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未必终身服药,太极拳桩功一剂良方论文_丰钒,陈坚,张志明

1.湖南省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秘书长、长沙陈式太极拳馆执行馆长;

2.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归医堂陈坚中医馆馆长;

3.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医务部副部长、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为什么高血压病人要吃一辈子的药。因为高血压吃的药不是用来治病的,而是用来跟身体作对的,要作对一辈子。

许多人在被西医宣布有高血压时,当场血压就更高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开始服用降血压药,因为西医告诉他不吃就会中风,从此病人恶梦就开始了,诸位只要稍微深入的想一下,告诉你有高血压的医师,有没有同时告诉你为什么你有高血压?是什么原因造成你有高血压?

谈到高血压,我们要了解高血压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血液是用来运输养分的,而血压是用来运送血液的。我们的心脏每天跳动,所产生的压力将血液送往全身。心脏将血液打出来后,进入大动脉,大动脉接到血液后,会不断透过收缩,不断传接,将血液送到动脉、毛细血管,送到全身各处。只有适当的血压才能将血液送到全身。当你的血管缺少弹性,或者血液的粘稠度太高时,血流的速度就会减慢。当身体发现血流速度变慢的时候,大脑、手脚全部会发出警报,手会麻、头会痛,全部是身体发出警报:“我要养分……我要养分……”这时候身体就不得不把血压调上来,才可以帮助血流恢复正常。

所以,你随便地开始吃降压药,你不是在帮助你的身体,你是在跟身体作对。你的身体如果会说话,一定会跳起来,打你两个耳光,问你“搞什么鬼,我好不容易把血压调上来,为了保护你,你却跟我作对!

偶尔有一两例高血压病人吃降压药把血压降下来了,他们往往很高兴,哎哟,我的血压正常了!”,可是你看他,他的气色不正常,他的体力不正常,他的精神不正常。很多人很傻,他觉得血压正常自己就正常。你要的是一个正常的体魄,而不是简单地是正常的血压。各位记住,我们的身体是想恢复健康,而不是仅仅血压正常。要真的治,就把身体连成一个整体系统,整体对待、整体治疗,然后再好好保养。

从西医的角度讲,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症状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 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却很解释,高血压主要在于阳亢阴虚,阳有余、阴不足,阳不入阴,以致血压升高。陈家沟陈氏太极拳—陈冲拳法中的桩功,就可以很好的引阳入阴,以到达阴阳平衡的状态,对于调理高血压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病例:黄艳辉,女,41岁,长沙市望城区某小学教师,2016年3月被医院诊断为高血压,医生建议她服用降压药。因黄老师对医疗有一定程度了解,很清楚终身服用降压药的副作用,但是他听说过练太极拳能调理高血压,于是网上找到了长沙陈氏太极拳馆,在经过拳馆教练专业引导,加上拳馆的中医顾问给黄老师把脉看诊确定其为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而导致血压偏高,这正是中医解释高血压原理中的阳亢阴虚,所以拳馆的中医顾问建议黄老师应该从加强体育锻炼、修身养性入手治疗,于是她决定了开启陈氏太极拳陈冲拳法的学习之路……黄老师迄今为止已经学拳快一年了,在这学习期间,黄老师有不定期的通过家用血压仪测量血压,发现血压一直比较稳定,收缩压120-130,舒张压80-85,最关键的不是血压一直稳定,而是精神气色比以前好多了。黄老师通过学习陈氏太极拳陈冲拳法,不仅免除了终身服用降压药带来的副作用,而且变得面色红润,四肢有力,精神非常饱满。

关于陈家沟陈氏太极拳陈冲拳法桩功关于调理高血压的原理:大家可能都从武侠电影中看到过扎马步是非常痛苦的,当然本文阐述的陈冲拳法桩功固然不是扎马步那样高难度,而是确实需要消耗一定体能,同时又能达到疗效。桩功步骤如下:

一、放松自然站立,双手贴裤缝线,提左腿开步,两脚与肩同宽。为什么要与肩同宽,大家可以亲身感受一下,当两腿合拢并立时,大腿外侧肌肉较为紧张,而两腿距离大于肩宽站立时,大腿内侧肌肉紧张,只有当两脚距离与肩同宽时、两腿呈垂直状态时,大腿内外两侧肌肉才处于相对最放松状态(我们可以联想一下,长得歪的树没有长得垂直的树粗壮),垂直才能让机体最放松,气血最通畅。“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内经说明,人在身心放松时,气血运行最通畅,机体自愈力处于最佳状态,所以两脚与肩同宽达到最佳放松状态是符合医学原理的。

二、屈膝松胯。站桩的目的是为了让劲沉到脚底板。从中医角度讲,高血压原理在于阳亢阴虚,阳有余、阴不足,阳不入阴。人体从整体来分,上为阳,下为阴,高血压患者多为上下机体不通畅,让人上体与下体相通,阴阳调和才是降血压的最佳手段。劲又是什么,劲是气血的外在表现,让劲沉到脚底也就是让人体上半身气血往下盘引,最终到脚底板。膝关节和胯关节是连通人体上下的重要关节,屈膝松胯是让劲沉到脚底的必然的姿势调整。

三、通过第二步,人体上半身会自然后仰,所以必须将胯关节往后调整,直至背部垂直朝下。与第一步同理,大家可以亲身感受一下,如果没有第三步,人体是略微后仰的,腹部肌肉会紧张,会导致上半身正面气血不通畅,主要体现在督脉;当有了第三步之后,背部垂直,人体上半身前后都处于放松状态,气血通畅,任督二脉都得到体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

四、通过第四步,我们仔细感受会发现,此时人体重心偏脚后跟,所以在保持前三步要领不变的前提下,让人体整体往前平移调整,大约调整到什么程度呢?当调整到极限时,重心会落在脚尖,而只需50%就够了,此时重心落在脚板心,整个脚底板应该受力均匀,劲就均匀的沉到了整个脚底板,也就是气血开始往脚底板聚集的开始。

五、双手上提抱球,与肩同宽。

我们来仔细分析第四步,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群尤其是血压偏高人群,通过练习陈冲拳法桩功到了大约10分钟的时候,脚底板会出现发麻症状。“麻”在中医学归属痹症范畴,麻木表示病邪深入体内,经络中气血空虚,凝涩而不通畅。“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气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第四十三》。通过站桩,脚底板受力均匀,脚底板各个穴位受到良好的刺激,在这种状况下如果身体健康、经络通畅的人则会出现腿脚沉重,脚心发热,这是因为脚底板各穴位尤其以涌泉穴为代表受到刺激后,气血往脚底板聚集的反应,也是自古以来武术练下盘的根本之道。如果是身体状况不好、经络不通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则阳气上浮于上体,尤其在头部,很难复归丹田再下行于脚,所以脚底板出现发麻的症状……随着时间的积累,练习站桩次数增多,配合上合理的作息、饮食习惯,阳气上亢会逐渐的缓解,以头顶百会穴为上限,阳气逐渐往下引导,复归丹田,上下机体逐渐融为一体,最终达到导龙入海、阳气入阴、阴阳平衡的理想状态,脚底板的发麻症状会逐渐的消除,作为症状当中的一种的“血压长期性偏高”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以下是陈氏太极拳陈冲拳法调理高血压的原理示意图

论文作者:丰钒,陈坚,张志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高血压未必终身服药,太极拳桩功一剂良方论文_丰钒,陈坚,张志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