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人口理论与我国的失业问题

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人口理论与我国的失业问题

一、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凯明,丁钟[1](2021)在《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视域下经济内循环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逐渐发展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相对过剩人口便是其中之一。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范围和影响等。思考面对不断的中美贸易摩擦和持续爆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贸的影响,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杨雨诺[2](2021)在《马克思就业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问题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新时代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女性中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其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马克思就业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初期,马克思在对就业问题的长期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中,形成了深刻的见解。马克思对青年职业的选择提出了科学的意见;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揭示了失业的产生与根源;对社会主义的畅想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就业形态。研究马克思就业理论有助于为国家重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为社会理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提供理论遵循。通过具体的问卷调查发现,与男大学生相比,新时代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择业观念不够理性、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导致就业缺乏竞争力;第二基本生育问题增加企业用人成本导致就业性别歧视;第三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执行率低下导致法律保障略显乏力。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本文充分基于马克思就业理论,客观分析了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状况、主要问题以及问题成因,并提出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具体思路。第一加强学校教育,要把文化教育与社会需求充分对接,教育女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与规划,同时提升女大学生整体素质;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要促进中小企业与农业的发展,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重视非正规就业的补充作用;第三推进国家法制建设,促进劳动力合理配置,不断完善女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更加合理的就业市场规则,构建更加公平的大学生就业环境。总之,马克思就业理论对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问卷调查结果与马克思就业理论结合能够对新时代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作科学归因并最终提出可预期的问题解决思路。

万新月[3](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人口,作为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影响,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生育行为在微观层面上能够反映人们的生育意愿,生育水平在宏观维度上更能体现当前社会的生育观念和文化。因此,生育水平的变迁研究是了解中国生育观念和文化转变的现实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经济、家庭、教育等社会因素密切联系。结合人类发展的历史性、社会发展的关系性,选择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定性定量相结合地分析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深入探索中国人口发展脉络,有利于推进新时代下中国人口战略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唯物史观为视角,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各代领导人的人口思想与论述的基础上,梳理建国以来中国生育政策的变迁历程,为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分析搭建政策背景。然后搜集相关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分析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情况。发现自建国以来,中国生育水平呈现出波动式下降的变迁特点,而且自21世纪以来,中国步入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状态,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与生育政策的变迁紧密联系,体现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理论对中国人口发展的指导作用。此外,中国生育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其中高生育水平集聚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南部,低生育水平聚集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而近16年以来,中国低生育水平聚集的城市数量减少,高生育水平聚集的城市数量有上升的趋势,上升城市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南地区,因此加强对生育水平空间变迁的关注与研究有利于中国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接着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定性分析物质生产、婚姻家庭、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和就业发展对中国生育水平的影响,选取相关变量、构建数据模型,对中国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日常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动不影响生育水平,平均家庭户规模的扩大、粗离婚率的上升、城镇化发展对中国生育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均GDP的增长、失业率的上升对中国生育水平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人均受教育年限对中国生育水平的影响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呈“U”型关系,且最低点为8.8年。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促进二孩政策与社会经济政策配套衔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指导作用,明确中国生育水平空间发展不平衡状态,提高中国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以及创新力的政策建议。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分析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的一次拓展性研究,对中国人口结构与经济、教育、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冯鹏程[4](2020)在《人工智能、去技能化与劳动就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随之而来的技术革命和生产组织变革,日益对经济增长、劳动技能、就业、收入分配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的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积累成为可能,连带着也使得那些为了生产和消费而创造出来的“长寿”且往往不可移动的“死”劳动越来越多,“活”劳动遭遇“死”劳动的控制力、排挤力和剥削力也越来越强。相比之下,资本主义“幼年”时期,劳动和知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知识源于劳动经验的积累,具体来说,源于那些工匠和手艺人;从资本挤进家庭开始,从劳动之间的简单协作开始,从劳动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社会行为开始,知识和劳动就此开始分解,且从未停止过。例如:工场手工业分工的结果是,生产过程的智力同工人相对立;而“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科学向技术转化,迫使技术为资本服务;自动化技术则把机器连接成一个生产系统,生产线就成为“自动的”了,而过去机器的布局都要遵从于操作流程,以便完成机器间工件的交接。这一番演变可以说成是资本对小到机器动作、大到劳动过程控制的加强,是对工匠技艺的摧毁,是对工人和技术之间的纽带的撕裂。总之,技术革命使得劳动过程比过去越来越复杂,而工人的技能不是随之提高,而是降低到劳动过程的水平以下;而且,相比之下,他们每个人需要知道和理解的比过去单独干活的工人不是多些,而是少得多。这亦是布雷弗曼笔下的“概念”与“执行”分离的结果。