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问题与对策:对我国交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思考_贵州经济论文

差距、问题与对策:对我国交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思考_贵州经济论文

差距、问题、对策:对我国通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发展不平衡论文,差距论文,区域论文,通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电通信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八五”以前邮电通信一直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展水平,通信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八五”以后邮电通信状况有了很大变化,供需矛盾逐步缓解,个别地区电话普及率已经接近饱和。以下数据和分析反映了这种情况。

“七五”期间(1986~1990)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左右, 电话主线增长17%,电话的增长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电话发展弹性系数(电话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对指标)为2.13,即超前度为1.13。根据国际电联提供的有关数据对1988年全球130 个国家的电话和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的回归分析表明,中国在世界电信与经济发展回归线的平均水平以下,说明我国邮电通信水平低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八五”期间(1991~1995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7%,电话主线增长高达42.8%,电话发展弹性系数3.66。据国际电联提供的有关数据对1994年192个国家的电话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回归分析表明, 中国在世界电信与经济发展回归线的平均水平以上。

以上情况说明,我国邮电通信在“七五”期间仍然落后于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状况有所缓解,但没有根本改变。经过“八五”的持续快速发展,邮电通信基本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基本缓解了国民经济发展与通信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邮电通信的落后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在世界上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正如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一样,我国通信发展也很不平衡。一方面是不同的经济地域存在发展差异,另一方面即使在同一经济区域的不同省市、地区之间也存在差异,同时省区市内部各个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从我国通常意义上的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以下数据就可以说明这一问题。

1.东部地区的通信能力已经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据1996年7 月的统计数据表明,东部各省长途局用交换机总数是中部地区的1.9倍, 西部地区的3.76倍;长途业务电路是中部地区的3倍,西部地区的4.5倍;电话主线是中部地区2.3倍,西部地区的5.4倍。(见表1)

表1 东中西地区通信发展差距比较表

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长余业务电路②

电话主线

单位 (百万) (万路)(万线)

全国

363 88

4836

东部

203 71

2969

中部

106 26

1313

西部54 16554

900M模拟蜂窝移动

单位 电话交换机容量

(万门)

全国 800

东部 508

中部 238

西部

54

注:①本数据是1996年7月统计数。

②由于统计口径包含省内和跨省长途业务电路,统计全国数据时进行了折算,因此全国长途业务电路总数小于各省数据总和。

2.业务总量、业务收入上的差距也十分明显。据邮电部有关统计分析,1994年、1996年7 月全国三个不同经济地带业务总量的比重分别是,东部地区为71.3%和70.1%,中部地区为19.7%和21.3%,西部地区为8.9%和8.6%; 三个不同经济地带业务收入所占比重, 东部地区为65.4%和67.9%,中部地区为19%和21.3%,西部地区为9.7%和10.8%。

3.东部投资力度远远强于中西部。1990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为13.4亿元、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为5.5亿元, 中西部地区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占32.2%,而东部地区为39.8亿元,占整个全国邮电通信固定资产投资67.8%; 1996 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为123.5亿元,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为255.2亿元,中西部地区整个邮电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仅为38.4 %, 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为61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重为62.1%。 尽管中西部地区在“八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有所提高,但投资的绝对值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数额的绝对差距分别1990年的34.3亿元、26.4亿元,到1996年上升为488.6亿元、356.9亿元。

4.全国各省之间的发展也十分不平衡,即使是东部沿海地区差距也很大,我们可以从各省的电话普及率上看到这种差距。1990年全国省际间的电话普及率极差为7.37,到1996年7 月省际间的电话普及率极差扩大为25.35,拉大了将近18个百分点。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通信发展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与代表地区的发展相对差距正在缩小;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数太小,尽管发展也很快(尤其是进入“九五”以来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发展),但并没有改变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从根本上来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地区差异明显,人口众多,东中西不同经济地带的发展水平相差较大,这些因素是造成我国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因素。由于全国通信发展的离差太大,导致总体通信水平不高,全国主线普及率仅为3.9%,话机普及率也才5.47%。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邮电通信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表2 "八五"期间全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邮电固定资产投资比较表单位:亿元

经济 省区市名称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绝对数 比重 绝对数 比重 绝对数 比重

