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藩府著述辑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著述论文,明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9)02-0059-11
作为明代社会一个特殊的政治和文化群体,明代藩府对于明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是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对于明代藩府的研究,学界早已给予了倾心的关注,历来的研究成果亦颇为成熟。但相对来说,大部分较为成熟和颇具影响的研究成果,依然多集中在明代宗室分封制度、亲藩人口与宗禄问题、王府庄田、藩府成员的商业活动等社会、政治、经济史的研究层面,对于明代藩府在科学文化方面的成就,研究者们虽然表现出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无庸讳言,这方面的研究仍有极大的补正和拓展空间。诸家研究者所发掘,实不足其半,是以考述和论证亦颇受其限。今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明代宗室朱睦楔《万卷堂书目》、高儒《百川书志》、王鸿绪《明史稿》、陈田《明诗纪事》以及《明史·诸王传》、《明史·艺文志》等文献所载,补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录,并综合张秀民《中国印刷史》等当代学者之研究成果,辅以地方志等其他文献,得明代藩王及其后裔支庶著作纂述凡420余种,兹开列书名、著者于此,以就正于诸位方家。并注其出处来源,略加按语考释,以避无征之嫌。
诸藩著述可考者以宁藩最多,达124种:
《琴阮启蒙》1卷,宁献王朱权撰。《千顷堂书目》卷2。
《神奇秘谱》3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大雅诗韵》7卷,宁献王朱权撰。《千顷堂书目》卷3。
《琼林雅韵》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汉唐秘史》2卷,宁献王朱权撰。《千顷堂书目》卷5。
《史断》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通鉴博论》2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臞仙茶谱》1卷,宁献王朱权撰。《千顷堂书目》卷9。
《家训六篇》,宁献王朱权撰。《千顷堂书目》卷11。
《宁国仪范》74章,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臞仙神隐书》4卷,宁献王朱权撰。《千顷堂书目》卷12农家。
《注素书》,宁献王朱权撰。《千顷堂书目》卷13兵家。
《运化玄枢》2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五行。《肘后神枢》2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五行。
本文按:《万卷堂书目》三“五行”《肘后经》并录。
《活人心法》3卷,宁献王朱权撰。《千顷堂书目》卷14医家。
《乾坤秘蕴》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乾坤生意》4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寿域神方》4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庚辛玉册》1卷,宁献王朱权撰。《千顷堂书目》卷16道家。
本文按:《明史·艺文志》作8卷。
《救命索》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造化钳鎚》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采芝吟》4卷,宁献王朱权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璇玑回文诗词》3卷,宁献王朱权编集。《千顷堂书目》卷31总集。
《臞仙诗谱》1卷,宁献王朱权撰。《千顷堂书目》卷32文史。
《臞仙文谱》8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诗格》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西江诗法》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肘后经》2卷,宁献王朱权撰。《万卷堂书目》三,五行
本文按:《肘后神枢》并录。
《圣贤精义》1卷,宁献王朱权撰。《万卷堂书目》一经解。
《贯经》1卷,宁献王朱权撰。《万卷堂书目》一礼。
《太古遗音》2卷,宁献王朱权撰。《百川书志》卷2。
《续洞天清录》1卷,宁献王朱权撰。《百川书志》卷9。
《臞仙宫词》1卷,宁献王朱权撰。《百川书志》卷15。注云凡百八首。
《太和正音谱》1卷,宁献王朱权撰。《百川书志》卷18。
本文按:据杜信孚《同书异名汇录》,①此书又名《北雅》。
《北曲谱》12卷,宁献王朱权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茶谱》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词品》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道德性命前集》2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地理正言》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赓和中峰诗韵》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古今武考》3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涵虚子评元词》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筮吉时后经》2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2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天运绍统》2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王状元荆钗记》2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原道》1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原始秘书》10卷,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太玄月令经》,宁献王朱权撰。同前。
