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_陈超云

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_陈超云

湖南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湖南 邵阳 422000

摘 要:在我国现有教育方式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出现不同的心理疾病,轻者会出现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反应,例如一些强迫症、焦虑症等;严重的孩子可能会患有精神异常,出现精神分裂、抑郁症等情况,这些都是现下不能忽视并且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儿童 心理咨询 健康教育

一、 当代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社会性发展问题。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从自然实体变为社会实体的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人认识社会主流文化、掌握社会规范、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的关键时期,但通过相关研究调查发现,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青少年在这一成长的关键时期普遍出现社会主流文化认同度不高、社会道德责任感缺失、对于国家、民族的观念意识不强、对社会功德、法律等相关规范的掌握、践行不够等一系列问题。

2.心理压力问题。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长、教师都对学生抱有很大的期望,这种心理诉求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青少年,因此大部分青少年承担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学业、成才、人际等等压力,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人际交往问题。青少年时期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为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同伴交往等等,父母及学校教师的性格特征、教育方式等会影响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的亲子交往及师生交往,青少年同伴之间的竞争、互动等等会影响青少年的同伴交往。

研究调查表明,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交往失调、过渡防卫、偏执等等心理问题,导致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出现沟通障碍、社会人际信任匮乏、交往技能缺失等等不良现象。

4.情绪困扰问题。青少年处于成长的迷茫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人群的影响,如学业压力、同伴竞争等等,进而出现焦虑、抑郁、神经质等情绪障碍。有关资料显示,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就是情绪困扰。

5.婚恋与性心理问题。青少年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性成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时期,青少年对于性知识的好奇心理十分强烈,现代网络传媒发展迅速,各类不健康的两性知识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导致青少年早恋、非婚同居、性犯罪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6.网络心理问题。网络时代青少年最显著的心理问题之一就是网络成瘾。网络文化的不良刺激,学校家庭的对学生的忽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缺失等都会导致学生沉迷于网络,长时间的上网不仅会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还会影响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使学生产生孤独、抑郁、人格分类等心理问题,对于网络过分迷恋,会使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分不清楚现实与网络,进而模仿网络游戏角色造成违法犯罪等不良后果。

7.职业心理问题。近年来,我国待就业人口逐年上升,青年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但我国青少年职业心理发展普遍较慢,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就业能力普遍较弱,对于职业的认知程度不够,就业价值观与自身能力严重不符,导致青年学生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探讨

1.按照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发展需求调整、制定青少年成长发展政策方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国家必须重视青少年的成长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不可能完全一致,每个人的心理诉求可能都会有所区别,因此,国家在制定或调整与青少年成长相关的政策方针。

2.加强青少年健康心理素质的培育。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育,引导他们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另外,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接触到的人群的生活习惯、地区的人文风俗、年龄层次都会有差别,导致不同学生或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素质差异较大。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育方式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育,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方针必须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保证健康心理素质培育的有效性。

3.建立完善的青少年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体系的建立应该以当前阶段他们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为基础,教育核心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针对青少年学生可能或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学会生存、交往、做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建立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及时高效的预警和干预机制。相关教育部门及政府部门需要组织一定的力量研究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诊断标准,建立有效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及时科学地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警惕。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并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相关教育工作的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大均 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0,(09)。

[2]俞瑛 浅析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J].首届国际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03)。

论文作者:陈超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1月总第2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_陈超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