西部 贵州 云南 西藏

经济 甘肃 新疆 宁夏 5.5 9.4%

9.72 11.3%

19.6 16.3%

地带 青海 陕西 四川

中部 湖南 湖北 江西

经济 安徽 河南 内蒙 13.4 22.8%

18.6 21.6% 37 25.3%

地带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东部 广东 广西 海南

经济 福建 河北 山东 39.8 67.8% 55.38 64.4%

86.2 59%

地带 浙江 江苏 辽宁

天津 北京 上海

其它 --

-- ---- --

全国 58.7

86146.1

经济 省区市名称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绝对数 比重 绝对数 比重 绝对数 比重

西部 贵州 云南 西藏

经济 甘肃 新疆 宁夏 47.8 11.8% 95.7 11.9% 123.5 12.5%

地带 青海 陕西 四川

中部 湖南 湖北 江西

经济 安徽 河南 内蒙122.3 30.1% 230.5 28.6% 255.2 25.9%

地带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东部 广东 广西 海南

经济 福建 河北 山东229.1 56.7% 474.3 58.9% 612.1 62.1%

地带 浙江 江苏 辽宁

天津 北京 上海

其它--

--

-- -- -- --

全国404.2 805.9986

经济 省区市名称 八五年平均

地带 增长率

西部 贵州 云南 西藏

经济 甘肃 新疆 宁夏 86.3%

地带 青海 陕西 四川

中部 湖南 湖北 江西

经济 安徽 河南 内蒙 80.3%

地带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东部 广东 广西 海南

经济 福建 河北 山东 72.7%

地带 浙江 江苏 辽宁

天津 北京 上海

全国 75.8%

注:①其它固定资产投资未列。

②本表固定资产是基建和改造资金之和。

表3 全国各省区市电话普及率比较表

地区

1990年电 名 1996年7月 名 1990年主 名 1996年7月

话普及率 次 电话普及率 次 线普及率 次 主线普及率 次

北京 7.74

1 26.6514.96

215.87 2

上海 5.91

2 26.6525.54

120.36 1

天津 3.59

3 17.6232.94

312.26 3

广东 2.45

4 13.0942.85

410.96 4

辽宁 1.91

5 8.7571.66

6 7.26 5

吉林 1.7

6 7.1091.57

7 5.90 8

浙江 1.66

7 10.3452.04

5 6.57 6

黑龙江1.46

8 6.6610

1.32

105.0210

内蒙古1.37

9 4.0016

1.27

113.0017

江苏 1.33

10 8.866 1.2

125.73 9

山西 1.13

11 3.6319

1.14

152.5919

全国 1.11 5.47 1.07 3.90

福建 1.03

12 8.2481.37

8 6.16 7

新疆 0.99

13 4.6014

1.17

143.3015

河北 0.88

14 4.5415

0.92

183.4814

青海0.871

15 2.2028

1.36

9 1.2029

山东 0.87

16 4.6213

0.83

192.9318

湖北 0.85

17 4.8112

0.75

213.7313

宁夏 0.79

18 5.3011

1.13

164.0012

西藏 0.77

19 1.6829

0.65

231.3428

海南 0.73

20 3.70171.2

134.5011

陕西 0.68

21 3.2020

0.98

172.4021

甘肃0.621

22 3.0022

0.83

202.0024

江西 0.59

23 2.8024

0.71

222.4022

湖南 0.55

24 3.7018

0.61

243.0216

安徽 0.53

25 3.0121

0.59

252.4120

河南 0.51

26 2.6225

0.47

291.8826

云南 0.49

27 2.5626

0.48

282.2323

广西 0.48

28 2.9823

0.51

271.9825

四川 0.45

29 2.3227

0.53

261.7127

贵州 0.37

30 1.3430 0.413

300.9830

改革开放之初,邮电通信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是阻碍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之一。由于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优先发展、加快发展邮电通信的战略思想,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邮电通信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东部地区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给予的大量优惠政策和实际的支持。

1983年~1986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第一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各方面都迫切要求改变通信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地方财政也有了一定的基础,邮电部门根据这种客观实际,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加快邮电发展的“十六字”方针——“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提出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四个一起上”,并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在资金、项目、用地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加快发展步伐。

可以说,“七五”以前邮电通信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崛起分不开,与这一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分不开。“八五”以后,随着邮电通信大发展,国家给予的一些优惠政策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有的逐步被取消或有的自然消失了。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由于地方经济刚刚起步,起点较低,通信发展将不会有过去东部地区得到的那么多的实际政策优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实际扶持力度将减弱。