《宫词》107首,宁献王朱权撰。
本文按:清张海鹏所辑《借月山房汇抄》收录。
《烂柯经》1卷,宁献王朱权撰。《明史·艺文志》。
本文按:《百川书志》作《象棋势谱烂柯经》。
《异域志》1卷,宁献王朱权撰。《明史·艺文志》。
《遐龄洞天志》2卷,宁献王朱权撰。王国维《曲录》卷3。
《史略》2卷,宁献王朱权撰。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增奇集》,宁献王朱权编集。同前。
《藩藻麟角集》,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明诗纪事》卷2。
《枳园近稿》,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诗故》,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明史》卷117。
《周易象通》8卷,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春秋戴记鲁论笺》,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方国殊语》,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千顷堂书目》卷3。
《古文奇字辑解》12卷,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古音考》,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弘雅》,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六书本原》1卷,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六书贯玉》,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六书绪论》,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骈雅》七卷,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七音通轨》,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说文举要》,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说文质疑》,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演尔雅》,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字源表微》,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藩献记》4卷,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千顷堂书目》卷10。
《豫章耆旧传》3卷,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同前。
《异林》16卷,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千顷堂书目》卷12小说。
本文按:卷数依《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加。
《玄览》8卷,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千顷堂书目》卷12杂家。黄虞稷注②:一作十卷。
《金海》120卷,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千顷堂书目》卷15类书。
《古今通历》,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千顷堂书目》卷4。
《邃古记》8卷,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千顷堂书目》卷5。
《水经注笺》40卷,宁藩镇国中尉朱谋
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朱宗良集》,宁藩端昌镇国中尉朱多
撰。同前。
《国香集》,宁藩端昌镇国中尉朱多
撰。《明诗纪事》卷2。陈田注云:“中尉诗初名《石兰馆稿》,弇州题为《国秀集》,又改题《国香》,见弇州《国香集序》。”
《委蛇集》,宁藩奉国将军朱多煌撰。同前。
《用晦集》,宁藩奉国将军朱多煃撰。同前。
《倦游集》,宁藩奉国将军朱多炡撰。同前。
《五游集》,宁藩奉国将军朱多炡撰。同前。
《支离市隐集》,宁藩乐安中尉朱多焀撰。同前。
《北郭子鱼乐词》,宁藩乐安中尉朱多焀撰。《明史稿》列传三。
《连枝集》,宁藩谋尧、谋境撰。《明诗纪事》卷2下。朱谋尧条:田按:巍甫(尧)与从弟佳父(境)诗合刻为《连枝集》。
《羔雁集》,宁藩朱谋
撰。《明诗纪事》卷2。
《巾车集》,宁藩朱谋
撰。同前。
《芜城集》,宁藩朱谋
撰。同前。
《淹留集》,宁藩朱谋
撰。同前。
《负初集》2卷,宁藩弋阳辅国将军朱拱桧撰。同前。
《面壁斋文集》,宁藩镇国中尉朱统
撰。同前。
《适园诗集》,宁藩镇国中尉朱统
撰。同前。
《龙光社草》,宁藩朱多
撰。《明诗纪事》卷2下朱多
条
《孤愤诗草》1卷,宁藩石城安恪王朱宸浮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训忠堂集》4卷,宁藩弋阳端惠王朱拱
撰。同前。
