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杨慧琦

(南部县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摘 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06例,接受常规护理的53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优质护理的53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IQ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组IQL评分(8.11±1.02)分和护理总满意率(96.23%)高于对照组[(6.56±1.67)分,(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192-02
心血管内科是主要诊治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科室,主要包含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衰等疾病,患者通常病情较为严重,需要接受完善的护理干预才能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1]。常规护理虽然能够满足临床操作需要,但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能够给予患者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以达到加强临床疗效的目的。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分析其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期间心血管内科接受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0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为39~78岁,平均年龄为(58.76±6.58)岁;其中冠心病17例,高血压15例,心肌梗死11例,心力衰竭7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7例,女27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年龄为(59.24±6.36)岁;其中冠心病18例,高血压14例,心肌梗死10例,心力衰竭9例,其他2例。本实验项目符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患者均已知情同意。上述资料数据相比,其差异具有均衡性(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含健康教育、注意事项、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等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首先建立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其次,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明确患者对临床操作的需求,结合患者病情发展以及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最后,制定轮流排班制,实施护理方案,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落实优质护理模式,有效提高其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及临床需求,对护理方案进行定期调整完善,进而达到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目的。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生活质量(IQ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数据并分析。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进行判定[2],该量表包含活动能力、健康感受、生活前景、家庭和朋友支持、日常生活5个评分项目,每项为0~2分,满分10分,分数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正比。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大于90分为非常满意,分数在60~90分之间为基本满意,分数小于60分为不满意。总体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53×100%。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106例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18.0分析,QLI评分以()描述,t检验;护理满意度以n(%)描述,x2检验。P值小于0.05象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两组的生活质量两组护理前QL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L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通过检验分析,P<0.05,详情见表1所示。表1 两组患者QLI评分对比情况(`x±s) 组别 例数 QLI评分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53 4.25±1.06 8.11±1.02 19.103 0.000 对照组 53 4.39±1.12 6.56±1.67 7.857 0.000 t 0.661 5.766 P 0.255 0.000 2.2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组总体满意度(51/53)大于对照组(43/53),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详情见表2所示。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体满意率 实验组 53 29(54.72) 22(41.51) 2(3.77) 51(96.23) 对照组 53 20(37.74) 23(43.40) 10(18.87) 43(81.13) X2 4.605 P 0.032 3 讨论心血管内科患者大多为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患者,其疗程较长,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严重降低,导致其出现抑郁等消极情绪,不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通过患者及临床治疗需要,加强基础护理,明确每个护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深化护理内涵,进而达到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目的[3]。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特征,在其住院期间使用优质护理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53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需求以及临床治疗,不断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有效提高其护理服务水平,进而对患者的病情康复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96.23%))相比,观察组IQL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96.23%)较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实践。参考文献[1]李赞,吕燕,张联合.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28(6):981-982.[2]刘燕.优质和常规护理在心血管内科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医学杂志,2015, 30(1):96-97.[3]程丽萍,徐丽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11(6):172-173.

论文作者:杨慧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杨慧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