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志愿服务机制探索-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为例论文

实践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志愿服务机制探索
——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为例

王甜甜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 :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大多来自农村,落后的教育条件及课外实践活动的匮乏往往导致贫困生不仅需要经济方面救助,同时也需要心理上获得自我价值感。目前高职院校存在志愿者主动意识弱、角色单一、志愿服务安排欠合理、考评未量化的问题,本文通过探索贫困生志愿服务机制的健全与管理,使实践育人与资助工作相结合,有效解决贫困生发展成长问题。

关键词 :实践育人;贫困生;志愿服务

0 引言

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实践育人工作从主观认识、统筹推进及进一步的组织落实,并进而指出挖掘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系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此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重点列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这项教育内容,强调要“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2014年,习近平同志通过与在校青年先后十余次的座谈,指出个人实践与“中国梦”、志愿服务与“奉献行”相结合的实践育人观念。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是指高职在校生在理论学习、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与自我成长、相互教育密切相关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具有教育意义明显、公益性质强、可操作性等鲜明特点,而高职院校以此为手段建立贫困生志愿服务机制,以便实现系统化、多样化的育人目标。我院鼓励贫困生群体参加志愿服务,并完善志愿服务参与平台,现已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徐州日报对我院大学生志愿者以健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载体在湖西社区开展低保家庭帮扶进行报道,充分提倡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2017年,我院青协组织的“五位一体”爱心银行项目获得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20位同学获得徐州市马拉松优秀志愿者表彰,有2名同学获得徐州市中心医院优秀志愿者;12名同学获得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志愿者。目前我院响应省委号召,推行志愿者打卡器,登记注册志愿者470人,累计开展活动1589人次,活动时长达7890小时,其中贫困生参与1094人次,占68.85%,我院青协曾连续数月被评为徐州市志愿服务组织之星,被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授予“优秀志愿组织称号”。当前我院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推进高职院校困难生树立助人自助理念,培养公民责任意识,对于铸就受助学生成长成才之路发挥重要作用。

1 经管学院贫困生基本情况概述

2016-2017学年经管学院贫困生建档人数共计417人,总数为1526人,占比27.33%,而其中男生贫困建档人数为59人,占比14.15%,女生贫困建档人数358人,占比85.85%。城镇户口学生共计46人,占比11.03%,农村户口同学为371,占比88.97%。少数民族学生15人,占比3.60%,汉族学生402人,占比96.40%。统计显示,我院女生贫困建档人数占八成以上,此外以农村户口、汉族居多(见表1)。

2016-2017学年经管学院贫困生累计开展服务1094人次,其中导医服务最为突出,共计326人次,占比29.80%;其次是助老活动186人次,占比17.00%;周末课堂167人次,占比15.27%;景区服务150人次,占比13.71%;学校活动110人次,占比10.05%;大型赛事100人次,占比9.14%;求他活动55人次,占比5.03%(见图1)。

表1 2016-2017学年经管学院贫困生 建档基本信息统计

图1 2016-2017学年经管学院贫困生志愿服务内容统计情况

2 高职院校贫困生志愿服务现存问题

高职院校贫困生在获取资助后存在的胡乱消费、弄虚作假等现象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现实困境,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主体往往对自身缺乏行为约束与思想教育,当然我们在此探讨的并不是否认资助育人工作对于贫困大学生的重大意义,而是强调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不仅使贫困生在道德层面受到洗礼和自我审视,也在心理层面享受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更在各类志愿服务中全方位强化了各项能力,使资助工作不仅仅是学生工作日常管理的一项阶段性事务,而是贯彻到贫困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成才培养计划。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受助后缺乏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教育环节,往往是以群体为导向加以引导,但仅依赖此项流程化的资助工作使个体的导向渐渐弱化,忽视了个性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既要在显性层面严格执行政策要求、合理分配资金,保障评定环节的公平公正;也应该在隐性资助育人工作中寻求通过志愿服务的实践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为贫困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现实土壤和实践氛围。以下,根据我院受资助学生志愿服务调查结果,归纳出现阶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中存在的四点问题。

