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党校教学中加强党史学习的必要性分析论文_辛要宾

当前党校教学中加强党史学习的必要性分析论文_辛要宾

——基于泰州市委党校的现实思考

◆ 辛要宾 泰州市委党校政法教研处 225300;李 丹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214437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党的建设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中共党史教育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党校作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火热熔炉”,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史教育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繁杂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强党员纯洁性和先进性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党史教育 党校 必要性

一、党史恶意研究与诋毁者涌现

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研究党的历史也成为当今史学界的焦点研究之一。其中,一些非法组织为了自身私利,通过歪曲宣扬党和党史,宣扬历史虚无主义,企图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党的历史历来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攻击和丑化我们党的重要由头,党史上许多重大、敏感问题往往成为他们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借口”[1]。众所周知,法轮功邪教本质在天安门“六四”事件中完全暴露出来。法轮功组织在诋毁党和党的历史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代表。法轮功组织专门编写了一本叫《九评中国共产党》的书。《九评》依照我们党纠正共产国际错误指示下的肃反扩大化问题这样渲染道:“按照中共的习性,或许将再一次施展其过去的伎俩,这包括再次做出某种程度的妥协,对‘六四’事件当事人或者‘法轮功’等平反。”并依此得出谬论 “也许有一天,中共会给‘六四’平反,会给‘法轮功’平反”。 2014年5月,我国首次发布的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指出,“虽然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总体稳定,但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西方国家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胁;二是西方国家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威胁;三是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威胁;四是宗教渗透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认同构成威胁”[2]。除了一些明显的党史攻击者之外,还有一些人,他们也曾是党的高级领导,在脱离党或者移居国外后,写出一些歪曲事实回护自身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回忆录,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亲历事件的大概率性影响较大,对民众的迷惑性较强。如龚楚《我与红军》、王明《中共五十年》、张国焘《我的回忆》、 李德《中国纪事》等。攻击和诋毁党史及党的领导人最为隐蔽的为所谓的信史宣传者,这些人大多具有良好的史学素养,客观实际,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逻辑思维有意图地攥写历史,其中绝大多数的史料真实,大多数人难以区分,包括我们大多数党员干部。此类著作如高文谦的《晚年周恩来》。高文谦1980年后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周恩来生平研究小组组长,手握大量研究周恩来年谱一手资料。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传》的主编,高文谦的导师金冲及也讲到高文谦书中引用的史料并没有编造。“但是一条史料和一条史料之间,大段的是他自己的猜测和看法,而且是用叙述事实的笔调写的,这些并没有史料根据。这些党史恶意研究与诋毁者的根本目的是企图通过否定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

二、党史思想文化宣传刻不容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相互否定的意识形态问题在网络上层出不穷。党史党性思想文化宣传工作遇到诸多挑战。党校处于党的宣传教育思想文化工作的中心地带,是我们党的主流舆论阵地之一,是传播党的声音的喉舌,是映照党的历史形象的镜子,必须做好凝聚传播正能量的载体。

1.党员干部面临考验愈发严峻

随着当前国情、世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员干部面临的四大考验愈发长期、复杂与严峻,这给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对马克思主义信念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自信。甚至,在西方分子煽动下附和鼓吹西方资本主义。“一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严重脱离群众,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贪图安逸、奢侈浪费,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生活腐化、奢靡享乐,少数领导干部利欲熏心、见利忘义、以权谋私,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3]。对于此类现象,只有加强在党校教学中党史和党性教育,用党的光辉事迹教育党员干部,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来抵制此类现象滋生。

2.党性教育是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党校党史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就要求党校教学要用党的历史、党史研究成果,从不同层面或不同角度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党史宣传,开展党史教育,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这是党的大宣传格局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党史工作的“出口”和“引擎”,更是党史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简单说,就是用党的全部历史教育人,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史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和吸取历史教训不断成熟的历史,以史为鉴方能更好前进。毛泽东同志强调:“如果不能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能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因此,必须学习党史,研究党史,加强党史教育”[4]。2010年7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史会议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使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党校教学要针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把党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把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党校教学更要是党员干部认识到,党的历史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3.党史研究宣传是意识形态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必须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而我们党校教学更应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三、党史教学与宣传手段不够完善

