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两种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差距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地区发展差距也在拉大。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已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导致区域发展差距的自生性因素
导致区域发展差距形成的自生性因素包括环境与区位条件、社会文化特征、历史沉淀和经济基础。
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我国东部地区紧靠太平洋,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交通条件便利;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生存条件好,适宜于农业发展和规模经营。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形较为复杂,区域分割严重,加上降雨不均,土地贫瘠,生产、生活受环境制约程度大,不少地方靠天吃饭和靠天养畜。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落后的交通运输又阻碍着对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开发,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东部地区的区位条件远远好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利用其临海优势和对外联系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既便于接受发达国家技术和经济资源的辐射和转移,又便于通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回乡投资办厂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现有区位条件下,东部地区既可以东出打进国际市场,又可以西进占领内地市场,这为其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远离海洋,对外联系不便,难以直接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和资源的转移,也缺少既可以当投资者,又可以当引资者的华人、华侨。而中西部地区原本竞争力就较弱的产品因落后和长距离的运输使成本上升而难以打进国际市场和沿海市场,其狭小的本地市场又因受进口产品和沿海地区产品的挤占显得更为狭小。直到80年代才开放的内陆边界因睦邻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边境贸易多以低层次的易货贸易为主,难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文化特征。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较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东部地区的区位条件和环境特征使其文化具有更多的开放性。东部地区对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采取“吸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不断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造就了新一代的勇于开拓进取的东部人,使东部地区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对区域的分割严重,交通闭塞,现代传播媒介落后,信息更新慢,使文化凸现出更多的内向性;由于民族众多,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区域差异大,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就较为困难,使文化长期在一种较为封闭的环境中自我循环,自我发展,形成了若干个封闭性的、独立性较强的文化单元体,很难及时和轻易接受外界的新生事物和信息。
文化的封闭和凝固,严重阻碍了人们观念更新。观念的落后限制着个人的素质。个人素质不能提高,社会经济自然难以快速发展。在人口素质上,中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见表1)。在思想观念上,中西部地区甚至还有不少县的领导以争当贫困县为荣。
表1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口素质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年鉴1993》,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
历史和经济基础。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内陆地区只占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0%。因此,东西差距并非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的。
从基础设施来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从资金投放上看,据测算,1986—1990年间,我国资金投入增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1.68%。因此,资金的充足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资金的筹措和供给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别。1952—1989年间,地区实际积累率,东部地区为41.78%;中西部地区为25.34%,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60.64%;1994年,地区资金供给指数,东部地区为1.268,中西部地区只为东部地区的64.25%。1994年,东部地区的总投资额为9648.96亿元,是中西部地区总投资额的1.63倍。资金筹措和供给能力的差距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性因素。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东西差距则更为明显。有学者作过计算,如以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数来衡量各地区的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则东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是中西部地区的2.5倍。
一个地区在生产要素上的优势需要通过市场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序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表现在东部地区的市场流通规模显著扩展,商品、生产资料、金融、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等各类市场建设进展迅速,与商品市场配套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也得到了一定程序的发育。中西部地区市场发育程度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普遍落后于东部地区。
表2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有关数据计算
在工业化水平和工业结构上,东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区已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西部地区仍处在工业化初期或由初期向中期转换的阶段。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层次低于东部地区,产业间的关联度也较低,主导产业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比较松散,难以形成中心城市向周围地区扩散的生产要素传递网络。工业结构的差异使东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效益相差很大(见表3),经济效益的差别又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表 3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比较
资料来源:刘再兴主编,《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p186—187,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年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东西部地区在所有制结构上的差异是导致东西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1993年,东部地区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6.4%,有的省份比重更是高达80%以上。与此相比较的是,中西部地区的国有经济在其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1993年,中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的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6.9%。
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城市的发展可以通过扩散效应来带动临近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化水平也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城市建设上有相当大的差距。在1993年GDP超过200亿元的40个城市中,东部地区有31个,中西部地区只有9个。1994年,东部地区平均每5310.1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市,中西部地区平均每16616.1平方公里才有一座城市;东部地区每座城市平均经济规模(以工农业总产值为例)为118.58亿元,中西部地区每座城市的经济规模仅为37.01亿元。这就是说,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要以只有东部地区城市31.21%的经济实力去带动超过东部地区城市腹地面积2.13倍的广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其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外生性因素
国家宏观政策的倾斜。改革开放后,为促进全国经济的更快增长,充分发挥沿海地区优势,国家在宏观投资和政策上采取了向东部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国家投资由改革开放前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转为向东部地区倾斜。同时,随着中央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导致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1993年的基本建设投资中,中央项目资金为1409.72亿元,地方项目资金为2760.62亿元,是中央项目资金的1.96倍;另一方面,国家预算内资金仅占总投资额的9.38%,其它来源的资金占了90.62%。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进一步加剧了投资的不均衡。由于东部地区享有较多的优惠政策和自身较强的经济实力,东部地区的地方投资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有着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机构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大批内地资金通过银行拆借等方式进入东部地区,从而使得资金的分布更为不均。1994年,全国总投资额为15567.9亿元,东部地区占到了61.98%,整个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还不足40%。投资的倾斜,使中西部地区给以兴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也无力加大对本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的力度,从而拉大了业已存在的差距。
表4 全民基本建设投资的地区分配(1953—1989年)
资料来源:刘再兴主编,《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p821,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年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进的,国家对更具开放度的东部地区在利用外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税收、外贸外汇和财政留成等方面给予了政策上的优惠。同时,又率先在东部地区建立经济特区、保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沿海经济开发区,并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政策的倾斜,使东部地区在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其他经济资源的同时,又使得大量的中西部地区的各种各样的经济资源“孔雀东南飞”。这一涨一消,差距尽在眼前。
在价格政策上,国家放开了加工工业产品的价格,而原材料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大部分控制在国家手中,从而产生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以生产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的中西部地区为此蒙受了巨额的价值流失量。如甘肃在1965—1989年间,其原材料工业的价值流失量平均每年约为18亿元,远远超过了同期国家对甘肃省原材料工业的投入。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不仅使得能源、原材料产品供不应求,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也使得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外资的投资倾斜。外资的地区流向常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当地的外资政策,当地同国际社会的联系以及当地原有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条件。
改革开放后,三项条件俱佳的东部地区吸引了涌入我国的外资中的绝大部分。1979—1991年,外商直接投资于东部地区的协议金额为425.96亿美元,占全国总额的81.45%;1993年和1994年,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为265.66亿美元和311.49亿美元,占全国各省市区总额的86.9%和87.35%,同期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仅为东部地区的13.84%和14.48%。十几年来,外商投资的倾斜分布和国内投资的倾斜所形成的巨额差额足以带动东部地区以快于中西部地区的速度来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外商投资办厂不仅仅只是一种资金的投入,它还包括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使东部地区的技术和管理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设备得到及时的更新。此外,外商投资办厂还能为地方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社会消费等,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更快发展。因此,外资偏集于东部地区强化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结语
区域自身的内在因素是导致东西差距的根本性原因,国家政策、资金和外商投资等外部条件的地区倾斜在客观上扩大了区域差距。在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不可变更的条件下,改善区域的经济基础条件,提高人口素质,转变思想观念是最终解决区域差距的根本出路,但这些都不是在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因此,从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为了缩小区域差距,我们应当在外部条件上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条件。在1996年,中西部地区的平均经济发展速度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超过了东部地区,相信随着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我国的区域差距在世纪之交和下世纪初必然趋于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