布雷弗曼(1979)认为“劳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尽可能地脱离专门知识和专门训练,都变成简单的劳动。与此同时,对那些还能有专门知识和能受专门训练的少数人,就尽可能地摆脱简单劳动的负担。”从资本支配的意义上讲,资本应用技术分工的好处在于,掌握和巩固“概念”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对“执行”进行有等级的控制。而资本驱动下的科技进步,始终在导演着这一劳动的概念和执行的“分离”——具体来讲,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变迁遵循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继而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化这一发展轨迹,在这一进程中,劳动日渐明显地呈现出布雷弗曼意义上的“概念”的高技能劳动和“执行”的低技能劳动的极化分离趋势,而且,还未等到劳动分工的好处消失殆尽,概念与执行分离的原则就会再次跳出来。长此以往,劳动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将呈现幂律分布,而且,头部将不断“萎缩”,尾部将不断“膨胀”。这就预示着,就业的不断分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必然趋势,而概念与执行的分离又是主要依靠技术革新实现的,自然,就业分化和收入不平等看起来就成了技术革新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就技术变迁对劳动技能、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马克思早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分析工具,尤其是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比如,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本身讨论的就是劳动的组织管理与控制、劳动的去技能化以及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进一步推导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人口的相对过剩——作为分析技术进步的整体而言,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分析人工智能现象有其突出的适用性和价值:从资本有机构成出发,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本质上只是一种技术构成变动及其相应的价值构成变动现象,其目的就是直接针对活劳动的构成及其所对应的劳动资料的总量与结构的变化,而且也是一种全局性和系统性变动的整体思考;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意味着,活劳动相对死劳动的占比下降以及活劳动的相对过剩。但相对于劳动经济学和增长理论的研究而言,这些理论的人工智能这一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前的应用价值并未得到有效体现。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尝试从劳动过程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时代,低技能所对应的常规性操作和高技能对应的非常规性认知岗位不断增加,而中等技能所对应的常规性岗位的不断流失;就业极化导致的技能要求的提高非但没有否定劳动的去技能化,恰恰相反,技能要求的提高预示着劳动去技能化的不断加深,尽管技术的进步和迭代演化仍会不断激发对高技能工作的需求,这不仅仅源于客观意义上技能内容的变化,还源于布雷弗曼笔下的“过度教育”和“社会化控制”的需要,但从根本上说,仍源自资本的逐利性,这将驱使着资本不断追求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从而使劳动阶层不断历经着提高技能、去技能和再技能的轮回往复。研究还发现,人工智能并不能带来大失业。即使推测的技术进步可以带来对劳动的大冲击乃至完全替代,也不能保证企业最终选择新技术。因为这不仅仅取决于我们分析的因素,如机器替代劳动力的成本以及对应的工资率的调整额度,也不单单取决于个人所处的部门和职位,还取决于阶级斗争、制度建设和政府抉择等因素。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问题并不在于新技术以及用智能机器人代替劳动本身,而在于人工智能技术“置身于”资本为其所专设的社会环境中了,在于被资本——准确的说是资本家——当作生产剩余价值、加强劳动剥削并替代劳动的手段。就未来技术是否会带来大失业,我们不得而知。但,文章就自动化和智能化有利于概念与执行的分离,有利于资本和少数高技能劳工,是否会带来工资的极化进行了验证——在技术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将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引入增长模型,解释了就业极化并不会带来工资极化,因为当偏向性的技术无利可图时,资本家将转而开发技能无偏性技术,以抑制高技能劳工技能溢价的上升,但资本与劳动间的收入不平等会进一步深化,这源于资本对技术的控制,源于概念与执行的分离,源于对劳动剥削的加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研究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企业生产过程与组织变革: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及其次级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作为一种新技术范式的典型技术特征,人工智能提高了组织间信息获取与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灵活性,有效地解决了组织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人工智能通过挖掘组织间数据异质性与关联性价值,给出生产与管理的决策,促使组织的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使得组织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发生结构性变革,进而重塑组织内与组织间的关系,引发组织形态的变迁;第二,在低技能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导入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和鲍莫尔成本病,研究人工智能对资本与劳动、高技能劳动和低技能劳动间的收入分配问题,结果表明,低技能自动化确实扩大了高技能劳工和低技能劳工的收入差距,但随着低技能自动化技术的完成和高技能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对技能溢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第三,求证了技能要求的提高与劳动去技能化的一致性: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非但没有否定劳动的去技能化,恰恰相反,技能要求的提高预示着劳动去技能化的不断加深,尽管技术的进步和迭代演化仍会不断激发对高技能工作的需求,这不仅仅源于客观意义上技能内容的变化,还源于布雷弗曼笔下的“过度教育”和“社会化控制“的需要,但从根本上说,仍源自资本的逐利性,这将驱使着资本不断追求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从而使劳动阶层不断历经着提高技能、去技能和再技能的轮回往复;第四,尝试将西方经济学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的模型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相融合。比如,将广义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融合,求证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大规模失业——分析了大失业实现的条件以及大失业所面临的反制力量;第五,本文试图将劳动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相融合:针对新技术发展对技能这一问题的影响进行讨论和评述——过去有布雷弗曼的统计维度(职业分类),现在也需要新统计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澄清;恰恰,政治经济学中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缺乏统计验证,借鉴和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文章尝试将劳动经济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其中,难免出现内容衔接和过渡上的问题,但文章研究思路明确——首先梳理相关研究,讨论两个学科对技能定义、技能评价指标(技能溢价和技能要求)和技能测度方法的异同;进一步,站在劳动经济学的角度,讨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就业结构和技能溢价的变化与去技能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陈红斌[5](2020)在《马克思人口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对于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巩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历来受到各国政治经济学家以及哲学家关注。关于人口发展规律以及人口对国家政治经济影响的研究,在整个政治经济学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发展状况,在深刻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人口思想基础上,提出科学的人口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与剥削,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口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人口生产,人的本质实现是人口质量的根本体现以及资本积累过程中产生的相对过剩人口等方面,对当代各国人口政策的制定有着深刻的指导价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的人口状况呈现出全新的特征。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政策也发生着新的变化。