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文化论文

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文化论文

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文化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号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4)02-0005-07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是人的精神家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要时时思 考,时时注意,不如此,国家或民族就要涣散、萎靡,严重时可能要解体、灭亡。特别 是在当前,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各国的经济已经是“文化经济”,国家间的 关系究其根本,是文化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中,世界需要文化 的多元化。多元文化的世界可以给人类带来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给世界带来和平 与繁荣;反之,将是很危险的。

首先,谈谈文化的层次和类别。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领域的一切成果 ;最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艺术、出版等事业。按照内容分,可以把文化分为三层:表层是 蕴涵在人类物质生活(衣食住行)中的文化,即服饰、烹调、器皿、建筑等,这实际上是 人类运用物质以满足各种需要的形态;中层是借助物质所体现的文化,礼仪、风俗、艺 术、宗教、法律、制度等都属这一类;底层文化是伦理观念、审美意识和哲学思想等, 实际上是包括了对待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关系的态度。底层文化之所 以为底层,是因为它为全民族所共有,不像中层和表层那样,不同地域和行业可以有自 己的特点。底层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核心,它的精神总是投射到中层和表层,或者 说,表层和中层总是蕴涵着、体现着底层。按照组成的情况分,在民族文化中有亚文化 ,例如汉文化、藏文化、维吾尔文化等等;也可以着眼于地域,那么就有江南文化、广 东文化(岭南文化)、西北文化等,也还可以细分为香港文化、首都文化等,它的细胞是 不同社区的文化;如果着眼于行业,就可以分出文人文化、农民文化、金融文化、商业 文化、学校文化等,还可以细分为某某企业文化、某某学校文化。总之,对文化进行分 类,也和给其他一些事物分类一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不同的分法。需要说明的是 ,无论从什么角度划分,各个层次和类别之间的区分都是相对的,而且彼此之间不是绝 缘的,总是相互影响着,包括相互吸收、促进,或相反,相互制约、抵消。

以下,我们探讨一下中华文化形成的环境和条件。人类的初始文化主要是受了生活环 境和物质生产条件的刺激而发生的;而一旦文化发生了,最初形成的文化底层将对尔后 的文化产生永远拒绝不了的影响,打上磨灭不掉的痕迹,有的学者称这些初始文化的核 心内容为文化基因,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中华文化初始时的环境和条件是怎样的呢?

中华文化来源是多元的。从地域上看,有陕甘地区的商周文化,有川渝的巴蜀文化, 有江浙的河姆渡文化,后来又有齐鲁文化、楚文化等等。但是,后世所谓中原文化,实 际上就是商周文化,逐渐成了主体。从文献和出土文物看,商周时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 的农业,其水平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地区。基于农耕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文化,当然要 比狩猎采集时代的文化发达,也更为精细,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再加上农业社会有超 过日常需要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社会分工也更为细密合理,因而在当时经常发生的部落 或部族战争中容易获胜。这样,中原文化靠着文的和武的两种手段慢慢地向外扩散,在 扩散的过程中,并不是单向地输出,而是随时吸取当地部落部族的文化,融为己用,边 扩散边演变壮大。这就犹如黄河之水,在奔腾向海时沿途大小河川纷纷汇入,愈向东流 其势愈大,遂成大河。如果我们放眼永无尽头的历史来看,就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这 一趋势至今也未中止,以后也不会终结。

商周活动的地域大体在今河南、陕西一带,而且主要集中在淇河、沁河、渭水两岸。 那里是怎样的情况呢?土地肥沃,适于耕种;但同时自然灾害频仍,接近北边和西边的 游牧部落。中华文化的根基大致就是由这一自然和社会状况的刺激而形成的。农业生产 需要社会的稳定和氏族、家族与家庭的延续。农业的耕种和收获是以年计算的,只有稳 定,才能春种秋收,才能不断提高耕作技术、提高产量,生活也才能逐渐富裕起来,只 有延续,包括土地、工具的占有才能长久,技术的传承和提高才有保障。要稳定,就要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合作,要延续,就要重视血缘的纯正,要分清正支与旁支,要保持以 辈分为基础的等级制。既然时时可能发生自然灾害和外来兵灾,就要与水旱风雹、虫兽 疾疫搏斗,要和入侵劫掠者拼杀,灾后还要艰苦奋斗以恢复家园。在应对种种自然界和 人的挑战过程中,不但磨练了人们自强自立的意志和能力,同时也使得对自然界的观察 越来越细密,天文、历法、地理、算学、动植物学、医学等都有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因而高度发达。这样,中华文化就种下了吃苦耐劳、聪明睿智,自立自强、知难而进, 崇和反战、宽容豁达,重视伦理、忠孝仁义、重实轻虚等基因。当然,与此同时也产生 了上面所说的重等级轻平等,以及重义务轻权利的因素。

