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句式教学策略研究_介词论文

文言句式教学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句式论文,文言论文,教学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语文课程标准来看,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牢牢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用法。关于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不少学者对此作了探讨,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文言句式,大多集中于简要罗列文言句式的种类和特点,而鲜有人探讨其教学策略。从历年高考题型来看,文言句式既是翻译难点,也是主要考查点之一,让学生牢牢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是提高理解和翻译能力的关键。鉴于此,教师如何进行句式教学,才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呢?笔者根据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提出如下教学策略。

一、比较归纳法

比较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指把同类句式的古今结构特点进行对比,横向比较指把同时代的相关句式作对比。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判断句结构形式比较单一,进行纵向比较意义不大,而某些文言句式表现形式比较复杂,宜多采取横向比较法。如教学宾语前置句式,我们通过横向比较来加强学生对宾语前置条件的理解与掌握,由此引导他们自己归纳出宾语前置的条件。

例如:

例(1)是并列的两个疑问句,用的是同一动词“欺”。前一句的宾语是疑问代词“谁”,放在动词“欺”的前面,后一句的宾语是名词“天”,放在动词“欺”的后面。例(2)“奚”和“素”用的是同一个动词“冠”(戴帽子),宾语“奚”是疑问代词,放在了谓语动词前,宾语“素”是名词,位于谓语动词之后。这样,通过对比,学生对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自然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再如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例(3)前后句的宾语都是代词“之”,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盖有之矣”是肯定句,代词宾语“之”位于动词“有”之后,后一句“我未之见也”是否定句,代词宾语“之”位于动词“见”之前,“未之见”就是“未见之”。例(4)“而不我与”和“其与我乎”相比,谓语动词和宾语都相同,但“而不我与”是否定句,故宾语“我”前置,“不我与”就是“不与我”,也就是“不给我”的意思。“其与我乎”由于不是否定句,动词“与”的宾语即使是代词“我”,也不前置。例(5)“不己知”和“不知人”都是否定句,“不己知”的宾语是代词“己”,“不知人”的宾语是名词“人”,虽然“不知人”是否定句,但由于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故宾语“人”不前置。比较分析的结果,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含有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否定句,二宾语须是代词。

“定语后置”也是文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句式,定语后置的基本形式中,“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容易与宾语前置句“宾语+之+动词”相混。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找出二者句式的不同点,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例如:

例句(6)、(7)画线部分是“名词+之+动词”结构,而例(8)、(9)画线部分是“名词+之+形容词”结构,通过比较,得知这几个例句“之”后的词性不同。再者,例(6)、(7)“之”前后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动宾关系,宾语提前,这类宾语前置句的特点是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增添“之”复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罪之有无”即“有无罪”。例(8)、(9)“之”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偏正关系,形容词作后置定语。如例(8)“爪牙”和“筋骨”都是中心词,修饰语分别为形容词“利”和“强”,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壮的筋骨。”

以上通过一个个具体例句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宾语前置的条件和规律。这样,即使是不熟悉的句子,他们也能运用这些规律去准确辨认和理解。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法,使文言句式的特点得到凸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真正掌握知识要点。有了充分的比较,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及时梳理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同类文言句式的特点,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规律、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句型教学法

“在古汉语教学上,就课文逐句分析其语法结构,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同时从句型上进行综合的讲授,那么讲一课书,几乎可以收到讲十课书的效果了。当然,这仅仅是就对古汉语语法结构的领悟来说的。”[1]董治国也积极倡导开展文言文句型教学法。[2]采用句型教学法,要避免灌输式,即教师不宜先直接给出某类文言句型结构,而是首先需要学生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以便通过一个个熟知的例句抽象出同类文言句式的结构特点。

例如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常见的有“于”字被动句、“为”字被动句、“见”字被动句等。它们有各自的结构特点,而不像现代汉语被动句那么单一。引导学生根据多个例句抽象整理出有形式标志被动句的基本结构:

“于”字被动句:受事主语+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于”字和“为”字被动句可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但有时被动意义不明显,“见”字被动句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样,这三种句式在表被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出现了发展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为……所”、“见……于”式被动句。其基本句式是:

“为……所”式被动句:受事主语+为(+行为主动者)+所+谓语动词

归纳这些句型结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句型里各成分的词性、语法功能,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等,这样避免了囫囵吞枣。例如:“为江充所败”,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助词“所”帮助表示被动,有指示和强调作用,“所”和介词“为”共同作为被动句的形式标志。学生理清了被动句式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才算真正掌握了这类句型特点。“被”字被动句,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被”字句先秦少见,汉代后得到发展,由于和现代汉语差别不大,这里不予讨论。