1992年到1995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高峰,邮电通信部门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加快通信建设步伐,使我国邮电通信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继东部地区通信发展进入起飞阶段之后,中部地区也相继进入了通信发展的起飞阶段。

进入“九五”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国家从“八五”以来对整个经济结构进行宏观调整和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力度产生了后续效应,西部经济开始以较快速度增长,出现了通信需求增强的趋势。从“八五”时期邮电通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可以看出,西部整个通信需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九五”时期以后西部地区的通信需求趋旺,1996年1~7月西部地区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增长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西部相当一部分省区市如新疆、青海、甘肃、可能将在短期内形成通信需求热潮,通信紧张状况将在西部的一些中心城市和能源化工、原材料基地出现。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可能不会出现东部地区超常发展的情形,对西部通信发展的需求拉力可能很难持久,西部地区邮电通信将仍然是在中央政策扶持下的平稳发展。

表4 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地方政府对通信发展给予的主要支持

上海

1.对地方性邮电资费实行上下浮动.

适当提供收费标准.批准收取初装

2.郊县县城和重要城镇电话建设投资

参照省区电话投资优惠办法.

3.局房建设坚持联合建设.新建小区

将邮电局所列入公建配套范围,资金

列入建房成本.

4."七五"期间引进所需外汇额度由地

方外汇留成解决,人民币计划指标由

邮电部和市政府报国家计委安排.电

话管线资金由市安排拨款,1984—

1988年共计拨款1.28亿元.事实上,

地方财政解决管线资金接近8亿元.

江苏

1.邮电通信建设在选址、征地、拆迁及劳动力安排

等方面应予积极支持,并减免城市基础设施开发

费以及建设中的各种配套费、附加费.

2.地方征收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超收分成部

分,各级政府都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邮电通信建

3.市内电话、农村电话和城市邮政网点的建设,纳

入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

4.省政府批准的邮电通信特殊资费全部用于省内

邮电通信设施建设.

5.市话管县免收破路费、邮电通信建设地免收管

6.仅1986年—1987年两年地方政府支持资金人

民币2.2亿元,外汇美元2300万.

浙江

1.免交城建设施配套费、承担邮电通

信楼建设拆迁费用.

2.承担邮电引进设备所需外汇额度.

3.调整农话收费标准.

4.批准收取地方性邮电资费.

5.免交邮政车辆隧道通行费.

表5 西部地区邮信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增长比较表(%)

业务总量 业务总量1996 业务收入1996 八五中央国有

八五期间 年1-7月累计年1-7月累邮电业务收入

年增长增长比例 计增长比例 年均增长

全国 4337.5 32.64 56.40

四川42.69 46.3 34.87 57.46

贵州37.87 53.4 42.06 53.10

云南44.69 48.0 45.62 57.56

西藏27.49 46.8 49.46 44.57

陕西37.26 44.8 38.85 51.45

甘肃33.8344 44.65 50.16

青海23.57 50.0 55.27 35.41

宁夏39.39 50.4 42.04 55.33

新疆39.91 51.1 36.67 55.32

表6 东中西部1996年前7个月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增长比较(%)

业务总量增长 占全国比重 业务收入增长 占全国比重

全国37.6 ----32.5 ----

西部地区 47.1 9.938.4 10.8

中部地区 42.9 21.334.7 21.2

东部地区 26.2 68.828.568

表7 沿海主要城市电话普及一览表

城市名称 市话普及率 城市名称 市话普及率 城市名称 市话普及率

大连29

上海 32.26 北海 26.52

秦皇岛 36.28 宁波 38.72 深圳 132.53

天津 29.34 温州 53.64 珠海 59.48

烟台 20.87 福州 41.40 汕头 37.55

连云港 17.79 广州 43.90 厦门 114.66

南通 28.70 湛江 27.53 海口 70.00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进入“九五”发展时期,通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巨大的变化,邮电通信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困难。

第一、东部地区通信面貌有了很大改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通信已经基本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信紧张状况已经扭转,相当一些城市电话普及率已趋于饱和(表7)。 这一地区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鉴于这种情况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将重点扶持对象从通信产业向别的基础产业转移的趋势,当地政府给予通信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逐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东部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将是:在优惠政策减少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在主要城市电话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目光将转向投资大、建设难度大的农村通信。要实现我国“九五”通信发展目标,东部地区的整体水平必须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大大提高农村通信的普及率。