中华文化这样形成之后,表层、中层和底层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体系。这是中华 文化历久不衰的内在原因。任何文化,表层是最易发生变化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它与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的物质条件关系太密切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一经变革,人们 的衣食住行就要跟着变化。中层变化的速度仅次于表层,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中华文 化与异质文化交融的加深,礼仪、风俗、艺术、宗教、法律、制度等也必须相应地演变 。表层与中层文化的每一次演变,也就是向前进了一步。惟有底层文化,因为经过了数 以千年计的表层和中层的反作用而不断的“修订”、加强,已经深深根植于民族的血液 中,所以极难改变。但是,既然表层和中层对于底层有着反作用,所以表层和中层变得 久了,也就要动摇底层文化。

下面,讨论一下中华文化的成长和细密化过程。

众所周知,商周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集权政权,而是靠着“天命”和血缘(“祖”)维 护的宗主制国家,帝或王虽然可以册封和征讨不听命的诸侯,但他的最大特权却是主持 祭祀,祭天与祭祖。对于诸侯统辖区域内的事物,王或帝并没有指挥权,也就是说诸侯 可以自行其事。因此与后代皇朝比,当时天下的思想和学术并没有那么高度统一,还是 比较活跃多样的。

商周的这一情况到了东周时期,特别是“三家分晋”以后,也就是战国时期,发展到 了顶点。王权衰落到极点,各地思想空前活跃,这就是人们熟知的“百家争鸣”时代。 后来成为中华文化核心的儒家学说,这时还不过是“百家”中的一家,并没有后代那样 显赫,更没有独尊的地位。

但是,慢慢地儒家有些突出了。从其学说的内容寻找原因,一是儒家学说直接研究如 何治理国家、如何处理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当时社会上层所注意的;二是儒家 注重家庭人伦关系,这是农业社会所有成员所十分关注的。这两点说明儒家是入世的, 是抱着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三是其学说归纳了很多大自然和社会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 可以说带有相当的普世性。这一点说明,儒家在观察主客观世界时虽然是从现实出发的 ,但是其思维却超出了现实的范围,已经涉及本体论和方法论。从学说的传承看,由于 其学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普世性,所以追随的人多,涌现的大师也多,因而在传承过 程中得到较好的丰富和完善。丰富完善的渠道之一,是儒家不断吸收融合其他学派的营 养。到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儒家已经比大多数学派引人注目了。

到汉代,在经过了依据黄老学说修养生息之后,国家要发展强大,就需要统一的理论 体系,于是汉武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仅把天下的思想归于一统 ,而且与神学相结合,神化了孔子,当然也就神化了汉家天子。学术似乎有着这样的规 律:一种学术,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产生不同的学派,可以说产生学派是学术达到一 定水平的标志;不同学派之间既争论,甚至相互攻讦,同时彼此也在从其他学派那里, 特别是从对手那里学到东西,用来丰富自己;如果一旦一个强势学派淹没了或压制了其 他学派,变成“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那末,学术的进步也就放慢,甚至中止了。儒 家在汉代就陷入了自身发展的这一悖论。在东西汉共约400年的时间里,儒家学说在义 理的研究上可以说几乎没有多大的进展,渐渐走进死胡同而不能返,因为它已经蜕变为 一些文人谋取仕途的专用工具,不能容许任何变革了。这一来倒是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逼出了一门后世国学不可须臾离的工具性的显学——训诂学。这是题外话。