马克思人口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政策制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人口理论指导下,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相关要素,把握人口发展的规律,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人口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人口发展状况,系统分析其当代价值。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人口理论的思想渊源。文章通过梳理古希腊人口思想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人口思想,分析马克思人口理论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社会人口发展实际状况,阐明人口发展规律,最终得出科学的人口理论。第二部分: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文章主要从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初步形成以及丰富发展两个阶段出发,比较全面分析了其人口理论的形成过程,分析人口理论形成的背景以及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对于马克思人口理论主要内容的分析,主要是从人口生产、人口质量以及相对过剩人口三个方面进行内涵阐述。第三部分: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人口理论在理论指导以及实践价值方面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厚的滋养和借鉴。在理论价值方面,为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政策变迁提供理论指导,为当代我国人口政策制定提供原则指导。在实践价值方面,促进劳动者认清就业形势,增强社会就业竞争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刘文娟[6](2020)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在马克思看来失业问题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失业现象大规模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质技术基础的提高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业问题,这是一个关乎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质量的极具挑战性的重大问题。即使我国人口红利优势不如往昔,但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仍旧存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经济发展动力正发生深刻变革的新的历史环境中,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在形成和发生机制、内在结构、解决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新的特点及矛盾,从而使这一问题显得尤为复杂与突出。解决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破解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失业难题,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相符合的失业治理机制,已成为理论和实践上亟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探讨解决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失业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马克思失业理论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失业理论为指导,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失业问题做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失业的研究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失业问题的生成机理以及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重要启示,探讨了经济新常态下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论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对马克思失业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及时代背景做了系统的梳理,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失业的本质、失业产生的机理、失业人口的不同形式、失业人口的作用以及如何解决失业问题等五个方面相关论述归纳为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解决现实失业问题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全方位多层次分析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发生的机制,既有我国内部问题也有外部国际环境,既着眼于经济因素也关注政治因素,并阐明各因素间的联系,为文章后续章节做铺垫。第三部分提出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的重要启示,通过分析马克思的逻辑思路,得出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失业问题,在发展中协调各方力量,为治理失业问题破除障碍。第四部分落实到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失业实际,提出解决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的主要路径。

葛晶[7](2019)在《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二元经济转型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普遍需要面对的重要战略性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都被视为是一个具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特征的典型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这种要素禀赋得到充分发挥,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迁移到城市,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发达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口转变所形成的具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可以为二元经济转型提供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均是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不同的是,日本人口转变与跨过商业化点同步,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则是发生在商业化点以后,人口转变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使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实现了从低收入经济体到中等收入经济体再到发达经济体的跨越。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入人口转变第三阶段,迅速发生和提前完成的人口转变使我国在短期内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红利,推进了劳动力市场跨过刘易斯转折点。目前,我国正处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人口转变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完成,现阶段人口红利的递减使我国面临着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抚养负担加重,投资、储蓄下降等困境。一旦人口红利转为人口负债,我国经济将面临下行压力,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可能使二元经济转型陷于停滞,进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也是二元经济转型中后期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国内外学者从人口转变影响劳动力供给,人口老龄化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等方面对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是,缺少对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的系统的、深入的理论分析。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决定于社会生产方式,但人口的增长及其演变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本文依据这一基本原理,以人口转变理论和二元经济理论为基础,研究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总结二元经济转型不同阶段的人口转变特征;考察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与现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了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在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人口红利促进我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中国的经验实证、境外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来分析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人口转变理论、二元经济理论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梳理归纳出主要学术观点。