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章起始课的教学实践论文_周明娟

初中几何章起始课的教学实践论文_周明娟

周明娟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三甲中学 318014

【摘要】章起始课向学生渗透本章“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通过一些操作显化学习思路;通过不断肯定学生的发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起始课能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

【关键词】章起始课;学习思路;学习兴趣;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022-02

去年区里组织了一次“章起始课”为主题的公开课,我得到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第一课。打开教材一看,心里直犯嘀咕这课怎么上?平时这种课几分钟就上完了,好像没什么好研究的。再打开教材和教师用书反复看,发现书上写的真是言简意赅、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般。上课45分钟我到底该如何安排?真是一筹莫展。不停的问自己“这些内容小学不是都学过了吗?”、“现在又为什么要学呢?”、“要是冷饭重炒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吗?”、“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伴着这些问题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和课件,课后才体会到章起始课的重要性。同时引发了我对章起始课教学的一些思考。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起始课《几何图形》为例谈章起始课的教学。

1 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是初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第一章。为我们学习几何指明了方向和方法。《几何图形》这节起始课我在教学构思及教学过程从三个角度来实践:几何来源于何处?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

1.1 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实物

老师:小学学过哪些图形?

学生: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等。

老师:根据你对图形的了解,请看ppt,请找出类似我们学过的图形。

老师:像这些从实物抽象出来的图形称为几何图形。得出课题并板书。

教学说明:小学阶段初步认识了一些几何图形,所以开门见山引入主题;现在再次学习,要学生明确图形来源于生活实物,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老师:既然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实物,(一些实物:圆锥形的陀螺,圆柱形的包装盒,长方体的橡皮檫,正方体的魔方,四棱锥的魔方等放在讲台桌上)现在一个同学来描述实物的形状,另一个同学来猜他描述的实物可以抽象成什么几何图形?

在这个过程中,若学生回答不全,老师适时补充。让学生学会区分锥体与柱体,并知道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

老师: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点,需要进行?

学生:分类。

老师:你能将这些几何图形(ppt显示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分类吗?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得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定义,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教学说明:进一步明确图形来源于生活实物,每个学生会由实物抽象出几何图形,并对立体图形有进一步的认识。我们要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性就需要分类。

1.2 几何要学什么

老师:我们刚对几何图形作了分类,有立体图形,也有平面图形,几何学就起源于求平面图形的面积,我们来了解下几何学的历史。

(音频播放)据说在很久以前,埃及的尼罗河每年都会有洪水泛滥.泛滥的河水在给下游带来肥沃的土壤的同时,往往将土地的地界冲垮.所以每年洪水退后,人们便要重新对土地进行测量、计算,以便重新划分田地.日积月累,古代埃及人便逐渐学会了计算简单图形面积的方法,进而形成了有关图形的一些知识.后来人们便将些知识称为“Geometry”,意为“测地术”,即测量土地的方法.这就是几何学的雏形.

老师:几何学起源于解决实际问题,起源于求图形的面积。

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专著——《九章算术》,它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求法,面积法是解决数学问题一种重要而实用的方法。

求面积只是几何学的一个方面,我们还将研究什么?

老师:做一做

(1)给你2根牙签,你能拼出什么几何图形?并请大家把自己拼出的图形画出来。

(2)给你3根牙签呢?6根呢?

学生:2根可以得到角,相交线和平行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并指出几何图形要研究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学生:3根可以拼出等边三角形。

老师:我们可以求什么?(假设每根牙签的长度是1)

学生:周长和面积。

老师:周长和面积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大小。

老师:6根牙签我看到大家拼出很多不同的图形,(让部分学生展示他的作品)有平面图形也有立体图形,有四边形也有六边形,大家对图形认识非常深刻。

老师:对于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我们可以求周长,拼成的四边形都能求面积吗?有什么想法?

学生:长方形面积是2,平行四边形面积不能求。当长宽一定时,长方形面积最大,同时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教学说明:几何学历史的简介说明数学源于生活,《九章算术》说明我国历史上学术的超前,这些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一个做一做,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几何要学什么?又是如何去探究几何性质?

1.3 为什么要学几何

老师:正六边形不仅是一个让人爽心悦目的图形,自然界的雪花、蜂巢都是。而且它有“最小量的材料,占有最大面积”的特性,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节约材料生活中大部分铅笔、螺母、球网收设计成正六边形;为了扩大视野航天飞机、人造卫星内部大量使用了蜂巢。这些正是源于我们对正六边形性质的了解。

我们研究几何图形性质就是为了应用于生活。

为什么高压输电线铁塔都建成三角形?

为什么车轮是圆的?(视频播放)

最后让学生玩莫比乌斯带,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说明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说明: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学习它的性质也是为了进一步应用于生活。最后玩莫比乌斯带,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也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几何图形是为了应用于生活。

2教学思考

2.1显化学习思路

课例中的做一做由2根牙签,你能拼出什么几何图形?到3根牙签再到6根牙签,分别能拼出什么几何图形?2根可以得到角,相交线或平行线,进一步可以求角的大小;3根可以拼出交与同一点的三条直线,交与三点的三条直线,也可以拼出等边三角形,进一步可以求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6根可以拼出正六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等,那又会研究什么呢?就在这些简单的做一做过程中逐渐显化几何的研究内容及如何研究。人教版数学的编写由“整体—部分—整体”构成,所以章起始课对整章内容有一个结构性的展望。让学生从结构性的展望中体会数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几何的研究思路是“定义—性质--(判定)--应用”,几何的研究内容指的是“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研究内容又将如何研究?这些都可以在《几何图形》的章起始课提到,让学生体会数学研究的“基本套路”,不仅能在方法论的层面带来示范作用和启迪效果,也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2.2激发学习兴趣

课例中的“做一做”利用牙签拼几何图形,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可以拼出不同层次的图形;“正六边形具有最小量的材料,占有最大面积”的特性在生活中应用;动手操作“莫比乌斯带”带给学生的惊喜;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这章内容的兴趣。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学生学习数学体会更多的是不停的做题,不停的讲题,慢慢的有点厌烦学数学。学习兴趣就没有了,积极性也降低了,学习由主动变为被动。数学教材每章设计的章前图、章前文字等是编者力图通过短短的图文,揭示本章的学习内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等,图文并茂,具有强烈的激发力和感召力,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2.3提升教师素养

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最需要做的事——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引发数学思考”,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三件事在任何数学课堂中都需要做好,但最启发学生,也最考验老师的还是起始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短短的章起始图文逐渐显化本章的学习思路、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不断地积累。通过对起始课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发现对起始课的把握可以反映出教师的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对起始课的研究可以让教师站高望远;对数学和数学教学的认识会有不同层次的提升。总之,想上好一节起始课,只能更深、更细地研究教材和数学本身,长此以往教师的综合素养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建.章起始课:夯实概念基础,显化“基本套路”【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4):12-14

【2】张万梅.温故导入新,成功领入门——初中数学章起始课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研究,2016(1):32-33.

论文作者:周明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初中几何章起始课的教学实践论文_周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