物极必反。唯一的学术权威消失了,就要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因为人类的思想什么 时候也不会停步。汉亡之后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前后不到300年。这一时期如果把魏 蜀吴三国算上的话,共出现了二十几个皇朝。旧有的儒家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国家四分五 裂、征战不已、社会动荡的现实,也不能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人生问题;同时, 现在既然没有一统的皇朝,也没有了唯一的权威学说,人们在感慨世事无常的同时,也 在展开思辨的翅膀翱翔,出现了可以说是又一次规模较小的“百家争鸣”局面。大体而 言,在北朝儒家学说居于绝对优势,但并没有多大建树;在南朝则老庄一系的思想占了 上风,这对道家思想的发展丰富有着极大的好处。在我看来,这一时期最大的作用是鼓 励了人们大胆怀疑的精神,吸收了儒家之外其他学派的长处,为尔后学术的更大发展打 下了思想和方法论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文化的其他层面和品种上,由于与西部民族共 处或交往甚多,也吸收了不少异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隋朝时间虽短,但是依我看,在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方面的功劳不小。择其大者而言, 一是在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之后,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备的文官制度,这是在中层文化 中做的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一是在南北朝学术歧出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既以儒家学说为 主,又兼容百家。这两项,于近期,为唐代的鼎盛作了准备;于长远,则此后一千余年 ,一直得其润溉。但是,因为唐代太强盛了,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方面太多,成就太大了 ,因而有隋一朝的功绩犹如明月旁边的星星,不为人所重了。

唐代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皇朝。我们都知道,汉代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 皇朝,文景之治为汉代打下了牢固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国力十分强大。但是唐更为强盛 ——当时的生产总值占了全球的3/4,科学技术——当然是农业社会的技术——和艺术 成就的水平,例如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等等,都达到了空前高度。在各个领域的创 造发明也更多,对后世的影响也更大。可以说,唐代是自汉至清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 里国力最盛的时代。有一件事情应该在这里提出来特别说一说。唐代在隋朝的基础上进 一步确立和完善了文官制度,包括科举取士的制度,形成了极其严密的官僚及其培养体 系。虽然自秦汉起,已经在探索建立这样的制度,但是不仅粗疏,而且与贵族掌权制也 没有完全断绝关系,这一制度的最终确立应该是在隋唐。文官制度的意义在于,使政府 相对独立于皇家,官员可以来源于民间,不但要比皇家子弟勤奋、了解民情,而且随时 可以撤换,不会因世袭而陈陈相因,又因为是由于“为人谋而忠”的儒家传统和对知己 者的感恩,所以比贵族更忠于社稷。这件在今天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在当时却是极大 的首创。这一制度不仅为以后历代皇朝所沿用,而且传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官制度,就 是首先由英国从中国学去,然后不断完善,并传遍西方世界的。唐朝的法律体系也是最 完备的,是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封建社会法律的楷模和基础,这也是了不起的事,在这里 就不多说了。

唐代对异质文化的气度也要比汉代大得多。汉代吸收了当时从西域传来的艺术、音乐 、服饰、器皿等表层和中层文化成果。如果和唐代比起来,后者吸收的异质文化更多, 而且涉及到了底层文化。唐代的强大,是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的胸怀广泛吸收来自各方面 的异质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必然结果。

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

一件是佛教的中国化。据说佛教最初是汉末传入的,但是一直不能被广泛接受,因为 佛教的教义中有许多内容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不相容的,例如必须苦行,要与父母家人 断绝关系,就是中华民族不能接受的。即使唐三藏(玄奘,600—664)千辛万苦取了真经 回来,又带着学生埋首翻译了不少经卷,朝廷又一再提倡,也是仍然传播不开。过了不 久,六祖慧能(638—713)在南方(今广东)巧妙地把佛教教义中可变的部分,如修行的方 法、修行与现实的关系等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起来,形成著名的禅宗,这才在广大 民间普遍开花,也就是为整个中华民族所接受,从而成为中国佛教中的最大宗派,一直 延续到今日,并很早就传到已经接受了儒家学说的韩国和日本,又成为那里的佛教主流 。与此同时,儒家学说也从佛教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尽管二者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对立和 斗争。前面我们说过,南北朝时期儒家学说并没有多大提高,进入唐代,受到佛教的启 发,就开始了较大的演变,特别是通过哲学思辨形成对宇宙本体和认识方法的新结论。 唐代是儒、释(还有道)相互影响的阶段,当时还没有结出太大的果实,到宋代,儒家学 说达到新的高峰,也就是出现了新儒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宋明理学。我们可以说,禅 宗是在适应了中华文化后形成的中国化的佛教,宋明理学则是吸收了佛教一些内容和形 式后禅化了的儒家学说。儒释的相互影响和吸收,对中华文化的丰富和提高起到了极大 的作用,这段历史是十分值得深入研究的。

