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代际课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培养_课堂教学论文

互动代际课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培养_课堂教学论文

在互动生成的课堂中培养教师的教学智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课堂论文,智慧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同一情景中的不同策略,不同情境中的种种策略,都会在课堂上展现出不同的场景。所以即使教师在备课中预设得再充分,也难以全部预料到课堂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和细节。而正是这些生动的、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即可能成为生成智慧的有效资源,也可能变成即刻消逝的肥皂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课堂中不断传递出的各种的信息,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课堂中生成的有效资源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所有的这一切,都无时无刻地在向教师的教学智慧挑战。

一、互动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的界定:教师是教学目的、意义、价值的直接体现者、承载者和实践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因此,教学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智慧:动态生成的课堂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并在运用智慧的过程中生成新的教学智慧。

1.教师要具备及时捕捉信息、果断决策的智慧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动态的及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信息都会不间断地并且不经意地传递给教师和同学,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有些是教师可以事先在备课中预设到,但更多的可能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关键是教师要能及时捕捉到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并且利用好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及时做出决策来灵活展开教学活动。

案例1:爸爸是哪一天回到家的?

在四年级有关“平均数”教学一课中,教师在巩固练习中出了这样一道题目:“爸爸出差,5天没回家,这5天的日期数相加的和是90,爸爸回家这天是几号?”学生很快得出爸爸回家这天是21号。

到此时,教师认为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了。突然,有位学生举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5天会不会是上月底和下月初的5天呢?老师一下怔住了,因为这是事先没有预设到的呀。但富有教学智慧的老师因势利导地说:对啊,这位同学提出了老师也没有想到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很快讨论出爸爸出差的日期数是:28、29、30、1、2,但马上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说这不是5个连续的自然数。其实,老师在设计这道题目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日期的特殊性,产生了一个失误。这时,冷静下来的教师马上抓住这个信息,问到:能否把这道题目稍作修改,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了呢?继而教师引导学生在例题中加上限制语,如“爸爸在3月份出差”。

对于课堂上突如其来的质疑,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回应,利用来自于学生的信息,不但及时调整、补救了自己的教学,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2.教师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

在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新认识”。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点拨者。

案例2:五年级“小数乘法”的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把教材中“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小数乘以小数”,利用知识的迁移来进行整合,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促进迁移的有效性。但在列竖式时,学生遇到了困难,此时,教师进行了适时的指导和点播。(例略)

3.教师要具备随机应变、化解矛盾的智慧

互动生成的课堂,使教师未预设的问题出现的几率增大了。在这样的课堂上,需要教师有相机行事,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有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问题的智慧。

案例3:哪个运算规律更具有规律性?

教学四年级“商不变的性质”时,我们一改平时提供给学生大量现成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的方法,尝试以下新教法:

师:请你写出一些商是2的除法算式,并在算式中挑选2个算式,观察一下,当被除数和除数发生怎样的变化,商才不变呢?

(小组活动并且得出“加、减、乘、除”四个商不变的规律。)

师:我们现在已经有了4个商不变的规律,你觉得哪个规律用起来更方便呢?

教师预设时认为,学生肯定会说“乘以或除以”用起来方便,但没想到,有一部分学生坚持认为“加上或减去”也很方便,课堂上顿时争论起来。此时教师灵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24÷8=3这个算式,请学生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写出3个与这个算式商相同的除法算式,并比一比,谁写得最快。然后,通过反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更具有规律的简捷性。教师抓住时机,随机应变,及时组织教学,不仅化解了教学的矛盾,而且使学生在学到书本知识的同时,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通过对互动生成的课堂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培养教师教学智慧

互动生成的课堂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由“执行教案”走向“生成学案”。在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悉心收集、认真筛选来自于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就能够对那些由课堂生成的无法预定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随机应变、随时调控、随势引导,这样会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会使我们教师的教学智慧更聪颖。

1.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资源的有效利用

案例4:比一万大的数你会读吗?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万以内的数,你能举出比一万大的数吗?请把它写在卡片上。(生试写)

师:你认为自己写的数比一万大,就可以贴在黑板上。(生贴)

