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知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特点及启示_美国公司论文

国外知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特点及启示_美国公司论文

国外著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特点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产品开发论文,著名企业论文,启示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外著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特点

1、机构庞大。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国外著名企业不断健全和壮大研究开发机构,形成了强大的科研开发体系。日本的日立、东芝公司,分别拥有11个和15个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分别为5000人和7000人。日本佳能公司则以“忘记了技术开发就不能称为佳能”为信条,研究开发人员始终保持职工总人数的15%。美国的贝尔电报电话公司实验室科研人员达2.3 万人之多。荷兰菲利浦公司,在法、英、荷、美、德5个国家设有7个研究中心,2000人(其中600人是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3400 人从事开发研究,再加上各种服务人员,总共投入2万多人。 丹麦嘉士伯啤酒厂的研究中心拥有80个试验室,150 名专业研究人员在这里从事与啤酒相关的科学试验。法国米什兰公司把产品开发试验中心作为公司的“左手”。该中心占地80公顷,分为物理、化学实验室和高速里程试验车队。轮胎新品试验配有600名司机和50名工程技术人员,有各种试验车辆700部,包括卡车、运土车、小汽车、旅游车、拖拉机等,车道50公里,分为汽车路、乡间小路、石子路,建筑工地路和农用耕地,整个中心有各种专业研究人员3000人(加上分布在各厂的研究人员总共有6000人)。这些大企业还建立跨国研究开发机构。日本大企业在欧美科研重地建立了数百个研究开发基地,雇用的研究人员近万人,例如三菱电机公司在离美国第一流的科学中心麻省理工学院不远的地方开设了一个电脑研究实验所;佳能公司在硅谷建立了一个研究中心,离久负盛名的斯坦福大学只有很短距离。韩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也加强了海外研究开发机构。据报道,韩国三星、大宇、德国西门子等大公司都把研究机构设在一些重点大学附近和硅谷等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便获取这些国家的高新技术信息,吸引高技术人才。

2、投入巨大。

欧美日等国家大企业科研的投入一般占产品销售额的5—8%。菲利浦公司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为企业年净销售额的6.5%。 日立公司每年的研究开发经费超过2300亿日元,约占公司销售总额的9%左右。 德国西门子公司高达14%,1994年科研投入超过15亿马克。美国一些大企业更甚,贝尔电话电报公司实验室1990年的研究开发经费高达29亿美元。1994年韩国三星集团对半导体、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高附加值技术的投资为4.5兆韩元,比1993年提高了21%,现代集团1994 年研究开发费用达1.2兆韩元,比1993年增长76.5%。

3、英才荟萃。

国外大公司深知人才是科研的根本。美国微软公司总裁盖茨说过:“一个公司的成功发展,‘机会’是算术级数,而拥有人才则是‘几何级数’。”一方面,这些大企业注重培养本企业的人才,据统计,美国100 家最大工业企业用于科技人员更新拓宽和深化专业知识的经费每年增长幅度都在25%以上。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引进国外科技人才,并把这视为“捷径”。美国采取的主要作法是:以优越的科研条件和丰厚的经济收入通过聘请、借用等办法,合作、交流等活动,吸引外国科学家;大量吸收外国留学生,从中选择和争夺年轻人才。IBM 公司高级工程师的一半,硅谷主要技术人员的三分之一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菲利浦公司1989年为挖走美国硅谷一位研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专家, 以300万美元年薪高聘,对方不为所动, 为了这名专家, 该公司索性用5000万美元把这个专家所在的企业整个吞下。同时这些大公司也十分重视科研环境的改善。不但科研人员待遇优厚,拥有高精尖的设备,而且实验室里有良好的学术气氛和一流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自行组合,选择项目,在融洽的研究环境中愉快地工作。这样的科研环境,得以荟萃世界科技界的英才,如美国罗克韦尔公司研究中心的数百名有成就的科学家中,外国人约占60%;IBM苏黎世实验室有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来自德国和瑞士;贝尔电话电报公司实验室有7人、通用电器公司实验室 有2人是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

