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企业质量管理提升的方法与对策研究论文_马虹, 杨昌乐

实现企业质量管理提升的方法与对策研究论文_马虹, 杨昌乐

摘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是将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理念导入企业的管理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只有针对自身特点来建立体系,补充完善标准要求和自身存在不足的环节,注重各过程运行的有效性、适宜性和符合性,才能改进管理,保持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关键词:企业管理;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亦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质量是一个日益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企业追求的目标,首先是创造利润,创造利润又得建立在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基础上。其中,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效率和成本。现在,各个国家都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方针。产品或服务质量是任何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提高质量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而重要的意义。因此,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自是不言而喻。质量管理没有止境,需要不断探索、改进,不断满足顾客的期望,不断提升品牌忠诚度、美誉度。最终为顾客、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价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推动,质量管理过程也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涉及面更广的复杂过程。为适应以即客户、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要求企业不断改善其绩效目标,这些都依赖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而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和优化则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企业竞相去追逐的选择。

本文正是基于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结合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解决目前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实际问题,期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保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体系运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第一,对质量体系标准理解不清晰。概念不清楚。在内审中某些部门在执行相关程序文件时理解不够。这样的行为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障碍。第二,随意性强。主要是指随便改变操作程序,而不经过相关部门的同意和签发变更通知单。这可能造成只有一部分人按改变的程序作业,这种做法极易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破坏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第三,操作行为和既定程序、作业指导书不一致,相关工作程序中有明确的工作步骤和具体方法,而在实际操作中不按规定的程序去做或省略某些过程。发生这些现象主要原因是职工对工作程序不理解,在工作中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只要完成任务就行。第四,行政命令代替程序。出现此类现象将极大地危害到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并会逐渐使质量体系运作日趋困难,最终导致质量体系的名存实亡。为防止此种现象发生,应加强贯标工作培训,加强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学习理解。

以上情况是当今企业认证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现象,这类现象的产生严重制约了企业运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的潜力。因此,为了让更多企业的管理体系认证能越走越顺畅,企业如何将体系认证和实际运行进行有效统一,我们应找出应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全员参与质量管理。需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增强员工主动参与的认识,将“质量就是质量部的事”转变为“质量是每位员工的事”,进一步形成“人人事事与质量相关”的观念。加强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使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文件和流程,依流程办事,创造环境让员工参与质量工作。企业每一位员工都要依据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处理问题,结合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改正,并且还要制定预防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企业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进步。采取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质量认识和各类技术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性质量管理活动,如质量知识竞赛、质量征文、质量专刊、质量看板评比;开展例如提案改善、小组的持续改善活动为员工提供一个参与质量改进的环境。

第二,改进流程文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通过职能确认,明确各个流程文件的负责部门,遵循谁使用谁制定文件维护文件的原则,负责部门对流程文件的操作性和执行性负责,品质部体系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质量体系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对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系统性负责。二是流程文件系统性优化,对流程文件进行评审和优化,保证文件的适宜性和完整性,增强文件的修订性。三是内部监督机制优化,完善内部审核,建立自查自纠体系,监督和保障系统及流程文件的执行性和修订性。

第三,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为保证职工对质量体系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全面的、正确的理解,需要企业做长期的、持久的宣贯工作,让企业从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意识到质量体系的重要性。在标准宣贯和执行过程中,不能仅靠听几节课来完成。贯标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久进行。

第四,注重内审的有效性,加强内审员队伍建设。为充分体系《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控制程序》的有效性,严格执行内审的时效性要求开展内部审核工作,加强内审督促、检查和监督。从内审计划的制定、内审通知的下发、部门工作准备、文件和现场审核、内审报告的形成等做到了实施真实,资料充分,填写及时、有效;对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及时整改并验证符合要求,确保每年的内部审核起到应有的作用。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的质量体系机制,并保证其质量体系良性运行。

第五,认真开展管理评审工作,组织每年开展一次管理评审工作,两次评审的时间间隔绝不超过12个月,评审内容涵盖质量安全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核结果及不符合项纠偏和跟踪情况(包括二方、三方审核);过程业绩和产品符合性;市场状况、顾客反馈信息及需求和期望、紧急情况处理和产品撤回;产品质量状况(包括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供方供货业绩符合性;绩效监视测量情况;人力资源配置及员工教育情况、使用符合性、充分性状况;法律法规的新要求;企业管理现状的分析包括企业自身(有无措施、制度、责任人)、针对设施及工作环境满足生产需要的评价等,通过管理评审找到企业发展和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改进意见和建议形成完善的改进计划表,通过计划表中的具体实施措施、责任人、实施时间、完成时间、验证人、验证效果等,充分保证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管理评审工作有效性。

第六,保证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完善。企业应按照体系认证要求在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建设上,充分关注设备设施的符合性,保证设备设施处于正常的维护保养状态中,并有维护保养实施记录;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和工作布局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有特种设备台账,做到所有特种设备均定期进行检定。在体系认证中,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逐步符合体系要求,保证生产过程在有效控制中,注重考虑生产环境符合工作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在现场运行中做到符合控制规定;运行记录及时、完整、有效;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等)按规定进行检验并持有有效的证明材料(检验合格证等);制订适宜的操作指导文件;关键过程的确认有证据记录;对不合格品进行了控制(予以标识、隔离),能防止误用,对不合格品评审、处置按程序办理,需要时能向顾客提供让步申请,保持记录等。

结语:

通过认证的企业应对照标准找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不要急功近利,只看到近时的市场效益,而忽略企业管理的长期利益,全方位提升质量管理的方法与途径,生产过程控制完全按照体系要求规范进行,将质量管理意识切实落到企业质量管理的各方面、各环节,既获取经济效益、又提高管理水平,这才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勇,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2):28-38

 [2]段远刚,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应用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7(15)64-69

 [3]王淑梅,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中国高校科技,2015(07)18-19

论文作者:马虹, 杨昌乐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实现企业质量管理提升的方法与对策研究论文_马虹, 杨昌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