第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发展的困难更多。由于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近年来从全国各国行业发展情况看,邮电通信发展较为突出,平均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许多基础产业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显得更为突出,其结果是在中西部地区出现了通信的虚假饱和现象以及地方对通信发展支持的减弱。

表8 中国分地区电话满足度

省区市 满足度 省区市 满足度 省区市 满足度

东 广东162.65 中 吉林126.4 西 云南121.88

福建144.73 安徽96.67 宁夏100.51

浙江126.88 湖南88.71 西藏 87.25

部 海南123.57 部 内蒙古 75.09 部 青海 83.26

江苏104.23 河南72.79 甘肃 79.27

河北 93.55 湖北70.00 陕西 76.53

地 山东 79.31 地 黑龙江 68.54 地 四川 61.18

上海 79.15 辽宁56.42 贵州 59.57

天津 73.29 山西55.56 新疆 55.67

区 广西 72.97 区 江西54.15 区 全国 64.78

北京 62.24除港澳

本表摘自《世界电信》1996年9 月陈凯“从电话需求看通信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

表9 1991~1995年全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经济地带 省区市名称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绝对值 比例 绝对值 比例 绝对值 比例

西部经济 贵州 云南 西藏

地带 甘肃 新疆 宁夏

0.5

8.9% 1.9 17.4% 12.4 23.9%

青海 陕西 四川

中部经济 湖南 湖北 江西

地带 安徽 河南 内蒙

1.1 19.6% 2.8 25.7% 15.0 28.9%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广东 广西 海南

东部经济 福建 河北 山东

3.8 67.9% 5.9 54.1% 14.1 27.2%

地带 浙江 江苏 辽宁

天津 北京 上海

全国

5.610.9 51.9

经济地带 省区市名称 1994年

1995年

绝对值 比例 绝对值 比例年均

增长

西部经济 贵州 云南 西藏

地带 甘肃 新疆 宁夏11.2

22%

9.1 16.4%

青海 陕西 四川

中部经济 湖南 湖北 江西

地带 安徽 河南 内蒙16.6 32.5%

20.2 36.4%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广东 广西 海南

东部经济 福建 河北 山东23.0 45.1%

16.1 16.1%

地带 浙江 江苏 辽宁

天津 北京 上海

全国

51.0 55.5

邮电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贷款部分资金比较表 单位:亿元

注:①其它类固定资产投资忽略未计。

②本表固定资产是基建和改造资金之和。

1.中西部地区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要求有更大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国家和一些地方对通信的支持力度相对于前一时期有所减弱,因此它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困难。

2.由于“八五”时期中西部地区通信就出现虚假饱和现象。这种虚假饱和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整个通信水平还相当低,另一方面电话放号却相当缓慢,初装费已经降低到1000元以下,仍然没有很大需求。这种虚假饱和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中西部的通信短缺瓶颈没有根本改变,一旦国民经济出现新的增长势头,通信的紧张局面就可能再次出现。

3.东部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很大程度来源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据统计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总产值已占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有的省市的一些地区乡镇企业占到80%以上。乡镇企业以及私营经济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当地对台戏发展。这也是“八五”以前影响我国整个通信发展,促使我国通信能力增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不存在东部地区这种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局面,西部经济的增长点将集中在几个能源、化工、轻纺等原材料生产基地,对西部其余广大地区经济的拉大很小,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发展缓慢,规模很小,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将很小。这样对于通信的需求刚性很弱。

4.初装费作为通信发展主要资金来源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需求刚性减弱,初装费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了,初装费作为通信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的优势在西部地区将不再突出。

5.中西部通信建设的成本将大大加大,通信建设的资金来源将更大程度依赖贷款,通信企业的债务负担将大幅度加重。

6.尽管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倾斜政策,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东部地区至少晚5~10年, 这种状况在今后十年可能有所改变,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存在;同时这一地区投资回收相对缓慢,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4年年底的有关统计表明,人均业务收入、成本费用收入率、资本金利润率、人均占有固定资产数量前十位均是东部地区的省市,而西部地区几乎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其中资本金利润率均为负数。

7.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部里可调动的支持不发达地区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

8.在西部地区, 对外资的使用难度极大,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具备像东部地区那么多的有利条件,只能完全靠政策扶持。