国际快递模式指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即敦豪、天地、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国际快递都具有发达的自建全球网络,利用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和遍布全球的本地化服务,为用户带来极好的物流体验。但是国际快递价格相对比较高,一般商户只有在客户时效性要求很强的情况下,才使用国际快递来派送商品。

2.1 志愿者主动意识弱

高职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资金合理分配、落实精准扶贫必然是资助工作的重要目标,然而加强资助育人工作,提升贫困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也是重要环节。我院贫困建档学生多达417人,全院学生共计1526人,占据总数的27.33%,在院分团委的倡导下贫困建档学生加入志愿服务储备队伍,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主力军”,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培养贫困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2016-2017学年经管学院贫困生累计服务10次以上8人,占比1.92%;累计服务8-10次26人,占比6.24%;累计服务5-7次25人,占比6.00%;累计服务2-4次89人,占比21.34%;累计服务1次224人,占比53.72%;未参加志愿服务活动45人,占比10.79%(见图2)。可见,志愿服务活跃人数不足两成,志愿者主动性较弱。

图2 2016-2017学年经管学院贫困生累计服务次数统计情况

高职院校贫困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往往面临这样两种矛盾,一是“忙的很”和“没事干”之间的协调,忙会使志愿工作显得充实,但是可能会很累;没事干会很轻松,但是也会无聊,两种极端都会让志愿服务显得更为被动。二是“功利化”与“公益心”之间的协调,志愿服务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会使志愿者丧失热情,面对志愿服务浮躁、功利的现象,两种矛盾的激化也会导致缺乏主动性,而相互之间的平衡是志愿工作的要点,志愿工作的不断开展也是在寻找这样的平衡,以及更为吸引人参与的方法。

2.2 志愿服务角色单一

我院志愿服务已建立数据库,与贫困生建档名单相对应,但是仍然会存在人员信息更新不及时,服务质量未量化等问题,志愿服务成效的考评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今后的志愿服务也应更为注重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测评,定期开展服务对象回访调查,例如每学年参与志愿服务最少6次,满意率达到80%,同时以此作为高职院校文明修身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标准,使志愿服务不再是拘泥于表面文章,作为完善高职院校奖助体系的重要凭证,是党团建设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学志愿服务作为高校面向社会公众的一张名片,有效的志愿服务考评体系有助于合理奖惩制度,弘扬社会正能量,推进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骨干分子是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团队的核心力量,包括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会干部、班级干部等,而建立贫困生志愿服务机制也可以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班级为单位成立骨干分子小组,以实际行动响应志愿服务活动,及时反馈班级贫困生同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便推动志愿服务机制的有效完善。

军队有教育,随时随地,连说带唱,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可以时时刻刻对照自己的言行省察调整,不断提高自律能力和综合素养;企业有教育,但需要一定的时空条件,如场所准备、设施布置、人员聚合,宣讲匆匆,过眼云烟,效果难料[1]。

表2 2016-2017学年经管学院贫困生志愿 服务角色定位统计情况

2.3 志愿服务安排欠合理

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不应本末倒置,应以学生正常完成学业为前提,现如今志愿服务安排仍存在于学校正常教学安排相冲突的情况,对于活动的整个流程缺乏把控,考虑不够详细具体,因此个别志愿者心底会产生抱怨情绪,影响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开展。

加强思想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也为践行实践育人提供好的依托手段。贫困生在经济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结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倡导的“三走活动”,通过参与志愿活动走出宿舍、走进社会、深入基层,进一步丰富和延伸了高校思想教育的途径,使思想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现实化,使贫困生在志愿服务中不断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2.4 志愿服务考评未量化