以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为切入点,概括出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和三个发展阶段,着重从影响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探讨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概括出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为中国的经验实证。通过对我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转变影响二元经济转型进行计量检验。选取二元对比系数、人口抚养比、农业劳动力占比、投资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用机械总动力增长率等经济变量,建立回归模型,采用1990—2017年数据,分析得出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抚养比下降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推进了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但是,持续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带来的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使我国二元经济转型面临劳动人口减少、养老负担加重、人口红利递减等困难,二元经济转型面临严峻挑战。第三部分为境外经验借鉴。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人口转变都先于二元经济转型,形成的人口红利促进了二元经济转型的完成。但由于转型速度的不同,人口转变的作用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二元经济转型与人口转变阶段入手,根据其阶段性发展特征,总结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即利用人口红利、提升人力资本、调整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等,这些经验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四部分为对策建议。目前,我国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转变第三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少儿抚养比下降,而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面对人口红利的递减,要促进二元经济转型,就要协调好人口内部再生产的数量和结构关系,从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等方面入手,降低二元经济转型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克服日益提高的抚养比给经济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

王雪超[8](2019)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文中指出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的总体目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这个人口大国中的一个大问题,其外延宽泛、内涵丰富。人口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在其根本上更是涉及到社会发展的问题。人们的生活福祉以及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人口问题的有效解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口思想同前人比起来是崭新的、科学的,其理论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虽没有像《资本论》一样进行集中的表述,但是却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本文研究主要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人口质量理论、人口城市化理论等主要内容。通过对建国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梳理,概括和总结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主要经验。进而提出人口生育政策制定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制定献言献策。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部分,主要陈述选题目的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点名研究方法、思路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厘清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进行阐述;梳理我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将建国后的人口生育政策划分为:1949年-1958年关于节育政策的反复阶段;1958-1978年全面计划生育政策的酝酿阶段;1978-2018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开及调整阶段;以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建国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的演变,进而总结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主要经验;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生育政策进行深入的思考,进一步概括我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邓晓月[9](2019)在《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马克思人口理论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问题既是社会经济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能否解决好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各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全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马尔萨斯和马克思作为着名的经济学家,都有重要的人口思想。马尔萨斯人口思想主要集中在其代表着作《人口原理》一书中,“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种抑制”、“三个命题”、“一个适度”、“四点结论”构成其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尔萨斯看到了人口生产与生活资料生产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人口的增长要适度,要与生活资料的增长保持恰当比例。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主要包括“两种生产”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揭示和把握人的本质和人口问题,认为社会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再生产,而且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即种的繁衍。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包含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应保持协调比例关系。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口和物质资料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关系,更包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在梳理两位学者人口思想的基础上,将马尔萨斯和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从写作背景、政治立场、研究方法、主要观点、政策主张、后世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在对比过程中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和精髓。马尔萨斯和马克思都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过剩人口问题,都指出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中两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并提出人口和物质资料之间要协调发展。但一个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和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代表,一个作为被压迫被剥削劳苦大众的伟大导师,其阶级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本不同,必然导致其理论观点、政策主张等会有很大不同甚至根本不同。通过比较研究马尔萨斯和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发现,二者人口思想中所蕴含的合理内核对我国人口发展具有重要启示。第一,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做好人口数量方面的统计和动态监测工作,时刻警惕人口过快增长给经济、资源、环境等造成的巨大压力。第二,当今条件下,人口要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特别是要保持人口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生产方式在不断变化,人口战略和政策也要随着发生变化,解决好当前面临的各种人口问题,如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口红利”出现弱化趋势、就业形势严峻等。第三,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失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的必然产物,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解决就业难题,关乎民生之本。

