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女子监狱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69)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3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1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盐酸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盐酸曲美他嗪;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059-02
冠心病是世界范围内的危害程度最大的心血管疾病,也是造成我国中老年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主要原因。稳定性心绞痛又可以称为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会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发作程度由轻渐重,10~20s可达高峰,全过程数分钟,重者可达10~15min,很少超过30min。近年来死亡率不断上升,积极预防和控制心绞痛发作时间和程度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原则。本文选取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探讨了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3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16例。治疗组患者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58.5±5.3)岁,合并高血压7例,冠心病6例,高脂血症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57.6±5.2)岁,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7例,高脂血症6例。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少食多餐,保持心态平和。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使用47.5mg倍他乐克,1次/d;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于餐前服用0.5mg瑞格列奈,1次/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20mg/次,3次/d。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的形式展现,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计算结果为P<0.05,提示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
治疗前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4.15±1.25)次、对照组为(4.10±1.15)次,对比无差异,P>0.05,t=0.1177;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05±0.45)次,对照组为(2.95±0.7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8.6892;治疗前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时间(6.25±3.25)min,对照组为(6.45±3.25)min,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1740;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时间为(2.15±0.25)min,对照组为(3.25±0.45)min,P<0.05,t=8.5473。可见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的显效人数8例,有效人数7例,无效人数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人数5例、有效人数5例,无效人数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5714。
3.讨论
心绞痛指的是因胸部不适或疼痛症状造成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的症状,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由于发生一过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无法满足心肌的供氧需求即可引发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或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氧时,代谢产物的过多积聚刺激心脏内的自主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或不适。疼痛刺激经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脊髓段背角细胞由丘脑的脊髓丘脑束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疼痛的感觉,因此,心绞痛会表现出剧烈的心前区疼痛[1]。
当通常情况下,心肌缺血后的30s就会产生心绞痛症状,一支主要冠状动脉病变大于直径的50%或超过冠状动脉横断面积的70%、左主干病变超过直径的50%时可出现劳力心绞痛,如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病变更严重时才会发生心绞痛[2]。目前临床上治疗的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主要为抗缺血治疗、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由于溶栓治疗的普及率较低,不推荐使用。抗血栓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的抗心绞痛效果较为理想,但是有患者对此药物过敏[3]。盐酸曲美他嗪具有对抗肾上腺素以及加压素的作用,能够降低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氧的供需平衡。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说明曲美他嗪能够减少游离脂肪酸代谢,促进葡萄糖代谢产生能力满足心肌对氧的利用度,缓解缺血的症状,维持心肌的存活和心脏功能。另外,曲美他嗪能够抑制脂肪游离酸的代谢,增强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从而降低血管阻力,维持心肌供氧的需求平衡。
综上所述,盐酸曲美他嗪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青山,钟伟州.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4):52-53,54.
[2]梁兴盛.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36):121-122.
[3]回振宇.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0):135-136.
论文作者:李宝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心肌论文; 盐酸论文; 对照组论文; 曲美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