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浮力实验教学的思考论文_于钱凤

关于初中物理浮力实验教学的思考论文_于钱凤

摘要:教学期间,为给初中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促使其在课堂之上自主参与,并且乐于思考以及探究,获得相应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物理教师需对教学不断进行反思以及总结,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初中物理当中的浮力实验方面教学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浮力

前言: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当中,浮力属于一个重要的知识,同时还是物理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知识。由于浮力内容拥有较强抽象性,所以对初中生抽象思维提出较高要求。浮力知识包含力的合成、密度以及液体压强有关知识,因此物理教师开展教学的难度以及初中生实际学习难度全都较高。此种情况之下,物理教师需对实验教学加以重视,以此来降低现有教学难度,同时帮助初中生对浮力知识加以掌握。由此可见,物理教师对浮力实验方面教学展开探究十分必要。

一、对实验教学的内涵加以把握

把以往教学过程和实验探究这一教学模式加以对比极易发现,在以往物理教学期间,物理教师通常在课堂之上占据主体地位,其扮演知识传授这一角色,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理解。而在探究教学这一模式之中,初中生占据着主体地位,物理教师在探究教学当中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以及引导者,物理教师和初中生处于平等地位,这样才可引导初中生展开独立思考以及自主探究,对相应的物理知识进行总结。在进行实验教学期间,物理教师需具备良好知识素养以及丰富教学经验,并且要耐心倾听初中生发言,对其观点加以了解,进而为其创设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初中生敢于探索,勇于对困难进行克服,并且敢于质疑以及探究。同时,物理教师还需针对初中生具有的不同能力以及认知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授课方案,给层次不同的初中生设计贴合其学习状况的教学计划。而且,教师还需对初中生进行时刻关注,当其遇到困难之时,物理教师需及时为其提供帮助以及指导,确保初中生可以在自主探究当中对所学知识加以掌握。如今,在新课标具体指导之下,物理教师还需把初中生当作课堂主体,做到以生为本,对教学理念进行积极转变,给初中生创设一个平等,充满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浮力知识展开自主探究,进而促使其学习效果不断提升。

二、对实验教学的价值进行了解

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当中开展实验教学,可以给初中生提供培养探索精神的教学环境,促使初中生进行亲身实践,对实验现象进行直观观察,进而更加真实直接的和物理科学进行接触,充分调动初中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并且激发其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其学习期间的注意力,进而对初中生独立思考以及自主探究这一精神加以有效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众所周知,物理乃是在八年级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初中生若是可以在课程开设之初便对物理知识产生较大兴趣,并且在实际操作当中对教材当中的物理现象进行体验,这样可以对其知识探究兴趣加以满足,同时还能对其动手能力加以有效锻炼。比如,物理教师在进行“怎样判断物体是否沉浮”教学期间,可以让初中生借助身边一些生活物品展开简单实验。初中生可在家中准备透明容器和少量墨水,把少量墨水倒入到透明容器当中,并且把透明容器置于装满水的一个水槽之中,让其浮在水面之上。此时,容器会受到浮力以及自身重力作用,且浮力大于容器自身重力。所以,其会漂浮在水面之上[1]。之后,在容器当中添加一些墨水,会发现容器逐渐开始下沉,此时容器所受浮力会小于容器自身重力。在此过程当中,物理教师找到一种适当墨水,此时容器可以悬浮于水槽之中。在悬浮之时,容器所受浮力和其自身重力是相等的。通过此种探究活动,初中生可对浮力知识产生深刻印象,进而对浮力知识加以有效记忆以及掌握。

三、对实验教学的应用进行优化

进行实验教学之初,物理教师可由教学内容的引入着手,借多媒体播放和沉船打捞有关的视频资料,让初中生进行思考沉船已经沉入海底,而又被人们打捞上来运用了什么原理?为何气球可以在不受到牵引控制之下自动飘到天空之中?为什么游船能够浮于水面之上?为什么运输石油以及钢铁的轮船可以漂浮于海面之上?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初中生带着问题对浮力知识展开学习以及探索。在课堂之上,物理教师还可进行一个简单实验,以此来让初中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看。首先,物理教师需准备水槽、水、铁块以及弹簧测力计,然后在弹簧测力计的一端放上铁块,此时弹簧测力计实际读数为铁块在空气当中的重量。物理教师课让一名初中生上前用手托起铁块,同时对弹簧测力计之上的读数变化加以观察,此时初中生很容易看到当用手把铁块托起之时,测力计实际读数会减少。之后,物理教师可让初中生把这个铁块置于水槽之中,然后让初中生进行读数,这时初中生会发现当铁块置于水槽之中,和用手托住铁块是一样的,测力计实际读数也会变小,进而说明铁块在上述两种状态之下都会受到向上的力,进而引出浮力这个知识。在之后的教学当中物理教师可让初中生进行自主实验,对浮力知识展开探究[2-3]。在此期间,物理教师可把初中生分成多个小组,引导各组学生对浮力和排水量间的具体关系展开探究,进而让初中生对这一知识点加以深刻体会。

结论:综上可知,物理教师应当对实验教学具有的重要性加以重视,对实验教学的较强实践性及操作性加以认识,并且遵循新课标具体要求实施教学。教学期间,物理教师需对实验教学的内涵加以把握,对实验教学的价值进行了解,同时对实验教学的应用进行优化,这样才可促使实验教学实际效果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阿岩松,周欣彦.基于PBL的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初中物理《浮力》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9):205-207+209.

[2]朱艺华.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浮力》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8,33(05):48-49.

[3]梁荣忠.运用数字化实验系统做初中物理实验及其思考——以初中浮力实验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33(06):25-26.

论文作者:于钱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关于初中物理浮力实验教学的思考论文_于钱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