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及意义

论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及意义

【摘要】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对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在不断上升的同时,有人却把自身出现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等非道德主义现象归咎于“功利主义”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此现象,毛泽东在当时就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回答,他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是具有辩证性的,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考量,维护无产阶级和大多数人的真实利益,不仅符合道德标准,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思想。

【关键词】毛泽东;革命的功利主义;科学性;意义

毛泽东的革命功利主义思想属于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组成部分,毛泽东伦理思想大体上可分为早期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为毛泽东的伦理观提供新的导向,让毛泽东在探索中发现和改善中国,通过伦理手段改造社会风气,营造爱国主义精神。毛泽东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是围绕功利与道德、集体与个人等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主旨在于推翻旧制度,对旧制度的否定与评判,主张唯物主义要站在唯物史观和实践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看问题。毛泽东“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不仅是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伦理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并且也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现如今社会中,它指明了人们幸福生活的科学方向,所以,学习毛泽东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仍具有重大意义。

一、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思想的背景渊源

毛泽东伦理思想产生于1920年至1930年之间,这一阶段的伦理思想虽然还不成熟且包含唯心主义,但却包含反封与救国的热情,它的产生并非巧合,而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在十月革命期间,毛泽东伦理思想观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它的产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迫切需要,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积极探索社会政治斗争,得出功利主义思想的结果,这是全面客观的。它是通过实践揭露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陋习,通过无产阶级的力量在革命斗争中得出的思想结论,尝试在道德实践中得出其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提出以人类道德的理论表现,毛泽东将革命功利主义的科学思想引入自己著作的过程得出了《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等广为流传的著作中,形成了革命的功利主义的道德评价标准和科学精神。

(一)革命功利主义的文化背景

延安革命文化时期,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中就包括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思想。中国文化对毛泽东的影响颇深,据尼克莱特研究表明“毛泽东引用最多的是孔夫子和新孔夫子的原话,其次是斯大林和列宁的著作,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引用的最少”[1],这一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毛泽东最熟悉的是中国文化。

毛泽东并未留过学,出身于农民的他在乡间私塾读了8年书,在这8年期间,他充分熟读了“四书”“五经”等这些儒家经典著作,这正好说明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毛泽东所说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功利主义”与儒家文化中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是相互照应的。社会功利性这一概念始于孔子的《诗经》中,孔子教导学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一文学性功利主义被沿用至了今日。毛泽东认为“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齿轮和螺丝钉,和别的更重要的部分比较起来,自然有轻重缓急第一第二之分,但它是对于整个机器不可缺少的齿轮和螺丝钉,对于整个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毛泽东运用文艺观与革命的功利主义相结合,把它们“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革命的功利主义是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以精神文明为辅助的综合社会价值取向,毛泽东把其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民幸福,革命的功利主义是科学的思想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需要毛泽东伦理体系,仍然需要革命的功利主义带给我们的道德思考。

(二)革命功利主义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3]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无产阶级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工作,围绕人民利益出发,视人民利益为社会利益的主流。

革命功利主义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中提出的,是为了解决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5],这句话表明,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就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毛泽东举了一个反面例子,某些作品只被少数人需要,大多数群众并不需要,这些作品甚至有害于群众,但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还是拿到市场上给群众做宣传,这些人就是没有自知之明的利己主义者。革命的功利主义始终要从人民群众真实的利益出发,保证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运用好功利主义就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最佳推手。

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无产阶级认为人类社会必然会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功利主义可以保证全体劳动者获得自己真实的劳动果实,并且劳动果实的价值与自己的收益相一致。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功利观与中国革命相连接,分析中国各种功利关系,并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出发,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看,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也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关键一步。

第二,它是为集体大众服务的,不偏不倚,公平公正。革命功利主义倡导的是集体收益,而不是代表个人。与资产阶级功利思想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主要有三点:第一,它是利己主义;第二,它是以个人利益为道德基础;第三,它追求的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与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恰恰相反,无产阶级倡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功利主义不是只反映某个人的利益,主张人民大众的利益才是社会利益的主流。

2.革命功利主义是为人民服务的

1.革命的功利主义始终与群众相联系

二、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思想的科学地位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他带领党和全国人民走向解放胜利,在探索新中国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密切关心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和人民的个人利益,制定正确的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实现了更多人民的利益。革命功利主义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革命功利主义也紧密相连,革命功利主义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伦理基础。