(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掉比一万小的数或不符合要求的一些写法。)

师:(指黑板)剩下的这些数是不是都比一万大了?这些数你会读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数),你是怎么读的?(生介绍读法)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新课的引入并不像以往通过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作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导入新课,而是让学生试写并试读比一万大的数并介绍读法来展开教学的。这样的设计更能找准学生的起点,因为新课学习前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会读、会写一些比一万大的数,只是还找不到规律,或者读起来不够流畅、标准而已。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教学,教学才能真正获得有效的成果。

2.学生的情感体验的有效利用

案例5:老师,我来不及写了。

教学“乘法初步认识”时,在学生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教师安排了下面的练习。

教师报题,学生写算式:

2个3相加,5个2相加,9个3相加,20个4相加……

一些学生来不及写算式,着急了:“老师,我来不及写了。”但也有部分学生在继续写,教师似乎没有听见,仍按原速度往下报。

师:汇报一下你写的算式。(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都是用乘法或加法算式来表示的吗?(学生没有异议)那为什么有的同学来得及写,有的同学来不及写呢?

生:因为我写的都是乘法算式。乘法算式写起来简便。

师:请刚才用加法算式表示的同学改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通过这个层次的练习设计,真正让学生体验感悟到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这样的练习设计较之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加法改乘法练习更能让学生感悟到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更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乘法的优越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不能让学生完完全全地重复人类所经历的发现知识的过程,但适当地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有利于教师智慧地组织教学。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利用

案例6: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在“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当学生初步理解了面积的意义后,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面积单位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出示1、2号两个面积大小差不多的不规则的平面图形,在学生讨论用叠、比的方法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教师启发学生可否用一些学习材料来帮忙。学生讨论得出可以把这两个图形放在方格纸上,谁盖着的方格多谁的面积就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新的合作要求。

师:(拿出一张方格大小不一样的方格纸,把两个平面图形分别放在这两张方格纸上)盖着的方格多,面积就一定大吗?请你们继续讨论。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明确成员责任基础上进行的互助性的共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课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1)为什么这节课(或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

(2)如果用,什么时候进行?怎么提问题?需要合作多少时间?

(3)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

教师只有在课前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才能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4.学生个体差异资源的有效利用

案例7:还需要通过动手分来教除法吗?

在进行“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时,我们预设了从动手分实物图片进入新课的学习,当出示:8个萝卜分给2个小兔,有几种分法。预想的分法还未出全,下面已经有学生喊除法了。看来这样的“动手分”已经不切实际了。于是,在再次的教学实践时,教师从问题“你知道除法吗?都知道些什么?我们什么时候用除法”开始进入学习的。反馈的结果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写除法算式,并会计算,教师就让学生举例、说意义,再追问学生: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答案的?

生:从乘法算式中得到的。

师:噢,原来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是好朋友。那你能再举几个除法的算式,以及和它是好朋友的乘法算式吗?

我们的学生是处在社会环境中的活生生的人,由于个体的差异和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学生认知起点各不相同,正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课堂教学的预设与教学总是存在着差异,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我们在课前应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今天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3)今天学习的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4)有没有对除法课前并不了解的学生?对他们如何引导,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面对学生的差异,教师要设计多个方案,并且能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使用并调节,把学生个体差异当成一种资源,让学生在差异中沟通,在学生的差异沟通中促成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

5.学生创造灵感资源的有效利用

案例8:老师,我们可以从高位减起吗?

教学在进行“多位数笔算减法”一课的小结时,突然有一位学生举手问道:“老师,我们可以从高位减起吗?”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老师和其他学生所始料不及的,教师怔住了,马上有学生在下面反对。(略)

6.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案例9:这样配成的什锦糖每千克价格是多少元?

五年级“平均数”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种什锦糖,是用每千克26.4元的硬糖15千克,每千克18.6元的奶糖30千克,每千克21元的巧克力糖5千克三种糖混合而成。这样配成的什锦糖每千克价格是多少元?

教师组织大家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算式是(26.4×15+18.6×30+21×5)÷(15+30+5)。要使总价和总数量相对应。

这时,教师又呈现了一位学生的另一种算式:(926.4+18.6+21)÷3。

师:这个算式的总数和份数已经对应了,你看看有道理吗?