谢建功[10](2019)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劳动力就业影响及政府对策研究 ——基于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分析》文中指出进入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经济发展高度全球化和一体化,世界各国普遍进入了较快的经济发展阶段,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由于集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一体,新技术逐渐增加对高教育水平和高知识含量劳动力的需求,却逐渐淘汰知识结构和技能架构单一的劳动力。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一直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但2008年的次贷危机发生以来,中国的就业形势一直处于异常严峻的态势之中。具有强烈技术依附性的人工智能如何平衡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带来的“腐蚀效应”、“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创造效应”,及人工智能如何实现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充分就业并行发展,值得学界深入探讨。分析新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政策,并且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的理论体系,从而为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章绪论。运用Cite 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了当前学界有关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现状,发现学界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视角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以及从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就业带来影响的研究较少,这为本文奠定了研究起点。第二章理论分析。从发现理论研究较少的背景出发,文章在简要介绍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运用stata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资本有机构成每提高0.1个单位,失业率上涨1.4218%,体现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具有的前瞻性的同时,检验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在中国环境下的适用性,为文章分析作为固定资本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过程中带来的失业等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现状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全面性应用在生产中如何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实证分析。通过选取第一产业中植保无人机与智能蔬菜大棚、第二产业中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与热电厂智能视频应用技术、第三产业中无人银行及无人超市的典型案例并分析总结后发现:(1)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提升资本有机构成,劳动力替代率正在加快;(2)低技能的劳动力,如人工打农药、巡检工人、银行柜员等在新技术的大力应用下首当其冲;(3)被新技术替代的劳动力因人力资本积累较少、职业技能得不到加强等原因,再就业问题严峻。同时,透过案例发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正在全面铺开,正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此次工业革命与前三次工业革命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此次工业革命主要替代脑力劳动力,而在历次工业革命的作用下脑力劳动力已经集中于第三产业。因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如果发展过快将对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带来巨大冲击,可能带来大面积失业问题。如果政府不加强政策调控,将爆发经济危机。第四章结论和对策。通过理论和现状的分析,文章认为(1)为减少劳动力被新技术替代的数量和频次,政府应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职业引导;(2)为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政府应实施人才培训工程,丰富劳动力的技能架构;(3)为预防经济危机的发生,政府应制定收入二次分配的政策和措施,确保社会公平和稳定。

二、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视域下经济内循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概说
二、中国的相对过剩人口
三、相对过剩人口在经济内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

(2)马克思就业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可行性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行性研究
        1.4.3 创新与不足
2.马克思就业理论与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概述
    2.1 马克思就业理论概述
        2.1.1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主要来源
        2.1.2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2.1.3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理论特征
        2.1.4 马克思就业理论在中国的创新与实践
    2.2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概述
        2.2.1 就业
        2.2.2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内涵
        2.2.3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新要求
    2.3 马克思就业理论对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义
        2.3.1 为国家重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2.3.2 为社会理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3.3 为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提供理论遵循
3.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
    3.2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取得的成绩
        3.2.1 就业规模持续增加
        3.2.2 人员素质显着提高
        3.2.3 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3.3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 能力欠缺影响职业选择
        3.3.2 求职过程遭遇性别偏见
        3.3.3 法律法规保障力度不足
    3.4 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3.4.1 女大学生就业观念缺乏深入的引导
        3.4.2 技术进步与资本蓄积加剧就业竞争
        3.4.3 市场配置环境下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4.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4.1 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女大学生整体素质
        4.1.1 促进文化教育与社会需求充分对接
        4.1.2 指导女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与规划
        4.1.3 提升女大学生整体素质扩大就业面
    4.2 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
        4.2.1 促进中小企业与农业发展
        4.2.2 重视非正规就业补充作用
        4.2.3 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4.3 加强市场法治保障,合理配置劳动力
        4.3.1 不断完善女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
        4.3.2 制定更加合理的就业市场规则