《东乐轩诗集》6卷,宁藩弋阳端惠王朱拱
撰。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古史编年》10卷,宁朱谋坾、朱统鑙撰。《明史稿》列传三。
《宁献王事实》,宁藩奉国中尉朱统鑙撰。同前。
《古雪斋近稿》1卷,宁藩朱多颎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180,别集类存目7。
《曹诗》2卷,宁藩朱多炤辑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曹植诗。
《五体集唐》,宁藩朱多炤辑编。同前。
《友雅》3卷,宁藩朱多炤辑编。同前。
《樵云诗集》1卷,宁藩朱拱梃撰。同前。《明诗纪事》作《巢云集》。
《爽台稿》2卷,宁藩朱拱樋撰。《明诗纪事》卷2下朱拱樋条。
《瑞鹤堂近稿》1卷,宁藩朱拱樋撰。《万卷堂书目》四宗室
本文按:该书撰人,《万卷堂书目》以为秦康王志
,误。明俞宪编《盛明百家诗》有《匡南诗集》,其首俞氏识语云“宗室匡南,讳拱樋,乃宁献王五世孙。予官江右,雅重其诗。近寄予《瑞鹤堂稿》一编,即此刻也”。国家图书馆亦藏有《匡南先生诗集》及《瑞鹤堂近稿》,皆署拱樋,其非志
可知。由俞氏之语亦可知《匡南诗集》与《瑞鹤堂稿》实同书异名,今按1种计。
《圣嗣诞庆赋》1卷,宁藩朱拱榣撰。《千顷堂书目》卷31骚赋。黄注:端昌恭懿王曾孙。
《圣嗣颂》1卷,宁藩朱拱榣撰。同前。
《豫章既白诗稿》2册,宁藩朱拱榣撰。《万卷堂书目》四宗室。
《天启圣德中兴颂》,宁藩朱拱榣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题赠录》,宁藩朱拱榣撰。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
《画史会要》,宁藩朱谋垔撰。同前。
《容重初吟草》,宁藩朱谋境撰。《明诗纪事》卷2。
《击辕集》,宁藩朱谋境撰。同前。
《享帚集》,宁藩朱谋尧撰。同前。
《初吟草》,宁藩朱容重撰。《明诗纪事》卷2下朱容重条。
《文章大模式》,宁靖王朱奠培撰。《千顷堂书目》卷32文史。
《竹林嬾仙松石轩诗评》2卷,宁靖王朱奠培撰。同前。
《拟古诗二百篇》,宁靖王朱奠培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却扫吟》,宁靖王朱奠培撰。同前。《明诗纪事》作《仙谣却扫吟》。
《懒仙竹林漫录》2册,宁靖王朱奠培撰。《万卷堂书目》四宗室作“懒仙”。
其次为周藩,共55种:
《甲子编年》12卷,周定王朱橚撰。《千顷堂书目》卷4。
《普济方》168卷,周定王朱橚撰。《千顷堂书目》卷14医家。
《兰雪轩元宫词》1,周定王朱橚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黄注:旧以为周宪王,宛平刘效祖序又作周恭王,何乔远以为定王。考其自序,作于永乐四年,定王之薨在洪熙元年,则似属定王,非宪、恭也。
本文按:《明史·诸王一》亦谓“橚好学能词赋,尝作《元宫词》百章”,故当为周定王橚,黄说是,今从之。
《救荒本草》4卷,周定王朱橚撰。《百川书志》卷10:永乐间周藩购植草木野菜四百一十四种于圃,俟其滋长成熟,图辑此书,图以肖其行,说以著其用。俾切于救荒政者。
《春秋传》,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千顷堂书目》卷2。
《史汉古字》2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千顷堂书目》卷3。
《授经图》20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黄注:本《崇文总目》中《授经图》之意,著《五经授受》、《诸儒同异》及《古今经解目录》成编。
《训林》12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韵谱》2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黄注:一作五卷。
《正韵边旁》1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圣典》34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千顷堂书目》卷五。
《逊国记》2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本文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别有《革除逸史》2卷。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书以建文帝一朝事迹编年叙之。《明史·艺文志》载睦楔《逊国记》二卷,不载此名。然不容同记一事,乃分著两书,卷数又复相合。殆即此书之别名也”③今从之,按1种计。
《大明帝系世表》1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千顷堂书目》卷10。
《镇平世系录》2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中州人物志》16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忠臣烈女传》,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周国世系表》1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周剩》1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邹襄惠公年谱》1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陂上集》20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明诗纪事》卷2。
本文按:光绪《祥符县志》卷19《经籍志》有《朱灌甫集》20卷,即此《陂上集》20卷,雍正《河南通志》卷16《朱睦楔传》所谓“自著陂上诗文二十卷”,可证。
《校订谥法》1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明诗纪事》卷2下朱睦楔条。
《左选》4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万卷堂书目》一。