目前志愿者的注册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无法实现志愿者资源的整合和建立志愿服务信息交流平台,导致志愿者培训未常态化、激励措施不到位、服务效果未跟进,许多人把志愿服务等同于自愿服务,不需要任何的激励和保障,甚至可以免费使用。

实验利用数字式pH计测定出水的pH值;出水余铁含量使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Y=6.73143X+0.06124,相关系数:r=0.99945。水样COD采用重铬酸盐法(GB11914—1989)法测定,色度采用铂钴比色法(GB11903—1989)测定。

我院志愿服务领域目前涵盖导医、敬老等志愿服务类型,涉及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病患、景区游客等服务对象,志愿服务领域的多样给予在校生更多机会的选择。但是志愿服务的角色定位仅仅停留在咨询者、沟通者的基本层次上,很难进行深层次的志愿帮扶。贫困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如我院志愿服务活动以定期开展导医服务为主,学生在引导的过程中重复性工作居多,自身能力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长期以往也会影响志愿服务的实际成效。

响应曲面法优化的微波烘干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3 kW,烘干时间12 min,烘干质量120 g。Y1模型的回归方程是:Y1=-18393.03+3069.42x1+467.61x2+207.99x3-191.36x12-0.862x32-157.578x1x2;Y2模型的回归方程是:Y2=-174.86+40.62x1+1.712x2+3.096x3-6.663x12-0.0129x32,回归方程可以用于实践。

3 高职院校贫困生志愿服务机制健全与管理

新的社会背景给高职院校贫困生管理与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以实践育人开展的志愿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现实环境,我们应结合本校贫困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各个学院的志愿服务形式,有效的把实践育人理念与以生为本原则相结合,促进贫困生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主动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推动高职院校贫困生志愿服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变得更加的具有现实意义,我院将立足于以下三点健全和管理我院志愿服务机制。

3.1 注重实践育人思想教育,发挥学生骨干榜样作用

对此学院团委要做好把关工作,致力于将服务时间、地点安排趋于合理化、人性化,从而调动贫困生的积极性,切实为志愿者自身成长发展考虑。另外贫困生也可以在助人的过程中有所成长,实现自身价值。“辅导员-班主任-党员”多方位引导,辅导员做好志愿服务内容、形式等把关工作,促进顺利完成实践育人的目标;班主任做好心理疏通、建设等沟通工作,让贫困生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党员做好榜样示范及带头作用,同时对于受助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适当的监督与跟进,防止出现耽误正常学业完成的现象。

总之,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直接影响到了课程教学的长效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中职学校中积极引入和融合智慧教育的理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智慧的生成,让沉闷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倦怠的教师充满自信与幸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高校贫困生志愿服务机制缺乏好的社会公益项目来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学生志愿者以单一化的服务内容为主,缺乏项目化的服务导致服务的专业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志愿者的长期管理、沟通与协调。志愿服务形式的单一化也面临志愿服务持久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据统计,半数志愿者扮演沟通者的角色定位,近三成扮演咨询者的角色(见表2)。现在95后大学生自主意识很强,传统的行政动员对于其吸引力不足,因此要着力发掘品牌项目,推动志愿服务形式多元化,扮演较高层次角色内容,从而吸引贫困生大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志愿服务的同时获得成长。

3.2 建立选拔、培训、实施、评估的志愿服务机制

“95后”学生适应能力强、个性呈现多样性、思想多元化,但心理仍不成熟,具有一定的逆反心理,集中表现在集体意识薄弱,缺乏独立能力等。因此在进行志愿服务项目内容设计时,要根据基于高职院校贫困生个性特点进行选拔招募,使志愿服务项目既符合受助者的需求,又在贫困生志愿者的能力范围之内,确保志愿服务取得预期效果。

