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共产主义组织的演变(下)_共产主义论文

后共产主义组织的演变(下)_共产主义论文

后共产主义诸组织的演变(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主义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0年5月26—27 日举行了“苏共民主纲领”莫斯科地区代表会议。约有350名莫斯科和莫斯科州的代表与会。 会议目的是制定“民主纲领”在代表大会前夜的战略和策略。在讨论过程中,对改革派共产党人的行动方针有三种主要观点。第一种以H·丘拜斯为代表的观点,主张立即退出苏共。第二种观点主张“民主纲领”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同苏共保持统一,以便在党内展开工作。第三种以李森科和H·雅各文科为代表的观点,主张纲领成员参加代表大会时提出以苏共激进的民主改革为目标的一揽子文件。如果代表大会否定这些建议,则退出苏共并建立新党。这一行动方针受到大多数会议参加者的支持,尽管他们全都明白代表大会将是保守的干部的会议,无须对它寄以过多的期望。不管代表大会讨论的结局如何,看来都必须寻找同苏共改革派领导人可能的接触点。因此确定了代表大会上在“民主纲领”基本原则范围内可能妥协的界限。

根据协调委员会1990年6月16—17日的决定, 在莫斯科“十月”电影院举行了“民主纲领”第二届全盟代表会议。来自12 个共和国的877名代表和352位来宾参加了会议的工作。会上大致与5月莫斯科地区会议一样有类似的几种观点。一半以上参加者投票赞成如果大会接受“民主纲领”的建议则留在苏共党内,15%的参加者思想较激进,打算不管党的代表大会结局如何同党决裂,而20%的参加者则声称不管代表大会结果如何都留在党内。温和-激进的情绪在联盟中占优势,就有可能在大会争论前保持内部统一,而在大会通过对“民主纲领”不利的决议的情况下建立新党。会上再次表示担心代表大会拒绝解决出现的问题。

在苏共28大上,“民主纲领”的代表和追随它的代表得到的当选证极少:在莫斯科地区只得到全部当选证的近10 %, 而全国只得到大约2%。在大会上有100个人代表“民主纲领”的利益。该运动代表人物认为,这种投票比例并不真实反映党内的情绪。据莫斯科高级党校在4 —5月进行的社会学问卷,有40 %接受问卷的人支持“民主纲领”的立场,24%支持苏共纲领草案,3%支持马克思主义纲领,33 %接受问卷的人没有确定政治倾向。大会上形成的力量对比不仅由于选举的不民主性,而且是由于“民主纲领”自下而上的联合十分困难,因为当时党的机关坚决罅了联合的任何企图。该运动只有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国内其他一些大城市才有真正起作用的机构。不仅普通党员难以当选大会代表。“民主纲领”领导人之一B·绍斯塔科夫斯基也被公然排斥在选举之外,而且在大会进行到第4天才拿到了列席证。

1990年7月12日叶利钦在大会夜间会议上宣布退出苏共后, 绍斯塔科夫斯基立即以他的24位支持者的名义宣布了苏共的分化和打算在“民主纲领”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民主的议会政党。绍斯塔科夫斯基在发言中还提出了瓜分苏共财产的问题,因为“民主纲领”成员不是退党,而是宣布党的分化。这不仅意味着苏共的分裂,而且意味着开始形成代替苏共的新的政治力量。“民主纲领”的建议的本质在于希望文明地使共产党分化。运动呼吁支持者不搞示威,而是按照否定原则同大会决议和新党章划清界线。但实际上共产党员们却简单地退党了事,甚至没有作为“民主纲领”成员或支持者登记。

1990年7月14—15日举行了协调委员会例行会议。 会议通过了意向声明,声明阐述了未来议会政党联盟的目的、任务和基础。在政治方面提出的方针是彻底扫除极权制度和向议会制度多党制的法制国家过渡,这要求取消苏共对政权的垄断。经济方面是在各种形式所有制、包括私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建立自由的社会市场经济。以“民主纲领”为基础的党应当是依靠各级苏维埃中民主的议会党团的既非共产主义的、但也不反共的团体。党的组织结构根据“民主纲领”原文中早就提出的那些建议确定。

协调委员会同意7月12日声明, 决定把它当作建立新的民主政党的行动纲领,并担负起了组委会的职能。为了尽可能顺利地建立新政党的组织机构,建议9月举行各地区代表会议,10 月举行各共和国代表会议,而11月则举行“民主纲领”各个独立自主的新政党的代表大会。

这些决定在许多“民主纲领”追随者的代表的声明中得到了支持。他们对代表大会的结果作了消极的评价,声明同大会的大多数划清界线,准备建立独立的民主政党。包括李森科、绍斯塔科夫斯基、Ю·鲍尔蒂列夫、A·索布恰克、A·明茹连科、C·费拉托夫等人在声明上签了字。

