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文_苏松南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文_苏松南

江津区委党校 重庆 40226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成为新时期党中央指导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南。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农村基层党组建设主要存在“两委”不睦、组织涣散、廉政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构成严重威胁,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成为新时期党中央指导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南。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目标,为未来一个时期的乡村工作规划了前景美好的蓝图。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习近平总书记主要提到了下列一些要求: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并强调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由此可见,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地区的重要领导组织,它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然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部分农村“两委”协作有待提升

“两委”是指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前者是党的基层组织,后者是村民自治组织。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力量,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村民自治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顺利进行。然而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区村支部和村委会存在矛盾,使得村支部的作用进一步弱化。受宗法观念和宗派思想的影响,一些农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为了争权夺利,往往各行其是,把村支部和村委会看成自己的私留地。一些村主任仗着村委会具有更雄厚的群众基础,排挤村党委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甚至成为对头,遇到好处一哄而上,碰到问题和责任则互相推诿,严重削弱了村支部的存在感和凝聚力。

(二)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涣散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地区的重要领导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该发挥巨大的引领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新形势新挑战下,一些农村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却面临打铁自身不硬、组织松散、人心涣散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基层党组织成员存在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党组织中缺乏足够的年轻人;村支部往往由村支书、副书记和几名老党员组成,对发展新党员持消极态度,大多数是高龄党员,学历较低、观念陈旧,受家族观念和宗法观念影响较深,爱论资排辈,缺乏领导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群众基础和影响力越来越弱,甚至缺乏存在感。村支部往往成为村支书的一言堂,很少过民主生活(即便开会也是流于形式,党员不敢发表自己独立真实的意见),党组织建设流于形式,很难有效发挥党组织应有的领导带头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在乎自身的经济利益,入党积极性不高,而高龄党员们出于话语权的考虑,对发展新党员也不热心。党员的老龄化使得一些农村地区的党员存在思维固化、观念僵化、缺乏活力和办事能力等问题,部分基础党组织“等、靠、要”的思想还比较严重,思想观念落后。通过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一些农村党员在先进性和积极性上表现得十分欠缺。很多乡镇的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党组织在农村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更严重的是,随着党组织的涣散,不少农村党员(包括干部)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丧失了党员的先进性和积极性,遇到好处争先恐后,遇到难题纷纷退避三舍,争功夺利,推诿责任。个别年轻党员甚至觉得自己除了交党费、抄笔记之外没捞到任何好处,牢骚满腹,进一步破坏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部分农村地区的党风廉政建设有待加强

在宗法观念和宗派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村干部在发展党员时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优先把自己的亲戚发展成党员,在个别农村地区,村支部甚至成为家族式的。

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村地区的党员干部缺乏基本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在一些农村地区,村支书在特权思想、享乐主义、官本位思想的腐蚀下,不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发放的一些福利(例如粮食补贴、家电补贴、扶贫款),村干部和他们的亲戚们优先得到上述优惠,真正需要的群众却很少能得到国家的福利。更严重的是,上级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大多数群众更是敢怒而不敢言,使得少数村干部更是有恃无恐,吃拿卡要,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公信力。在交谈中发现不少基层群众对村干部存在的种种贪腐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对基层党组织的感情产生淡化、离心的趋势。

三、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上述问题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在农村地区的领导,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实施,必须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上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相应的改变。

(一)理顺“两委”关系,形成合力

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分别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扬民主在农村地区的重要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两委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一方面,村委会必须服从党支部的领导,但另一方面党支部也必须发挥指引作用,从宏观上管理农村事务,充分发挥村委会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而不是大权独揽,让村委会成为摆设。同样,村委会成员也应具有大局意识,自觉服从党组织的领导,利用自身群众基础雄厚的优势,为农村群众多办实事,让群众得到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

在加强“两委”协作上,可以从制度建设上进行优化。例如,可以考虑让两委的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各自体会到对方的难处,为彼此间的合作提供契机。此外,通过一些制度性文件来保障两委之间的有效沟通,例如《“两委”班子学习制度》、《“两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等,从制度层面上要求“两委”加强沟通协作。

(二)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跨越式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不小的改观。然而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依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具体来讲,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相结合。村支部和村委会不能成为村支书和村主任的一言堂,必须坚持开民主生活会,经常就村内的各种具体事务进行评价打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升农村党员的责任感。第二,吸纳新时期的人才充实村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在发展培养党员和培养领导干部中,必须摒弃宗法观念和宗派思想的偏见,把一些有能力、有觉悟、受欢迎的人才吸纳到党组织中来,从回乡创业发家致富的农户、复员军人和大学生中吸引那些做事公正、热心公益事业的人进入村支部,通过输入新鲜血液来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腐败会败坏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动摇党在农村地区的根基。特别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实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村支部和村委会应定期公开主要事务的处理信息,特别是涉及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诸如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各种补贴、扶贫低保款的发放等,并标明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上级组织应对农村的定期公开实行量化考核,以保证农村政务公开的长效性。第二,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党员的廉政意识,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不能走形式,当两面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3(22).

[2]赵秉志,彭新林.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研究[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论文作者:苏松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文_苏松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