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治疗及随访论文_王海军,张毅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人民医院 415500

摘要:目的 分析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26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血小板正常的冠心病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随访1年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病情更加复杂,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效果较差,术后更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冠心病;血运重建;抗血小板;治疗效果

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点,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在血运重建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术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但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病情更加复杂,在接受血运重建后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仍不明确[1]。本研究分析了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26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程度>70%。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47岁~76岁,平均年龄(59.24±10.37)岁;体重50kg~82kg,平均体重(63.58±11.43)kg;冠心病病程3年~15年,平均病程(7.83±1.82)年;冠脉综合征类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5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血小板计数52×109/L~88×109/L,平均血小板计数(74.35±10.36)×109/L。

选取同期收治的血小板正常的冠心病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包括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7岁~78岁,平均年龄(58.46±10.57)岁;体重51kg~85kg,平均体重(63.74±11.51)kg;冠心病病程2年~16年,平均病程(7.79±1.90)年;冠脉综合征类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4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血小板计数135×109/L~268×109/L,平均血小板计数(182.23±15.77)×109/L。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行冠脉造影术前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诊手术患者术前顿服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600mg,择期造影术前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至少3d以上。术中经动脉鞘管注射肝素抗凝。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对靶病变处进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术后监测血小板计数,给予至少12个月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之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根据血小板计数水平调节用药剂量[2]。

术后加强随访,观察两组患者随访1年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的差异。

1.3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血小板增多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血小板减少对冠心病患者的危害性尚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人体血小板的生成受血小板总量的调节,而血小板总量与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有关[3]。血小板减少者的血小板体积发生相应的增大,随着循环中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体积增大的血小板比例上升。而血小板体积越大,则血小板的活性越高,发生血栓的潜在风险也相应增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形成的混合型血栓是引起前降支闭塞的常见原因[4]。

抗栓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冠状动脉血栓,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甚至死亡。另一方面,血小板减少可直接引起出血,在应用抗血小板治疗时应特别重视预防出血并发症。随访期间应重视监测血小板计数,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时剂量应谨慎斟酌[5]。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血运重建治疗后出血风险小,此类患者可酌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计数<30×109/L时,不宜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应暂停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计数<10×109/L时,禁用抗血小板治疗[6]。

本研究中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随访1年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30.77%,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7.69%。这一结果提示,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病情更加复杂,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效果较差,术后更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6.92%,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3.85%。两组患者出血不良反应以牙龈出血、肉眼血尿为主,未出现颅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这一结果提示,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更易发生出血并发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均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这一结果提示,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预后情况较差,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娟.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5,2(3):146~147.

[2]周彬,王晓纲,魏庆民.冠心病并发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J].心脏杂志,2013,25(1):35.

[3]周力,陈晖,李敏.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治疗及随访[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3):3810~3812.

[4]张佳慧,袁晋青.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5):610~613.

[5]马继芳,陈保利,张嘉莹.经皮冠脉支架术后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例[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9):60~61.

[6]栗云明,汤新强.临床药师对一例冠心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过敏体质患者治疗方案的药学干预与优化[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724~726.

论文作者:王海军,张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治疗及随访论文_王海军,张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