另一件是唐的对外关系。先看西部。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追溯到汉代;隋朝向西的通 道共有三条,隋炀帝于公元609年还曾经到达今甘肃河西走廊的张掖,接受西域各国的 朝贡,并在武威置高官接待西域来访的使者和君长。不妨可以把河西走廊看成是1400年 前的开放特区。到唐代,多次反击东西突厥的进攻骚扰,打通了天山南北两条大通道, 使得丝绸之路更为畅通稳定。中国与中亚、中东各国建立了良好关系,与该地区乃至欧 洲的文化交流比以前规模更大,更全面。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出嫁吐蕃,促进了西藏地 区的文化发展,为以后西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打下了基础。再看东部。唐和朝鲜、日 本关系密切而友好,交往频繁。以玄奘为代表的多批僧侣西去取经,带回了大量南边的 天竺(印度)文化。

总之,唐代是极为开放的时代,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博大,对世界影响如此深远,与 唐代的强盛、开放和文化的细密有着极大的关系。此后,五代又陷入相对比较混乱的时 期,入宋,基本承接了唐代的余荫,虽然也有不少创造和发展,但就其总体而言,已经 远远不如唐代了。

人类文化有其共性规律。任何文化,如果长时间不和异质文化接触——包括交流、摩 擦、冲撞,从异质文化中吸取营养,单凭自己的内部动力,是难以有大的发展的,通常 还要萎缩,甚至衰落;而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如果自身底蕴不足,则可能被异质文化 淹没,也就是被同化,没有了自身的文化,民族也就在实质上灭亡了;虽然文化会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而自然发展,但是如果能进入自觉状态,情况就不一样了,文化的建设将 是主动的,更为积极的,已有的文化动力将更大,方向更明确,进展更迅速。

由明代晚期到清代,是中华民族从开放走向封闭,从先进转向落后,从奋扬变为衰落 的时期。

15世纪,西方发生了文艺复兴,人们的思想开始从中世纪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人 本主义的复兴为经济和科学的发展扫除了道路,从18世纪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 业生产以农业生产无可比拟的速度增加着社会财富,并且结束了冷兵器时代,火器成了 战争的主要武器。与此同时,中国是怎样的情形呢?明代禁锢人们的思想,后来为了防 止倭寇入侵实行“禁海”政策,没有禁住外寇,却把自己禁住了。本已停滞的中华文化 从此又与异质文化断绝了来往。与西方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国家相比,一消一长,其 势已经可危。入清,如果及时改变明朝的策略,开放改革,中国还是可以继续走在世界 前列的,可惜,由于清皇朝是少数民族执政,对汉族地区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自然更 不敢向世界敞开大门,也不敢让国人走出去,于是继续着自我封闭和逐渐衰落的进程。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直到清代康乾时期号称盛世,中国的GDP还占着全世界 的32%,但是,中国犹如一棵千年老树,虽然枝叶还郁郁葱葱,但是主干已经朽空,木 质已失去韧性,只待一阵飓风吹来就要干折叶落了。这阵飓风果然不久就来了,这就是 1840年的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用工业化生产的先进武器,填装着中华民族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古老的 大门。19世纪,是各国列强瓜分欧洲以外地区,具体地说,即瓜分亚、非、拉几大洲的 高潮期。随着1842年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各国列强相继到中国来要求分一 杯羹,于是中国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1844)、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1844) 、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天津条约》(1858)、与俄国签订《瑗珲条约》(1858)、与英 、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1860),等等。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各种赔款转 化成人民的沉重负担,自明朝开始出现的民族工业的萌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国家积 贫积弱到了极点。

面对民族危亡、人民涂炭的严重局面,中华文化中的基因起到了极大作用。中国人, 以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代表,没有消沉绝望,没有丧失勇气,纷纷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 一百年中,无数先驱前赴后继,屡败屡起,愈战愈勇。其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戊 戌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成效最著的里程碑。康、梁、孙 恰恰都是广东人,这恐怕不是巧合,其所以然应该从文化学角度进行考察。

