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2期的疗效观察论文_贺佩如

邵阳市中心医院PICU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2期患儿采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对比情况,以对最佳的用药剂量进行确定。方法:选择重症手足口病2期患儿8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1-2mg/kg·d静滴(小剂量组,n=40)与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10-15mg/kg·d静滴(大剂量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小剂量组选取的重症手足口病2期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5%,大剂量组为92.5%,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小剂量组发热消退时间明显早于大剂量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组神经系统受累消退时间、在院治疗时间略早或短于大剂量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2期患儿,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在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神经受累消退时间方面,差异均不明显,但采用小剂量药物治疗,可明显缩短患儿发热时间,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小儿重症手足口病2期;效果观察

儿科传染性疾病领域,手足口病发生率居较高水平,由感染肠道病毒所致,临床以手、足、口等处出现程度不等的疱疹、溃疡等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者,可有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发生,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针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2期患者,对合适、科学的治疗用药进行选取,是控制病情向3期发展,最大程度改善预后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就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重症手足口病2期患儿80例,均与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在2010年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符合。随机分组,小剂量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56个月,平均(23.2±9.7)个月,病程平均(2.3±0.5)d;大剂量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58个月,平均(23.5±9.5)个月,病程平均(2.4±0.7)d。组间基线信息相似(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首次就诊,发病至到院就诊<4d;除手、足、口等处皮疹及发热外,还有神经受累表现;患儿家属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合并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病史不完整者。

1.3 方法

将两组患儿收治入科后,均取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应用,以抗病毒治疗,并积极行降颅压等系列对症支持处理。小剂量组:本组患儿取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1-2mg/kg·d静滴,连用3d;大剂量组:本组患儿取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10-15mg/kg·d静滴,疗程同上。

1.4 指标观察

记录并对比两组发热消退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消失时间、临床住院时间。

1.5 疗效评定

显效:药物应用后5d内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症状消失;有效:药物应用后7d内实验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上述标准在用药后均无改善,或加重。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

小剂量组选取的重症手足口病2期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5%,大剂量组为92.5%,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在20世纪40年代,糖皮质激素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药物。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免疫抑制、抗炎、抗过敏等方面作用也十分显著,可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国外也有报道指出,取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使机体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并可保持细胞膜功能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血管通透性降低,对钠泵功能的恢复具促进效果,使自由基参与诱导的氧化反应最大程度减轻,进而起到控制脑、肺水肿发生的效果[1]。虽现阶段临床有较多的手足口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报道,但在应用剂量的确定上,尚无确切定论[3]。

针对本次研究选取的重症手足口病2期患儿,分组就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展开对比,结果示,在住院时间和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消退时间上,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应用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而就发热时间而言,小剂量组消退时间更早,分析原因,与取甲基强的松龙小剂量应用,可对炎症进展更好控制,促血管通透性降低,使炎症细胞的聚集情况得以控制,进而使充血现象减轻,防范细胞内毒素进一步对机体构成损害,并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最大程度促微循环改善,进而发挥理想的退热作用[4-5]。

神经源性肺水肿和重症脑干脑炎为最主要的诱导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发生死亡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在发病后1d内,手足口病2期患儿病程即可向3期进展,故早期对本病确诊,并有效治疗,是获取良好预后的差错。有报道指出,急性弛缓性瘫痪、血糖和白细胞升高是重要的诱导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因素,手足口病患儿在神经受累时,机体血糖、肾上腺素水平均呈上升表现,而交感神经兴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白细胞计数。本次研究针对两组患者均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经观察示,无神经原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表明糖皮质激素对交感神经活性进行抑制,可使此类并发症风险显著降低。

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2期患儿,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在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神经受累消退时间方面,差异均不明显,但采用小剂量药物治疗,可明显缩短患儿发热时间,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葆莹,钟韩荣,仇永,等.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9):139-140.

[2]Chen SC,Chang HL,Yan TR,et al.An eight-year study of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in TaiWan[J].Am J Trop Med Hyg,2012,77(1):188-1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19):8-10.

[4]陈天生.两种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19-20.

[5]Tu PV,Thao NT,Perera D,et al.Epidemiologic and virologic investigation of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Southern Vietnam,2005[J].Emerg lnfect Dis,2012,13(11):1733-1741.

论文作者:贺佩如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  ;  ;  ;  ;  ;  ;  ;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2期的疗效观察论文_贺佩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