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处理构筑物质量控制论文_王丽芳

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处理构筑物质量控制论文_王丽芳

武汉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34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及工业化的加速发展,环保问题,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然而随着大量的生活与工业污水流入江河、湖泊或补给到地下水中,给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对渔业用水、生活用水等用水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城乡水污染已成制约城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家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也愈发严格。为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许多污水厂由于原设计等级原因,原有的污水处理单元已无法满足现有污水处理要求,所以对这一类型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也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处理构筑物;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某污水处理厂工程包括生化池、沉淀池、中间提升泵房等九个单体组成,除加药间、配电间为建筑物以外,其余均为构筑物,其中最大的构筑物为生化池,长为154.4米,宽为63.4米。

2水处理构筑物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1桩基施工质量是确保水处理构筑物质量的第一道关

该生化池设计桩型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沉桩工艺采用静压法施工。(1)严把桩身质量控制关:桩进场后,对桩的外观进行检查,要求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对尺寸进行抽检,长度、边长、孔径等偏差都必须在规范允许范围内。(2)桩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复核桩位测放和标高控制点,审查桩基施工方案的针对性及可行性,施工机械的选择、场地条件能否满足施工要求,是否考虑了地质情况、桩截面、长度;沉桩顺序的合理性等。在桩施打过程中,督促施工方安排专人加强检查,同时安排监理人员现场跟踪,重点检查桩位、桩身垂直度、静压桩油压值、桩顶标高以及桩接头焊接质量等。

2.2钢筋

(1)严把钢筋原材料和加工质量关。(2)钢筋连接及安装的质量控制:施工方案中水处理构筑物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施工完成后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浇筑。

2.3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到位会引起池体裂缝,从而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处理构筑物的使用功能,按照设计要求,生化池混凝土标号为C25,抗渗等级为P6。(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原材料控制:施工、监理、建设三方单位对混凝土供货商进行实地考察,查看供货商相关手续;查看混凝土生产现场;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配确定。应在满足商砼泵送施工工艺及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水泥选用低水化热的硅酸盐水泥,中、粗砂,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附录F.0.4的规定;外加剂选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根据初凝时间和气温情况,确定缓凝剂的掺入量。(2)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尽可能避开高温、大风等时段;混凝土进场后检查随车质保资料,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强度、抗渗等级等质量情况;检查施工人员和设备准备情况等,同时监理部安排专人旁站;商砼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擅自加水,同时散落的混凝土严禁再用于浇筑;泵送混凝土前润滑输送泵管的水或水泥砂浆严禁入模。底板混凝土浇筑顺序为从底板一边依次浇筑至另一边,外墙水平施工缝以下部位的混凝土应待底板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但不得超过底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3)混凝土养护:抗渗混凝土的养护按规范要求,不得少于14天,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生化池底板采取草帘、麻袋覆盖保湿法,壁板采取带模养护法,带模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并要求施工单位专人落实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变形缝

变形缝的施工质量是水处理构筑物施工控制中的重点、一旦处理不到位,很难修复处理到位,给以后生产运行会带来很大麻烦。生化池总长154.4米,宽为63.4米,高7米(含底板),其中3.3米在正负零以下,3.7米在正负零以上。为防止水池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引起收缩等各种影响,设计在长度方向设置了五处橡胶止水带,在宽度方向设置了两处橡胶止水带,将整个水池分成了18个区。设计要求伸缩缝内设橡胶止水带型号为CB300×8-30,底板外贴止水带型号为EB300×8-30,伸缩缝的宽度为30mm。(1)橡胶止水带质量的控制,橡胶止水带进场后检查质保资料是否符合《高分子防水材料》止水带国家标准要求;质保资料、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均符合要求后按规范见证取样送检,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方可使用于该工程。(2)安装质量的控制:安装质量也是控制变形缝质量的要点,具体施工参见《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橡胶止水带的各种交叉连接节点应在工厂中做成配件,仅直线段在施工现场连接,在绑扎钢筋和支模时,止水带必须可靠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其中间孔应正好固定在变形缝位置,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发生移位。变形缝处混凝土必须捣固密实,止水带下部不应产生空洞、气孔等隐患,否则影响止水效果。(3)浇筑过程中,要求施工和监理单位专人跟踪检查。

2.5施工缝

由于生化池总高7米(含底板),浇筑底板时设计要求第一道水平施工缝设置在底板面以上500处,上面还有5.8米,需多次浇筑,施工缝处理不好,会导致水池渗水。在浇筑下一段混凝土时要把施工缝处处理到位,监理安排专人跟踪,封模之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绝不封模。具体要求: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5MPa;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清除浮渣并冲洗干净,保持湿润,不得积水;浇筑前,施工缝处应铺设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其厚度为15~30mm,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安全和功能性试验

3.1满水试验

(1)根据规范要求,水处理构筑物施工完毕后,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功能性试验,尤其是满水试验,这也是鉴定水处理构筑物功能的一个关键试验。(2)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相邻两次注水时间要不小于24小时,且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每次注水应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或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和沉降量检测,发现渗水量或沉降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渗水、漏水处理经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聚氨酯材料注浆进行处理,满水试验合格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渗水量不得超过2L/(m2·d)。水池渗水量计算应按池壁(不含内隔墙)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

3.2沉降观测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委托沉降观测单位,对各单体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单位应提出具体沉降观测方案,并明确要求在池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满水试验时、竣工验收前均需做沉降观测。另竣工验收后按需求做好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满足规范要求为止。

结论

水处理构筑物质量控制不到位,轻则影响水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生产,重则引起停产,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水处理构筑物的施工质量。主要从桩基、钢筋、混凝土、变形缝、施工缝等几个方面控制。

参考文献

[1]谢志秦,胡小勇.污水处理厂水处理主体构筑物改造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06):86-92.

[2]张晏晏,吴少衡.水处理构筑物下叠清水池的设计要点[J].净水技术,2017,36(12):104-108.

[3]许永灿.浅谈预防水处理构筑物渗漏的措施[J].福建建材,2017(02):68-70.

论文作者:王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0

标签:;  ;  ;  ;  ;  ;  ;  ;  

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处理构筑物质量控制论文_王丽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