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论文_张玫

张 玫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择选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所收治的5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表法分成两组,即甲组与乙组,其中,甲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对乙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干预措施,且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乙组患者的有效率(96.0%)比甲组患儿的有效率(84.0%)高,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缓解患儿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小儿肺炎;心力衰竭;护理

在临床上,小儿肺炎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儿科呼吸道疾病,且冬春季是该疾病的多发时期。小儿一旦患上肺炎就容易合并心力衰竭,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将会对小儿的正常发育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影响[1]。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对该疾病的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鉴于此,针对我科收治的5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有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大的有6岁,最小的有4个月,平均年龄为(2.3±1.2)岁;住院时间为7--1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8.1±1.6)天。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即甲组25例、乙组25例,两组患者在临床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无显著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甲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而在此基础之上,对乙组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护理:科室为患儿打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的休息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以保证病室内空气的清新,但是,应当避免对流风,这主要是为了降低空气内细菌与病毒的数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病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应当适中,通常是湿度50--60%,温度为20℃。这主要是由于过于干燥的空气,对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极为不利。

(2)心理护理:对小儿而言,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后,一般都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例如害怕、不安、孤独等。此外,在对小儿进行类似于注射治疗时,不可避免的会有疼痛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患儿对注射治疗产生了条件反射,之后,患儿一旦看到护士或者是注射针就会害怕,继而排斥注射[2]。此时,护理人员在为患儿进行注射,或者是提供其他护理服务时,应当保持和蔼的态度,且操作轻柔,尽可能一次注射成功,减轻患儿的疼痛,进而消除患儿的恐惧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饮食护理:对小儿肺炎患者应予以一些容易吸收、消化,且含有较高维生素与热量的半流食或流食;针对消化不良、呼吸困难、腹胀的患儿,在进食上应坚持少量多餐。为了避免进一步加剧呼吸困难,对于发气急者,在用药或者是进食的过程中,应将患儿头部抬高,避免药物或食物呛入气管,继而引起窒息。

(4)呼吸道护理:为确保小儿呼吸道的通畅,防止气憋。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或者是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以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例如:用震动排痰机排痰,翻身、叩击患儿背部,以此帮助其排痰;又如吸痰,通过有效的吸痰,可以将支气管、气管以及肺部等部位潴留的痰液,都彻底排出,进而实现呼吸道的畅通[3]。

(5)高热护理:若小儿体温在38.5℃以上,那么应当对其予以降温处理,例如遵医嘱对患儿给予解热药,或者是实施物理降温[4];对患儿的衣服进行及时的更换,保证皮肤与口腔的清洁,避免由于大汗而诱发虚脱。随时注意患儿的情况,尤其是高热惊厥,若患儿发生该情况,应予以相应的抗惊厥药物,例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且进行有效地降温处理。

1.3疗效判定

经护理后,患儿的一些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躁动等)均完全消失,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为显效;经护理后,患儿的一些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躁动)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且心功能也有所改善,为有效;经护理后,患儿的一些临床症状并未消失或缓解,心功能并未改善,甚至有加剧的趋势,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治疗后,甲组与乙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乙组患者的有效率(96.0%)比甲组患者的有效率(84.0%)高,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多见的急症,一旦小儿肺炎患儿并发心力衰竭,若未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地救治,就极易引发死亡。在临床上,一般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进行治疗,一般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类、抗病毒类等[5]。然而,仅仅对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加速小儿身体的康复。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乙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明显;由此可见,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缓解患儿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程光磊.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329-330.

[2]金霞,刘德龙,刘波等.73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3):223-224.

[3]赵丽娟.浅谈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2119-2120.

[4]周国丽.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59例护理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1):2620-2621.

[5]张巧珍.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32例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7):145-146.

论文作者:张玫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论文_张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