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应用BNP指导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论文_李洪山

李洪山

北京市第六医院,综合内科二病区 100007

【摘 要】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应用BNP指导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各40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法,实验组进行BNP监测,并给予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连续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BNP检测值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检测值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检测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血浆BNP监测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心力衰竭;BNP指导;急性失代偿性

本文旨在探究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应用BNP指导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各40例。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最小的48岁,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62.3±3.8)岁;最短病程2.8年,最长病程9.2年,平均病程(5.3±1.6)年;常规组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最小的47岁,最大的74岁,平均年龄(63.2±3.5)岁;最短病程3.0年,最长病程8.8年,平均病程(5.1±1.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镇静、吸氧,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与利尿剂治疗等。

常规组患者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螺内酯等药物口服[1]。

实验组患者进行BNP监测,并给予用药指导,定期检测BNP水平值,若其水平值的下降幅度在30%以上[2]时,维持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采集空腹静脉血液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值;使用超声诊断仪记录患者舒张末内径、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等指标,计算左室射血分数。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以95%作为可信区,录入过程中确保真实客观,血浆BNP检测值、心功能检测指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BNP检测值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前的检测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检测值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下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检测值(±S,pg/mL)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样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临床实验表明,BNP可以有效反映出该类疾病患者的心力衰竭与心功能情况[3-4]。BNP是一种多肽神经激素,其组成物质为32个氨基酸,且在人体中的含量较少,若人体心室负荷加强时,其心室壁张力也随之增大,使得心肌受到牵拉,心室肌细胞受到一定的刺激,从而使得BNP分泌量增加,说明机体已出现代偿性改变。本次研究表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其水平值每毫升可达到1400pg,经过抗心衰药物治疗后,BNP水平值明显下降,说明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与BNP水平值紧密相关。

现今,BNP水平值已逐渐发展为患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一种特异性标志物。相关研究[5]表明,当其水平值的下降程度在30%以上时,提示患者疾病的预后较好,临床上可以根据BNP的水平值来判断患者心力衰竭的预后情况。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说明通过BNP监测并给予用药指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家安,张文彦,曹彦敏等.静脉注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的作用[J].河北医药,2011,33(4):491-492.

[2] 袁方,张敏,刘华等.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60例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3):378-380.

[3] 袁方,刘华,张敏等.重组人B型利钠肽静脉注射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1,34(12):938-941.

[4] 栾晓嵘,李静,牛广红等.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0):38-41.

[5] 范新丽,秦俭,吴燕川等.血浆脑钠肽及去甲肾上腺素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3):201-204.

论文作者:李洪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心力衰竭患者应用BNP指导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论文_李洪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