《河南通志》,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明史》卷116。
《开封府志》8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纂。《明史·艺文志》。
《中州文献志》40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经序录》5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五经稽疑》6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参四库总目提要。
本文按:《千顷堂书目》卷2别有《春秋诸传辨疑》2卷,黄注“一作四卷”,《明史·艺文志》及《四库全书总目》均作“四卷”。《四库》又谓“《明史·艺文志》著录卷数,与此本合。然与朱睦楔所撰《五经稽疑》中说《春秋》者文并同,据睦楔《五经稽疑》自序,盖此书先有别本行世,后乃编入《五经稽疑》中”,④今从之,不复录《春秋诸传辨疑》于此,而以《五经稽疑》总括之。另,《四库存目》有《易学拾遗》1卷,《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说郛》本《周易稽疑》1卷,核其原文,同为一书,且亦同《春秋诸传辨疑》之例,盖由《五经稽疑》中析出,或先有以别题之本行世者,今不复列之。
《先考奉国公年表》1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宗学书目》8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光绪《祥符县志》卷19《经籍志》。
《医史》4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集辛稼轩长短句》2卷,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撰。同前。
《家训》1卷,周宪王朱有燉撰。《千顷堂书目》卷11。
《诚斋集》3卷,周宪王朱有燉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黄注:牡丹、梅花、玉堂春各百咏。
《诚斋新录》3卷,周宪王朱有燉撰。同前。《百川书志》作1卷,谓“锦窠老人晚年之作也。”王国维《曲录》云:“诗有《诚斋录》、《新录》诸集传于世。”
《诚斋遗稿》1册,周宪王朱有燉撰。同前。
《诚斋词》1卷,周宪王朱有燉撰。《千顷堂书目》卷32词曲。
《诚斋乐府》10卷,周宪王朱有燉撰。同前。
本文按:《百川书志》卷18作2卷。其卷6又收录《甄月娥春风庆朔堂》以下传奇凡31种。高儒注云:“皇明周府殿下锦窠老人全阳翁著。各具四折,详陈搬演科唱。……,三十一种,总名《诚斋传奇》,异乐府行也”,每种皆作“传奇一卷”,如此《百川书志》其实是按“三十一卷”著录《诚斋传奇》的。又于卷18八并录“《诚斋乐府》二卷,大明周府锦窠老人著”,并谓“散曲、套数各为一卷”,盖其时乐府、传奇以及杂剧,其体本自未明,有燉之“乐府”、“传奇”、“杂剧”者,实乃同书之异名。且《百川书志》外,他目所录有燉曲,所题虽各有异,然未见“乐府”、“传奇”并录者。高儒氏并录,而卷数各异,未知其故。今从《千顷堂书目》按1种计。
《东书堂集古法帖》10卷,周宪王朱有燉撰。《百川书志》卷9谓“周世子集”。
本文按:《百川书志》所谓“周世子”,即宪王朱有燉。而《百川书志》谓“周世子集”,当有燉为世子时所编。
《诚斋牡丹谱》1卷,周宪王朱有燉撰。《百川书志》卷10农家。注云:所载二十种及栽培之法。
《诚斋录》6卷,周宪王朱有燉撰。《百川书志》卷15:“周府殿下撰”。
《养正录》,周藩博平恭裕王朱安鉞撰。《明史》卷116。
《贻后录》,周藩博平恭裕王朱安鉞撰。《千顷堂书目》卷11。
《锦囊诗对》,周藩博平恭裕王朱安減撰。《千顷堂书目》卷15类书。
《三业集》,周藩辅国中尉朱睦横等撰。《明诗纪事》卷2。辅国中尉睦横、奉国将军勤
、其孙朝
三世诗合为《三业集》。
《宗训直言》,周藩交城王朱弥铒撰。《千顷堂书目》卷11。
《公族传略》2卷,周藩中尉朱勤美撰。《千顷堂书目》卷10。
《西亭中尉万卷堂书目》16卷,朱勤美编。同前。
本文按:周藩镇国中尉朱睦楔,号西亭。叶德辉《刊万卷堂书目序》:“明宗室朱睦楔藏书最富,有《万卷堂书目》传世。……陈景云注《绛云楼书目》,于此目下注云‘六卷,凡一万二千五百六十卷’,又引朱竹坨先生云‘世所传《万卷堂书目》,不列卷数撰人,非故籍也。予家藏有《聚乐堂艺文志》四册,俱详列卷数撰人,系陂上抄本’。今按,此本后序卷数与陈注同,而其分经史子集为四部,又详载卷数撰人,则与朱氏所云同,惟名称《万卷堂》,而通连四部为一册,则与朱云《聚乐堂艺文志》及陈云六卷者异,殆别又一传本。”则《万卷堂书目》或又有6卷和4四卷传本。而今世所传者,俱叶氏4卷本,录此俟考。
《喻家迩谈》2卷,周藩中尉朱勤美撰。《千顷堂书目》卷11。
《王国典礼》8卷,周藩中尉朱勤美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保生余录》1册。周府编。《万卷堂书目》三医家。
《袖珍方》8卷。周府编。同前。
《贤王传》,周藩镇平恭靖王朱有
撰。《千顷堂书目》卷10。
《道统论》,周藩镇平恭靖王朱有
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德善斋诗集》1卷,周藩镇平恭靖王朱有
撰。同前。
《梅花百咏》1卷,周藩镇平恭靖王朱有
撰。同前。
本文按:梅,《千项堂书目》误作“植”,今据《万卷堂书目》四宗室及别本改。
《卦脉诀》1卷,周藩永宁王撰。未详其名,见《万卷堂书目》三医家。
其次为郑藩,计48种:
《操缦古乐谱》1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千顷堂书目》卷2。
《二佾缀兆图》1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乐学新说》1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零星小舞谱》1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六代小乐谱》1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律吕精义内篇》10卷外篇10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本文按:黄注云:“先是,世子父郑恭王及其舅祖都御史何塘,皆善言乐,因述其意而为是书。内篇主声数者为本,为目十有三,外篇主编论者为末”,则是书草创于恭王及何塘二人之手,而载堉编辑以入《乐律全书》,书成非载堉一己之力,而《四库提要》谓“朱载堉撰”,⑤不确。