        4.3.3 构建更公平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后记)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概念解释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内涵与界定
        2.1.1 生育水平的内涵
        2.1.2 生育水平的指标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2.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人口的重要论述
        2.2.3 习近平同志关于人口的重要论述
3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分析
    3.1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政策的变迁
        3.1.1 中国生育政策变迁的历史进程
        3.1.2 中国生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3.2 中国生育水平的时间变迁
        3.2.1 中国生育水平呈现波动式下降的变迁特点
        3.2.2 中国自21世纪以来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状态
    3.3 中国生育水平的空间变迁
        3.3.1 中国整体生育水平具有空间自相关性
        3.3.2 中国局部生育水平具有空间集聚性
4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
    4.1 中国生育水平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1.1 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也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
        4.1.2 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第三种关系
        4.1.3 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1.4 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4.1.5 社会就业发展与人口增长
    4.2 中国生育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变量选择
        4.2.2 数据来源
        4.2.3 模型构建
        4.2.4 数据检验
        4.2.5 实证分析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指导作用
        5.2.2 明确中国生育水平空间发展不平衡状态
        5.2.3 促进二孩政策与社会经济政策配套衔接
        5.2.4 提高中国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以及创新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人工智能、去技能化与劳动就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
        二、人工智能与劳动就业
        三、人工智能与收入分配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技术创新理论
        二、劳动过程理论
        三、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四、失业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特征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定义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二、人工智能的分类
    第二节 人工智能的组成
        一、算法
        二、数据
        三、芯片
    第三节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56-1980):人工智能的诞生
        二、第二阶段(1980-1997):早期产业化
        三、第三阶段(1997-至今):人工智能大爆发
    第四节 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一、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
        二、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第五节 人工智能的经济特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分工与就业结构变化
    第一节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
        一、数据作为一种商品
        二、数据的生产与流通
    第二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与劳动分工
    第三节 数字经济与数字劳工
        一、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数字劳工
        二、媒介产业中的数字劳工
    第四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极化现象
        一、常规性工作的收缩
        二、非常规性工作的膨胀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组织管理与控制
    第一节 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第二节 企业生产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一、企业生产的数字化
        二、企业生产的网络化
    第三节 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化
        一、对私人数据生产工具的占有和使用
        二、对私人其他生活资料的占有和使用
    第四节 劳动的局部性与片面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工智能与劳动的去技能化
    第一节 关于劳动去技能化的争议
    第二节 去技能的技能含义及其测度
        一、技能的定义
        二、技能的测度方法
    第三节 技能溢价与去技能化
    第四节 技能溢价与总体技能要求变化
        一、高技能溢价与总体技能要求
        二、代表性行业相对工资的再核算
    第五节 再技能化与去技能化——劳动自主权的得与失
    第六节 去技能化理论被证伪了吗?
第六章 人工智能对不同技能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人工智能对资本技术构成变动的影响
    第三节 人工智能对常规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第四节 人工智能对非常规操作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一、一般性非常规操作劳动部门有机构成变动:以教育行业为例
        二、共享经济模式下非常规操作部门有机构成变动
    第五节 人工智能对非常规认知劳动部门有机构成的影响
        一、弱人工智能时代
        二、强人工智能时代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大失业的争论
    第二节 人工智能时代的相对过剩人口及其表现形式
    第三节 人工智能会带来大失业吗?条件及其反制力量
        一、模型的构建
        二、大失业:实现条件及其反制力量
    第四节 经验数据的检验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速度变慢
        二、人口增长率下降
        三、总体检验
        四、人工智能时代:失业的若干新特征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就业极化与收入不平等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综述与经验数据的考察
    第三节 理论模型
        一、最终产品的生产
        二、第一阶段:低技能自动化的完成
        三、第二阶段:高技能自动化的应用
        四、高技能自动化技术创新的一般均衡
        五、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收入不平等
    第四节 部门间技能溢价:基于鲍莫尔-福克斯效应的考察
        一、自动化与技能溢价
        二、技能溢价与鲍莫尔-富克斯假说
        三、资本-劳动之间的分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挑战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挑战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马克思人口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希腊人口思想
        一 柏拉图的人口规模适度原则
        二 亚里士多德的人口理想状态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人口思想
        一 威廉·配第的人口赋税论
        二 魁奈的人口增长论
        三 马尔萨斯的人口抑制理论
        四 亚当·斯密的人口决定论
        五 大卫·李嘉图的人口过剩理论
第二章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初步形成
        二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基于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人口生产
        二 人的本质的实现是人口质量的根本体现
        三 资本积累过程中产生的相对过剩人口
第三章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理论价值
        一 为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政策变迁提供理论指导
        二 为当代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节 马克思人口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 促进劳动者认清就业形势,增强社会就业竞争力
