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构建小学英语话题写作课的探究——以一节公开课教学为例论文_陈群喜

广州市黄埔区九龙第一小学 广东 广州 510700

摘 要:小学英语书面表达暨写作的核心是思维。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并更具创造性地思考,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低下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写作教学策略,并以一堂英语写作公开课教学为例,进行了小学英语话题写作课的实践探究。基于此课例,笔者认为该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规律,运用发散性思维,构建思维框架体系,理清写作思路,强化写作过程的管理与指导,是一种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 话题写作 有效性

一、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及原因

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技能,英语写作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等,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忽视。然而,2017年1月(六年级上学期末),在进行期末教学质量分析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答题较弱的题型为书面表达(以下统称为“写作”)题。学生的文章中有的信息不全、语法不通,有的语言连贯性差、篇章结构紊乱,有的缺少逻辑关系、语言素养低,缺乏基本写作意识及能力,无句式及语篇概念,堆砌词汇,这反映出现实的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不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 2017年2月中旬,我校以六年级年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问卷的题项采用四级量表,由学生以不记名方式选择作答。我们共下发了230张问卷,收回了215张有效卷并进行了分析,相关结果如下:

1.学生方面:很多学生对英语写作缺少热情、兴趣不大,有64.63%的学生一点也不喜欢写英语写作;90.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运用英语进行写作时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较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用中文构思,再译成英语,于是常常出现中文式的英语,错误百出。

2.教师方面:教师的写作教学环节多数为“布置任务→评讲一至两篇范文”,或者“布置任务→收上来全部批改→评讲”。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写作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关注,降低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仅仅是为了写作而写作,缺乏对所写文章的整体构思。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改方法陈旧,反馈手段单一,缺乏科学性。

二、基于思维导图构建下的话题写作教学实践

下面,笔者以一堂英语写作公开课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基于思维导图构建进行话题写作。

内容:Travel plan话题复习(Reading & Writing)

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

基于思维导图构建话题写作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侧重于对学生写作思路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写作过程而不是写作结果。具体而言,就是在4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词汇(块)分类、分析并运用所给阅读篇章(范文)的结构和句型进行10-12分钟的限时写作,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互改初稿直至最后自主完善成文。相关的教学步骤和方法见下图(仅作参考之用,实际课堂则灵活变通)。

图1

Activity 3:Group Discussion (小组交流)。教师收集各小组讨论结果,并把相关的关键词写在思维导图的相应位置,丰富思维导图的分支。

图2

Step 3 While-writing:借鉴范文画思维导图写作框架

Activity 4: 引导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思维导图,在关键词的帮助下尝试口头描述自己的旅行计划。

设计说明:学生模仿范文写作框架,结合所学转向实践,让他们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语言的习得是通过语言的输入来完成的,有目的输出又能带动有效的输入,达到输入输出的双促进(Krashen 1982)。在写作教学中,以范文引路,实行读写结合,既能凸显语言输入,又能优化语言输出,使内容创造与语言模仿有机融合。卞金华(2014)指出,范文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范文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的框架结构和要点,便于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Activity 5: 围绕写作任务,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和确定时态、任务、要点(见图1),以及各部分所需的关联词、词块与句型,然后在10-12分钟内完成自己的习作。

设计说明: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大脑中与写作任务相关的语言知识被激活,在借助于思维导图1、2的基础上,初稿的完成就水到渠成了。

设计说明: 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同伴间进行互助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依照评分标准,借助思维导图直观呈现的写作要点和框架结构来进行评价和修改,毫无疑问可以引起学生对自己以及同伴习作的反思,进而培养他们有意识地对照标准和思维导图的要点和框架等来检查修正习作。

三、教学反思

首先,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话题写作教学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与思维导图相关的知识培训,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其特点和使用方法。

其次,在基于思维导图的话题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分析与话题相关的范文可以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呈现范文的篇章框架、内容层次的安排,以及关联词、时态人称和优美的句型等的定位与储备。

最后,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既有利于教师指导与管理学生的写作过程,又有利于学生体验集构思、写初稿、同伴互评直至定稿等环节的一体化,这种强化写作过程的指导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状,有助于创设“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分享”的高效写作课堂。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写作教学实践当中,思维导图还应与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互为补充。

参考文献

[1]曹国玲 2016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英语科)[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

[2]沈爱芬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4,(5),12。

[3]Krashen,S.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2.

[4]卞金华 范文仿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4,(6),1。

[5]严育洪 教育我们还能做什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雷旭 图解英语 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论文作者:陈群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基于思维导图构建小学英语话题写作课的探究——以一节公开课教学为例论文_陈群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