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赵振业

企业文化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赵振业

(身份证号码:3325231993****0019,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时不但要满足员工合理的基本需求,而且要借鉴和吸收人类历史上各类文化的优秀成分,使人性善的一面得以发扬,恶的一面得以抑制。企业核心领导人的哲学理念对形成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是孕育企业绩效的原因,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产生持续的企业绩效提供保障。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是孕育管理方式的土壤,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通过管理而联结,企业绩效通过管理而达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产生良好企业绩效的根本原因,科学的管理手段是形成良好企业绩效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对策

1 企业文化管理的作用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能保证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体目标相统一,使企业绩效在物质条件一定下达到最大化。因此,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人一定非常注重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绩效持续的企业一定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企业绩效问题,只有靠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的标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保证企业绩效的持续,而且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着全人类共同的优秀品质,诸如和谐、诚信、和平、谦让等良好的人文特征。优秀的企业文化在给员工和企业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员工以精神上的满足,也使企业在社会上受到了赞誉和认同,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时也给客户带来了满足,进而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终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贡献。所以社会也会回馈企业,企业将会产生持续的企业绩效。

2 企业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一个企业从无到有,在创业前期需要诸多工作,往往忽视了企业的文化建设,而他们从未认识到企业文化才是企业存活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需要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每件产品,可以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人格。但是,许多员工认为企业文化是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对企业发展没有实际作用,没有企业文化照样可以正常生产经营。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一些问题活动,与生产经营无关。这都是对真正企业文化内涵认知不足的表现。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肤浅,认为就是统一着装,就是搞演出、喊口号的片面化,这些都是员工不能真正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表现。

2.2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计划性

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不能够系统的、战略性的进行,而是非常随意的根据自身临时需要来建设,所以造成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有的只表现在制度上,没有完整理念的灌输;有的只注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人的管理;有的企业只重视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员工的精神需求。这些都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合理规划,对企业文化认知度不高的表现。

2.3企业文化建设同质化严重

企业文化讲究共性和个性,企业文化的共性就是加强员工的积极性、争取顾客的信任、创造高效的业绩等。但是企业文化更讲究个性,由于各个企业发展历史,所处行业、环境,经营特点都不尽相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文化。然而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如出一辙,往往许多企业之间只是相互引用,有的甚至一味模仿、全盘照搬,忘却了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创造性和个性化建设。许多企业不注重创新,不根据社会和自身条件的变化对企业文化建设做出调整,使之与社会发展脱节,这样不仅不能推动企业发展,甚至会阻碍企业发展。

2.4观念比较落后,轻视学习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大多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刻,它在对形成我国企业文化的过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中小企业文化上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突出了企业领导人在企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种价值观体现在企业员工只有绝对的服从,管理者在企业管理风格上是追求稳健,不冒进。另外,一些经营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无用的,企业文化是浮于表面的,是较为虚的东西,没有企业文化,企业照样会发展得很好,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2.5文化建设的制度不够健全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受阻的原因在于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制度规范。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的企业文化。在非制度化现象下的权力过度集中,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向更高层次和更广发展的进程。中小企业文化往往重人伦轻体制,企业普遍依靠人治,重“人治”轻“法治”,容易出现结党营私、搞小团体现象。企业领导者往往权力至上、个人主义独裁,发展到后期易形成带有专制特点的企业文化,缺乏必要的企业制度规范,也不重视国家法律法规。企业文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使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企业文化管理的对策分析

3.1建设以个人价值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实现员工自身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员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就是企业文化,员工完善企业文化就像不断完善自己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才能实现绩效的增长。企业文化是有多个价值元素所组成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存在员工身上的优秀品质,例如,有的员工很遵守工作纪律,有的员工爱护办公用品,有的员工十分整洁朴实,有的员工十分喜欢钻研、发明创造等等,企业家可以以这些价值元素为基础构建企业文化。

3.2企业文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

有的企业管理者舍本逐末,注重从外部引进和移植企业文化,忽视在企业内部孕育企业文化。殊不知每个企业都具有特质,单纯的引进外来的企业文化难以和企业内部环境相融合,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自身环境和特点为根基。走出企业文化就简单等于喊口号的误区。企业文化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将企业文化传递给员工,被员工接受并能自觉地遵守,没有被员工接受的企业文化只是管理者单方面喊喊口号而已,难以产生共鸣。

3.3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员工主体地位

企业文化建设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及时吸收企业员工长期在工作中创造出的特色文化价值元素,将这些元素不断地充实到企业文化中来。并通过宣传教育,将这些优秀的闪光点传达给全体员工,督促员工学习,引导员工改进不良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行为。

3.4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文化

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文化首先要区分制度和制度文化的区别。制度是具体的,它包括企业的纪律、规章、条例等等,而制度文化是将文化元素渗透到具体的制度中去,抽象的文化通过具体的制度载体进行表现。由于文化具有抽象性,因此企业文化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需要的时间较长。但是,如果将精神文化通过具体的制度来表现,由无形变为有形,则企业文化会很快地被员工认同。当科学有效的企业制度被进化为有感召力的制度文化时,企业文化就有了长期生命力,因此,企业培育和践行优秀的制度文化势在必行。

3.5应培育正确的利润观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理念,企业精神理念最核心的部分是利润观,因此构建企业文化,首先应当培育正确的利润观。正确的利润观包括以下几点:企业是否具有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企业是否有科学、合理、合法的行为手段实现企业既定的利润目标,企业利润目标的设定是否兼顾社会目标等等。企业利润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通过研究调查表明,正确的利润观是企业不单单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企业文化树立一种共同信念,即企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客户价值高于企业的生产价值,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利润价值。树立正确利润观的企业文化真真实实地将“努力服务社会”、“视顾客为上帝”、“,为员工某福利”、“,提倡团队合作精神”等价值元素作为了企业上下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3.6 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

企业绩效的提高在物质条件一定时,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是人。因为再先进的仪器设备最终只有和人力资源相匹配才能发挥出效能,企业如果具有了非常先进的仪器设备,而缺少和设备相匹配的员工,那么企业的绩效是难以提高的。所以员工素质的高低是制约企业绩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对员工的培训活动应该具有超前性,企业领导人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该树立超前观念,并将这一观念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逐渐渗透到各级管理人员的意识中去。企业领导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在超前观念的指导下,制定出一整套适合于各个层次的员工培训方案,时刻注意吸纳新知识,密切观察新的技术发展动态,目的是为了制定出既合乎企业实际又能与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相联系的培训方案,使员工通过培训确实有所收获,员工因为提前掌握了较新的知识与技术,感到工作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长期坚持下去,不但员工素质提高了,而且企业的知识储量和人力资源储量也增加了,如果再匹配上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企业绩效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一要以反腐倡廉的最新成果为指导,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创新,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是创造性的实践。时代需要创新,才能保证不会因为脱离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而被历史淘汰。企业文化活动载体,也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使企业发展保证持久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鹏.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绩效影响分析[J],2014.04,

[2]唐春勇.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绩效影响分析[J]2016.08

论文作者:赵振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企业文化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赵振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