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的环境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严威

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的环境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严威

东莞市横岗水库管理处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在当前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推动了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与此同时,城乡饮用水源保护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处理好水源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前的关系,是城市迅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直接影响城市饮水安全和供水稳定。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水源环境保护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环境管理;对策;研究

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人们生产生活都不开水。近些年来,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水平日益提升,人口成倍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城市发展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中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成为城市发展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城市发展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城乡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结合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制定完善的保护计划,加强对水源地的日常保护,有效环节水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一、城乡水源地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饮水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情。近些年来,我国结合水源地环境保护问题,不断出台一系列管理策略和措施,为做好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帮助。下面主要针对城乡水源地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第一,水源保护区域批复效率很低。就目前而言,有的地区水源地水源保护区批复不及时,存在行政管理落后的问题,无法满足城市迅速发展的要求。从的建设规范标志设施来看,整体数量比较少,对水源保护区批复效率的提升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水源保护区域批复效率对整个水源保护产生极为的重要影响,这就要求管理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批复的效率,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第二,水源地管理机制不清晰。在通常情况,城乡水源地管理主要采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涉及到很多政府管理部门,导致很多管理权限与职责出现不清晰的问题,管理权力分散,虽然有的水源地区设置了专门的保护区,但是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标标准,管理效果不理想。有的地区还设置了流域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对河流的区域管理,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管理混乱。

第三,城乡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比较低。从当前城乡水源地监测技术上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相应的监测设备,监测体系不完善,监测人员技术水平比较低,没有建立严格的水源地监测体系,无法对水源地水质变化进行全面的动态的分析,缺乏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很难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保护对策。

第四,没有建立完善的水源地应急体系。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有的城乡水源地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大大降低了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水源地一定出现严重的污染事故,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

为了做好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实际的管理标准,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提升实际管理保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下面主要就如何做好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展开论述。

(一)完善城乡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工作

第一,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管理部门需要结合上游水库保护区农业发展现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水源水质。不断推进坡面坡耕地整治工作,设置相应的排水灌溉沟渠,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保护工作,推动城乡饮用水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第二,重点做好生态工程修复工作。在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水库等,做好污染物质浓度较大的水体,做好生态浮床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水质治理标准,提高水质。第三,加强隔离保护工程建设。在上游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周围,管理部门要设置相应的隔离工程,设置相应的水源低标识牌,创造创造良好的保护条件。

(二)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的环境管理措施

第一,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在进行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管理标准,加强配套资金的支持,进行全面的协调与管理,发挥管理机构的指导作用,提升管理的效率。第二,要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排查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口排查力度。为了从根本上做好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需要取缔饮用水的排污口,取缔上游内网箱和投饵施肥养鱼项目。第三,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为了提升水质监测质量,需要广泛搜集精确完整的数据,然后编制相应的水环境质量报告,从而准确预测水环境质量趋势,为后期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第一,进一步强化管理机制。为做好城乡饮用水源地水体污染治理工作,保证城市居民用水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健全相应的法律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应急体系。第二,制定完善的水源地保护区管理条例。管理部门需要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性的条文,全面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工作,保证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保证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建立完善的取水许可和排污设置审批机制,管理部门需要加强日常的巡逻,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进一步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制度,严格工程项目审批标准,做好水源保护工作。第四,建立完善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管理部门需要制定明确的水质保护目标,建立完善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结合水源地的水环境质量情况,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通过以水功能为单位,制定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对排放污染物总量进行合理的控制。第五,建立完善的排污许可证制度,针对污染排放的企业,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排污总量收费和超总量收费制度,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不断打击违法污染行为。

(五)加强水源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为了满足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管理单位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充分搜集相应的技术数据,做好水质测报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决策,及时发布管理信息,为当前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另外,为了处理突发性的污染事件,管理机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水污染事件带来的危害,从根本上做好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保证分工明确,提升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需要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工作,制定完善的水质标准,提升水源地水功能利用率,不断优化水环境,保护区域的环境,解决实际不协调的问题,保证城乡供水安全。

参考文献:

[1]周军,冯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的环境管理对策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03):124-125.

[2]苑占伟.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3]方孝忠.枝江市饮用水源保护现状及环境管理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S2):440-443.

[4]文黎照. 浙江省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规制[D].浙江农林大学,2010.

[5]孔亚伟. 跨行政区饮用水源保护法律制度探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

论文作者:严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的环境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严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