除了被动句,文言文中还有一类如“不亦……乎?”“安……哉?”“何……为?”等固定格式。这类格式虽然形式多样,但归纳起来,它们的造句特点相同,都是谓语前有副词或疑问代词,句末常有语气词“乎”、“哉”、“邪(耶)”、“与(欤)”、“为”等与之呼应,以共同表达某种语义。根据表义不同,谓语前的副词或疑问代词和句末的语气词根据需要可以替换为别的词。如“何……哉?”“何”可以替换为“恶”、“安”、“岂”等,构成“恶……哉?”、“安……哉?”、“岂……哉?”,句末语气词“哉”可以替换为“乎”、“邪”、“为”等,构成“何……乎?”、“何……哉?”、“何……为?”。学生理解掌握了文言句型,教师要指导他们按照句型结构进行阅读和翻译,以培养翻译技能,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三、结构分析法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存在省略现象,但古代汉语的省略现象更为普遍,如果不了解这种省略,就会给古文阅读带来障碍。同时,省略也是高考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什么是省略?“省略指的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一个句子被省略了其中的某些词语,而被省略的词语一般可以从上下文里找到并确定地补出来。”[3]文言文省略现象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省略的方式主要有“对话省”和“上下文省”。那么,如何判断文言句中是否有省略现象呢?笔者认为理想的教学法宜采用结构分析法,结构包括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由于主语和谓语的省略现象一般比较容易判定,我们主要探讨如何从结构角度分析“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

宾语省略是文言中最常见的,宾语省略包括动词宾语的省略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动词宾语的省略,如:

(10)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11)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触龙说赵太后》)

例(10)“请奏瑟”中,“请”是使令动词,常作为兼语结构的第一个动词用,但“请”后并没有兼语出现,而是直接接动词“奏”。根据句法结构,判断出动词“请”后省略了宾语,由上下文语境可知此处省略了“请”的宾语“赵王”。文言中兼语省略现象还比较多见,特别是使令动词“使”、“令”、“请”等后的兼语。如:“祝曰:‘必勿使反’。”(《触龙说赵太后》)此句“使”后省略了宾语“之”。“令辱之。”(《陈涉世家》)“令”后省略了宾语“尉”。例(11)的“思”是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带宾语,但句中没有受事宾语出现,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出宾语“之”。

关于介词宾语的省略,首先,我们知道介词“于”、“於”、“乎”的宾语不能省略,而介词“以”、“为”、“与”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之”,则往往省略,特别是介词“以”,其宾语更是经常省略。如:

(1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13)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14)唉!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从介词的语法特征看,介词一般不单独使用,它常与所介引的词语组合成介宾结构,用作状语或补语。例(12)、(13)、(14)的介词后分别直接接了动词“分”、“击破”、“谋”,根据介词的语法特征可知,介词“以”、“为”、“与”后分别省略了宾语“之”,“必以分人”即“必以之分人”,“为击破沛公军”即“为之击破沛公军”,“竖子不足与谋”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介词省略,主要是指介词“于”、“於”的省略,介词“以”有时也可省略,其他介词如“与”、“为”等一般不省略。如:

(15)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16)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17)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刺客列传》)

谓语动词后常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构成“动词+于+宾语”结构。我们分析例(15)“霸上”是谓语动词“军”发生的处所,但“军”后没有用介词“于”来引进处所词,由此确定动词“军”后省略了介词“于”。例(16)同例(15),动词“会”后省略了介词“于”。又如《促织》中“岁征民间”、“纳钱案上”,其处所词“民间”、“案上”前的介词“于”被省略了。我们得出介词“于”省略的规律:当介词“于”用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时,常常省略,翻译时一般要补出来。例(17)“金千斤”是“购”的方式,“购之金千斤”即“购之以金千斤”,这里省略了引进方式的介词“以”,“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又如“又试之鸡,果如其言。”(《促织》)“试之鸡”即“试之以鸡”。我们采用结构分析法,“省略”现象也就化难为易了。

判断句也是高考要求掌握的文言句式之一,由于文言判断句在结构形式上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因此学生难以掌握。我们如何确认文言判断句呢?例如:

例(18)、(19)谓语部分都是名词词组,结构形式相同,如果我们从语义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例(18)谓语“天下枭雄”和主语“刘备”具有等同关系,谓语是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例(19)的谓语虽是名词词组,但从语义结构分析,谓语“巨身修尾,青项金翅”是对省略了的主语蟋蟀相貌的描绘,故例(19)是描写句而非判断句。王力先生曾指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4]但我们切不可理解为凡是名词谓语句都是判断句,主语和谓语之间具有等同关系才是判断句的本质特征。学习判断句,我们虽然可以借助“者”、“也”等外在形式来确认,但更重要的是从语义结构的角度,结合具体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谓语性质,再审视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是否有等同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辨认文言中的判断句。

以上结合例句分析了文言句式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文言句式特点灵活选用,避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实现知识迁移。

标签:;  ;  ;  ;  ;  

古汉语句式教学策略研究_介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