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误信号的产生与处理对策论文_秦筱臣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误信号的产生与处理对策论文_秦筱臣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变电站普及了微机化的管理模式,有时会受到了电磁的干扰。信号是保证电力正常自动化调度的基础,但是受到了信号误报的严重影响,制约了自动化的正常运行。因此,要减少对信号的误报与漏报,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对信号误报的原因分析,信号误报解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信号;误报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误信号的产生原因分析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产生误发、漏发信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主要有:

1.1 网络通道受到干扰

信号采集回路没有采取有效的屏蔽,敷设的电缆走老线槽,这样容易受到电气设备和电网产生的电磁干扰。另外当变电站遭受雷电的影响时,受到强大电磁脉冲干扰的自动化系统,电磁干扰脉冲幅值足够大时,就会误发信号。

1.2 主站系统处理能力有限,数据处理缓慢。

1.3 设备元件品质的下降

由于设备长期运行,性能不稳定,绝缘老化,导致信号误发。

1.4通讯协议不一致问题,导致信号通讯不畅

由于变电站内往往存在不同厂家的自动化装置,其接口类型繁多,装置数量也不等,兼容性不强,增加了通信协议的规约转换工作,造成通信可靠性降低。

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误信号的处理对策

2.1提高通信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传输距离较长的情况采用光纤作为通信的主要线缆。传输距离较短时候的可采用带屏蔽的双绞线(5类网线)。变电站要安装防雷电压装置。使用冗余量更高的专业数据网络交换机以提高通信网络可靠性。

2.2升级主站设备,提高主站系统的处理能力,定期维护并做好日常病毒库的升级及杀毒工作

2.3 针对设备元件品质下降的问题,有条件的应及时更换老旧设备

2.4 做好产品元件的选配工作,选用相同协议的产品

提高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局域网的通信开放性和兼容性,实现数据的无缝传输,减少数据转换环节,提高信号传输可靠性。

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误信号的产生与处理对策案例

2018年08月20日01:18-04:53监控报警画面中多次出现“110kV某线路断路器合闸弹簧未储能”报警信号,随即信号立即复归。经整理报警记录,动作报警时间没有具体规律,每次动作约经过100~200 ms间隔后即信号复归。

3.1原因分析

(1)接到运行报告出现该异常后,班组立即组织人员到就地查看,检查该开关A、B、C三相储能正常,无异常现象。根据开关说明书的说明,开关储能信号由开关合闸储能弹簧的实际位置接点给出,并未经过信号继电器等元件的扩展,实际位置接点出现抖动现象的故障率极低,由此排除开关本体储能信号异常原因,确定异常为测控装置信号误发。

(2)从现象分析,报警动作无明显规律,但都能迅速复归。根据经验判断,该现象与回路接线松动造成的信号抖动异常现象非常相近,接线松动为重点检查项目。但分析图纸后排除该可能,查阅图纸发现该报警信号为常开接点信号,正常非报警状态回路断开,回路接闭时信号发出。而在该异常中,恰恰是回路存在短时接通造成信号误发,回路的接线松动不能达到该效果。

(3)从短时的回路接通造成信号误发的角度着手,检查发现该开关中控箱内有潮气,会不会是结露造成回路间的短时短路的原因。仔细观察柜内情况,发现虽然有潮气,但结露现象并不严重,没有明显可能造成短路的迹象。该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不能定为异常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怀疑点参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之后对柜内潮湿现象简单处理,并投入加热除湿器,进行观察,异常现象并未消失,潮湿不是异常的主要原因。

(4)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留意到距离线路测控屏柜不到0.5 m位置有一台制冷空调,空调启动的瞬间,机体有极大的振动,连带距离较近的测控柜都有明显振动,根据异常的现象推测,怀疑是否与空调振动有关联。将该空调停机,开启另一台备用空调运行,进行观察。经4 h连续运行,异常现象消失了,说明异常现象确实与空调启停有关系。

