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规划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探析论文_郝占旗

河道规划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探析论文_郝占旗

上蔡县水利局黑河杨岗河西洪综合管理所 河南 上蔡 463800

摘要:近年来,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河道是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必须要对河道规划治理工作加以高度重视,不断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这样才可以科学有效的解决河道治理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河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针对河道规划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河道;规划;治理;问题

河道治理规划设计是治理的先导。要做好一条河流的规划,不但要摸清河流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情况以及流域的水资源特征,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人们对自然环境与景观的要求,因此河道治理规划具有长远效应以及系统、综合、继承与发展的特点。现代河道与传统河道治理不大相同,现在河道治理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洪排涝,为了治理而治理,而是通过流域的综合治理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都得到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河道治理规划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1、河道治理规划的原则与内涵

河道治理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等几点。以人为本、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就是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再对各方面的需要统筹考虑,对各种关系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协调,并且突出重点,实现充分综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指的是对需要整治河段的特性进行具体的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并对历史整治资料进行总结借鉴,在保持河流生态健康的基础上,提出当前一段时期内整治内容及措施;远近结合、分期实施是指在规划中将整治的远景目标和近期要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分清主次缓急,制定实施计划,有序实施。河道治理规划的内涵就是:为了使河道演变规律与河道两岸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得以满足所必须对河道开展的规划与整治工作的全程。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河道整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搞好河道整治工作的前提保证。

2、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河道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河道径流面面积减少引起河流行洪排泄能力较差,河道底部污染物逐渐积累水质变差,且水体受污染物影响其氧溶解量显著减少,水体中生物数量和生物类型将因含氧量不足而逐渐减少。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类活动破坏了河道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致使湿地消失,河道硬化阻止了水体与土壤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联系,河岸和滨河动植物栖息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群减少或转移,最终导致河道整体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丧失。

2.2规划设计对经济合理性考虑不足

对河道进行治理和规划设计一则是为了整顿农村河道的环境,二是为了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若河道治理、规划设计未考虑经济效益,则有违河道治理的初衷。而负责河道治理的相关单位和部门,为了在此项目中获取利益,而导致河道治理合理性较差。河道治理前需要对河道进行规划和设计,若设计的标准低于国家的要求,则在河道治理项目中所投入的资金成本降低,将会导致以下情况的发生:河道防洪排涝环节,由于投入资金不足,河道的拓宽程度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而防洪排涝是河道最主要的功能,若河道的宽度达不到要求,则防洪排涝功能无法发挥出来。除此之外,部分河道河渠厚度需要加强,而管理部分为了节省成本投入,在对河道河渠厚度设计中,并未根据河渠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导致河道河渠厚度明显与预期的要求不符。河道规划和设计忽视经济合理性,是制约河道治理最为关键的因素,提升河道治理首先需要在规划和设计环节注重经济合理性。

2.3河岸景观方面的问题

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河道治理,往往会利用混凝土预制块、浆砌石、干砌石等作为河道护坡,这些类型的护坡都很好地满足了河道排涝、防洪、稳固性等方面的要求,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河岸护坡可能对周边区域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会使水体和护坡之间的能量、物质转换受到阻碍,导致护坡植被大量减少,河岸景观也会失去本来的活力和功能。一些河道虽然考虑到了生态护岸工程的建设,但是采用的植被类型和总量偏少,景观设计也缺乏科学性,不能充分体现出文化、美学内涵,仍需在规划设计理念上加以改进和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河道治理与规划,除了必须考虑到河道排水、蓄水功能以外,同时也必须重视对河岸生态景观的塑造,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新去处。

3、河道规划治理策略

3.1河道的护岸工程规划

工程护岸规划应在充分考虑水利学计算的水面线条件和堤内自然状况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有利于保持和创造生物生息的环境及自然景观的方法。河道堤身结构和型式,应根据当地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交通条件,因地制宜地选取,既要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在护岸工程规划中,还应注意河道的生态平衡问题,充分遵循自然规律,不宜过多改变河道自然特性,尽量减少混凝土、石护坡,以达到保护天然河道的作用。尤其是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和扩宽河道堵口,要特别慎重。河道截弯取直后,既改变了洪水流向,增大了河槽比降、流速和水动能,又加剧了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和河槽的下切,使原有堤防和河岸垮塌更为严重,往往前功尽弃;扩宽河道堵口,虽然能够增大下泄流量,减轻上游的淹没损失,但对下游的淹没损失可能更大,往往顾此失彼。因此,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和扩宽河道堵口时,必须认真调查,充分研究,结合水能、水文计算成果,客观分析下泄流量和经济损失,采取多方案比较,确定出科学的方案,设计合理的断面尺寸,在关键河段修建堤防护岸工程,约束水流,保护岸坡,达到治理的最佳效果。

3.2河道的横断面规划

由于河道具有行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以及旅游等功能,在河道治理时,应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规划设计不同的断面型式。在根据过流要求设定标准断面的基础上,要尽量避免上下游河宽的规划设计,在可以扩宽河道的地方尽量扩宽,在预留河道槽蓄能力的同时,设计具有丰富内容和广阔用地空间的断面。城市需要和功能方面在河道治理中,河流断面满足设计标准下的过流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河道其他功能发挥而造成的过流能力影响,需要通过调整基本断面设计进行补偿,从而得到各项功能相协调的河道断面设计方案,河道断面的选型设计应充分体现生态水利的理念,尽可能地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各种需要,在考虑防洪安全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景观要求,在进行断面设计时可以将防洪工程同景观设计相结合。此外,对于护岸及周围景观的合理布置应能充分体现河道安全、休闲和亲水的功能,营造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的品位。

3.3景观以及生态修复工程规划

现代城市与自然联系最为紧密的区域就是河道护坡景观,因此,在河道规划治理中必须考虑到河道景观和生态功能的发挥,对于护坡景观的设计来说,应当以周边居民的生活特点和需求作为基本参考依据,并考虑到民俗、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因素,着力将河道建设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在河道护坡植物的选择上,应当考虑到植物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的功能,大力提升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使河流的生态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可采用新型的生态护坡,让水体动植物享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确保生物多样性以及水上和陆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此外,在河道综合治理规划中,还应当构建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价体制,对各类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防控或解决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河道治理工作可能对周边居民造成的不良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河道的治理规划工作是整个城市规划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关系到整个城市的防洪排涝,所以,必须做好河道的质量规划工作。河道规划治理工作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理,针对所在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找出适合该河道治理的方法。既可以满足一个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也可以实现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并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河道治理方案优选[D].天津:天津大学,2017.

[2]董其敏,李新林.河道治理规划问题之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6):220-221.

[3]朱丽向.对河道治理规划问题的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2):6-7.

[4]傅强.河道现状及治理规划措施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2):30-31.

[5]孙浩岚.河道综合治理问题的探讨[J].治淮,2016(8):53-55

论文作者:郝占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河道规划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探析论文_郝占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