生:好像不对,但不知道错在哪里。

师:那我们先来检验一下,这个算式到底对不对。

(学生对两种算式进行计算)

师:结果不一样。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说明第2种方法是有问题的呢?

接下来,教师就把这个来自于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辨析性的资源,展开了教学……

学生“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插曲。它可以显现学生的真实思维,反映学生在建构知识和构建能力体系中的障碍。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利用和发挥“错误”这一教学资源,真正挖掘出蕴藏在“错误”背后的内涵,化“错误”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化“错误”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将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精彩。

三、互动生成的课堂中发展教师的教学智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富有活力、动态生成的课堂,而这样的课堂又需要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因此,让智慧回归课堂,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的成长,是时代的需要,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的需要,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1.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让智慧回归课堂

(1)“搬迁”式的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下的教学,教师只是将所要教的知识、内容从教材、教参上搬到教案上,再通过教案搬进课堂,对教材、教参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搬运工作,用不着进行思考、研究,长此以往教师就不可能有所创造,也就不会有智慧的生成。

(2)“捆绑”式的教学方式。

所谓“捆绑”式的教学方式,就是对学生的思考问答、解答问题等学习行为进行人为的控制、牵制。这种教学方式下的做法,就是教师在课前认真地做好预设工作,把教学中可能要出现的问题、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设定好一个标准的答案、思路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启发式的提问开始,但很快又以引导性、暗示性的评价语言把学生的思路、方法引到事先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指引下迅速走向标准化、正确化。这样的教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可能是高效的,但高效的背后却是以牺牲学生、教师的思维、智慧为代价的。

教师的教学智慧更多的是来自于对课堂教学深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和把握,如果我们长期采用的是上述的教学方式,那么,我们就不能也不会去进行思考。所以,我们要摆脱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思考重新回归课堂,让智慧重新回归课堂,在不断的思考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2.重视实践的积累和实践的反思,让智慧唤醒课堂

教师的实践是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基石,任何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实践的锤炼。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的不断充实和进一步的完善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的。教师对教学的各种看法、各种想法,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特别是在实践后的反思中才能转化为智慧。所以,我们要重视对教学实践的积累,重视对实践反思的积累。

(1)教师在不断的“磨课”中成长。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因素固然很多,但课堂实践依然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一堂关键的课往往会影响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们悉心研究每一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上好这节课,而是旨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地感悟、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积累,如果我们能够从研究备课和上课开始,一节课、一节课地加以研究和积累,就能增强自己教学的能力,促进自己专业化成长和教学智慧的生成。让教师在不断地“磨课”中积累、成长起来。

(2)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课堂中教师关注的往往都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如:课的导入、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和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等等,而忽略了对本人既有经验的反思。我们应该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即学会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个人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以求进一步探究和改进教学的疗法,并且还要学会在与他人经验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差距。这样看来,教师专业成长最需要的是学会反思。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省察,并探求贴切的改进方案,这是促进教师成长最直接、最适宜的方式,让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3.注重提升内涵,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的技能、技巧是可以模仿,可以培训的,但教学的智慧是训练不出来的。教学智慧的培养更多靠的是个人长期不懈地学习、不断地反思得来的。

(1)保持学习的热情,提高综合的素养。

提升教学智慧水平,与教师终身学习、终身进取是密切相关的。教师的学习是多方面的,不但可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如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等,这是智慧生成的基础,而且可以向伙伴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甚至可以向教育对象——学生学习。这样,教师的教学智慧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不断地生成。

(2)将“教”与“研”相结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要使教师能从课堂教学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对一个又一个教学案例的研究和积累,来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化的水平。

教学研究是教师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课堂为研究的主阵地,将“教”与“研”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生成教学的智慧,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当我们以理想化的眼光设想课堂时,我们会认为,课堂是那么的富有生命力,教师、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无不是生命力的强有力的注解。因此,充满活力的课堂需要智慧的教师,教师只有在互动生成的课堂中才能生成、发展、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

标签:;  ;  ;  ;  

互动代际课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培养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