《律学新说》4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算学新说》1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乡饮诗乐谱》1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小舞乡乐谱》1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旋宫合学谱》1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本文按:以上皆今本《乐律全书》之内容。
《成祖元教乐章谱》,郑世子朱载堉纂。出处同前。
《黄献琴谱》,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刘
瑟谱》,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邵公储古乐义》,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太庙五享乐章谱》,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天地坛大祀乐章谱》,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王府家庙乐章谱》,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王府内坛乐章谱》,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弦歌要旨》,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萧鸾琴谱》,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张助琴谱》,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
《韩岳广乡射礼仪集》,郑世子朱载堉纂。同前。黄注:以上总名《乐律全书》,万历□□年进呈。
本文按:据黄氏《千顷堂书目》,自《成祖元教乐章谱》以下12种亦《乐律全书》之内容,然俱不见于今本《乐律全书》,今并录之,以供参考。
《律吕正论》4卷,郑世子朱载堉纂。《千顷堂书目》卷2。
《古今韵学得失论》1卷,郑世子朱载堉撰。《千顷堂书目》卷3。
《嘉量算经》3卷,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韵学新说》3卷,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历学新说》2卷,郑世子朱载堉撰。《千顷堂书目》卷13历数。
《律历融通》4卷,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律历音义》1卷,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圣寿万年历》1卷,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万年历备考》2卷,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金刚心经注》,郑世子朱载堉撰。明王铎撰《郑端清世子赐葬神道碑》,见康熙《河内县志》卷5。
《礼记类编》,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毛诗韵府》,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瑟铭解说》,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算经巨秠详考》,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先天图正误》,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图解古周髀算经》1卷,郑世子朱载堉图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园方勾股图解》1卷,郑世子朱载堉撰。同前。
《切韵指南》,郑世子朱载堉撰。康熙《河内县志》卷3《朱载堉传》。
《存诚箴》,郑恭王朱厚烷撰。《明史》卷118。
《居敬箴》,郑恭王朱厚烷撰。同前。
《克己箴》,郑恭王朱厚烷撰。同前。
《穷理箴》,郑恭王朱厚烷撰。同前。
《演连珠》10章,郑恭王朱厚烷撰。同前。
《退思录》4册,郑□王撰。未详其名,《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黄注:疑为郑恭王厚烷。
《脊言集》词1册,未详其名,《万卷堂书目》三儒家。
沈藩30种:
《凝斋稿》,沈安王朱诠
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崇玉山房稿》,沈定王朱珵尧撰。同前。
《修业堂稿》,沈定王朱珵尧撰。同前。
《沈国勉学书院集》12卷,沈定王朱珵尧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沈藩诗选》1册,沈藩安庆王朱恬
辑。《万卷堂书目》四宗室。
本文按:《万卷堂书目》本作“西池道人”,据陈田《明诗纪事》卷2,沈藩安庆端懿王恬
,“自号西池道人”。
《嘉庆集》,沈藩安庆王朱恬
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清苑山房集》,沈藩保定惠顺王朱珵坦撰。同前。
《西岩漫稿》,沈藩镇康王朱恬焯撰。同前。
《绿筠轩稿》,沈宣王朱恬烄撰。同前。
《诗集》1册,沈□王撰。同前。
本文按:沈王,名、谥未考,集名亦失,《千顷堂书目》外,未见录。
《集书楼稿》,沈藩德平荣顺王朱胤梃撰。同前。
《沧海披沙集》,沈藩沁水王朱珵阶撰。同前。
《逊学书院集》,沈藩沁水昭定王朱恬烆撰。同前。
《保和斋稿》,沈藩德平荣顺王朱胤梃撰。同前。
