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职业人群部分血常规参考值范围调查论文_苏敬杰

健康职业人群部分血常规参考值范围调查论文_苏敬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要:目的,针对某地区的健康职业人群的血常规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健康职业人群参加健康体检的500名人员,对其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常规检查中主要指标减低分布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四项中,女性白细胞减低率为3.8%,男性为1.3%;女性血红蛋白减低率为4.8%,男性为1.8%;女性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减低率明显比男性高(P<0.05)。四项主要指标增高分布中,男性红细胞增高率为5.6%,女性为2.9%;男性血红蛋白增高率为5.0%,女性为1.9%;男性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增高率明显比女性高(P<0.05)。结论,通过血常规检测能够早期发现存在的异常指标。应根据所得数据对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减缓及预防相关疾病出现,为临床及时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职业人群;血常规;参考值范围;调查

引言

在临床中,血常规检验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医学水平的提高,在临床检验方面取得的进步巨大。临床检验人员的责任重大,应意识到血常规检验的重要性,认识到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对患者疾病的诊治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强对医学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定高效、规范的防范管理对策,减少检验过程中常见的误差发生。本研究中,主要对血常规检验中常规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报告见下文所示。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某地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体检的500名健康人员,其中男396名,女104名;年龄21~76岁,平均(46.3±2.8)岁。

1.2检验方法

采取患者的血常规标本,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集中检查。所采取的血常规标本均遵守规范的采集方法,并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及时检查。整理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常见的误差,并分析其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在观察组患者中针对误差原因进行预防,控制整个血常规检验过程的质量。

1.3正常指标

血常规检测结果依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进行判定,中国成年人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血红蛋白,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白细胞(男/女)4~10×109/L;红细胞,男性4~5.5×1012/L,女性3.5~5.1×1012/L;血小板,男/女100~300×109/L。

1.4标本与仪器

要求参与体检的人员运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真空管空腹采取2ml静脉血,采集后立即颠倒混匀5~8次。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采用日本产Sysmexkx-21三分类型号,应用Sysmex原装配套的稀释剂及溶血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血常规检查中主要指标减低分布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四项中,女性白细胞减低4名(3.8%),男性白细胞减低5名(1.3%);女性血红蛋白减低5名(4.8%),男性血红蛋白减低7名(1.8%);女性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减低率明显比男性高(P<0.05)。四项主要指标增高分布中,男性红细胞增高22名(5.6%),女性红细胞增高3名(2.9%);男性血红蛋白增高20名(5.0%),女性血红蛋白增高2名(1.9%);男性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增高率明显比女性高(P<0.05)。

3讨论

血常规检验的常规误差原因分析,如下:第一,针对红细胞检验误差原因,主要表现为血常规标本未能在采集后及时检验,保留的时间较长;受基础疾病影响,例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存在小淋巴细胞较多者;红细胞体积呈假性升高。第二,针对白细胞检验误差原因分析,主要表现为特殊病症患者的白细胞假性降低,使得血常规检验标本中出现高滴度冷凝集素,影响检查结果;抗凝剂的使用量不足,未在限期内进行充分混合,导致白细胞的假性升高,同样会产生不同的检验结果。第三,血小板误差原因,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假性降低和升高。降低为患者的大血小板出现扩增,采用冷凝集素后进行计数,存在血小板卫星现象;升高为患者受化疗影响,导致破碎的白细胞出现扩增情况,进而产生沉淀。这要求检验人员要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要对仪器性能、操作规程等加以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在对血液分析结果进行检查时,不但要全面检查,还要检查得更加仔细,以在确实存在白血病细胞时将其及时识别出来。血常规检查属于一项快捷、简便、结果易分析的血液检查项目,对人体的免疫、血液等系统疾病进行辅助判断,对无症状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疾病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本研究中,女性白细胞减低率为3.8%,男性为1.3%;导致白细胞减低的原因主要有: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很多,比如服用药物、接触放射线和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如苯等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细菌感染、慢性肝炎、结核病、病毒感染等也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文中主要介绍的有:第一,现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下,从而引起免疫力下降,长期处于这样的免疫低下状态有可能导致白细胞下降;第二,长时间接触甲醛、苯及油漆等有害物质,对造血干细胞的有丝分裂产生抑制,导致造血功能障碍,人体对有害物质的吸收还极易引起白细胞下降;第三,随着现今生活中电离辐射增多,如微波炉、电脑以及手机等长时间应用;第四,长时间滥用抗生素,化疗药物等都会导致骨髓增生被抑制,降低白细胞数量。男女相比来说,女性更容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女性贫血发生率高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女性月经期会因铁离子的大量丢失而摄入不足导致贫血,而且受到哺乳期、妊娠等不同原因的影响。女性出现贫血概率高的原因还与女性盲目减肥,追求体型苗条,不合理饮食,节食,营养不均衡,以及偏食等因素有关,因而女性应重视贫血问题,提升女性的健康教育,了解减肥与节食的关系,提升自我预防意识,加强膳食结构,合理饮食,提升健康保健和身体锻炼,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以免出现贫血。男性红细胞增高率为5.6%,女性为2.9%;男性血红蛋白增高率为5.0%,女性为1.9%;男性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增高率明显比女性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第一,男性发育成熟后,雄性激素在体内的水平相对较高,雄性激素的功能是促进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造血系统产生刺激,导致红细胞升高。第二,男性吸烟者较多,因吸烟者的动脉血氧含量下降,一氧化碳含量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通过肾传感器对红细胞生成及组织氧释放产生刺激,导致红细胞升高。另外,男性喜欢饮酒、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综合因素也促进了骨髓造血,这也是一个慢性刺激的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血常规检测能够早期发现存在的异常指标。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升高或者降低,应根据所得数据对生活习惯进行适当调整,减缓及预防相关疾病出现,为临床预防和发现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瑞珍.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5):3546-3547.

[2]杨茂.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

[3]许朝晖,王贞,刘艳.大连市健康汉族成人血常规参数参考值调查[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0,32(6):695-698,7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GBZ68-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6]卢携弟,吕艳琼.血常规的临床检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116-117.

论文作者:苏敬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健康职业人群部分血常规参考值范围调查论文_苏敬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