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网是电网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而配电网运行水平直接关系到供电安全与质量。在电力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加强对配电网运维管理及建设改造,是促进电力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加强对配电网运维管理及建设改造原则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运维管理;建设改造;原则探究
1导言
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电力系统的各大环节,诸如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中,与电力用户保持着最近的距离。配电网的可靠程度与电力用户的利益密切相关。配电网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配电网技术的有力支撑。先进的配电网技术和良好的施工质量,能有效保障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另外,配电网的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配电网的建设改造,对配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通过合理的改造,优化配电网的结构。
2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笔者当前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实际研究,确定当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配电网的管理和建设,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2.1载荷分布不均匀
在配电网运行中,电路负载功率不平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传统设计存在缺陷,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致使载荷区域和无载荷区域未能合理有效地划分。尤其是很多地区建设速度较快,现有的供电能力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常常处于超负荷运行,带来严重的功率损耗。故此,只有持续深化对配电网改造,才可以避免电气设备损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2配电设备陈旧、老化
纵观当前我国配电网运行现状,很多地区的供电网络系统结构较为陈旧、落后,无论是架空线路、塔线路还是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器等装置都十分陈旧,设备磨损、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实际应用中无法合理有效的配置电网资源,实现配网自动化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不利于电力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一些经济落后的城市配电网建设中,低压电网在建设方面存在不完善现象则更加明显,因此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在进行配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多数选用的是辐射性供电和接线模式展开工作,这种模式长时间发展不仅会造成线路老化现象严重,同时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设备老旧受损,因此在供电的过程中,半径会不断增加,就极易造成该地区的供电质量下降,对地区整体的建设和电网的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用电量在不断增加,因此过去传统的配电网运行方式已经不能良好的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3设备布局不合理
供电网络体系设备布局不合理,即便是新型电力设备仍然按照传统布局方式,造成很多设备不合理布局问题,存在资源浪费现象。通过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新型设备在进入到电网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故障问题,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出现。
2.4资金有限,影响配电网的整体发展
由于我国电力事业和先进国家相比建设脚步起步晚,并且大部分配电网在的设置安排上也十分分散,和其他先进国家在配置上有所差别,因此在进行配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分散性,所以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投入更大的人力和财力才能将这项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实际的建设和工作过程中,我国在对对电力事业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对配电网的运维管理没有引起必要重视,因此在对电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造成了配电网运维管理工作的发展比较缓慢,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配电网运维管理和建设改造的原则分析
3.1专业部门的构建原则
运维部门是整个电力网络的重要部门,该部门下设检修部门。建议在检修部门下设定一个运检班组。运检班组的日常工作是负责运检计划的制定和运检工作的开展。运检班组归属检修机构直接领导,所有工作都要进行记录和汇报,并遵照最高管理人员的指示开展工作。此外,抢修部门也是运维部门下设的一个重要部门。并且按照所处区域将其划分为城市以及乡村两个不同的区域班组,各个班组的工作只负责管辖区域内,这样就能有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了。而班组的核心职责是负责日常巡视、日常检查及日常抢修工作。
3.2将新建线路作为主要,将供电半径有效减少
因为地理条件的影响,使得诸多供电企业表现出线路辐射状的情况,并且线路供电半径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从而使得出现诸多线损现象。对此为了对配电网运行具有的安全性做出保证,需要将配电网建设改造力度有效加大,合理通过新建变电站线路的形式,最终顺利完成后续工作。在此期间,需要合理采用双回设计方案,对线路走廊利用的充分性做出保证,从而将以往线路运动电流加以合理性降低,最终寻找出最为合理的通道线路,使得供电半径呈现出的系列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对配电网运行顺利做出保证,并且凸显安全性可靠性的特点,使得线损获得有效降低,最终使得线路运动经济性得以显著提升。
3.3低压台区的改建原则
就当下情况来看,以往的低压供电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用电的需求。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出现了诸多的电路线缆烧毁现象,这就给于了电力企业以警示,并且更加清晰的表明了,凭借变压器结构来增容的方式是不可行的。电力企业需改建低压台区,从根本上来改进低压供电中的具体问题。现如今的大部分低压台区使用的都是单台配变,进而使得整个设备需要承载的负荷量是十分巨大的,导致大量的线损问题的出现,不能确保电能供应的稳定性。所以,要解决上述问题,电能供应企业要设置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配电设备,将配变负荷均衡的分散到所有的配变之中,供电半径也偏小,低压线损的情况能得到抑制,电压质量和供电质量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保障。
3.4坚持线路间联络原则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各个线路往往是相互独立的服务各自的用户群体,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多条线路进行管理极为不便,增加了成本且无法有效的控制线路运行的潜在风险,为了更好的提高线路的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配电网运维管理质量,必须坚持构建线路间的联络,从而实现对整个线路体系的自动化管理,从而有效的降低配电网运维管理的工作量,日常线路体系出现问题时也可以及时的指导具体的故障发生地点,提高故障的处理效率。同时,线路间的联络可以提高单个线路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效率,常规情况下线路出现问题时,必须中断电力输送,在完成故障处理后才能恢复供电,供电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而构建线路间的联络后,某条线路出现故障时可以直接用相邻线路输送电力,故障区域的线路则隔离出来进行线路故障处理,处理完故障后恢复原有线路的输电,从而保证了线路输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线路间的联络可以提高电网自动化程度,从而整体性的提高电网的电力服务质量,大幅降低了电力服务中断的风险,并且有效的降低了误操作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这将极大的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结语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配电网的运维管理和建设改造,针对配电网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诸如缺乏合理的配电网结构、缺乏均衡的载荷分布,配电设备落后等,要采取合理的配电网运维管理方法和建设改造原则,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易翔.配电网运维管理及建设改造原则[J].今日科苑,2015(08):105.
[2]余斌.浅谈配电网运维管理及建设改造原则[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5):49-50.
[3]陈嘉伟,王冠.配电网运维管理及建设改造原则[J].农村电气化,2014(06):60.
论文作者:田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配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网论文; 原则论文; 班组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