4、成果显赫。

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巨大的投入,使得企业的新品开发成果丰硕,确保了公司产品的先进性和公司的声誉蒸蒸日上。通过科研开发,美国牢固地占据着计算机、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地盘”。日本企业高科技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日益增加,在照相机、小汽车、录像机等消费产品的制造技术方面,已居世界支配地位。据美国的一家咨询公司对美国700家大公司调查,结果显示,进入80年代, 这些企业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来自于新产品的销售,而在60年代,新产品所获得的利润只占20%。一些大公司的科研成果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86年美国国际商用电器公司瑞士实验室的罗赫和宾尼格发明了隧道扫描显微镜,并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年后,这个实验室的柏诺兹和缪勒发现高温超导现象,又获物理学奖。而杜邦公司实验室的佩德逊,则因对冠状化合物方面的研究贡献,获得了化学奖。88年威尔克姆公司的艾莉翁和希庆斯,因医药的重要贡献,成为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的获得者。

国外著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趋势

1、产品开发的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人们生活的迅速变化,加剧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新品开发的周期越来越短。如汽车和照相机,推出任何一种最新产品,至多行销2—3年;瑞士的钟表平均每20天就有一种产品问世;微电子和计算机,竟呈现出雪崩式的发展趋势,从第一台微机问世以来,在大约20年内已更换五代,而计算机软件产品寿命一般不超过一年。

2、产品开发的目标越来越高。 国外著名企业为了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不惜投入,开发尽可能满足现实和潜在需求的产品,一方面新品开发的目标更高。如日本松下公司提出了“5.5.0 ”作战:开发新品集中全世界同类产品的优点,达到质量超过世界水平5%, 价格比世界水平低5%,不合格率为0;美国齐尼思公司、贝尔实验室、通用电报公司等大企业组成电视开发联盟,向更高更新的电视技术——全数字制式电视机进军。另一方面新品开发的目标更远。美国已着手开发外星旅游项目,日本着手开发21世纪的电视机等。

3、产品开发的层次越来越深。随着国际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 人们的需求更多样化。产品的开发也由单一往多样化发展,多品种、高质量、时髦化、系列化、轻型化、微型化、多功能、高精尖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同时产品开发的范围不断扩大。就一个企业来说,所开发的产品往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其制成的产品达数百上千种。

4、产品开发风险越来越大。一方面, 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因而市场变化捉摸不定,加大了新品开发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在研究开发过程中,从中间性试验到工业性试验,风险加大。据统计,从实验室成果到中试到工业性试验,所需的经费之比为1:10:100。因此,新品开发成功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很大的挑战。

国外著名企业新产品开发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1、建立和完善企业强有力的新产品开发机构。新产品开发, 首先要建立好新产品开发系统。有科研能力的企业要强化自我开发,缺乏独立科研能力的企业,要主动挂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成“前厂后院,前厂后所”的格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集团科研开发中心,发挥企业集团的科研开发优势。有条件的大企业、大集团、大型外向企业要建立跨国研究开发机构,及时掌握国际新产品开发信息,努力开发适应国际需求和趋势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2、建立人才的招揽、培养、使用和奖励制度。要通过多种途径, 解决人才难题。要制定优惠政策,招聘引进企业急需人才。对企业现有科技人员,要政治上爱护,生活上关心,使用上放手,分配上倾斜。对作出突出贡献者要给予重奖,可以按新产品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或所创利润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成。同时,要注重科研人员的知识更新,舍得投入,以适应新产品开发的需要,通过各种措施,从而形成引得进、用得活、留得住的人才机制。

3、建立和完善新品开发的投入机制。 国际经验表明:企业研究开发资金与销售收入的比例,若低于1%,则企业难以生存,2%才能勉强维持,5%才具竞争力。目前国内企业平均水平才1.5%,因此一方面要保证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支出,按照企业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开发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确保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加经费投入,确保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增长。

4、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产品开发决策机制。 新产品开发必须搞好动向研究,实行科学决策,努力开发出与市场需求接轨的产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产品开发就会误入歧途。世界著名王安电脑公司的破产,就是新产品开发的错误决策造成的。从现代消费需求和世界新产品开发趋势看,一是开发个性化产品。新产品的开发方向必须适应时代潮流,适应生活方式的个性化趋势,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去适应现代文明。二是开发综合性产品。除了重视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功能开发外,还应特别重视全新产品以及综合技术型产品的开发,通过新的产品组合,实现全新的、高层次的性能和功能开发。三是开发多样化的产品。

标签:;  

国外知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特点及启示_美国公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