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迪庆藏族奔子栏镇农产销售劣势的分析论文_唐小淋 孙凤娇 王儒雅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本文主要从奔子栏镇的区域状况、自然条件出发,分析现今奔子栏镇农产品种植和销售的劣势。其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奔子栏镇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试图找到一条适合高原地区藏民们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奔子栏镇;农产;种植;销售

一、奔子栏镇基本情况

奔子栏镇历史悠久,它作为“茶马古道”——滇藏线路上的咽喉重镇,在金沙金一带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因其景色独特公主便在这里留宿,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之为“公主起舞的乐园”。奔子栏镇河谷地带水热条件好,种植业发展态势好;山地地区草木繁多,养殖畜牧业、林下采集业发展态势好;全镇以第一产业中的种植业为主,畜牧业、采摘业为辅。

据下表可知:2006年到2010年期间,奔子栏镇人口总数增加,农业人口数量波动不大,非农业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在80%以上;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其比重均在10%以下。从奔子栏镇的人口构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地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其他产业虽有所发展,但其发展速度缓慢。

二、奔子栏镇农产品销售劣势分析

(一)修路占地使得农田、农产品数量减少。笔者在2018年7月13日的调查走访中,一位村民告诉我们,他家门口对面的那条公路就是占了他家的农田修建成的,虽有了政府赔款短时间无忧,但从长时间里看他们损失惨重。加之家里的劳动力不足,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低下,他们的家庭经济收入受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随之他们在农业生产上的投入也少,如此循环往复对他们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二)乱砍乱伐使得手工艺品制作的材料不足。一到奔子栏镇,入眼的便是大面积荒芜的山地。一位村民向我们讲述到,在二十年前,这里的树木就开始被人砍伐了,刚开始只是几户人家,后来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当我们问其砍伐树木的原因,这位村民答道当时他年纪尚小,已经记不清楚了。随后我们又询问了几位村民,但语言交流困难都没能找到原因。在与奔子栏镇书记的交流中,我们也问了这个问题,但因其是外地人,也没能找到原因。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但因奔子栏镇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他们所做出的努力成效甚微。

(三)旅游产业正处在孵化期,竞争力受限,很难带动当地消费。奔子栏镇的旅游业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旅游景点与周边景点相比,缺乏竞争力,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小,故而游客数量较少,这小部分群体的消费能力有限,对奔子栏镇的物产消耗能力也有限。

(四)奔子栏镇的物产销售渠道单一,很难增加其物产的销售量。奔子栏镇的物产销售渠道还是按照传统的街边销售方式,买家几乎都是镇上的村民,其购买力有限。我们了解到,只有一少部分的村民把自家的农产品运送到香格里拉市贩卖,他们很难有固定的摊位,经常受到城管的驱逐。同时,奔子栏镇物资交流大会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个物资交流大会通常是在奔子栏镇每月的15号和16号举办,这时周边的村民都会把自家的产品、货物拿去贩卖。村民对我们表述这样的方式,购买力也是有限的,虽然增加了一定程度上的收入,但也解决不了他们物产销售的大问题。

三、总结

从奔子栏镇的历史人文我们可知奔子栏镇从茶马古道之始就有着经商的传统,再结合当地特有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其地相对于藏区其他地方而言发展农业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因其田地数量的减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动、树木的砍伐等等,使得奔子栏镇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和林上采集减产,奔子栏镇销售的货物有限。与此同时,奔子栏镇产品销售的渠道单一,村民们卖不出东西、卖不起价钱,使得整个销售产业受到严重打击。

根据现有的情况而言,为保证奔子栏镇物产的销售应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提高奔子栏镇产品的生产量,另一方面则是应该拓宽奔子栏镇产品的销售渠道。

基于前者。一,当地政府应该确保现有田地的数量;二,当地政府应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增加资金投入;三,当地政府应继续加强植树造林政策的实施;其四,村民应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踊跃参与政府举办的农业专家座谈会,合理化的利用现有土地,精耕细作,提高瓜果、蔬菜的产量。

基于后者。一,当地政府可以开展奔子栏镇物产的网上销售渠道;二,当地政府可以与香格里拉市政府取得联系,提供一定数量的摊位给奔子栏镇的村民们,让他们有固定的场所销售他们的产品。当地政府还可以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包装和打造他们自己的物产品牌,提高其名声。简而言之,上述内容都致力于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找到更多的消费者、增加对奔子栏镇物产的购买力。

注:数据来源于《德钦年鉴》第62页,德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年。

参考文献

[1]许兰,陈蕊.德钦县奔子栏镇葡萄推广实践及存在的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8):28-29.

[2]崔瑜琴.经济新常态视角下的农产品销售途径分析[J/OL].科技经济市场,2019(01):110-112[2019-02-27].

[3]郭迎春.互联网时代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探析[J].农家参谋,2019(03):

12.

作者简介:唐小淋(1995.01-),女,四川内江人,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科技史;

孙凤娇(1996.09-),女,彝族,云南曲靖人,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科技史;

王儒雅(1993.12-),女,湖北武汉人,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史。

论文作者:唐小淋 孙凤娇 王儒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关于迪庆藏族奔子栏镇农产销售劣势的分析论文_唐小淋 孙凤娇 王儒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