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做法论文_张淑英

浅谈一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做法论文_张淑英

辽宁省昌图县太平镇小学 112500

应用题教学,就是使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来确定算法。要想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做到上述三点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还深深体会到,抓好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口述过关,也是提高学生解应用题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因为低年级学生是从学习半图半文和以图代字的应用题开始逐步提高为学习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这些简单的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开始,又是进一步学习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再让学生一一口述出解题思路,这样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正确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例如:教材第一册37页例题,这是一道以图代字的减法应用题。我们首先让学生看图,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用剪子剪下几个?剪下的数表示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用什么方法计算?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反复口述,同桌或全班交流。这样长期训练下去学生做题总是以口述助列式,再逐步开始学习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确定算法便可。

再如:第二册36页例八,学校里养了7只黑免,12只白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这是一道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又是小学阶段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开始,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呢?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揣摸题意,然后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线板图引导学生弄懂题意,人人口述解题思路。问:题里告诉的是什么事?(学校养兔的事)知道哪两个条件?(养7只黑兔,12只白兔)求什么?(白免比黑免多几只?)用什么方法才能求出?结合看图把每一只黑兔与对着的一只白兔分别用虚线连起来,再引导学生数对着的有多少只?(7只)对应着的只数是什么数?(白免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没对应着的只数是什么数?(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结合算式12-7=5(只),最后让学生结合图反复口述。这样,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紧紧围绕教师的发问转,他们不仅动了脑,还动口,所学的应用题,不仅心里明白,而且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口述的基础上加深了印象。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要求学生算得准确、迅速,同时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合理、灵活。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采用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强化算理,以理导法

几年来的数学教学经历使我认识到,要搞好计算教学,就必须强化算理,以理导法。算理主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要这样算”的问题,算法主要解决“怎么算”的问题。二者是紧密联系的,也只有明确了解算理,算法才能清楚,运用才能自如。因此,我努力做到:严把算理关。

例如:123×121,由于学生已学过两位数乘法,所以这道题算理的重点是研究乘数“百”位上的“1”去乘被乘数所得的积是多少个百,即部分积应写在哪个数位上。只要弄懂了这个问题,此题便成了:123×1,123×20,123>100所得的三个部分积之和的运算,计算方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来了。

我在计算教学中,突出了算理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算理的分析,使学生先懂“理”,再懂“法”,进而引导学生自己由算理总结出算法,让学生做到每一题及每一步计算都要先研究算理,再由理导法。

二、创设良好气氛,唤起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就使他们的注意变成了不随意注意,也就造成了学生粗心马虎的不良习惯。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赋予学习部分游戏性,唤起学生的兴趣,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为此,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以下的方法:

1.利用日算卡片,搞“坐火车”的游戏。告诉学生谁答对了,谁就买上了火车票,可以坐上火车;若没答对,说明你买火车票的钱还不够,需再积攒,争取第二轮答对了,再买上火车票,坐上火车。因为每个学生都参与游戏活动,都想买上火车票,坐火车,因而计算时都特别认真。

2.“夺小旗”比赛。每次授完一种类型题,我就出几道题,举行一次“夺小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做对了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经过一段时间,看谁得的小旗多。

3.“百题无差错”比赛。几个类型的计算方法,学生基本掌握后,为巩固知识,即采用此法。在一段时间内,分几次搞一百题的计算,看谁能一道也不出现差错,就封谁是“计算大王”。

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强化验算

在计算教学中,我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勤于验算的习惯。要求在算题时,每个人准备一个验算本,算一题,验一题。在批题的过程中,发现谁做的题错了,就给谁这道题的验算过程看一下,检查一下错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进行辅导改正。加强验算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判断、反思以及自我评价的能力。

关于“练”的几“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扎扎实实地训练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高效率的保证。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增强“练”的意识。要把“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要充分认识练的意义,细心设计练的内容,努力做好精讲精练,尽可能使“练”的时间多于“讲”的时间。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练的意识,如在新授课教学中,可进行导入新课铺垫练、学习新知后尝试练、动手操作实践练、巩固新知专项练、反馈以后矫正练等。

2.要树立整体观和效益观。一节课的教学是一份整体,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训练不到位,都会影响整节课的训练效果,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训练不但要各式各徉,而且要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要注意训练的效益,训练的题目要精心选择,努力做到少而精,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懂得应怎样想,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论文作者:张淑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1月总第1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浅谈一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做法论文_张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