《清秋唱和集》,沈藩德平荣顺王朱胤梃撰。《明诗纪事》卷2。
《壶峰集》,沈藩奉国将军朱效
撰。同前。
《怡真亭稿》,沈藩辅国将军朱珵圻撰。同前。
《玉田集》,沈藩辅国将军朱僖塯撰。同前。
《衡漳稿》,沈藩沁水康僖王撰。同前。
《重瞳老人集》12卷,沈藩清源庄简王孙朱胤柠撰。同前。
《饮河集》25卷续集8卷,沈藩清源庄简王朱幼
撰。同前。
《振庵集》,沈藩镇国将军朱恬烁撰。同前。
《达庵集》,沈藩镇国将军朱恬烷撰。同前。
《玄揽斋盘秀山房集》,沈藩奉国将军朱效
撰。同前。
《匪莪玄揽斋集》,沈藩奉国将军朱
凝撰。《明诗纪事》卷2下“朱效
”条:字仲凝,珵圻子,封奉国将军,有……等集。
《盘秀山房集》,沈藩奉国将军朱效
撰。同前。
《家训》,沈藩清源庄简王朱幼
撰。《明史稿》列传四。
《咏史》,沈藩清源庄简王朱幼
撰。同前。
《宗约乐寿集》1册,沈藩云仙撰。《万卷堂书目》四宗室“云仙”。
《云仙集》4卷,沈藩云仙撰。同前。
本文按:云仙,未详其名。除《万卷堂书目》外,它目不录,亦未见传记资料记载。张秀民《中国印刷史》谓沈宪王勋澈撰,然考诸《明史·诸王世表》,知沈宪王为朱胤栘,而张氏作“沈宪王勋澈”,未知何据,存疑俟考。
唐藩22种:
《家教》,唐成王朱弥鍗撰。《千顷堂书目》卷11。
《甕天小稿》12卷,唐成朱弥鍗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宗训直言》,唐恭王朱弥钳撰。《明史稿》列传四。
《秋江词》,唐恭王朱弥钳撰。《千顷堂书目》卷32词曲。
《谦光堂集》4册,唐恭王朱弥钳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本文按:《万卷堂书目》四宗室以为唐成王弥鍗,误。据《明史·诸王世表》,唐成王弥鍗之弟弥钳,初封文城王,弥钳之子宇温于嘉靖4年进封唐王,追封弥钳为恭王。又,朱宇温嘉靖20年所作《谦光堂诗集序》有云:“我先考恭王……蓄厚而施长,资深而发远。形诸讽咏者,洪衍渊邃,恬淡冲和……岁久汇积成帙,命曰《谦光堂诗集》”,而《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及《明诗纪事》亦以为唐恭王弥钳,是,今从之。
《复斋存稿》,唐藩承休王朱弥鋠撰。同前。
本文按:《明诗纪事》作《复斋录》。
《存斋乐府》,唐藩承休王朱弥鋠撰。《千顷堂书目》卷32词曲。
《复斋集古法帖》,唐藩承休王朱弥鋠撰。《明史稿》列传四。
《统宗绳贽录》12卷,唐藩承休王弥鋠孙朱宙枝撰。《千顷堂书目》卷10。
《残游草》,唐藩辅国中尉朱器封撰。《明史稿》列传四。
《宛志略》,唐藩辅国中尉朱器封撰。同前。
《巢园集》,唐藩辅国中尉朱器封撰。《明诗纪事》卷2。
《辨疑碑》1卷,唐藩辅国将军朱宇浃撰。《明史稿》列传四。
《名献录》1卷,唐藩辅国将军朱宇浃撰。《千顷堂书目》卷12杂家。
《五色石》1卷,唐藩镇国中尉朱硕爋撰。同前。
《巨胜园集》,唐藩镇国中尉朱硕爋撰。《明诗纪事》卷2。
《友声集》,唐藩镇国中尉朱硕爋撰。《明史稿》列传四。
《进修稿》,唐藩三城康穆王朱芝垝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保生备录》4卷,唐府撰。《万卷堂书目》三医家。
《一斋诗》10卷,唐庄王朱芝址撰。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孝经注解》2卷,唐□王撰。《千顷堂书目》卷3。
本文按:唐□王,名、谥未详。
《神妙秘方》,唐□王撰。《千顷堂书目》卷14医家。
本文按:唐□王,名、谥未详。
鲁藩20种:
《鲁府秘方》4卷,鲁府撰。《千顷堂书目》卷14医家。黄注:万历甲午,鲁王命良医正刘应泰编辑。
《悔斋稿》,鲁惠王朱泰堪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凭虚稿》,鲁靖王朱肇煇撰。同前。
《尊德堂稿》,鲁庄王朱阳铸撰。同前。
《纪元考》1卷,鲁藩朱当
撰。《千顷堂书目》卷4。
《国朝典故》62种,鲁藩朱当
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国朝谟烈辑遗》23卷,鲁藩朱当
撰。同前。
《靖难功臣录》1卷,鲁藩朱当
撰。同前。
《诗集》,鲁藩奉国将军朱健根撰。同前。
本文按:失其集名。明俞泰编《盛明百家诗》有《鲁藩二宗室诗集》,即健根、观熰父子诗。
《诗集》,鲁藩朱观熰撰。同前。
本文按:失其集名。熰字中立,健根子。史称其善画兰竹,尝绘《太平图》以献,世宗嘉奖之。
《太平图》,鲁藩朱观熰撰。《明史》卷116。
《济美堂稿》,鲁藩朱观熰撰。《明诗纪事》卷2下。
《画法权舆》2卷,鲁藩朱观熰撰。《千顷堂书目》卷15艺术。
《海岳灵秀集》22卷,鲁藩朱观熰辑。《千顷堂书目》卷31总集。
《金精直指》1卷,鲁藩朱观熰撰。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
《市隐堂集》6卷,鲁藩朱颐媉撰。《明诗纪事》卷2。
《玄同馆集》,鲁藩安丘镇国将军朱颐墉撰。同前。
《赤霞馆集》,鲁藩镇国中尉朱颐堟撰。同前。
《东鲁胜概》,鲁藩乐陵王朱颐
撰。《明史稿》列传三。
《心亨堂稿》,鲁藩乐陵王朱颐
撰。《兖州府志》卷10。
衡藩16种:
《丁巳同封录》1卷,衡藩新乐王朱载玺撰。《千顷堂书目》卷10。
《楼居稿》1卷,衡藩新乐王朱载玺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田居稿》1卷,衡藩新乐王朱载玺撰。同前。
《绮合绣扬集》,衡藩新乐王朱载玺辑。《千顷堂书目》卷31总集。注云:“集明诸王著作。”
《梦玩仙阁》1卷,衡藩新乐王朱载玺撰。《千顷堂书目》卷32词曲。
《神览沧溟》1卷,衡藩新乐王朱载玺撰。同前。
《洪武圣政颂》1卷,衡藩新乐王朱载玺撰。同前。
《皇明政要颂》1卷,衡藩新乐王朱载玺撰。同前。
《黼赢雅唱》1卷,衡藩新乐王朱载玺撰。《万卷堂书目》四宗室。黼右卢
《甲戌稿》1卷,衡藩新乐王朱载玺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瑟谱》,衡藩高唐王朱厚煐撰。《千顷堂书目》卷2。
本文按:据黄注,厚煐此书亦为朱载堉收入《乐律全书》,而今本《乐律全书》则无之。
《琴谱》1卷,衡藩高唐王朱厚煐撰。《千顷堂书目》卷2。
《事亲述见》11卷,衡藩高唐王朱厚煐撰。《千顷堂书目》卷12杂家。
《岁寒斋稿》,衡藩朱佑楎辑撰。《青州府志》卷12。
《篆字便于搜检》4卷,衡藩朱祐楎辑。《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松庵集》,衡藩商河王朱载塨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楚藩15种:
《勤有堂诗集》,楚庄王朱孟烷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勤有堂文集》,楚庄王朱孟烷撰。同前。
《毓秀轩集》,楚宪王朱季堄撰。同前。
《维藩清暇录》,楚宪王朱季堄撰。《明诗纪事》卷2楚宪王季堄条。
《东平河间图赞》,楚宪王朱季堄撰。《明史》卷116。
《楚庄王行实》1卷,楚宪王朱季堄撰。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正心诗集》,楚端王朱荣
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少鹤山人诗集》8卷,楚藩武冈保康王朱显槐撰。同前。鹤,一作鹄。
《少鹤山人续集》8卷,楚藩武冈保康王朱显槐撰。同前。
《少鹤文集》,楚藩武冈保康王朱显槐撰。同前。
《梅湖集》,楚藩武冈保康王显槐孙朱华圉撰。《明诗纪事》卷2。
《桃溪集》,楚藩武冈保康王显槐孙朱华圉撰。同前。
《和秋香百咏》1卷,楚藩武冈王撰。《万卷堂书目》四宗室。
《正心书院集》1册,楚藩武冈王撰。同前。
《雍熙乐府》20卷,楚□王撰。《千顷堂书目》卷2。
本文按:楚□王,名、谥未详。
秦藩13种:
《默庵集》,秦康王朱志
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经进宾竹小鸣稿》10卷,秦简王朱诚泳撰。同前。
《秦藩世德录》3种,秦藩撰集。《万卷堂书目》四宗室。
本文按:该书编集者,《万卷堂书目》四宗室以为“秦默庵”,不确。据《明诗纪事》卷2及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17,秦康王志
有《默庵集》,如此,默庵当为秦康王志
号。《秦藩世德录》内有3种,今存2种,分别为秦康王志
之《默庵稿》及其孙简王诚泳之《宾竹遗稿》。既称“遗稿”,编集成书自应在诚泳卒后。据《明史·诸王传》,康王卒于景泰6年,诚泳卒于弘治11年,那么,《秦藩世德录》之编集非康王,晓然可知。又,昭王秉欆薨于弘治14年,而《秦藩世德录》首刻于弘治16年,其时定王惟焯摄理藩事,如此,编集者或为定王惟焯?存疑俟考。
《续咏雪唱和》1卷,秦简王朱诚泳撰。《百川书志》卷20。
《自吟亭诗草》,秦简王诚泳孙朱敬錪撰。《明诗纪事》卷2。
《梅雪轩诗稿》4卷,秦藩简王诚泳孙朱敬鑉撰。《明诗纪事》卷2。
《注吟押易览》3卷,秦藩青阳子撰。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永寿王诗韵》1卷,秦藩永寿王撰。《百川书志》卷2。
《诸篆大学》1册,秦藩永寿王撰。《百川书志》卷9。注云:皇明永寿王书。一经十传,共成十一体梓传。其注说又兼真草律篆之妙。
《诸篆中庸》1册,秦藩永寿王撰。《百川书志》卷九。注云:永寿王守一道人正阳子。三十三章,各成一篆。虽兼三体,独擅篆名。二书旧名《诸家真草隶篆》,意殊不然,故更名额。
《东轩诗集》1卷,秦藩永寿王撰。《百川书志》卷15。
《吟韵详注》5卷,秦永兴王音□撰。《千顷堂书目》卷3。
《大业堂诗草》11卷,秦藩朱谊瀄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辽藩12种:
《辽简王遗稿》5卷,辽简王朱植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莲词》2卷,辽简王朱植撰。《千顷堂书目》卷32词曲。
《博文堂稿》,辽藩光泽荣端王朱宠
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雅音从和》1卷,辽藩光泽荣端王朱宠
撰。《万卷堂书目》四宗室。
《句曲山人诗》,辽藩光泽荣端王朱宠
孙俨
撰。《明诗纪事》卷2。
《哀黍离诗》,辽藩镇国将军朱宪变撰。同前。
《綦组堂集》,辽藩镇国中尉朱术
撰。同前。
《郢中御史集》,辽藩朱宪
撰。同前。
《味秘草堂集》,辽庶人朱宪
撰。同前。
《庚申稿》,辽庶人朱宪
撰。《明诗纪事》卷2下辽庶人宪
条。田按:庶人所著诗,又名《庚申稿》者。
《文略》2卷,辽庶人朱宪
撰。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种莲岁稿》6卷,辽庶人朱宪
撰。同前。
益藩10种:
《清媚合谱》2种16卷,益端王朱祐槟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重编广韵》5卷,益端王朱祐槟编。同前。
《勿斋文集》5卷,益庄王朱厚烨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咏史诗》,益庄王朱厚烨撰。同前。
《篆文孝经》,益庄王朱厚烨书。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篆文忠经》,益庄王朱厚烨书。同前。
《防露馆稿》,益庄王朱厚烨孙常淛撰。《明诗纪事》卷2。
《从姑修禊一线天会奕通玄谱》4卷,益敬王朱常
辑。《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东馆缶音》4卷,益□王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黄注:号仙源。
本文按:名、谥未详。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以为益敬王朱常
。
《益藩文集》5卷,益王撰。《万卷堂书目》四宗室。
蜀藩8种:
《献园集》17卷,蜀献王朱椿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文集》10卷,蜀定王朱友垓撰。同前。
本文按:集名缺失。
《长春竞辰稿》16卷,蜀成王朱让栩撰。同前。
《拟古宫词》100首,蜀成王朱让栩撰。清张海鹏所辑《借月山房汇抄》收录。
《惠园集》,蜀惠王朱申凿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端园集》,蜀端王朱宣圻撰。同前。
《诗心珠会》8卷,蜀藩朱宣墡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197,诗文评类存目。
《草书集韵》5卷,蜀□王撰。《千顷堂书目》卷3。
庆藩、代藩各7种:
《凝真子文章类选》40卷,庆靖王朱
撰。《千顷堂书目》卷31总集。
《凝真轩增唐诗鼓吹续编》10卷,庆靖王朱
撰。同前。