会后不久,“民主纲领”领导人就前往国内各地旅行,实质上是代表大会“少数”直接向党员和非党员呼吁。但一些著名政治家放弃“民主纲领”,使建立广泛的民主联盟变得不可能。因此代替计划中的“民主纲领”11月代表大会,举行了俄罗斯联邦共和党——它是俄国第一个真正群众性的政治运动的直接继承者——的成立大会。

我们认为,“民主纲领”的潜在可能性没有实现,是由好几个原因决定的。首先是运动具有“过渡”性。它在苏共领导层中没有领袖。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在长期动摇以后终究既没有决心领导运动,也没有直接帮助它,甚至没有公开予以支持。他们显然害怕分裂,担心处于少数,失去党内权力,相应地失去国家权力。如果说在共和党(“民主纲领”的直接继承者)首届成立大会上代表了约2 万党员,那么半年后党员人数减少到了0.5万人。由于种种原因,叶利钦、 Г·波波夫、Г·布尔布利斯等著名政治家退出了“民主纲领”。H·特拉夫金还在苏共28大前就已退出运动并建立了自己的政党。因此,新组织始终没有“旗帜”。错失了把苏共划分为两部分(社会民主和共产主义),并试图逐步过渡到两党政治制度的唯一机会。只有党的上层部分在1991年8月保守政变的企图破产以后, 在一年内接踵而至的禁止苏共活动和苏联的解体,才能结束世界史上最强大、最保守的组织之一。

我们今天在后共产主义结构的未来的命运中看到的是什么呢?

1993年秋天以前始终支持叶利钦—盖达尔方针的俄国共和党在第二次(这一次是成功的)国家政变后不再支持总统。结果它在国家杜马选举中分散在“雅博卢”和“俄罗斯选择”这两个同盟之间。第5 次代表大会(1994年6月)以后,绍斯塔科维奇、 雅科文科及其支持者退出了党的队伍,结果党再次偏向中派。今天在政治斗争过程中,由高层新名流出身的领袖雅夫林斯基、盖达尔、沙赫赖、费多罗夫领导的各个政党企图把它排挤出政治舞台。共和党人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自己的政治生态环境和自己的选民。

自由俄罗斯人民党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大赦以后,鲁茨科伊成功地恢复了它的一部分组织机构,但今天支持它的主要是新征召的国家强力政权的拥护者。鲁茨科伊过去的战友B·利比茨基则试图同O·鲁米杨采夫和A·果洛文一起建立左翼统一的社会民主中心。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在1995年1 月最近一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了60多万党员,显然超过了国内所有政党的总和。与其他共产主义组织不同,俄联共走上了议会斗争的道路。在保守的那部分农村居民中具有牢固的社会基础的俄国农业党十分接近共产党人。

在其他类似机构中,还应当提到社会主义劳动党(H·瓦尔塔札罗娃),它希望有社会主义的生态环境,但是经不起竞争。戈尔巴乔夫原来的一些战友(A·雅科夫列夫、E·沙波什尼科夫、C·沙塔林)建立强大的社会民主党的企图也没有显著的成就。看来是俄罗斯民主党终身领袖的H·特拉夫金脱离该党,是令人注目的。实用主义者和第二代强人代替“浪漫主义的民主纲领派”而成了俄罗斯民主党的领袖。

在原苏联各共和国中,民主纲领派在立陶宛成就最大,继民族激进派执派以后,C·布拉藻斯卡斯的劳动人民民主党恢复了政权。在波罗的海其他共和国以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采取民主纲领方针的政党处于不执政的民主政党和中派政党队伍中。民主派在摩尔达维亚的地位已大大削弱,他们在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及原苏联其他共和国几乎没有保存自己的机构。

必须承认,革命的现代化方案对原联盟来说是病态的,难以实现的。今天,否定休克疗法和向市场“大跃进”,过渡到国家调节混合型经济,加强经济的社会目标,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今天政治上指的是从“假议会民主”过渡到“有管理的民主”,权威的治理。俄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显然不得不回到这一阶段,当然要以一定费用和损失为代价。在左倾思潮加强的条件下,后共产主义机构的作用将日益提高。同时应当指出,在俄国,国家社会主义趋势同左倾思潮相比正在超速度地发展。

因此,原民主纲领机构作为新旧上层官僚之间的中介还起着自己的作用。“民主纲领”各党不缺经验,因为他们恰恰是联合了原苏联12个共和国50多个政党和运动的民主大会的主要组织力量。因此,今日可以把它们看作能够使独联体各国的一体化在自愿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的国际力量。(全文完)

标签:;  ;  ;  ;  ;  ;  

后共产主义组织的演变(下)_共产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