薄膜沉积完成后通过Dektak 150探针轮廓仪测量其镀膜前后的曲率半径R1和R2,进而利用Stoney[16]公式计算薄膜的剩余应力,即

高职院校贫困生志愿者应采取公开招募、自愿报名、分级选拔、集中培训、分批服务、评估反馈的运行办法。学校每年上学期公开面向全院学生发布招募通知,尤其是受资助对象,志愿者在选拔后应接受学院组织的集中培训,定期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由学院和受助机构或对象对志愿者进行共同管理,而学院可为志愿者出具志愿服务证明并汇总成果材料、开展志愿者经验交流会等。

要使高职院校贫困生志愿服务成效明显必须要完善管理机制。一要确立贫困生管理机制,形成以主管学生资助工作的专职辅导员主导,分团委书记与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共同参与,班主任具体落实和推进的管理体系;二要完善志愿服务内部管理机制,发挥学生主体在实践育人中的功能;三要使志愿服务各项流程、内容更加专业化,规范服务流程并按照服务时长进行专人审核、认证,在不间断的志愿服务跟进过程中实现助人自助,使受助者与志愿者双方都能得到能力的提升与进步,有效帮助贫困生改善心理困境,提升志愿服务的效益,比如对于性格内向的贫困学生,可以使其参与到周末课堂中,帮助流动儿童完成课外作业,让志愿者享受帮助他人带来的成就感,也激发其在学业上不断努力的决心。

3.3 完善高校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宣传平台建设

我院目前已建立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平台并发展较为成熟,尤其是导医志愿服务获得一院、四院的普遍认同。志愿服务不仅在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使贫困生参与到社会治理环节,用好的社会品牌推动志愿服务从“有意义的事”变成“有社会影响力的事”。高校要把握住志愿服务的思想引领价值,完善宣传机制,进而吸引更多的受助学生自主参与服务。志愿服务应让其有所学,有所得,避免单纯体力、单一性活动为主,且贫困生往往缺乏经济救助他人的能力,因此应发扬其自身专业优势,提升贫困生自信心,让“95”后学生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志愿服务方向,如大型赛事的礼仪服务可结合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优势,而社区治理则可紧密的结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志愿者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接触自身感兴趣的领域,有助于开拓自身的视野,丰富自身实践经验。

4 结语

志愿服务与资助工作相结合目前在实践育人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少,本文从实践育人的视阈出发对贫困生参与志愿服务进行探讨,认为实践育人与志愿服务工作的价值理念相契合,既推动资助育人的形式与内容方面不断创新,也有助于解决既往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能力得不到发展、存在自卑消极心理、无法建立个人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局限性因素,有效解决贫困生发展成长问题。在实践中,需要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对于贫困生资助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卜一,郝诗语.以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为抓手的高校实践育人常态化路径研究[C].首届国际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2016.

[2]高永祥,余臣.学生社会工作视域下高校贫困生获资后教育配套机制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 [J].高教学刊,2016(22).

[3]刘长生,张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对策——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 [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03).

[4]李辉.社会工作在贫困生资助中的角色需求和功能定位 [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01).

[5]王晓青.高校贫困生资助效益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高校管理,2016.(05).

[6]周燕.志愿服务机制与高职院校育人功能的实践探索 [J].中国电力教育,2012(13).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Volunteer Service Mechanism of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Education ——Tak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of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WANG Tiantian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mostly from rural areas, and the backward educ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lack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ten lead to that poor students need not only financial aid, but also psychological sense of self-worth.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weak initiative awareness of volunteers, single role, un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volunteer service, and unquantified evaluation. Through exploring the perf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volunteer service mechanism of poor student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practice education with funding for work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problems of poor students.

Keywords :practicing education; poor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码: 1672-0601(2019)02-0007-05

DOI :10 .19552 /j .cnki .issn1672-0601 .2019 .02 .002

收稿日期 :2018-11-01

作者简介 :王甜甜(1993—),女。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 姜伟志)

标签:;  ;  ;  ;  

实践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志愿服务机制探索-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