(宣德)《宁夏志》,庆藩靖王朱
撰。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慎德轩集》,庆康王朱秩炅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沧州渔隐录》6卷,庆藩安塞宣靖王朱秩炅撰。同前。
《樗斋随笔》20卷,庆藩安塞宣靖王朱秩炅撰。同前。
《平斋集》,庆藩丰林端康王朱台瀚撰。同前。
《经元斋小稿》2卷,代藩朱成铄撰。《万卷堂书目》四宗室。
《云汉稿》,代藩灵丘荣顺王朱逊烇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明诗纪事》作《云溪稿》。
《天津集》,代藩灵丘朱俊格撰。同前。
《皇储颂》,代藩灵丘朱俊格撰。《明史》卷117。
《明堂颂》,代藩灵丘朱俊格撰。同前。
《兴献皇后挽歌》,代藩灵丘朱俊格撰。同前。
《佩兰集》,代藩襄垣王孙朱俊噤撰。《明诗纪事》卷2。
又有荆、晋、潞、兴等著述在5种以下者13府,共计32种:
《茹蜡子》1卷,荆府樊山王朱载
撰。《千顷堂书目》卷12杂家。黄注:一作茹蜡子。
《三径词》1卷,荆府樊山王朱载
撰。《千顷堂书目》卷32词曲。
《大隐山人集》17卷,荆府樊山王朱载
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本文按: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作楚府,误。
《东蕲集》2卷,荆府富顺王朱厚焜撰。同前。
《广讌堂集》24卷,荆府樊山王撰。《明诗纪事》卷2。
《太霞稿》,晋藩庆成王朱慎鉴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宝善堂稿》2卷,晋藩庆成王朱慎鉴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七代小溪诗》,晋藩庆成王撰。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宝贤堂集古法帖》12卷,晋世子朱奇源辑。《百川书志》卷9。
本文按:《百川书志》题作“晋世子集”。朱谋
《藩献记》谓:“晋庄王钟铉……博古喜法书,尝以绛帖岁久断脱,令世子奇源采旧所藏古今名人墨迹摹刻以传,号《宝贤堂集古法帖》,弘治九年闰三月表上之”,另据《明史·诸王世表》,奇源为晋庄王嫡一子,天顺3年封世子,弘治14年未嗣封薨,故《百川书志》所谓“晋世子”,当为朱奇源。
《古今宗藩懿行考》10卷,潞王朱常淓撰。《千顷堂书目》卷10。
《述古书法纂》10卷,潞王朱常淓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古音正宗》不分卷,潞王朱常淓辑。同前。
《万汇仙机棋谱》,潞王朱常淓辑。同前。
《外科验方》2卷,兴献王朱祐杬撰。《千顷堂书目》卷14医家。黄注:兴献王命本府良医周文寀辑。
《医方选要》10卷,兴献王朱祐杬撰。同前。
《含春堂稿》1卷,兴献王朱祜杬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黄注:出阁时作。
《恩纪诗集》7卷,兴献王朱祐杬撰。同前。黄注:分藩时作。
本文按:以上4种之著者,黄目或谓“兴献王”,或谓“兴献皇帝”。据《明史·诸王世表》,兴献王祐杬,宪宗庶四子。成化二十三年封,弘治七年就藩安陆州。正德十四年薨,后以子嗣大统,追尊兴献皇帝,号睿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作“朱祐杭”,误。
《文集》1卷,襄□王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本文按:名、谥未详,集名亦失。
《方城集》1卷,襄藩枣阳荣肃王朱祐楒撰。同前。
《朱仲子集》3卷,襄藩枣阳荣肃王朱祐楒撰。同前。
《天技旌孝编》2卷,赵藩成皋王撰。《万卷堂书目》四宗室。
《寒蛩余韵》4卷,赵藩汤阴王撰。同前。
《居敬堂集》12卷,赵康王朱厚煜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迩卑吟集》1卷,徽□王撰。同前。
《和乐余音》10卷,徽庄王朱见沛撰。《千顷堂书目》卷32词曲。
《冰壶遗稿》5卷,韩昭王朱旭
撰。《千顷堂书目》卷17别集。
《拟古感兴诗》1卷,汉王朱高煦撰。同前。
《星海诗集》2卷,肃藩安和王世子朱真淤撰。同前。
《琼芳集》2卷,淮康王朱祁铨撰。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雪峰诗集》8卷,岷靖王朱彦汰撰。同前。
《双泉诗集》3卷,蒲藩撰。《百川书志》卷15。
《箨冠集》,齐藩王孙朱庆
撰。《明诗纪事》卷2。
最后,附录未知姓名及所属府系者6人6种俟考:
《鸣缶稿》2册,洪泉撰。《万卷堂书目》四宗室。
《天潢清正吟集》2卷,康惠王撰。同前。
《荆榛集》1卷,通城王撰。同前。
《观化集》2册,约佶撰。同前。
《敬义箴》,安肃王朱经扶撰。《明史》卷118。
《俪德偕寿录》4卷,朱睦鼎辑。《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叶德辉赞曰:“大抵诸藩优游文史,黼黻太平。修学好古,则河间比肩;巾箱写经,则衡阳接席”,⑥对明代亲藩的学术文化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明代诸藩子弟中,工诗善文通经史者颇众,而考其所成,著述亦夥。以上所列,或亦未尽其全数,但明代诸家藩府著述之大概,由此可见。其所未尽者,假来日俟补。
注释:
①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②以下简称“黄注”。
③卷51,《革除逸史》提要。
④卷30《春秋诸传辨疑》提要。卷33《五经稽疑》提要引睦楔自序云:“少靡所好,游心六经,尝作《春秋稽疑》,余未及为也。癸未四月,杜门谢客,乃取四经时批阅焉。或有疑者,参订诸家而折衷之。且述且作,得若干卷”,可相参证。
⑤《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38《律吕精义》提要。
⑥《书林清话》卷5。
标签:明史论文;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论文; 中国印刷史论文; 朱载堉论文; 乐律全书论文; 古籍善本论文; 百川书志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