每个社会都会有自己的伦理思想,伦理思想是对现实社会的指明灯,在黑暗中照清现实的反映,也是对理想世界的精神指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土地革命到全国抗日战争,再到全国解放战争,党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进程中,是艰难曲折的,党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中国人民从没有放弃革命,反帝反封的完成充分说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功利主义是正确的,它发挥了巨大的道德推动力和感召力的作用,我国的革命才能走向胜利,由曲折到胜利,由小胜到大胜,由局部到全国胜利,若是没有强大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支撑,革命也就无法继续向前。如果说革命的功利主义是道德精神,是引导我国时代的科学的伦理精神,那它的规定性就应该体现在现实的理想社会中,并有其自身的科学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力争到2020年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由此可见,军民融合也是乡村振兴融合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革命功利主义思想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而产生的,并不是局限于局部或是眼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就是为无产阶级,还有士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产生的,它具有牢靠的群众基础,而“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4]”。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始终与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毛泽东的革命功利主义思想是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点的同时关心国家利益,关心人民幸福,是科学的思想文化。

2013年,白鑫用阿语出版了《中国道路:奇迹和秘诀》一书,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中国的发展成就,为阿拉伯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的渠道与视角。2015年9月,阿拉伯国家出版商协会驻中国办事处正式落地银川,授权智慧宫对接阿拉伯图书版权和翻译业务。

三、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思想的意义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对文艺工作者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革命功利主义思想的连接也是密不可分的,都是通过对文艺工作的指导反映出要与人民群众相联系,为人民大众服务等理论观点,反映出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思想在当代仍具有其科学意义。

(一)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思想

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就是要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幸福生活中去,与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原则的初心相一致。在毛泽东的伦理学中强调行为与结果的统一,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做到真真正正为人民服务,这就体现了功利主义的精神。《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6],无产阶级对功利的追求从未否认过,但所追求的功利并不是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是为了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的利益,是真实可靠的利益,比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的生活。毛泽东功利主义是一种科学地功利主义,他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

刘丽芳很不情愿地从包里拿出钥匙,交给吕凌子。吕凌子重新来到防盗门边,将钥匙插进锁孔,轻轻一旋,门开了。

第一,毛泽东的功利主义是依照客观事实,与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实际发展事实相一致,充分体现了它对我国社会与人民的高度负责与求真务实的精神。功利主义所提倡的利益是合理的利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也要建立在经济、物质的基础上,为民众的利益考虑,而不是泛泛而谈,比如,国家在2006年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我国两千年之久的传统税收终结了,停止征收农业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为农民提供了公民利益;现如今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教师资源,拥护学校利益,国家也为学校提供更好的设施,学校为教师提供优良的条件,教师与学生互相真诚相待,和谐的校园环境也体现了功利主义原则。毛泽东提出的集体主义不单是为了社会的道德原则,也体现了我国的伦理精神,主要就表现在对革命功利主义的科学追求上。

那么从有形的人力资源演进上看,人力资源大数据基础设施构建上,e-HRM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层面。具体的参见图1。

(二)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提供道德标准

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党的路线和方针的伦理依据,也为中国人民提供了道德标准。中国共产党受长期战争的影响,人民的文化程度并不高,道德水平也有待提升,功利主义的出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还提出了道德评判标准。毛泽东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都是我们的出发点。”[8]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思想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供了理论形态,为毛泽东伦理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方向指引。对待功利思想这一问题上,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运用好唯物史观的理论路径,吸收人文主义的积极理论成果;在对待道义问题上,要吸收人文史上的理性因素,坚持运用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原则,坚持革命道义的能动作用。道德的能动作用与功利的行为作用相辅相成,功利是道德的基础。

(三)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是鼓动人民大众参与性的道德动力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在当时,最主要的就是要鼓动人民大众参与革命功利主义中来,提升劳动人民的道德修养。调动劳动人民参与性要与其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9],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也是毛泽东功利主义的重要内容,革命的胜利与中国人民的艰苦奉献密不可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半殖半封的历史也终于结束,这一历史证明了革命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影响力和感召力,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准则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持社会秩序,增添人们爱国热情。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认同感和他人认同感与自身的道德价值相关,革命的功利主义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也能为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衡量提供道德判断。

革命的功利主义具有科学性,为社会伦理方式提供道德标准和依据。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是解决社会主义矛盾的物质前提,效率在所有工作当中都处在优先地位,革命的功利主义注重的效率是能够为个人生活提供保障,为社会和谐提供动力的效率,比如,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金额,这不仅说明国家的集体利益提升了,也保障了个人利益的收益,革命的功利主义是以真实的集体为出发点,以真实的个人为受益点而产生的,真实的集体与真实的个人是具体的,也是统一的。

美的2017年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为1.35%,总税负为2.46%。青岛海尔2017年所得税实际税负为0.94%,格力电器为2.77%。可见美的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水平相比较同行业内其他企业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可筹划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尼克莱特:西方毛泽东研究分析及评价[J].毛泽东思想研究,1989: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9,70.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4.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6:82.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1094-1095.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1261.

作者简介:魏佳(1996-),女,汉,河南郑州人,暨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周洁

标签:;  ;  ;  ;  

论毛泽东革命功利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