表10 1994年经济效益全国排名前十位和后十位的省区市

人均业务收入 成本费用收入率

数量(元) 排数量(元)排

东 北京电信

250595 1186 1

天津 88398 6 135.5 5

部上海 124506 3 159.6 2

辽宁 73368 9 104.4 10

经江苏 76112 8 118.5 7

浙江 80186 7 121.0 6

济山东 66401 10 109.6 9

广东 143206 2 148.1 4

地海南 107140 5110 8

四川 41428 18 89.4 19

带贵州 28295 28 68.9 29

西云南 37677 22 79.2 24

部西藏 20499 30 36.6 31

经陕西 33995 23 85.9 21

济甘肃 28500 27 69.7 27

地青海 18171 31 61.1 30

带宁夏 29852 26 72.2 26

新疆 31260 24 69.4 28

资本金利润率 人均占有固定资产数量

数量 排 数量(元)排

东 北京电信4.6

4

462615 1

天津 4.2

7 217884.3 5

部上海 16.4

1

190388 7

辽宁 0.7

21 218528 4

经江苏 2.6

13 154847 8

浙江 3.1

12 131265 11

济山东 4.1

8

128624 12

广东 10.9

2

191301 6

带海南 3.3

11 272072 2

四川 -1.8

26 115518 16

贵州 0.8

14

66353 30

西云南 0.2

19 116306 14

部西藏 3.9

994695 24

经陕西 -1.6

24

89029 26

济甘肃 -5.1

30

95508 23

带青海 -1.4

23

74883 29

宁夏 -6.3

31 106454 21

新疆 3.4

10

11422 18

表11 1991~1995年全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邮电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部分资金比较表

经济地带 省区市名称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绝对值 比例 绝对值 比例 绝对值 比例

西部经济 贵州 云南 西藏

地带 甘肃 新疆 宁夏

1.33 9.9% 3.23

15%

4.7 11.5%

青海 陕西 四川

中部经济 湖南 湖北 江西

地带 安徽 河南 内蒙

3.7 27.6% 5.04 23.4% 12.1 29.6%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广东 广西 海南

东部经济 福建 河北 山东

8.4 62.7% 13.2 61.4% 24.1 58.9%

地带 浙江 江苏 辽宁

天津 北京 上海

经济地带 省区市名称 1994年1995年

绝对值 比例

绝对值 比例

西部经济 贵州 云南 西藏

地带 甘肃 新疆 宁夏17.22 13.8%

19.8 12.6%

青海 陕西 四川

中部经济 湖南 湖北 江西

地带 安徽 河南 内蒙30.62 24.6%

48.4 30.9%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广东 广西 海南

东部经济 福建 河北 山东76.56 61.5%

88.4 56.4%

地带 浙江 江苏 辽宁

天津 北京 上海

单位:亿元

注:①本表其它类固定资产投资忽略未计。

②本表固定资产是基建和改造资金之和。

我国确立的今后10年发展总体目标是邮电通信要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因此,继续加快发展我国邮电通信事业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根据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要实行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尽量缩小地区差异,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通信水平,使我国邮电通信在总体协调中发展。为此,建议:

(一)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通信发展,缩小地区差异,提高总体通信水平,应在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框架下,制定我国邮电通信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鼓励对西部地区的通信投入。

(二)解决东中西部地区通信发展的不平衡,仍然要立足于缩短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对东中西部的经济调控必须适度,不能以牺牲全网利益,降低全国的发展速度和发达地区的经济效益为代价。基于西部地区通信发展投资大、效益低,要解决西部地区的建设资金,就必须加快有经济效益地区的通信发展,保证这些地区的通信投入,使之尽快形成规模,增加经济效益。以保证整个通信发展所需的资金。

(三)在保持沿海东部地区以及各省中心城市投资力度。从邮电内部分配上,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

(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要研究地区内部的发展差距问题,解决城乡发展的差距。东部农村通信的发展将是我国通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东部地区农村通信的市场开发力度,加快本地网建设,促进农村电话的发展。

(五)充分发挥东部地区人才和管理优势,采取对口支援的方式,解决西部地区人才问题。

(六)积极探讨扩大融资渠道、联合建设的通信发展方式,鼓励西部地区大胆采用新的融资手段,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标签:;  ;  ;  ;  ;  ;  ;  ;  ;  ;  ;  ;  ;  

差距、问题与对策:对我国交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思考_贵州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