(5)虽然异常现象消失,但是空调的启动不可能直接影响到回路信号的异常,异常的真正原因并没有找到,组织人员继续深入分析原因,考虑空调影响设备的过程,与振动有密切关联,而振动在电气回路的影响主要就体现在接线端子的松动。问题的症结又一次集中在了接线松动上,但根据前面的分析,在常开回路中松动造成信号误发又不能满足逻辑。问题的查找似乎走入了一个死胡同。我们决定用试验的方法,模拟接线松动等状态,来查找问题。

(6)试验过程中,测量发现,信号公共端对地电压58V,“断路器弹簧未储能”信号端对地电压0V,将信号线拆出后,端子上对地电压0V,电缆线芯上对地电压50V左右,拆线过程中报警信号未出现。将信号线接回端子,异常现象再次出现,报“5断路器弹簧未储能”,紧接着信号复归。接回信号线后,测量信号端子对地电压仍然为0V。对比其它无异常信号端,信号复归状态信号端对地电压为0 V,信号动作状态信号端对地电压为58 V。

(7)根据以上现象进行分析:①测控柜信号监视回路,由信号公共端提供58 V正电源,由电缆引入就地元件,通过信号接点的动作导通,将正电源通过电缆信号线引回装置信号端,与装置内-58 V负电源构成回路,使装置内监视元件动作,信号报警发出。当信号接点未动作时,信号线上无正电源,信号端与信号线对地电压为0 V,信号报警复归。②“断路器弹簧未储能”信号回路的电缆上存在感应电,当信号线接入信号端时,实际与装置内回路是接通的。而感应电的能很小,不足以驱动监视元件动作,信号线的电位被装置内回路拉低为0V。③当端子接线出现松动,信号线实际未可靠接入装置内时,由于就地信号接点同时处于断开状态,该信号线为一根悬空的电缆,由于电缆对地电容的效应,感应电在该信号线上集聚电荷,线芯对地电压高达50V。④信号线重新接入装置的瞬间,因电缆对地电容集聚的感应电荷,对装置内回路放电,该放电的冲击驱动监视元件瞬时动作,报警信号立即发出。电荷能量释放完毕,信号即刻复归。⑤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二次回路设计,主要完成交流电压电流输入、开关量输入输出、模拟量输入输出、保护跳闸及信号出口、通讯等接口回路的设计。设计的结果都反应在二次回路施工图上,无论是断路器柜厂家还是工程施工单位,都是按图施工,有问题的设计施工图纸必将带来元件安装、二次回路接线、设备标示等问题。有的问题在断路器和保护测控装置调试的时候能够发现,有的则可能还发现不了,等到运行中保护及二次回路出现问题,使保护误动或拒动,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就扩大了。在设计中就发现了几个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

4.3结论

(1)异常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端子松动造成的。该设备为线路测控装置,平时设备停电机会较少,维护不够及时,端子存在松动现象。

(2)信号线芯内存在较高感应电是异常发生因素之一。

(3)中控箱内潮气较重,虽然不是异常发生的原因,却是严重的安全隐患。潮气较重的主要原因是柜门关闭方法不善,在柜门锁扣锁闭时,实际柜门下缘关闭不严,存在较大缝隙。

4.4处理措施

(1)立即组织人员对测控柜内的端子进行检查紧固工作。

(2)对于停电机会较少的同类设备,考虑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展带电维护工作,避免此类异常再次发生。

(3)给运行巡检人员及班组其他所有成员交待清楚,教会大家中控箱柜门的正确关闭方法,避免关闭不严的现象发生。

(4)在雨雪天气及气温变化较大时,加强对户外端子箱的检查工作。

(5)利用设备停电机会,对该回路的电缆绝缘进行检查。

4结语

本文通过案例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信号误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推动了电力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艳.遥信信号误报的分析与处理[J].电气技术,2012(3):74-77.

论文作者:秦筱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误信号的产生与处理对策论文_秦筱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