1.党校党史师资相对较弱

“尽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史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虽然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实践也有急迫的需求,理论界更有较高的期待,但社会认同度不高,具体措施落实不力,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5]。针对此类状况,各级党校都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校党史教研力量。事实上,全国党校系统党史教研部门力量参差不齐,好些党校党史师资力量离现实需要差距较大。由于种种原因,全国各地普遍存在“重党建、轻党史”的现象,除中央党校外,只有1/3左右的省级党校单独设有“党史教研部”,其余多为党史党建合设一教研部,开设党史专题课程也偏少。部分市级党校甚至没有专门的党史党建教研部,普遍呈现强调党校党史党性教育而无专职党史教师的尴尬状况。

2.党校党史教育内容偏少

据统计,全国各级党校培训类班次的党史党性教育课占总课时的比重平均不到10%,进修类班次的党史教育课比重平均不到5%。由于诸多原因,全国大多数党校由于主体班学制不断缩短,省级以下党校尤为明显。党史课受到冲击更大。有的地方党校主体班学制只有一周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党史教育课程很难安排。还有的党校即便主体班学制相对较长,党史和党员党性教育也只安排一两天,教学内容难以展开。事实上,“教员讲党性教育课,需要从理论上作系统阐述,特别是现场教学,学员要走出教室,到教学基地进行体验和感悟。另外,学员个人做党性分析,也需要静下心来,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对照检查”[6]。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如果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党校的党史教学以及干部的党性教育就难免走过场,毕竟没有足够的教学内容支撑。

3.部分党史课针对性不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校的党史教育发展很快,党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日益丰富。党校教学不仅有党史教材读物,更有党史教育电视专题片、电影等。一些党校利用本地区的红色资源修建了很多纪念设施,建立党史教育基地。“课堂教育、影视教育、网络视频教育、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各种教育方式并用,取得了一些成效。[7]”但目前党校的党史教育与党性培养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宣讲式的课程多,警示性的课程少;激动一阵子的多,铭记一辈子的少;浮在表面的多,入脑入心的少”。由于党校教学长期没有把握党史教育的教学规律,致使党史教育形式主义严重、盲目性大。“多说教”、“多教条”、“多知识竞赛”、“多变相旅游”甚至“多娱乐搞笑”。很难使党员干部通过教育入脑入心。党史教育虽然投入很大,实效针对却不是很大。

4.党史书籍有效供应不足

有效供应主要指党史书籍在满足大众对党史知识认知的通俗性读物方面。由于现在的党史知识书籍普遍专业性较强,通俗性与娱乐性不足。普通民众学习党史知识也只能从以下两个途径,一是网络、二是影视作品。但是,网络上党史知识繁杂,真伪难辨,别有用心者不在少数,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另一方面,一些抗日神剧等的出现也侮辱着大部分观众的智商,考验着大部分观众的耐心,令人厌恶此类传播媒介。最后,就是党史编撰和出版的问题,现在的党史书籍,名人传记,几乎都是大块头,高定价,对想很快了解党史知识和购买党史书籍的人都是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考验。这是个知识爆发,生活节奏较快的社会,很少有人抱着大块头,研究党史。如何使党校党史教学常态化,使党史知识宣传普及化也是党校党史研究与教授者必须解决的命题。

参考文献

[1]高永中《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史期刊工作》.《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3月。

[2]刘慧 赵晓春《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

[3]郑伟明《党校对党员干部进行党史教育的意义》.《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柳建辉《党校系统党史学科发展的几个问题》.《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第1期。

[6]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江苏省委党校举办的“全国党校系统第六次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发言。

[7]袁达毅《关于党史研究和党史教育的几个问题》.《武陵学刊》,2012年1月。

论文作者:辛要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6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  ;  ;  ;  ;  ;  ;  ;  

当前党校教学中加强党史学习的必要性分析论文_辛要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