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探讨论文_陈武波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探讨论文_陈武波

广东建集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在建筑给水排水节能设计中,为充分利用能源,开源节流成为了主要手段,被视为值得探究的课题,其对促进建筑给水排水节能以及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阐述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节能;主要途径;发展趋势

1、节能

1.1、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合理分区供水

根据城市供水规模不同,一般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在0.2 ~0.4 MPa,仅能满足多层建筑供水。对于高层建筑,城市管网水压难以完全满足其供水要求。在某些工程设计中,常将管网进水直接引人储水池中,白白损失掉了可用水头,尤其是当储水池位于地下层时,反而把市政压力全部转化成“负压”,非常不经济合理。高层建筑的下面几层常常是用水量较大的公共服务商业设施,如:公共浴室、洗衣房、汽车库、餐厅、美发厅等,该部分用水量占建筑物总用水量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全部由储水池及水泵加压供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浪费。因此,高层建筑应根据当地市政管网的供水水压,确定经济可行的给水方案,进行合理分区供水,一般3 层以下楼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3 层及以上可采用变频供水设备二次加压供水,或者叠压供水设备供水。这样,就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的压力,减少电能的消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1.2、合理选用水泵

建筑给排水主要用能设备为水泵,因此,是否合理选择水泵,决定了建筑给排水节能效果的好坏。水泵选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选用高效率的水泵。目前,水泵品种繁多,其效率有高有低。一般而言,要尽可能使选用的水泵工况在高效段运行。另外,大泵的效率通常比小泵的效率要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大泵。

(2)注意水泵的大小搭配。因为一般离心泵运行的高效区流量范围为(1 ~ 0.5)Q,而建筑内每日每时用水量是不断变化的,用水量不均匀。因此,设计时应注意选配几种大、小泵(一般不超过3 种),以适应用水量的变化。

(3)尽可能采用变频调速水泵供水。高层建筑通常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由水泵将水提升到高位水箱,再向下供水,为防止一些用水点超压,需设置减压装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由于水泵的频繁启动,也会造成电能的浪费。采用变频调速水泵直接供水,根据用水量需要自动调节水泵转速,避免电机频繁启动,从根本上防止电能浪费。有调查结果显示,采用变频调速水泵供水,节电率可达30 %~ 50 %[3]。

1.3、建筑热水供应合理采用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光热转换原理,把太阳光转化为热能,提供生活所需热水。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太阳能有不少优点:不仅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而且无污染、无噪音、无危险,节能环保。在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中,应优先考虑将太阳能作为热源的可能性,取代传统的燃油、燃气热水器及电热水器。随着太阳能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完善,目前,全国有不少省市明确要求在多层、小高层建筑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2、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途径

2.1、给水

合理确定用水量(包括冷水、热水及其他等用水)的定额。严格执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并非用水量越高越好。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水池- 水泵- 水箱的供水方式。

推广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如限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头、红外线感应龙头和便器等,不应采用无控制花管、长流水的小便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合理采纳变频调速泵组供水。当采用变频泵供水时,应优先采用变频变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其节能效果要优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的给水方式;当采用变频恒压变流量时,工作压力的设定应接近水泵工频运行时高效段扬程的下限;工作水泵应选用2 台或2 台以上,不同级配工作泵的流量宜以1/2 的流量梯变,宜采用大小水泵搭配的形式,并设气压罐小流量给水。

3、建筑给水排水的发展趋势

对建筑给水排水发展趋势的判断基于下述几点认识:

(1)水问题日趋严重,与水相关的话题经常占据媒体的头版头条。

(2)能源问题对建筑给水排水的影响。

(3)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要求建筑给水排水同步发展。

(4)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对建筑给水排水各层面的影响。

(5)市场经济对建筑给水排水的影响。

鉴于上述理由,建筑给水排水的发展趋势可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由于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和信息的沟通,其行业增长幅度将大大高于GDP 增长;城市中水及雨水利用、节水系统及设备的利用率将大大提高;热水系统中,太阳能和热泵热水系统随着节能的需求将快速发展。建筑给排水的发展将呈多元化态势:

(1)高精尖和平面化。随着城市大体量、多功能、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系统及功能要求,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另一方面,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使得建筑给水排水活动空间更为广阔、深入、普及。

(2)技术发展的多元化。教育部专业设置考虑和国际接轨,水暖合并,培养通才,毕业生适合做房地产技术总监、政府建设部门管理官员等。而市场(如建筑设计院)需要的是更加专业的人才,因此国内将会有一部分高校迎合市场的需求设置建筑给水排水专业或在给水排水专业课程早期将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分设。国内给水排水研究机构(高校、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将向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研究课题及成果将会越来越多;课程的设置将越来越贴近实际,生产和教学之间的脱节情况将大幅度改善;教授和工程师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

(3)设计机构的多元化。国际上通行的是机电事务所,国内某些大院也在并轨,但这不是建筑给水排水的唯一方向,目前格局的建筑综合设计院将继续存在。同时,注册工程师的私人事务所及咨询公司也将出现,有些甚至会整合在大的工程公司、房地产公司里面。

(4)标准的多元化。国家规范将发展、分化和组合。地方规范也将交相辉映,和国家规范既契合又相对独立。

(5)学会、协会组织的多元化。行业协会在欧美被称为社会的第三方力量,全球化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协会在中国的发展空间逐渐增大。协会、学会的职能正逐步扩大,他们将填补某些政府退出的职能领域,将对社会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正逐步消解,任何协会、学会及行业组织,其存在价值与其发挥的作用有关。由于我国现行的学会组织大多是业余的,所以,其职能将大打折扣,很难行使政府般的由上而下的职能,因此造成协会、学会组织的平面化、多元化,造就了地方学会、协会的发展。

(6)建筑给水排水各子系统、设备及材料的多元化。新技术及市场需要催生新系统、新设备、新材料的诞生,高端及低端产品将同时存在,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

结束语:

住宅产业化是我国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集成化住宅的研究就是要为未来住宅部品的发展提供一套技术标准,是对建筑业、建筑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的整合,是一项需要由科研单位、企业、政府共同合力完成的事业。“住房是居住的机器”这是现代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对住宅的定义。相信通过努力,集成化住宅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现实,只是它在吸取了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将以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面貌出现。这样我们将会住上功能更加完备,居住更加舒适,更加节材、节能、环保的集成化住宅。

参考文献:

[1]刘振印.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给水排水,2007,33(1):62~71

[2]洪岩,王光辉,孙显锋.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措施探讨.建筑节能,2008,36(6):40~49

[3]赵永成.变频调速水泵节能分析.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5,16(1):86 ~ 89

[4]刘永刚.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综述.山西建筑,2008,34(16):174~175

[5]刘杰.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剖析.黑龙江水利科技,20 04,(4):24~25

[6]温晓.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能源与环境,2 00 9,(1):41~43

论文作者:陈武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途径探讨论文_陈武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