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的五大战略_五大发展论文

西部大开发的五大战略_五大发展论文

西部开发,五大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西部开发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开放战略、加快结构调整战略,这五大战略是一个综合发展战略,它们之间具有互补性,一个战略有效实施,有助于其它战略实施。

知识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最稀缺的资源是知识资源。开发西部应优先扩大全体全民获取、吸收交流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知识资产和信息能力。

加速发展各类教育,扩大全体公民吸收知识的能力。

设立国家教育西部专项基金,增加中央财政援助,向西部地区雪中送炭。在三到五年内普及基础教育;加速普及中等教育,开办与农业和农村工业化发展相关的中等职业教育;开放高等教育市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电视教育、网络教育、虚拟大学等跨区域的开放式大学;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教育基础教育金额免费,中等和高等教育减免费等特殊政策;支持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利用远程教育、专业培训、教师培训、干部培训等方式,优先为西部提供教育与培训服务;支持大学生、研究生假期利用下乡实践,传播知识。

加速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本地区科技创新能力。

建立多元化的R & D体制,允许各类机构公开竞争政府科技项目; 实施以购买和利用高新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发展策略;充分利用海外和外地原籍人才资源,鼓励东部人才短期或不定期为西部发展服务;设立国家科技西部专项资金,支持中央科研、大学科技力量为西部知识创新、知识普及服务;设立国家技术改进、技术创新西部专项资金,举全国之力帮助西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等等。

加快通讯设施建设,扩大民众交流知识与信息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广播与电视覆盖率;加快电信业开放,大幅度降低城乡电话入网费和使用资费,提高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不少西部地区电话普及率还不及5%。电话普及率提高一个半分点,人均GDP增长率可提高0.52个百分点;对少数民族家庭实行免费或低费入网。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开发西部应当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降低高失业率。

把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各级政府最优先的发展目标和核心政策;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私营和个体经济的发展;鼓励非正式和非正规就业,扩大就业覆盖面,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鼓励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报告表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可提高GDP增长率一个百分点。 据美国经济学家盖尔·约翰逊估计,1997—2030中国农业劳动力将以每年3%的速度下降,每年创造1480万非农业就业机会。每年农民工外出劳务收入大大高于国家各类扶贫投入,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增加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优先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为下岗职工、失业者、退休者提供社会安全网。

投资于人民健康,为全体人口提供基本卫生服务。

国家设立西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使其达到公共服务卫生最低标准;加强母婴保健工作;对少数民族贫困生育母亲产前检查、分娩服务实行免费;政府对医院的补助应转向对贫困人口的补助;优先帮助西部地区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提倡全国医科大学学生下乡实践和城市医生短期下乡服务;优先帮助西部地区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设施,并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项目。

鼓励少数民族人口计划生育。

实施城乡反贫困计划,扶贫到户。

可持续发展战略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水,保证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直接影响西部地区(主要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例如在近20年,青海境内的黄河入水量已减少了23.2%。改变大水漫灌的传统农业用水方式;确保生态用水不容超采;稳定现有绿洲规模和耕地面积,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强化流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行多样化的利益补偿机制;大量减少农业用水,适当增加非农业用水。大力开发西南水力资源,充分利用这种洁净能源。

以生态建设为中心。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十分低下。例如青海仅为0.35%,新疆为0.79%,宁夏为15.4%,甘肃为4.33%。建设和保护以绿洲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实行了封山绿化,保护植被,发展植草业;严禁在大江大河源头上游地区进行森林砍伐,国家财政专设大江大河源头及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专项基金;实行“一退二还”、以工代赈;朱总理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方针。陕西、甘肃、宁夏已率先实施这一重大工程。

保护城市环境。

优先开放战略

加快西部大开发,需要积极吸引外资,不在于实行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关键是要在市场准入方面实行优先开放,建设开放型的经济。首先开放国内市场,进而面向国际市场开放,要充分利用进入WTO的过渡期, 在西部地区将一些长期保护、高度垄断、已形成既得利益的部门优先开放。例如:优先开放金融、保险、电信、石油勘探开发、天然气开发、计算机制造、电力生产等部门;采取收购、改组、改造、结盟或转让股权或资产等多种形式,鼓励、吸引内外资进入西部参与资源开发和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放宽对外资企业的外资比例、国产化比例、外汇平衡等方面的限制;外资投产企业在境内贷款与国内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等等。

结构调整战略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富民”政策的主要途径。

要发展劳动密集型、较高附加值和较高商品率的农业。西方国家农业排序是:奶牛、肉牛、猪、鸡。1997年中国猪肉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29%,人均产量超过世界人均水平,但是奶制品仅占1.3%, 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5。要大力发展家庭或专业化养牛。目前全国从事畜牧业劳动力已达8000万人,畜牧业收入已占农民现金收入的50%左右。西部地区在发展畜牧业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调整资源开发战略。

今后西部地区开发资源应由资源导向转向市场导向的开发战略,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分工中重新定位;西部地区今后不是有什么资源开发什么资源,而应是有什么市场开发什么资源;不应是仅由政府直接开发资源(包括能源),而是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开发资源,政府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本服务并降低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西部资源开发不应当是保护市场,维持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必须开放市场,让市场的主体即国内外的投资者,根据市场变化,赢利水平和生产供给的周期以及供求平衡来决定开发。

对战略性资源(如石油)实行保护性开发,加强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输送;大型工矿城市由“资源立市”模式,发展服务型为主的新型城市。

调整传统工业,促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

发展新兴产业,实行“跳跃式”发展策略。

要实行高起点、高标准、高技术、高水平加速发展未来支柱产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应成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优先对内外开放旅游业配套设施建设;发展环保产业;发展信息和电信服务业,电子商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居民消费热点;发展金融、保险业;发展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娱乐、媒体、出版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城市社区服务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商业化管理原则。

改革现行“一刀切”的中央与地方公共投资分配制度,有区别地规定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原则上人均GDP相对于全国人均GDP水平愈低的地区,地方配套资金比率越低,反之则反。开辟多种资金渠道,例如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允许并鼓励国外和国内投资参股、入股或融资参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允许项目投资者获得铁路、国道等沿线土地使用权及房地产开发权。向国内外投资者公开拍卖已建成的基础设施产权和使用权。所有重大工程项目及设备一律向国内外招标,强化其管理。参照国际通行作法,建成之后按合同方式运作机制,政府不再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直接经营者。

标签:;  ;  ;  ;  

西部大开发的五大战略_五大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