文化的冲撞并不只有相斥的一面,绝对的抗拒只能加剧民族文化的衰败。特别是像中 华民族这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更应该在对抗中认真学习对方文化中先进和优 秀的东西,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学术界的先驱者们就是这样做的。从19世纪后 期起,介绍欧洲文化学术的译著,用当时新兴方法研究中国问题和自然科学的著作如雨 后春笋,接连问世。新的思想必然受到旧思想的抵制,两相冲突,于是爆发了著名的“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科学、民主、求实。这正是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精神和当时时代特色结合的集中体现。

回顾整个20世纪的中国历史,应该说,这是中华民族从封闭保守、消沉萎靡到猛然觉 醒、振衣而起的历史,是用鲜血和生命探索救国治国之路的历史,是文化逐渐自觉、传 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的历史。

到今天为止,这一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那么,就中华文化而言,我们应该怎样建设 它?它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按照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民族的文化自觉是决定文化走向和建设的快慢、质量高低 的关键。所谓文化自觉,指的是认识到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主动地总结过去的经验教 训,思考文化表层和中层怎样建设和发展,底层文化应该有哪些改进。我们所说的文化 自觉并不是指13亿人都明白有关文化的道理。受教育程度有高低,从事的专业有不同, 所在的地域环境有差异,怎么可能所有人都对同一件事情有同样的理性思考呢?文化自 觉主要还是由知识界,特别是学校系统深思文化问题,形成共识,并把这种自觉向全社 会扩散;同时,文化自觉还有一层含义:知识界本来就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文化的传 播者,因而应该本着自己对文化的理解,为社会贡献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特别是有关 中层和底层文化的产品。

学校,从来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但是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人类的教育史,会发现这样 一个历史现象:在现代社会之前,无论东西方,学校所给予受教育者的都是两类知识和 技能,一类是关于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也就是关于生产的知识和技能;一类是 关于如何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包括与人的群体即社会的关系)、现实和未来关系的。人与 人的关系主要体现为社会生活规范、伦理道德;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则是包括宗教关于终 极关怀在内的对于主客观世界的深刻思考。自工业革命以来,学校过于偏重了前者的教 学,而削弱甚至没有了后者。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偏差。虽然社会上 宗教、社区、团体、传媒可以给人们后一项内容的补充,但是,那毕竟是不系统的,不 全面的,是否是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难以保证的。因此,文化自觉以后对于学校的要求 更高了。

文化总要与不同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要与 该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现在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阶段,以信息技术 和生命科学为支柱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有力地提高着社会生产力。适应这一时代的文化到 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至今还是全世界人们苦苦探索的问题。对于中国,研究这个问题更 为急迫而困难。这是因为,中国正处于转型期、过渡期,31个省市自治区的发展很不平 衡。凡是处于这一时期里的社会,文化也带有转型、过渡和不平衡的特点。例如,在小 农经济环境下形成的生活习惯、观念意识大量存在;很多人感到了文化迷失和失落的惶 惑;计划经济的影响不仅仅存在于文化事业之中,在人们日常生活表现里也时时可见; “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阴影还不时冒出头来;……越是激烈变化的时代越需要文化 的整合,而变化当中的文化又是难于整合的,这是一个悖论,也正是知识界责任格外沉 重的道理之所在。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先进文化的观念和课题。我想这先进文化,就是民族的传统文化与 现代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有的学者认为,促使人们做出各种努力的最终动力是希望获得 他人的“认可”,我则认为这动力应该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到生活达到一定水 平之后,获得他人的“认可”也不过是美好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今后中国的文化 ,恐怕也要遵循这个规律,追求真、善、美(真是普世性的,而善和美则带有民族特征) ,追求符合人们这种愿望的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那么,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不是民族文化的设计师,不可能提出系统的计划或意见 。我也不能涉及三个层次文化的所有现象,例如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社团宗教、礼仪 风俗等,看来只能说一说思虑所及、现在可以着手做的几个问题。