        二 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失业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思想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资本主义失业的本质及根源
        (二)资本主义失业的原因
        (三)失业人口的存在形式
        (四)失业人口的双重效用
        (五)关于失业消亡的设想
第二章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失业问题的发生机制
    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一)经济新常态的涵义
        (二)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二、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失业问题发生的内部因素
        (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
        (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三)失业救助难度较大
        (四)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
        (五)教育、培训体制机制与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矛盾
    三、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失业问题发生的外部因素
        (一)阶段性发生的国际经济危机
        (二)发达国家有意设置的贸易壁垒
        (三)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冲击
        (四)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
第三章 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一)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导向
        (二)必须充分尊重市场对劳动力的调控配置
        (三)有效履行政府职能,提升就业质量
        (四)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重要启示
        (一)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关系
        (二)完善劳动力市场治理结构
        (三)崇尚劳动,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第四章 经济新常态下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路径
    一、推进就业优先政策,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提供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支持
        (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就地就业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一)坚持教育在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
        (二)开展职业教育转变就业思维
        (三)教育资源分配合理化
    三、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拓宽就业创业的渠道
        (一)畅通人才市场就业信息发布渠道
        (二)鼓励劳动者创业
    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的环境
        (一)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
        (二)建立劳动者工资的浮动机制
    五、健全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一)坚持党和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协调
        (二)以建立企业劳动冲突管理系统为着手点
        (二)强化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人口转变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2.1.3 二元经典模型关于人口因素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探讨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对中国人口转变问题的研究
        2.2.2 对中国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关系的研究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第3章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理论研究
    3.1 二元经济转型的内涵
        3.1.1 二元经济转型的核心
        3.1.2 二元经济转型的阶段
    3.2 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作用机理
        3.2.1 通过劳动力供给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3.2.2 通过资本积累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3.2.3 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二元经济转型
    3.3 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
第4章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经验实证
    4.1 中国人口转变及特征的统计描述
        4.1.1 我国人口转变总体情况
        4.1.2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
        4.1.3 人口老龄化
        4.1.4 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国际比较
    4.2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统计描述
        4.2.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4.2.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4.2.3 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
    4.3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检验
        4.3.1 模型构建
        4.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3 经济变量的多元回归
    4.4 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的计量结果分析
第5章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借鉴
    5.1 日本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1.1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5.1.2 日本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5.2 韩国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2.1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5.2.2 韩国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5.3 中国台湾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3.1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的历史演进
        5.3.2 中国台湾二元经济转型期间及以后的人口转变
    5.4 人口转变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
        5.4.1 利用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
        5.4.2 增加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总量
        5.4.3 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生育率水平
        5.4.4 减轻养老负担,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第6章 开发人口红利促进二元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6.1 深度挖掘潜在人口红利
        6.1.1 鼓励就业创业,挖掘未兑现人口红利
        6.1.2 提高劳动参与率,拓展人口红利空间
        6.1.3 促进劳动力转移,开发结构型人口红利
    6.2 积极开发人力资本红利
        6.2.1 重视教育,促进人力资本普遍提升
        6.2.2 坚持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6.3 提升储备未来人口红利
        6.3.1 适度扩大生育自主权
        6.3.2 完善生育制度安排
    6.4 开发利用老龄人口红利
        6.4.1 提高劳动生产率
        6.4.2 延长老龄人口红利
        6.4.3 加速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6.4.4 推动养老保障体系多层次发展
        6.4.5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概述
