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论文_刘大有

现场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论文_刘大有

宣城市建设监督管理局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发展迅速,然而传统的工程监理方式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环境效益和安全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由管理模式缺陷导致的一系列建筑工程中的损失正在逐年增加,对建筑工程的安全保证、质量保证和效益保证都构成了威胁。下文从建筑工程的现实问题出发,针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问题与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现场施工;质量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建筑施工是民生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做好其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建筑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据相关部门的研究结果可知,我国现在的建筑工程存在监管体制不够完善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同时,部分监理部门对于自身的监管工作没有做到完全落实到施工细节。这些问题对我国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保证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科学有效性,让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益,推动成个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是与管理的维度分不开的。首先加强进度管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相关单位需要按规定时间完成施工等具体工作环节,进而对工程的造价管理与质量保障提供时间保障。其次是造价管理能够保证工程单位施工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的质量。最后是质量管理,现场质量管理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质量管理需要落实到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材料的质量水平上,只有这样才能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随着雄安新区建设工作的逐步开展,中国人民对于建筑产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关注,而建筑工程在发展中又会不断衍生出新问题,这就需要各部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使之与建筑业的大环境相适应,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

在实践中,只有选择的水泥强度等级和设计要求相符合,工程单位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强度和效果。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成分,且在混凝土中用量最大,正确、合理地选择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阶段,部分施工单位对水泥材料的选择不够重视,选择不符合标准的水泥品种。施工人员对水泥强度的控制不合理,使混凝土收缩和水化热增大,造成混凝土开裂,影响混凝土质量。

2.2钢筋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将钢筋错放、漏放致使钢筋数量短缺,钢筋出现严重的错位偏差,以错误的方法进行钢筋的制作与运输,存放不当使钢筋生锈等都可以使钢筋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钢筋工程施工阶段用的钢筋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在实践中,致使钢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在施工图精准的情况,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或看图错误,将钢筋的位置摆放错误,改变钢筋工程应有的钢筋结构,使得钢筋安装、固定工作出现困难,也是钢筋质量问题的常见原因。

2.3存在偷工减料现象

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前期,施工单位会对整个工程进行全生命周期造价评估,他们对工程耗费的成本有基本的了解。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有时会出现预估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导致实际耗费成本比预估成本要高很多。这时,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施工投资成本,就开始偷工减料,在材料上减少投资。他们会把质量合格的施工材料换成不达标的廉价材料,甚至有时他们会减少材料用量,这些行为表面上减少了资金消耗,实际给建筑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4建筑施工缺乏安全性

安全是土木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最基本的要素。在建筑工程中,要想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首先要保证建筑施工技术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来讲,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还比较落后,与我国建筑工程的实际发展要求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这也就造成了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性方面的保障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就现实层面来说,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建筑施工方案和材料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待解。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工程在施工当中的安全性与质量,工程单位必须重视起对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2.5建筑施工技术缺乏耐久性

一般建筑工程在建成后不会轻易整改,具有长期使用性,而长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的规范和材料设备的质量等因素。如果建筑施工技术的耐久性差那么其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就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来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有待提升,工程断裂现象较为严重,这主要是建筑施工技术耐久性很差造成的,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工期,浪费了资源,也给我国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基于此,工程单位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耐久性,来保障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最大化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3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强化施工材料质量监管

施工材料是工程建设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质量的问题会对整个工程造成负面影响,直接影响着施工工程的最终效益。现阶段,我国的施工材料市场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质量难以保障,这就要求工程单位在选购施工材料时要严格遵循质量要求的指标,强化对材料采购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查材料的使用情况,做到对材料的最优化处理。同时,监管人员应该制定激励制度,奖励发现材料问题的工作人员,对那些无视施工材料问题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惩罚,以增强工作人员的配合度,材料的质量把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工程质量监管的最终效益。

3.2建立科学的监管制度

规范的制度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基础。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加贴近预定的标准要求。基于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建立健全的施工制度,使得在施工过程中监管人员有相应的监管标准作为工作考量指标。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每一个环节的综合考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最后的验收阶段,监管队伍也应该完善其科学的监管体系,完善质量监测结果,加强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益。

3.3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的后续利用和安全保障。要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工程单位首先要制定完善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融合到建筑施工的各个部门和环节中去,形成有机整体。要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首先工程单位要做的是对建筑施工图纸的把控,将现场勘测情况与设计理念相结合,保证安全和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再进行后续改善调整。现场工作人员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合理解读,与各部门达成一致,然后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实际对施工过程提出质量要求。

结束语

建筑施工是民生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做好其管理工作是保障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与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人民生活的必要手段。要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单位必须要从加强工程施工现场成本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做起,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晖.房屋建筑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7(12):225+228.

[2]胡兵.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07):146-147.

[3]吴覃雄.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6(36):10-11.

[4]李璐佳,曾志远,徐方波,唐晓明.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11):156-158.

论文作者:刘大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现场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论文_刘大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