发展阶段,茶业价值链未能与旅游业价值链实现深度融合,仍存在较大的融合空间。

三、安溪县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安溪县丰富的茶业资源

安溪县作为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重点产茶大县,茶产业历史悠久,茶产业基础扎实,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基于安溪铁观音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完善的茶产业链,安溪县积极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茶庄园、茶香人家、茶叶观光工厂、茶文化主题公园等茶文化旅游景点。

(二)安溪县政府大力支持茶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安溪县将文旅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文旅新经济,建设了海丝茶源(安溪)文化旅游项目、铁观音文化小镇、云岭茶庄园、溪禾山茶文化园等一批文旅项目,积极打造“山水福地·茶韵安溪”旅游品牌,推动茶旅产业融合发展。

(三)安溪县储备茶文化旅游人才

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安溪县内建立高校,开设与茶、旅游相关的专业,安溪县内知名茶企、茶文化主题酒店、茶庄园等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专业人才实践、学习的机会,为安溪县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四、安溪县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资源路径

现代旅游者已经从简单的欣赏自然景色转变为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因此文化旅游产品逐渐成为游客的选择,旅游产品和被赋予茶文化的产品本身都具有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类似的功能特性将二者恰到好处的进行融合发展,借助功能相同的特性,更好更快推进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功能路径

旅游资源作为吸引游客暂时离开居住地到另一个能满足需求的地方进行休闲娱乐的载体,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改变,自然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机会在逐渐增加。茶文化资源本身作为旅游吸引资源之一,为开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帮助,茶产业、茶文化与旅游线路、旅游资源的融合提高了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

(三)市场路径

乾隆二十八年(1763)十二月十六日,清朝将迁入乌鲁木齐的1043户察哈尔蒙古中的843户察哈尔人迁入伊犁,因乌鲁木齐是南北要冲,需要驻兵防守,为了加强乌鲁木齐的防守,将其中200户察哈尔兵携眷542名家属,派一名札兰管理,留驻乌鲁木齐。在第一批西迁的1043名察哈尔兵及家眷还未到达乌鲁木齐之前,伊犁办事大臣阿桂、乌鲁木齐办事大臣旌额里向朝廷议奏,从留驻乌鲁木齐的200户、542人中选派50户,约147人派驻库尔喀喇乌苏,得到乾隆皇帝的朱批。

(四)技术路径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的创新,王朝辉强调从人们的需求与市场供求两个方面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两个产业的融合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在茶叶的加工环节,需要掌握具有创新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技术。

五、安溪县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对策

(一)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

安溪县应在茶叶生产主要产区加大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发展一批具有不同层次结构、浓郁闽南特色的茶文化主题酒店、民宿,深入挖掘安溪传统特色小吃和茶餐饮,建设茶主题旅游餐饮街区,着力提升旅游住宿、餐饮服务质量,推进茶文化旅游供给品质化。

安溪铁观音以其独有的兰花香特性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客商慕名而来,不仅扩大了茶叶销售市场,而且带来了大量旅游客源。由于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存在市场交叉性,旅游者往往也是茶叶的消费者,安溪县采取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茶叶销售模式和会展经济模式,在提高茶叶销售量的同时,推动了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可见,市场融合是茶旅融合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加大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安溪县应将体验经济理念融入传统茶园的改造、降低粗放式种植茶园比例,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开发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茶艺、茶食”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样化的茶庄园休闲体验旅游产品体系,促使茶园由单一的茶叶原料提供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多元化功能转变。

工业以太网是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以太网技术,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工业以太网接口主要是Profinet、Ethernet/IP、Modbus

在改革进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有权授权进行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存在较大争议。监察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监察体制改革超越了当时宪法规定,人大常委会采取授权试点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改革合宪性问题,为缓解改革与法治之间的紧张关系,提供了一种变通模式。但有学者认为,授权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属于全国人大的职权,没有全国人大授权,作为全国人大常设机构的常委会,无权授权监察体制改革试点[15]。而“授权试点”是改革过程中的一项宪法工程,应当具有法律依据。这表明,《立法法》第13条能否为“授权试点”提供规范依据,如何使其具有更坚固的法律基础,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提高茶叶精深加工水平

安溪县茶叶加工企业应提高茶叶精深加工水平,拓展茶叶的食用、生态、文化、教育、养生、休闲等多种功能,融入茶文化创意元素,开发具有高附加值、多样化的茶叶精深加工产品,扩大茶叶产品的旅游购物消费领域,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由资源融合逐渐向技术、功能、市场融合发展。

(四)大力发展全域茶文化旅游

安溪县应围绕茶文化主题,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将茶以及与之关联的衍生内容纳入旅游项目开发中,形成一批茶乡特色小镇、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茶文化主题公园、茶文化研学旅游基地、茶文化休闲度假区、茶文化康养中心等新业态,形成多业态融合的全域茶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纪金雄,雷国铨.安溪县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2(01):67-76.

[2]王朝辉.产业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路径与策略[J].旅游学刊,2011(06):6-7.

[3]周翔.基于AHP-SWOT法的安溪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4(5):464-467.

基金项目: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6B07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资助项目(KMD18003A);福建农林大学横向科研项目(KHCZ17031)。

作者简介: 冯秋萍(1999.10-),女,汉族,贵州盘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产业融合。

通讯作者: 纪金雄(1983-),男,汉族,福建泉州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和产业融合。

标签:;  ;  ;  ;  ;  ;  

“三产融合”视角下安溪县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