1、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抢救

文化在其相互接触时,弱势文化总是要向强势文化靠拢,虽说不同文化是相互交流的 ,但往往强势文化主要是输出者,弱势文化主要是接受者。怎样在不同文化交流中,不 使多元文化沦为单一,怎样使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向前发展演变的同时,依然保持 住自己的特色,是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当前,在中华文化中,原有的民间传统文化是弱 者,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特别是城市文化是强者;汉民族文化是强者,少数民族文化 是弱者。弱势文化虽弱,却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它们是构成中华文化的源头 之一。如果任其在经济发展大潮中不断削弱,不仅广大农村和城市人民将陷入文化失落 、文化贫困的境地,而且整个中华文化将没有了继续补充以发展丰富的营养源,那将是 贫血的文化,苍白的文化,失去活力的文化。

为什么要提“抢救”?因为民间的、少数民族的有些文化品种已经濒临灭绝。保护是不 是要原封不动地留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文化是一种社会选择的现象,是否能继续活跃 于社会,要看它是否符合人们的需求,是否在文化竞争中占有优势。那么抢救和保护的 意义在哪里?意义就在于这是在抢救和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在那里面镂刻着中华民族 从远古走到今天的足迹,它可以让我们以及后代子孙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将要走到 哪里去。如果让这些文化灭绝,中华民族就成了无根的、迷茫的人群。

现在已经由中央政府拨款100亿元人民币,各地政府再相应配套投入资金,开始实施民 间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工程。几年内,将对全国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普查,搜集有关文物、 艺术,把它数码化,全国2400多个县,每县出版一本民间传统文化集,虽然每县只有30 万字,但是合起来将是7亿多字的大丛书。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将依据搜集到的材料进 行大规模的深入的研究。这是一项自古以来罕见的文化建设工作。

2、鼓励发展雅文化

所谓雅文化,是指在表层和中层文化中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及人较少的文化 。雅文化与俗文化也是相对的。今日之雅文化几乎都是以前俗文化的提高与升华;今日 的俗文化有许多是过去雅文化的遗留。就文化的发生看,俗文化是源头;就文化的发展 看,雅文化带动整个文化前进的动力要超过俗文化。因此,鼓励雅文化的创作、发展和 扩散,包括鼓励学习俗文化中的内容和形式,进而提升为雅文化,再返回到民间。鼓励 雅文化就是鼓励文化的不断提高,引导社会不断向上,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鼓励雅文 化并不等于轻视俗文化。俗文化存在并活跃于整个社会,拥有最多的群众,满足着绝大 多数人的需求,必须为俗文化营造它所需要的环境。鼓励雅文化,也就是从根本上帮助 俗文化的发展。

3、建设好大学校园文化

既然大学是文化传承主系统中的带头者,大学的校园文化自然就是至关重要的了。大 学校园文化中有些内容和形式固然可以流散到社会上去,对整体文化起到注入新鲜营养 的作用,但是就其主要功能看,校园文化的意义是用具有不同学校各自特色的文化陶冶 学生,使他们成长为社会所欢迎的栋梁,把他们在学校所得到的文化修养带到社会中去 。例如学校形成研究问题进行创新的氛围,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和习惯,随着他们一届一 届毕业,就会影响社会观念的改变和进步。

大学校园文化也有表、中、底三个层次。从表层入手,着眼于中层,沉淀到社会的共 同底层,就是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4、建设好地方文化

中国幅员广大,由于长期处于农业生产状态,交通不便,各地的文化分别遵循着文化 发展的规律向前发展,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 文化。例如客家文化、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山西文化、陕西文化、四川文化等等。地 方文化的生成演变规律有的至今人们还不太了然,为什么这种文化只在这个地方出现或 盛行?为什么不能移到临近的地区去?这中间总有其深刻的原因,需要学者们探究。

地方文化是该地人民在长期与客观世界相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别适合表现当地生 活和情趣中的细微之处,所以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但是如果其形式和内容长期没有变 化和发展,就会失去群众,不敌外来文化,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多样化要受到严重损伤, 人们细致丰富的感情难以寄托和表达,其结果当然是自身受损,社会受损。

有些地方文化堪称世界级的文化精品。例如昆曲,曾经为许多种戏曲输进宝贵的艺术 血液,现在“南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说明,民族的、 地方的,往往是全国的、世界的。

现在广东省、浙江省已经先后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其中就包括了对已有地方文 化遗产的搜集、保护和弘扬。随着其他省份经济实力的增长,还会有更多的省、市、区 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地方文化将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标签:;  ;  ;  ;  ;  

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