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论文_张世军

浅谈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论文_张世军

天津泰达西区热电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近年来,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工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现代社会,工业发展更多也是在依赖技术生产,工业电气自动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生产技术,有效的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工业电气自动化自引进我国的半个多世纪,不断在规范和更正,同时,伴随着相关的政策和体制,工业电气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完善,在工业生产和发展中,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对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和设计原则以及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的介绍,分析了工业电气自动化仪器仪表的控制。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方向

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在我国自出现发展到现在, 有半个世纪的时间,现在发展依然兴盛,电气自动化发展以其独特性自立于我国工业发展的大潮中。工业电气自动化在系统安排方面,配件数量多,处理信息量庞大,维修工作庞大&在配置方面,电气自动化设备配置要求高,其本身也具有操作结构复杂的特点。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属于高科技的发展,在人员操作上要求高,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点点小小的错误,就能导致大的灾难,给企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也会给社会带来损失,所以作为操作人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熟悉操作流程,并持有电气自动化工程师证,专业的保证才是安全的保证。工业电气自动化设计图纸复杂难设计要求高,是计算机程序的高级应用,设计难度高,技术要求高。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原理和主要功能特征研究

1.1技术原理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开发工作,主张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电气工程监控模式之上,如远程和现场总线监控形式,其中计算机终端主要负责动态化协调各类工程信息,同时进行智能化储存和验证解析。归结来讲,计算机便是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科学运行的基础性指导媒介,在实际操作环节中,计算机会自动处理好相关数据输入、输出,以及校验分析程序,确保系统控制中不会产生任何误差,最终推动电气工程各项活动交接进度。

1.2主要功能特征

结合热工控制量相比,电气自动化操作和控制规范准则存在较大差异,包括信息采集对象单一、数量不多、操作频率低等现象,不过凸显该类工序流程的快速和精准操作效果。须知电气工程中设备保护自动装置,必须要保留高可靠性,反应动作速率也相对较快,在此期间,又不可脱离高对抗干扰性因素而独自运行。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便随即凸显顺序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的主导地位,同步状况下更附加较多数量的联锁保护关口。正是在此类环境作用下,机组电气系统被自然地划分到DOS控制单元之中,不单单满足预设的正常起停和灵活性运行操作要求,并且能够实时性检测和显示不同设备运行异常状态和相关数据,保证在当下制定实施富有针对性的调试措施,借此维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全程运转的安全合理性。

2主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2.1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英文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其主要特点如下:①使用方便,编程简单。采用简明的梯形图、逻辑图或语句表等编程语言,而无需计算机知识,因此系统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另外,可在线修改程序,改变控制方案而不拆动硬件。②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一台小型PLC内有成百上千个可供用户使用的编程元件,有很强的功能,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控制功能。它与相同功能的继电器系统相比,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PLC可以通过通信联网,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③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PLC产品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用户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PLC的安装接线也很方便,一般用接线端子连接外部接线。PLC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可以直接驱动一般的电磁阀和小型交流接触器。④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使用了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由于触点接触不良,容易出现故障。PLC用软件代替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仅剩下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少量硬件元件,接线可减少到继电器控制系统的1/10-1/100,因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大为减少。

2.2工控pc

由于基于pc的控制器被证明可以像plc一样,并且被操作和维护人员接受,所以,一个接一个的制造商至少在部分生产中正在采用pc控制方案。基于pc 的控制系统易于安装和使用,有高级的诊断功能,为系统集成商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从长远角度看,pc控制系统维护成本低。

近年来,工业pc在我国得到了异常迅速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pc主要包含两种类型:ipc工控机以及它们的变形机,如at96总线工控机等。由于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对工业pc的运行稳定性、热插拔和冗余配置要求很高,现有的ipc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将逐渐退出该领域,取而代之的将是其他工控机,而ipc将占据管理自动化层。国家于2001年设立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基础的开放式控制系统产业化”工业自动化重大专项,目标就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based控制系统,在3-5年内,占领30%(50%的国内市场,并实现产业化。

3工业电气自动控制的发展方向

随着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要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必须不断进行学习和总结,吸收更多的先进技术,为电气自动化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3.1 系统平台及信息的开放性

工业电器自动化控制中的系统平台和信息的开放性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决策、设计及控制,也是信息技术能够进行交换和共享的手段之一,信息平台的开放性极大地促进信息共享的进度,为工业电气自动控制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信息的开放性还能够给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使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更为平稳。采用这开放性平台和信息开放性,能够让工业生产很好的与外界环境融合在一起,并且还能组建一个接口,使其能够与外界网络进行信息交换,使得工业电气系统的操作更加简单、快捷。

3.2 实现系统结构通用化

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自动化系统,帮助企业对系统进行监督和控制,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能使企业的发展拥有更强的动力,并且还能对企业生产进行监督、控制,使企业各种数据更加准确和安全。

3.3 标准化的系统程序接口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采用更加标准化的系统程序接口,可以采用TCO/IP协议,使用这样协议的好处是能够让不同厂家的产品能够进行数据交换,与此同时,还能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施监督和控制,进而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基于硬件系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法。同时,操作系统应该选用Windows NT,为设备的沟通提供保障,也能够帮助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之间组建一个标准化的程序接口,进而保证信息共享,并且还能极大地降低企业的投入,节约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

3.4 电气自动化的完善与创新

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本领域内必须拥有健全的管理体质和优秀的创新能力,此时企业必须将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发,保证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更新,使我国的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更符合工业的发展。

4结语

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帮助工业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能够极大地提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此技术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社会劳动条件,提高工业生产的可靠性。此技术不断发展能够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所以,我们应该加快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铉科.电气自动化在冶金工业控制技术领域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22)

[2]钟俊帅.论述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知音励志,2017,(08)

[3]陈佃鹏,王忠,李荣明.浅谈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

论文作者:张世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8

标签:;  ;  ;  ;  ;  ;  ;  ;  

浅谈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论文_张世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