    2.1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2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形成阶段划分
        2.2.1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2.2.2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阶段
    2.3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主要思想概述
        2.3.1 两种生产理论
        2.3.2 人口与社会生产方式
        2.3.3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
        2.3.4 人口质量理论
        2.3.5 人口城市化
        2.3.6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
    3.1 关于节制生育政策的反复阶段(1949-1958 年)
    3.2 全面计划生育政策的酝酿阶段(1958-1978 年)
    3.3 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开及调整阶段(1978-2018 年)
        3.3.1 计划生育政策初步实施阶段(1978-1982 年)
        3.3.2 计划生育政策的巩固、微调阶段(1982—2011 年)
        3.3.3 二孩政策的探索、实施阶段(2011—2018 年)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制定和实施人口生育政策的历史经验
    4.1 制定和执行人口生育政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4.1.1 制定人口政策要坚持实事求是
        4.1.2 执行人口生育政策要理论联系实际
    4.2 坚持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
        4.2.1 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
        4.2.2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总目标
    4.3 高度重视理论探讨和顶层设计的意义
        4.3.1 理论探讨是制定生育政策的理论先导
        4.3.2 制定生育政策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4.4 宣传、教育是国家生育政策落地的有效途径
第五章 中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5.1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我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5.2 中国的人口国情是制定和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现实基础
        5.2.1 人口国情的变化是我国以往调整生育政策的直接依据
        5.2.2 人口国情新挑战是推动生育政策完善的动力
    5.3 坚持宏观战略与微观策略的有机结合
        5.3.1 坚持人口生育政策宏观战略的原则性
        5.3.2 坚持人口生育政策微观策略的灵活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9)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马克思人口理论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预期创新点
第二章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马克思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2.1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主要内容
    2.2 马克思人口理论主要内容
        2.2.1 人口的内涵
        2.2.2 “两种生产”理论
        2.2.3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第三章 马尔萨斯与马克思人口理论的比较分析
    3.1 社会背景之比较
    3.2 阶级立场之比较
    3.3 研究方法之比较
    3.4 主要观点之比较
    3.5 政策主张之比较
    3.6 后世影响之比较
    3.7 小结
第四章 “二马”人口理论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启示意义
    4.1 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
        4.1.1 老龄化速度加快
        4.1.2 “人口红利”出现弱化趋势
        4.1.3 就业形势严峻
    4.2 “二马”人口理论的当代启示
        4.2.1 坚持适度人口原则
        4.2.2 保持人口与环境相协调
        4.2.3 正确看待我国的失业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劳动力就业影响及政府对策研究 ——基于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关系的研究
        1.3.2 相对过剩人口研究现状
        1.3.3 当前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人工智能
        2.1.2 人口与就业
        2.1.3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2.2 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2.2.1 理论梳理与理论内涵
        2.2.2 与劳动力关系的公式表示
        2.2.3 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2.2.4 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2.3 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检验
        2.3.1 模型的构建
        2.3.2 相关数据的说明
        2.3.3 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现状分析
    3.1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各产业案例分析
        3.1.1 第一产业植保无人机与智能蔬菜大棚相关案例
        3.1.2 第二产业智能视频技术与智能巡检机器人相关案例
        3.1.3 第三产业无人银行与无人超市相关案例
    3.2 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及前三次工业革命对就业的影响
        3.2.1 工业革命阶段的划分
        3.2.2 历次工业革命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3.2.3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新特征
第四章 结论及政府对策
    4.1 结论
        4.1.1 资本有机构成与失业率呈正相关
        4.1.2 部分脑力劳动力就业及其产业转移存疑
        4.1.3 逐利与外部压力促使新技术发展较快
        4.1.4 资本有机构成升高可能产生经济危机
    4.2 政府对策
        4.2.1 促进第三产业尤其是中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
        4.2.2 政府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与职业引导
        4.2.3 政府主导人才培训工程
        4.2.4 调节收入二次分配应对经济危机
    4.3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视域下经济内循环的思考[J]. 陈凯明,丁钟.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1(14)
  • [2]马克思就业理论视域下新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杨雨诺.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生育水平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万新月. 西华大学, 2020(01)
  • [4]人工智能、去技能化与劳动就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D]. 冯鹏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马克思人口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红斌.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失业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探析[D]. 刘文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国人口转变对二元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D]. 葛晶. 辽宁大学, 2019(09)
  • [8]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D]. 王雪超.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9]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马克思人口理论对比研究[D]. 邓晓月. 天津商业大学, 2019(09)
  • [10]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劳动力就业影响及政府对策研究 ——基于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分析[D]. 谢建功.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人口理论与我国的失业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